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风吹书读哪页-纽约时报书评 100年精选-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楼下重要的商业谈判,安妮则平躺在他旁边,帮他多听一些,不过生意
上的事很枯燥,她不久就睡着了。
书中最美妙的部分是她的爱情故事。像石头下一朵成长的小花,她在这
段特殊的时光中经历了自己的初恋。“我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了进去。但
是有一点,他可以碰碰我的脸,再也没有别的了。”她在日记中记述了一切,
从那台用来去彼得卧室的取土豆的装置,到那个吻到她耳朵上,搞错了位置
的初吻。双方的父母对两个年轻人在黄昏中坐在窗旁幽会深感忧虑。而安妮
却害怕她姐姐因此感到孤独和嫉妒,于是在这隐密的住所里,两个女孩子开
始互相写信给对方。最后,随着安妮不断成熟,对性格的了解代替了最初爱
的盲动,她对彼得不再抱有那么多美丽的幻想。在这当中,安妮写下了对母
亲、父亲、姐姐,包含了爱与痛苦这个普遍问题的深入思考。
这个逐渐展开的一个女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历程,加上这群人现实中所处
的危险使安妮的日记超越了一般日记的水平效果。她的日记带着类似构筑精
巧的小说中的矛盾不断向前推进。
安妮最后的几篇日记奇迹般地做了一个高潮式的总结,一段日趋成熟的
自我剖析:“如果我认为很严肃,而其他每个人都认为那很滑稽,那么我就
必须开个玩笑,把自己解脱出来,”她的话反映了典型的青春期的自我意识,
“最后,我把自己的心再转过来,这样,缺点在外面而优点放在里面? 。在
内心里我只听从安妮的,但是外表上我只是一只无拘无束调皮的小山羊。”
这只调皮的小山羊却可以写出这样一番话:“在所有的理想都被打碎和
摧毁的时候,在人们表现出他们最丑恶的一面,不知道是不是信仰真理、正
义和上帝时,我们年轻人要坚持自己的主张和观点是难上加难。”
“我没有丧失自己所有的理想真是个奇迹,因为它们看上去那么荒诞不
经,简直难以实现。不过我还是要继续拥有它们,因为不管怎么样,我仍相
信人们在心灵深处是善良的。我只是不能把自己的希望建筑在迷惑、悲惨或
是死亡的基础之上。我看到世界正在渐渐变成荒原,我听到越来越近的雷声,
这雷也许将会把我们毁掉,我可以感受到千百万人所受的痛苦,但是如果我
抬头仰望天国,我想一切都会被改正,这种残酷将结束,和平与宁静将重新
降临? 。”
“我希望即使死后也能继续活下去,”安妮写道, “我感射上帝给了我
这件礼物,这种探索我的内心,把我心中的一切都表达出来的可能性。”她
现在也许正躺在博根…贝尔森墓地众多的尸体中,因为1944 年8 月,那敲门
声终于降临到阿姆斯特丹这扇隐密的门上。当他们被带走后,他们的荷兰朋
友在残存的物品中找到了这本日记并把它保存了下来。
想一想有多少创造力、多少生命的绝美,在种族屠杀中被扼杀,这是一
种极大的痛苦。但安妮的日记使她活了下来。从荷兰到法国、到意大利、西
班牙。德国人也出版了她这本书。现在她来到了美国。她肯定会被广大读者
所喜爱,因为这聪慧奇妙的女孩找回了对无限的人类精神世界的深深愉悦之
情。
(梅叶?列文,l952 年6 月15 日)
蜘蛛来了──《夏洛特的网》,
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著
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为孩子们写了本书,这在我们成年的人看来是
件好事,因为它呼唤了宏大的出现。他的这本书写得生动又充满活力、温柔
亲切又充满意外,写得优雅、幽默并充满对生活的赞美,它还具有那只有最
富想象力的小说才具备的极为关键的简洁性。
韦尔伯?生特——他是头春天的小猪——他感情温和,真挚,对天气的
变化与蟋蟀的歌声极为敏感,他有长长的眼睫毛,他充满希望,总很愿意尝
试,勇敢,羞怯时却易于昏倒。他对朋友忠心耿耿,胃口很好,有张很舒适
