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拿破仑文选-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794年军队没有占领塔纳罗高地以外的地方,而使自己的右翼沿着巴尔迪涅托、梅洛尼奥和圣则阿科莫一带延伸,只是为了阻止奥军和英国舰队建立联系,为了在敌军从海道或经博克特山口进攻热那亚时可以赶快增援这个城市。法军占领瓦多不是作为防御阵地,而是作为进攻阵地,以便在敌人出现在里维埃腊时有较多的机会攻击敌人。一俟奥军向萨沃纳进攻,法军应当立即发动战斗以阻止敌人占据这个城市,并截断它同热那亚的交通线。法军既然作不到这点,那么:(1)它就应当退出瓦多,以便让自己的右翼凭借圣则阿科莫据守;(2)25日战斗以后,鉴于敌人已占据梅洛尼奥和圣则阿科莫山岭,它就应当利用拉加尔普将军在右翼所取得的胜利,乘夜撤出瓦多,并利用拉加尔普的部队加强攻击圣则阿科莫和梅洛尼奥。这个攻击可能获致全胜;(3)在27日克勒曼决心攻击梅洛尼奥的时候,还有时间延伸右翼,使右翼能利用它在26日攻击敌军左翼时所获得的新优势参加进攻。这次进攻战还能保证胜利。”    
  这些出自内行之手的意见,使军事参谋部大为惊奇,但他们很快就猜出:这些意见是谁主使保安委员会写出来的。    
  在里维埃腊西部有三道防线可用以掩护尼斯领地,并截断进入里维埃腊的通路。这三道防线右翼连接地中海,左翼衔接各主要山岭。博尔格托防线为第一线,蒙特-格兰德山为第二防线,塔德雅河为第三防线。拿破仑在此以前早就偕同副旅长圣伊列尔(一个勇敢的优秀军官,身经百战,声名卓著,后来升师长,牺牲在艾斯林根战场上)考察过这些防线。博尔格托防线右翼接近海边,位于博尔格托村附近(距洛亚诺一法里),终点为一块高于洛亚诺盆地的丘陵地;而左翼则接近一座孤立的大山岩。马塞纳下令在这个大山岩上构筑了一座多面堡,部队里大家都称它为“小直布罗陀”,以示纪念土伦的缪尔格拉夫炮台。多面堡建在珊-迭-普列特尔对面,沿险峻的山地通到控制奥尔梅阿、洛亚诺和六甲-巴尔邦的高地。圣贝纳尔多山和加列西奥都在这道防线外边。诚然,这些地方是属于敌人的,但是其中奥尔梅阿仍归我军防守。这道防线非常坚固,长达五、六法里,差不多到处都是难于接近的。要进犯它只有通过苏加列洛山道,那里有一座同名的堡垒是备战用的。这儿是一个很好的战区。在7月、8月和9月间,德文斯几次想进攻这道防线,可是没有一次敢于轻举妄动。防线从苏加列洛经过阿罗左伊亚小河后面折转到阿耳班加,万一从苏加列洛到博尔格托的防线有一部分被突破,那么,这里就是一座可以据守的阵地。    
  蒙特-格兰德阵地靠着皮措和美察隆两山口,在圣洛伦措后面和大海相连。这是一条比较差的防线,可是毕竟也很坚固。第三道防线右翼依靠塔德雅河口,中段依靠蒙特-谢波,左翼凭借蒙特-塔纳尔多和阿尔甸特山口,并从这儿连接田德山口。这道防线不及博尔格托防线坚固,但比蒙特-格兰德防线好。第一道防线掩护着奥涅利亚和从奥涅利亚到博尔格托的里维埃腊所有阵地。第二道防线掩护着奥涅利亚、奥尔梅阿和塔纳罗盆地的一切出口。第三道防线掩护着从奥涅利亚到圣雷莫的里维埃腊西部各个部分。这道防线的特点是:它保卫圣雷莫,必要时又可以放弃这个城市,而依靠奥斯皮塔累托,这样就在奥斯皮塔累托和博尔迪格拉之间构成了另一道同样可靠的防线。敌人可能通过塔纳罗盆地迂回第一道防线,在占据蒙特-阿利奥洛以后,就可能进犯蒙特-格兰德和奥涅利亚。但奥尔梅阿和蒙特-阿利奥洛离这道防线很近,后备队可以很快调来保卫该线的阵地。同时敌军也可能通过田德山口迂回这道防线,可是这样就等于改换战场。敌人不弄明白这点,就不可能作这么巨大的调动,而且就在那种情况下,敌军在行进中也会遭受攻击,它留在博尔格托防线前面的部队也会被消灭。第二道防线,特别是第三道防线有一个优越条件,就是不能沿塔纳罗盆地迂回它们,因为盆地是在防线之外。这两道防线衔接阿尔甸特山口,一直到田德山口。阿尔甸特山口和塔纳尔多山口不仅有利于防卫田德山口,而且即使田德山口被敌军强行攻下,它们还一样能够截断萨奥尔德若隘口前面通往尼斯的道路。所以,即使单从防卫尼斯领地来看,塔德雅防线也是所有防线中最好的一道,因为它能使我军在离坦达山口不远的地方集中全部兵力,并保卫这个山口。    
