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拿破仑文选-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们都是走得很快的。预定在万一碰到敌优势兵力追击时,就让两艘巡洋舰吸引敌船,利用这两艘小三桅货船开回法国。    
  这支小舰队于晚上九点钟出发,次日早晨六点钟开到亚历山大西三十法里的阿拉斯海角外边。可是日出以后,东南风很快就完全停息了,而常刮的西北风重新全力猛刮起来,这样连续刮了十五至二十天。有时一个昼夜只能前进二、三法里,而船舰有时还被吹得向后退。它们在海风吹刮下曲折行进。同时海流也冲击它们。在这个海里,海流使大家觉得自己仿佛是自西向东行进一样。陆军军官们逗弄海员,讽刺地询问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在亚历山大停泊。受委屈的海军上将决定向坎迪亚航行,但当他向总司令提出建议时,总司令不同意他的建议,并命令海军上将尽可能地靠近海岸航行,甚至可以进入西德尔湾,以便更好地隐蔽起来。他还补充说:昼夜平分的时候很快要到了,那时候这些船舰是会前进的;在这些没有经历过的水面所耽搁的日子,将是一些胜利的日子,对外行人的嘲笑可以毫不理睬。海军上将宁愿听从这个命令,因为这番话和他所得的经验以及和他所知道的这个海的一切情况是相吻合的。最后,昼夜平分的季节风刮起来了。舰队绕着博恩海岬走了三、四天,每天走十三海里。它绕过非洲海岸以后,沿着撒丁岛海岸前进,随即进入公海,走近博尼法乔海峡的岸边,并沿着科西嘉海岸前进,直到阿维克修海湾的克罗瓦海岬。三桅小货船“佛尔厅”号由于不能确信这个岛①还是属于法国的,所以首先航入海湾和那儿的渔夫联络一下,然后发出入口信号。9月30日下午二时,舰队就在那儿停泊。乘客都登岸,恶劣天气把他们耽搁在那里七天。    
  ①指科西嘉岛。——俄文版编者    
  1799年,特别是这一年七、八、九三个月所发生的各项事变表明,怎样的危险在威胁着祖国。儒贝尔在诺维战场上阵亡了!当拿破仑到达科西嘉的消息传开后,岛上各团体的首领都急忙赶到阿维克修来。总司令利用自己的威信调和了岛上各敌对党派的意见,并安抚了激荡的人心。10月7日,当舰队在科西嘉到普罗温斯之间的半路上行驶的时候,突然一阵猛烈的飓风(利别绰风)向它袭来。旋后飓风平息了。夜八时,舰队离土伦八法里,它加快前进——在浓雾中行进。根据兵舰炮声来判断,舰队已到达一个分舰队中间,并且已直接接近分舰队中的一些兵舰。还在科西嘉的时候就已得知:勃留伊的分舰队业已回到大洋,可见现在拿破仑这支小舰队是处在敌人的分舰队中。七点钟,浓雾刚消散一点,虽然为时不过一分钟,可是舰队判明:自己的所在地离七十四门大炮的主力舰不过只有大炮射程那样远。很难决定究竟应当怎样行动。以极其敏锐出名的海军上将下令转变一个航向,以便开回科西嘉去。总司令对他说道:“你这是做什么呢?后退你就暴露了自己。相反你应该向敌人方面冲过去!”这点作到了,没有引起任何怀疑。几分钟之后,雾幕新升起来了。这位海军上将作得很明智,他在阿维克修掳获了两艘轻快船费卢克①,船员都是本地人,擅长游泳。他打算把乘客移到这两支费卢克上,然后向克罗斯港开去,并规定务必在天黑以前赶到那儿。至于两艘巡洋舰则仍旧开回科西嘉去。但是这个计划未得总司令批准。总司令下令朝安提勃方向航行。过几点钟以后就明白了:已找到了正确的出路。敌人警戒的大炮射击声听不到了,看来敌分舰队已向科西嘉方面开去了。9日黎明,舰队在弗列尤斯海湾内的圣·纳法厄利亚对面抛锚。经过四十五天的航行以后,拿破仑安返法国。可以看出,在整个航行期间拿破仑完全信任海军上将,并且任何时候也未表现过惊慌不安。不论什么事情,他都胸有成竹。一路上他只下过两次命令,两次命令都拯救了他。他于1798年5月19日从土伦开航,1799年10月9日归来。他在欧洲之外一共呆了十六个月零二十天。在这短短的一年中,他占领了马耳他岛,征服了上、下埃及,消灭了两支土耳其军队,生擒了土军总司令,并缴获了他们的大批辎重和野战炮。他洗劫了巴勒斯坦和加里列,建立了规模宏大的牢固殖民地基础。他还把科学和艺术带回它们的发源地。    
