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风吹书读哪页-纽约时报书评 100年精选-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为他对玛丽安的态度开脱都是极端困难的,尽管是他精神的自卫导致了不
忠。劳伦斯先生似乎对我们所说的传统道德不屑一顾,然而,坦白地说,他
的书并不非常无礼。
虽然他非常直露地描绘了保罗、玛丽安和克拉拉三者之间的关系,但事
实上,这种描写一点也不粗俗。他对玛丽安这一人物的描写,使读者必须更
加仔细地阅读才会发觉,这是一个精神如此纯洁的女性,以至于她已和芸芸
众生或普通人性毫不相干。我们为她的渴望和缺乏自信感到痛心,因为正是
这些缺点使她在即将得到最为渴求的东西时却失去了勇气。然而保罗最后的
和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感觉到玛丽安正在把他的灵魂据为己有,而正如
他母亲所说,这种感觉让他失去一切。两人之间心灵上的冲突盲目而无意识,
这正是对人物内心深处的力量的最好揭示,而人物本身却经常对此一无所
知。
克拉拉较玛丽安相比就逊色得多,这是因为她必须个性鲜明一些。她是
一个非理性的女人,像保罗这样的人自然会对她感到厌倦。而比这两位女性
都更杰出,意志力更强,充满慈爱,并一直能在其儿子心中拥有不可动摇的
地位的,是这位英雄的母亲。虽然玛丽安曾几乎将她的儿子抢走,但她最终
还是战胜了一切对手。在一本有如此众多刻画入微的人物的书中,母亲依然
是最出色的人物。当我们最初遇到她时,她正领着孩子们去见“清醒的父亲”,
并鼓励自己去经受生活的磨难,因为生活对她来说就象一场永无终结的等
待,明知无望还要等下去。最后一刻,她还在同癌症进行英勇的斗争。她一
直是一个真实而优秀的真正女性,一位模范母亲。劳伦斯先生非常小心地避
开了她病痛的可怕的细节,我们只能看到她那“被病苦扭曲了的双眼”和她
孩子们的悲痛和恐惧。保罗的所做所为是否正确并无确定的答案,唯一我们
确信的是,他“爱她甚于自己的生命”,他对她日渐衰弱的无力的怨恨非常
值得分析。他似乎很平静地接受了母亲的去世,但母亲之死对他的影响,那
种一片空白、一切事物都变得毫不真实并失去意义的感觉,是非常有震撼力
的。没有了母亲,他的生命已毫无意义、但是为了她,他必须活下去。
书中随处可见精练而生动的描写:
“弯曲的大路在清爽的朝雾中延伸,阳光与阴影如此壮丽和安静。后面,
房屋黑黑的轮廓在天空的映衬下从凹陷处显露出来,象野兽似地用黄色的眼
睛好奇地看着黑暗深处。”
一个句子就足以展现一幅图画。尽管这是一本长达500 页的小说,但其
风格是简练的。这种简洁的文风,有时就像锤子清晰而短促的击打声。同时,
它又富于变化,如在描写不同的心理历程时就很成功。它把近于不可表达的
细致感情也刻画得细致入微。然而,最后我们要说的是,本书之所以能成为
罕见的杰作,主要是因为它对玛丽安这一复杂人物的描写,因为她是保罗的
“良心,而不是伴侣”;另一方面,一个当她熟睡并梦见自己年轻时她儿子
的灵魂也不会离开的母亲,和一个永不安宁的儿子之间美丽的羁绊,也使这
本书非同凡响。
(佚名,1913 年9 月21 日)
亚当斯家庭──《亨利?亚当斯的教育》,
亨利?亚当斯著
我们等了12 年才见到亨利?亚当斯的自传。这本书内涵丰富,充满了令
人难忘的警句格言,富有挑战性的观点,文风轻松愉快,有时想入非非,却
又不失深刻的思想和启发性,是一本很值得我们等待的好书。这本书有段奇
特的历史。《亨利?亚当斯的教育:20 世纪复杂性的研究》写于1905 年,
是《圣迈克尔和查特山——13 世纪统一的研究》的续集,这本书在1904 年
完成,1906 年私下印了100 册,分送给了感兴趣的友人。现在《教育》一书
才由马萨诸塞州历史学会首次出版发行。但是当建筑家学会在1913 年发行
《圣迈克尔和查特山》时,学者对《教育》一书已经很了解了。亚当斯先生