松软的床。要是他突然有个获得彻底自由的机会,他颇有可能会不知所措。
夏洛特?A?凯维提卡(“不过你只要叫我夏洛蒂就行了”)是书里的女
主人公。她是只“有橡皮糖那么大”的灰蜘蛛。她有8 条腿并能挥动它们致
以友好的问候。当她的朋友们清晨醒来的时候,她问候道:“你早!”尽管
有时她自己通宵未睡,忙于工作。她初见韦尔伯时就告诉他说她喝血,而韦
尔伯在初次见面时则恳请她不要那么说。
另一个好人形象是普坦尔顿,一只小田鼠,书里有只鹅,用些低级平庸
的方法是不能让它吃惊的。“韦尔伯,这不过是老花招罢了? 。他是在试图
引诱你成为他的俘虏——虏,他是在迎合你的胃口。”这只鹅总是不断地重
复他讲的每句话,他说“这是我的独特独特独特癖性。”
这本书所讲述的是地球上的友谊、慈爱与保护、冒险与奇迹、生与死、
信任与奸诈、喜悦与痛苦,以及时间的流逝。就一个文学作品而言,它几近
完美,在它完成的方式上几近奇迹。它所想证实的就是——被体现在故事中,
在夏洛蒂在其网上写下“某头猪”之后,牧师讲给集会教区教众听的活里—
—“人必须要一直提防奇迹的到来。”道林博士曾在另一个场合说过:“噢,
不,我槁不明白。不过,就此而言我首先不明白的是蜘蛛是怎么编出一张网
来的。当那些字出现的时候,大家都说这是个奇迹,但并没有人指出这张网
本身就是个奇迹。”书的作者可能只会这么说“夏洛特独自自成一个门类”。
“冒冒冒——冒着重复自己的危险,”正如那只鹅说的,《夏洛特的网》
是本值得敬佩的好书。
(欧德拉?威尔特,1952 年10 月19 日)
自己的世界──《第二性》,
西蒙?德?波伏娃著
“一个人对女人是否仍然存在,她们是否将永远存在,她们是否应该存
在,她们在这个世界上占据什么样的位置,以及她们应该占据的位置等等这
些问题感到迷惑。”这些问题是十分激进、复杂尖锐的。而且波伏娃所提供
的答案也是微妙且有深度的。这当然不是一篇词藻华丽的新闻纪实,也不是
为她所属的性别来进行辩护的火药味极浓的宣战书。它从广义上来讲是一部
真正的文学作品,我们不能够把它简单地看作是一篇扩展了的论文。
从本质而言,这是篇专题论文,它调查了历史、哲学、经济学、生物学、
纯文学、社会学与人类学中最为斑杂的形形色色的潮流。除了这位法籍作家
之外,我想不出第二个掌握如此宽阔知识面的无论是男是女的美国学者。
本书开篇即切入主题。在历史的长河中妇女们从古至今就是一个象无产
阶级一样一直处于劣势的群体。第一册书借助生理和历史方面的事实,以及
民间传说和神话的帮助来阐释这些主题。在进行分析的时候作者采用了一个
结构十分谨慎的理论方案。这一个方案源自于三个方面:存在主义理论(当
然,尤其是萨特的理论,但也参考了克尔凯戈尔和海德格尔的理论),心理
分析,以及历史唯物主义。
这个事实:波伏娃女士带着极大的偏见对待历史唯物主义——而且还怀
疑性地区别对待苏联的标语、口号和苏联的现状,在考虑当前的加缪、萨特
争论时便是极为关键的。
如果说第一册书是基于历史,主要进行分析的话, 那么第二册书的首要
任务则是诊断。比起大多数也具有她那样的分析和语言能力的学者们来说,
波伏娃是一位好得多的诊断医生。这真是让人吃惊。我猜测她是一个非常了
解自己的人。
这的确是本了不起的好书,即便有时它会令男性感到不快。对那些将出
版的金西及其同事所写的报告有兴趣的人来说,波伏娃的这套书应该是被当
作参考指南。因为波伏娃女士讲述了很多重要的、我们从印第安纳州实验组
无法得到的性行为。统计学对性行为各种类型所做的平面图需要靠波伏娃这
样的历史深度,哲学思考与观察人微的心理学的敏感性来维持平衡。
我的不同意见基于大量具体问题及两个有普遍意义的论点之上。针对前
一部分的问题我将通过举例谈论一小部分,如果一个人牵强地将作者的某个
论断生搬硬套地用到他们自己的逻辑极限上时,就会显得这个作者希望且认
为所有的女人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或学者。我们知道,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
都没有这种潜在力量,而且他们也并不希望有这种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