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拿破仑文选-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月23日,即在诺列斯海姆会战后十二天,莱因-摩泽尔方面军终于渡过多瑙河向累赫河前进。德塞将军率左翼抵达腊因对面累赫河口。中路在盛西尔将军指挥下到达奥格斯堡。右翼由费里诺将军率领到达兰次堡对面。奥军中将拉土尔奉命防守累赫河各渡口,他把三个营布置在英果耳施塔特,把一个师(八个营)和二十个骑兵连布置在腊因对面以防卫累赫河下游,另外还把十五个营布置在奥格斯堡对面弗里德堡高地上。康德军团担任左翼驻在兰次堡对面。24日,费里诺将军在加翁施迭田附近强行渡河,盛西尔在奥格斯堡前面沿累赫加乌津浅滩过河,德塞则由兰特维特浅滩过河。奥格斯堡的几座桥都立即修好。进行顽强抵抗的拉土尔将军终被打败并退出坚固的弗里德堡阵地。他给战胜者丢下了十七门大炮,他的一千五百名士兵当了俘虏。    
  渡过累赫河以后,法军右翼向离慕尼黑三法里的达豪前进,它的前卫布置在这个城市的城墙下面。中路进到普法芬哥芬附近,左翼进到海登费耳特附近并派出监视部队前往英果耳施塔特。奥军总司令把大本营移到伊扎尔河畔的兰德斯古特,奥军主力都集中在那里。纳文多尔夫将军的师团(八千人)在安堡战役后奉大公命令监视多瑙河,他们占据着阿卞斯堡并掩护累根斯堡。康德军团占据慕尼黑。他在这个地方等待法军进攻等了几天,可是看到法军没有前进,他就疑心法军已渡到多瑙河左岸追击查理大公去了。因此,他于9月1日率领他的全部兵力分成几个纵队向海登费耳特前进,进攻法军左翼。但他到达帕阿尔河,很快就被击退了。他从俘虏口中得悉,法军全部都在多瑙河右岸,并未移动。于是他又返回原阵地。在这次战斗中,双方损失是相等的,敌军给法军丢下了一门榴弹炮。9月7日,莫罗将军盲目地决定向前推进。9日,左翼开往诺伊施塔特,该地接近多瑙河,在阿卞斯堡对面。中路开往美因堡,右翼到达莫斯堡。慕尼黑和弗赖津都为法军占领,敌军退驻伊扎尔河左岸。莫罗在这次进军中碰到的阻碍不多。他抓了五、六百名俘虏。    
  敌军等待莫罗前往累根斯堡,但8日和9日他都没有行动,而10日则开始退回原阵地,并派德塞将军带领一万二千人去寻找松布尔-马斯方面军。在这个时候以前,后者离前者是八十多法里远。德塞于11日夜间在涅延堡渡过多瑙河,12日到达厄伊赫施帖特,14日从那儿前往海迭克。海迭克位于厄伊赫施帖特到纽伦堡的路途之间。他在那里得悉长期以来所发生的各种情况以及松布尔-马斯方面军被赶到莱因河的详情细节后,开始回师,16日回到多瑙河与本方面军会合。当拉土尔将军得知德塞的军队移动的时候,就乘机前进并在全线发动规模不大的战斗。但是,在他得知德塞带走的部队不多,而大部分兵力还留在右岸以后,他的行动就变得小心起来。    
  查理大公离开莱因河时,在下列各个要塞都留有部队:美因兹驻步兵一万五千人和骑兵一千二百人,厄伦布烈田什迭印驻步兵三千人,曼海姆驻步兵八千人和骑兵三百人,菲列浦斯堡驻步兵二千五百人和骑兵三百人。儒尔当把马尔索、庞谢和博纳尔三个师(二万六千人)留在美因河,用来包围美因兹和厄伦布烈田什迭印。可是莫罗只留下一个流动纵队来对付曼海姆和菲列浦斯堡。这个机动纵队包括步兵、骑兵和炮兵三种,兵员为二千八百人,它是从朗道的卫戍部队中分出来的,指挥官为舍尔勃旅长。查理大公到达兰河以后,立即命令彼特腊什将军从曼海姆和菲列浦斯堡的卫戍部队中调出九营兵力来攻击舍尔勃将军。并拿下克耳和格尤宁根两处桥头工事。当时舍尔勃将军还呆在布鲁棘扎尔。他从投诚的敌兵口中得悉事变后,于9月13日开始退却,退往尚未完全丧失的克耳城。彼特腊什跟踪前进,18日以超过他三倍的兵力向他进攻,但受了挫折并损失了许多士兵。法军这次胜利部分地要归功于斯特拉斯堡国民自卫军的热心支援。    
