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充分准备,保持自己的服饰整洁得体,对着镜子精心〃演练〃自己的一言一行……这各式各样的努力,都是为了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对他能否获得成功的机遇也有一定的影响。生活中,有许多优秀的〃千里马〃,由于没有给〃伯乐〃们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而被认为是普通马,而与成功的机会失之交臂。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关于第一印象的定律,叫首因效应,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接触时会对其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一旦建立起来,对后面获得的信息的理解和组织有着强烈的定向作用。由于人具有保持认知平衡与情感平衡的心理作用,人们倾向于使后来获得的信息的意义与已经建立起来的观念保持一致,为此,人们对于后来获得的信息的理解,常常是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的。 

  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专家阿尔伯特提出过一个关于第一印象的〃7/38/55定律〃。一个人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受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说话内容本身占7%,说话方式(语速、语调、音量等)占38%,非语言信息(面部表情、身姿、行为、服饰等)占55%。可见,人的外在信息在给他人的印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20几岁的年轻人,如果没有一个得体、优雅、文明的外在形象,很难树立起良好的个人形象。

  郭冬是个大企业的人事部经理,面试过上千人,为企业猎取了不少优秀的人才。他非常看重每个面试者的外部形象。

  有一次,一个应聘者的简历吸引了郭冬。高学历、出色的工作履历让郭冬这个资深职业人和阅人无数的职业经理心动了。他对这个应聘者成为自己团队出色的精英充满了信心。还没有面试,在郭冬的心里已经给他打了很高的分数,求贤若渴的郭冬推迟了其他的工作,专


  门为这个应聘者安排了一场面试。

  这天中午,在约定的面试时间中,郭冬见到了他。身穿浅黄色的衬衣和灰色西裤,头发有些凌乱,胡须也没有修剪,但还算是彬彬有礼。

  这个形象已经让郭冬大跌眼镜。和想象中的差距太大了。郭冬这时已经有些反感了。但已经安排了面试时间,还是想给他一个机会。在郭冬的指引下,面试者在他的对面坐了下来。盛夏时节,一股怪怪的味道扑鼻而来,寻其源头是从对面这个人身上散发出来的,再仔细一打量,原来,他身上本来穿的是一件白色的衬衣,由于汗渍长期的入侵才泛出黄色来,深色的西裤上也依稀可见汗渍和几处油污。

  这时,郭冬的耐心已经荡然无存,简单的交谈后结束了面试。经过深思熟虑,郭冬最终决定不录用他。尽管郭冬觉得很遗憾,但是他坚信自己的判断,面试者尽管可能在工作上有一套,但是也可能是个做事不细致,没有耐心,不考虑别人感受的人。

  尽管我们经常对自己说〃不要以貌取人〃,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法做到这一点。你的服饰、发型、手势、声调和语言等自我表达方式时刻都在影响着人们对你的判断。无论你愿意与否,你都在留给别人一个关于你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工作中影响你的升迁,在商业往来中影响你的交易,在生活中影响着你的人际关系和个人感情生活。

  许多人认为有实力就够了,只要能力强、工作表现好,升迁机会绝对少不了,其实并不是这样。一旦你与他人能力相当、表现也都出色时,你的整体形象就显得格外重要。

  因此,年轻人在加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时,千万不要忽视了自身形象的管理。

  1。 穿着得体。

  有些年轻人喜欢穿着个性的服饰,比如,有的女孩子喜欢穿着细肩带洋装、露背装。在周末同学朋友聚会中,这样穿戴未尝不可,但是一旦在正式的场合,比如在工作中,与领导在一起这样穿戴肯定不合适了。

  2。 注意细节上的修饰。

  很多年轻人穿着体面,却忽略小细节,像衣裤脱线、身上有体味、口臭、头皮屑、体毛未除尽,或是用餐后牙齿上有菜渣,即使身穿名牌衬衫也不熨烫,或是脚穿名牌皮鞋却从不擦干净,还蒙着一层灰,甚至鞋跟掉了还不自知,这些小的细节瑕疵都会让你的完美形象大打折扣。

  3。 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言谈举止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体现,要开朗、热情,让人感觉随和亲切,平易近人,容易接触。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应放松心情,保持自己的既有特点而不要故意矫揉造作。有的人在亮相时昂首阔步,气势逼人,在跟别人握手时像钳子般有力,跟人接触时过分热情……这样故作姿态,不仅会令别人难受,连你自己也觉得别扭。



  4。 提高整体素质。

  当然,形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穿衣和外表相貌的概念,而是一个人的全面素质,一个秀外慧中的形象。形象的内容很丰富,包括你的穿着、言行、举止、修养、生活方式、知识层次、开什么车以及和什么人交朋友等等。

  其实,一个人的形象是会说话的。有的形象对人说:〃请相信我,我是有修养、有能力的〃;而有的形象对人说:〃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懒惰、无能,没办法!〃

  现在,你知道自己的形象都对他人说了些什么吗?精明能干,还是敷衍邋遢?

  15。快速拉近距离自我暴露

  前几天,我跟一个朋友闲聊。聊到工作的时候,她谈到了她的助手…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女孩。她对助手的评价是,太保守、太谨慎、太孤僻。所以,她觉得难 以跟这个助手很好地合作,她打算下个月再换一个助手。 朋友说,任何人都很难从这个女孩身上获得有用的信息。她似乎有意要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让自己被他人了解。

  女孩从来不跟他人讨论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其他方面的生活。比如,同事们一起去酒吧,每次别人问她爱喝什么,或是要点什么的时候,她总是把手一推,你们先点吧,我到时候再说。她总是最后一个点饮料,生怕别人知道她喜欢喝什么,讨厌喝什么似的。后来每次大家都不问她,也不管她了。同事们上下班,都是有说有笑,就只有 她独来独往。再比如,某天这个女孩中午吃饭回来,我的朋友随口问她:〃今天和谁一起共进午餐呀?〃本来就是随口问的一句话,这个女孩却一本正经地回答:〃和别人!〃这样的回答其实等于没回答。潜台词实际上就是〃我不愿意回答〃或是〃我不想回答〃。

  鉴于助手这样的态度,除了工作上的事情,我的这位朋友她的上级平时也很少跟她聊天,因为她总感觉这个女孩难以靠近。

  有时候,部门的同事们一起在茶水间聊一些八卦新闻、花边新闻,谈到某个明星没魅力、穿衣没品位、耍大牌的时候,她总是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当有人问到她的看法的时候,她也含糊其辞:〃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没有什么对与错。〃

  慢慢地,同事们都觉得跟她没有共同语言,没什么可说的了。所 以,她基本上是自己把自己给孤立起来了。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的年轻人跟这个女孩一样,穿着〃防护衣〃,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让人看不到她的内心、她的个性、她的兴趣、甚至某一个小小的意见。无论别人如何敲打她的心门,她总是关闭得严严实实。

  这样的人,很难与人亲密地相处。要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要让人接纳你,而要让人接纳你,首先又需要让人了解你。


  俗话说,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要想和别人成为知心朋友,有时候不妨适当地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和真实想法。当别人需要真心话的时候,坦率地表达自己。这样不仅有了更多的聊天话题,更是给人一种可以接近的亲切感。反之,别人就会认为你难以靠近。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所谓自我暴露,又叫自我揭示,是一个人主动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他人分享。是一种人们自愿的、有意的把自己的真实情况暴露

  给别人的行动,它所透露的情况是他人不可能从其他途径获得的。

  其实,自我暴露并不一定要暴露自己的隐私。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可分为4个水平。首先是情趣爱好方面,比如饮食习惯、兴趣爱好、日常娱乐活动等。第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