  ①费卢克,一种不大的有甲板的船。——俄文版编者           
《拿破仑文选》 
拿破仑著 陈太先译        
拿破仑关于远征埃及的最后评论①    
   ①拿破仑文集中有两章是叙述拿破仑返回欧洲后埃及发生的事件的。它包括从1799年到1801年法国东征军向英土联军投降,并根据投降条件撤回法国的这个阶段。这里全文刊载拿破仑对1801年战役所作的最后评论。——俄文版编者    
  评论一(关于出征计划)1801年,英国内阁用六万人开始埃及战争。这六万人中有三万四千名英国兵和二万六千名土耳其兵,包括乘坐克伊斯海军上将分舰队的船只于3月间在阿布基尔登陆的英国兵一万九千五百名,从印度军队中调来并于8月间在科瑟伊登陆的七千五百人,从伦敦、直布罗陀和德国等地调来并于7月间在阿布基尔登陆的后备军七千名,乘坐甲布丹巴夏分舰队的船只于3月25日在阿布基尔登陆的土耳其兵六千名,最后还有在大维齐指挥下集中在巴勒斯坦并于5月间抵达埃及的一万六千人。拥有这样大的兵力,英国内阁有权指望获得胜利,可是它的作战计划漏洞百出——达到了违反一切兵法原则的程度,以致使它的远征注定要失败而且应该失败:(1)10月间伦敦发出的命令到1月底还不能到达印度,一个师团从印度启航,须到4月份,即在南季节风到来以后才能到达曼德海峡,倘若碰着北季节风,那么它在整个夏天都不能溯红海而上,更到不了苏伊士。但是即使它能够及时到达科瑟伊和苏伊士,它还是没有跨越沙漠所必要的工具。实际上,载运这个师团的船只在厄别尔克罗比将军在阿布基尔登陆六个月以后,即在8月份才到达科瑟伊抛锚。如果说它得以越过科普托斯沙漠,那么这是因为大维齐在成为开罗的主人以后,给了它五千头骆驼。如果不是因为同盟军业已获得胜利,大维齐是不会这样做的。在红海方面不应采取任何佯攻姿态;两艘巡洋舰和一艘三桅舰载运一支二百人的登陆部队——这就是应该派来占领苏伊士和科瑟伊的全部兵力。应该把印度军队安静地保留在恒河沿岸并适当地扩充厄别尔克罗比的军队。(2)从伦敦和从直布罗陀启程的后备军,是在厄别尔克罗比将军出发以后六个月才到达埃及的。(3)甲布丹巴夏的六千人是在厄别尔克罗比将军出发以后二十天才到达阿布基尔的。(4)大维齐是在三个月以后,即在5月份,才越过沙漠进入埃及的。由此可见,厄别尔克罗比将军仅带领装备很差的一万九千五百名英国兵到达埃及,而不是带领一万九千五百名英国兵和二万六千名土耳其兵一块儿到达埃及的。如果他被打败了(这本来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印度师团、甲布丹巴夏和大维齐的后备军又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呢?(5)厄别尔克罗比将军登陆时,炮兵没有马具,骑兵没有马匹,军队所必需的东西什么也没有。为了准备出征,他在马耳他岛住了两个月,在小亚细亚也住了两个月;在这四个月中要各地政府给他弄到他所需要的五百匹马是没有困难的,因为在西西里、突尼斯、的黎波里、迭尔纳、坎迪亚、希腊、小亚细亚、塞浦路斯、阿列波、叙利亚的里波利、阿克尔和雅法等地,都可以采购。这些错误都是拟订远征计划的英国内阁所造成的。这是英国管理机关——欧洲最糟糕的管理机关工作不好的又一个证据。    
  评论二(论厄别尔克罗比将军的军事行动)厄别尔克罗比将军于2月底从马克里出发,3月2日到达阿布基尔碇泊场停泊。他正确地断定:占领了亚历山大以后,就劝说法国人接受阿耳-阿里什的投降条约①。这样一来他就可以达到他的政府提出的目的,而不冒总体战的危险。但是:(1)他应当等待一年中最好的时候,3月间这些地方的海上风暴太多,他只应当在4月15日抵达亚历山大。(2)他的骑兵必须有马而炮兵也必须有马具;没有骑兵和有马具的炮兵,他将使自己的军队遭受巨大的危险。(3)他在这里犯了1799年在荷兰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