由于疾病不得不于1912 年终止了写作生涯,正如洛奇议员在该书序言中所说
的,亚当斯决定“不出版他的自传,告诉公众该书尚未完成,他相信它不久
就会被人们遗忘”。但它并未被人们遗忘,虽然不幸的是作者本国的广大公
众一直却没有对这位美国历史学家查理斯?弗朗西斯?亚当斯的儿子多加注
意。我们希望《亨利?亚当斯的教育》一书的出版可以起到所需的介绍作用。
为了这个目的该书值得一读,除此之外,为许多其他目的都值得阅读这本书。
对波士顿事物的干涩评论,荒诞不经的幽默,讲述历史事件时那漠不关
心的方式——在这本自传中作者常以第三人称出现——还有那些迷人、温柔
又生动的人物描写,所有这些无论是可读性还是作者的文学风格都让人难以
抗拒。他关于童年的描述生动迷人,令人难忘。他是在新英格兰长大的,对
于那儿的环境,他写道:
“对事物的抗拒是新英格兰的法则;孩子用抗拒的本能看待世界;几代
以来他的先辈们把世界看作一件需要改造的东西,它充满了需要铲除的邪恶
力量,他们从来没有认为他们对此完全获得成功;这个任务是亘古不变的。
这任务不仅仅意味着要抗拒邪恶,而且要仇恨它。孩子们很自然地把所有力
量看作敌人,而且也发现事实上的确如此,不过作为新英格兰人,不论大人
小孩,在与充满邪恶敌对的世界的长期斗争中也学会了热爱仇恨带来的乐
趣;他们的欢乐时光微乎其微。”
在他对童年时代人物的描述中最为出色的是他那被称作“总统”的祖父
和人称“夫人”的祖母,后者“喜欢家具”而且不是波士顿人;还有他的父
亲和他父亲的朋友查里斯?索默纳,他是作者少年时代崇拜的英雄。每个人
都有一段长而细腻的描写,文字之长使我们无法在此引用,但是一旦读过之
后,他们就会就被保存在读者自己的“肖像画廊”中。
书中的主人公小时候不喜欢上学,他常把自己的学生时代称作“浪费掉
的时光”。和所有亚当斯和布鲁克斯家族的成员一样,中学毕业后他进入哈
佛大学,“这是一所温和且有自由风气的学校,在这里可以接受成为一个受
人尊敬的公民所需的教育,学到成为有用之人的必备知识”。
和在所有地方一样,亨利?亚当斯在哈佛交了一些朋友,不过詹姆斯?罗
塞尔?卢维尔的学者风度给他留下了最持久的印象。卢维尔从德国带回了和
他的学生们聚在一起读书的习惯,他还促使亚当斯大学毕业后亲自去德国旅
行。从教育这一点来讲,德国是失败的。不过这位美国年轻人从那里了解到
“他所爱的是18 世纪的德国,而德国人却以之为耻,想尽快地把它摧毁掉。
他不知道德国的未来将会怎样。军事化的德国令他厌恶。”他喜欢“德国人
在实际办事时总爱犯错误的毛病”,德国的“体制”令他恐惧。
亚当斯23 岁时,其父亲被任命为驻英公使,他作为其父的私人秘书来到
英国。正如人们所知的,那是在1861 年,其后几年中他所经历的考验和艰险
是难以言表的。“亨利?亚当斯每想到1862 年都不禁毛骨悚然。”在南北战
争的几年中,英国政府强烈地支持南部联邦,作者用扣人心弦、独特的笔调
描述那几年的经历。有许多句子、段落甚至整页的文字都深深地吸引着评论
家去引用。最后,再一次建议广大读者完完整整地阅读此书。
(佚名,1918 年10 月27 日)
释梦的奇人──《精神分析引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
在一首古老的童谣里,有一位和蔼可亲的人,他总是在适当的时候,轻
轻挽起每一个孩子的手,把他们带到那不为人知的国度的奇妙境界中去,这
位作者,这位可亲的的向导,不是别人,正是弗洛伊德本人——多年以前,
他在精神病研究工作中发现了开启人类生活中的不解之谜的钥匙。从那以
后,他一直使用这把钥匙,或把它向左旋转,或向右旋转,出人意料地打开
了一扇又一扇大门。
他只相信实用主义的真理。“真理只有在它起作用的时候才成为真理”,
他已经验证了这一点。对那些陷入人性的不为人知的一面的困境和困惑中而
不得不向外突围的人,他怀着谦卑而真诚的同情——正如他的演讲所表明的
那样,因为他已经走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