  八    
  政府认为,指挥意大利方面军是克勒曼所不能胜任的,9月把他调任阿尔卑斯方面军总司令,而任命舍烈尔将军指挥意大利方面军。他以前是东比利牛斯山方面军的总司令。由于法国和西班牙已缔结和约,那个方面军已无存在的必要了。    
  舍烈尔带了两个精锐师来到意大利。奥军也加强了。在1795年的战争中,奥军辜负了宫廷的期望,可是毕竟也获得了若干重要成就:它占据了圣则阿科莫阵地和瓦多阵地,截断了热那亚和法军的联系,而它本身则和英国舰队建立了联系。11月初,法军以五个师团据守博尔格托全线。部队配置情形是:塞律里埃将军率一个师驻奥尔梅阿,马塞纳将军和拉加尔普将军指挥两个师驻守苏加列洛和卡斯帖耳-韦基奥,另外两个师由奥热罗将军和索雷将军率领驻在博尔格托附近。兵员共达三万五六千人。奥军大本营驻在菲纳累,右翼由皮埃蒙特军队组成,驻加列西奥,中路由阿尔然托指挥,驻在六甲-巴尔邦,左翼全由奥军编成,驻在洛亚诺前面,那儿建筑了许多多面堡以保卫平原。奥军共计四万五千人。秋季的疾病使奥军和皮埃蒙特军蒙受颇大的损失。法军处境困难。业已到来的秋天使法军必须预备冬季营房。舍烈尔决心冒险打一仗,借以恢复和热那亚的联系,并且把敌人赶到山那边去过冬。    
  11月21日晚上,马塞纳指挥自己一个师和拉加尔普一个师开始进攻。天亮时,他攻入敌人设在六甲-巴尔邦的核心阵地,打退敌人,然后跟踪追击,并在博尔米达把敌人击溃,占领梅洛尼奥。天黑时他把前卫布置在圣则阿科莫高地上。22日拂晓,塞律里埃师和敌军右翼对射,并牵制住全部皮埃蒙特军队。奥热罗将军也经过博尔格托开始进攻,他攻击敌军左翼并占领其全部阵地。当敌人看到马塞纳将军占领圣则阿科莫高地时,就急忙退回菲纳累并继续退到萨沃纳。塞律里埃将军以自己的机动策略牵制住一倍于自己的敌军。自己并未蒙受重大的损失。23日,他由于得到两个旅的补充而增强了实力,24日他展开强大的攻势,把皮埃蒙特军队击退到切瓦的阵地。奥军和撒丁军队受到极其巨大的损失。他们丢下了大部分大炮、仓库和辎重车,并且有四千人被俘。这天法军得到胜利的荣誉。奥军放弃整个热属里维埃腊地区,逃回亚平宁山那一面的冬季宿营地。法军各部也转到冬季宿营地。交通线已畅通无阻。大本营仍迁回尼斯。1795年就这样过去了。           
《拿破仑文选》 
拿破仑著 陈太先译        
1796至1797年的对意战争① 第一章② 1796年意大利各诸侯国家的情况    
   ①“对意战争”的头十一章按照拿破仑一世亲笔修改的原稿刊印。——法文版编者    
  ②第一章省略了意大利地理概况部分,因为这在今天说来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俄文版编者    
  撒丁国王的疆域包括皮埃蒙特、蒙费拉特、萨瓦和尼斯领地。萨瓦和尼斯领地在1792、1793、1794和1795四年战争中丧失了,法国军队占领了阿尔卑斯山脉的主要山岭。皮埃蒙特和蒙费拉特位于提契诺河、帕尔马领地、热那亚共和国和阿尔卑斯山之间,居民有二百万人。撒丁王国共有三百万人口,其中包括五十万撒丁人、四十万萨瓦人和尼斯领地的居民。撒丁王国有常备军队二万五千人,每年财政收入二千五百万法郎。1796年战争时期,由于英国的资助和特别动员的结果,军队达到六万人。这是一支久经战争锻炼的民族军队。勃鲁涅托、苏札、弗涅斯特列拉、巴尔、托尔托纳、克腊斯科,亚历山大里亚和都灵等要塞都构筑得很好,装备完善,弹药供应充足。这些要塞筑在各个山口跟前,使得那儿的边界堪称为坚不可克的边界。    
  热那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