  莫罗对差一点阻碍他退却的这次战事极为震惊。他觉得必须向莱因河靠拢。于是他开始撤退。在儒尔当退过莱因河的同一天,他退过了累赫河。20日,他占领施穆帖尔后面的阵地,21日占领敏迭耳阵地,22日占领居恩次阵地。他分三路撤退:费里诺指挥左翼,盛西尔指挥中路,德塞指挥右翼。奥军弗雷列赫将军尾随费里诺,拉土尔尾随盛西尔,纳文多尔夫将军沿多瑙河左岸前进,和德塞走同一条路线。没有任何卫戍部队的乌耳姆要塞幸而已被芒里沙尔的部队占领,他们比纳文多尔夫早到二十四小时。24日,法军占领了伊勒尔河岸阵地,而费里诺驻扎在梅明根,德塞驻扎在乌耳姆。25、26和27日,法军继续撤退。德塞沿多瑙河左岸退往厄因根。他离开乌耳姆六个小时以后,奥军就进入那里。27日,法军抵达费迭尔-捷耶。它在那儿得知彼特腊什将军已占据了黑林山各通道,而黑林山的各个市镇则为起义的农民所占领。28日,拉土尔将军发动全线进攻,但到处都被击退。在此以前一直担任奥军右翼的纳文多尔夫将军,这时带领他的部队离开这段战线前往土宾根,和彼特腊什的部队在罗特韦耳阵地上会师。这样一来,他们就能以巨大的兵力占据金济格和临赫两河谷。与此同时,查理大公派出侦察班前往金济格(靠近克耳),而他自己则带了一万二千人到达临亨村。结果拉土尔将军的力量大大削弱了,他的士兵已不过二万五千人,并且处于受攻击的地位。不过他在施魏因加乌津扎营,觉得似乎没有什么可怕。莫罗将军认为必须赶走他,以便取得强越峡谷的机会。10月2日,他在比奥腊赫向拉土尔进行猛攻。奥军企图抵抗,但被人数占优势的法军所压倒。他们丢下两面军旗和几门大炮,四、五千名士兵被法军俘掳,其余的都匆忙逃窜。    
  十    
  在这次会战以后,莫罗继续撤退。辎重车、笨重东西和伤兵都由足以保证人员和物资安全通行的部队掩护着,经过黑林山间各城市前往格尤宁根。右翼进攻了峡谷并于10月10日占领了罗特韦耳村和菲林根村。它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后,向瓦耳-丹费尔峡谷前进。12日盛西尔到达莱因河谷——弗赖堡。13、14和15日三天法军都在通过这个可怕的河谷。它占领了厄耳次这条小河后面的阵地,同时掩护着弗赖堡。    
  查理大公这时到达厄田海姆,各路奥军接二连三地来到这儿和他会合:10月15日彼特腊什到达,18日纳文多尔夫到达,20日拉土尔到达。康德军团和弗雷利赫军团通过瓦耳-丹费尔峡谷和黑林山各城市尾追法军。可见在15日以前法军业已集合,他们和本国的交通道路是通过阿耳特勃列扎赫桥和格尤宁根桥。军队的士气和物资供应都好转了。虽然如此,但他们仍然呆着不动。18日敌军三万六千人向他们进攻:右翼由彼特腊什指挥接近莱因河,中路由瓦尔田斯列卡指挥,左翼由拉土尔指挥。双方战斗很激烈,互有损失。由于弗雷利赫和康德军团沿黑林山山谷进入瓦耳德基赫,所以总司令认为必须使部队接近弗赖堡,他在调回右翼的同时却经常注意掩护这个城市和涅勃烈扎赫。21日,德塞在涅勃烈扎赫渡过莱因河并沿左岸而下向斯特拉斯堡前进。法军旋即退出弗赖堡而占领新阵地:右翼依靠坎登,左翼在施利延根连接莱因河。23日法军受到攻击。由于德塞军团开走,法军人数比敌军大大减少,但是它却占领着极好的阵地,所以守住了阵地。26日,有为数不多的败兵由格尤宁根桥退回莱因河左岸。费里诺留在莱因河上游。其余部队开往斯特拉斯堡。    
  这样,法军在德国境内打了四个月的仗,解除了巴登伯爵、瓦登堡公爵和巴伐利亚侯爵的武装,迫使他们脱离奥国皇帝,与法国缔结了停战协定,并向他们征收了以前来不及征收的军税。法军赢得几次胜利,同时也遭到几次不大的失败。在经过这一系列事情以后,法军又回到莱因河左岸。它在右岸只留下杜塞尔多夫要塞和克耳及格尤宁根两座桥头工事。    
  十一    
  杜塞尔多夫在辽远的北方,所以没有引起奥军的注意。但是,克耳要塞和格尤宁根桥头堡的存在,却使部分法军能呆在莱因河左岸过冬,并使德国惊惧不安。奥军决计攻占它们。10月28日,奥军四万人包围了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