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拿破仑文选-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对波伦亚有恶感而不愿加入南阿尔卑斯共和国。但是,罗曼尼亚人民则热情地接受关于加入南阿尔卑斯共和国的思想,而且在许多请愿书中,请求成立这个共和国;同时,威尼斯和因初步和约的秘密谈判而弄得惶惶不安的大陆各省,在人民议会上也投票赞同成立意大利共和国。这两种情况消除了一切障碍。地方主义情绪在国家理性面前低头了,局部利益在共同利益面前消失了。结果达成了关于合并的共同协议。    
  新的共和国取名南阿尔卑斯共和国,并宣布米兰为它的首都。巴黎领导人对这个国家名称表示不满,他们希望把它叫做外阿尔卑斯共和国。可是意大利人的梦想是一贯力求恢复古罗马那个样子,力求把整个半岛合并成一个国家,而“南阿尔卑斯”一词即可使他们的这种愿望得到满足。因为当他们还不敢采用“意大利共和国”这个名称的时候,他们是宁愿保持“南阿尔卑斯共和国”这个名称的。根据坎坡-福米奥和约,位于阿迪杰河右岸的威尼斯的一些地区,将并入南阿尔卑斯共和国。而在瓦耳帖利纳合并进来以后,南阿尔卑斯共和国的居民就达三百六十万人。它的所有领土分成十个省,是欧洲最美丽和最富庶的地区。这个地区北起瑞士山脉,南到托斯卡纳亚平宁山脉和罗马亚平宁山脉,西起提契诺河,东至亚得里亚海。拿破仑想使这个新的共和国颁布一部与法国宪法不同的宪法。他请求调派象西哀耶斯这样卓越的法国政论家到米兰来。可是督政府不喜欢他的这个想法,它要求按照1795年的法国宪法制定南阿尔卑斯共和国的宪法。这个共和国的首批执政者是谢尔别洛尼、帕腊迪集、莫斯卡提、亚历山大里和费纳罗利。他们都是意大利亲法党派的领袖,其中谢尔别洛尼是伦巴迪亚最有名望的达官之一。6月30日他们迁入米兰宫,当天就宣布南阿尔卑斯共和国独立,并宣告拒绝承认由于征服而取得的权利①。    
  ①以下是为了这件事情而发表的宣言原文,这儿从略。——俄文版编者    
  新共和国的国民自卫军和地方当局的代表在米兰医院里举行了全体大会。7月14日,三万国民自卫军和各省的代表宣誓忠于他们彼此之间的兄弟友谊,将不遗余力地来恢复自由和复兴意大利祖国。南阿尔卑斯共和国政府任命了部长和各级负责人,确定了武装力量的规模,并且决定把共和国当作独立国家来进行管理。米兰及其他要塞的钥匙都由法国官员交还给共和国的官员。    
  从这个时候起,意大利人的风俗开始变化,几年以后他们完全变成另外一个民族了。青年人原先爱穿的长袍已经由军服所代替。他们不再拜倒在石榴裙下,而是经常上练马场、打靶场和操场去了。儿童们不再玩做礼拜的游戏,而是拿许多锡制的小兵来玩儿,并且在自己的游戏中还模仿着军事的动作。在以往的喜剧中和街头闹剧中,人们总是把意大利人扮成最大的胆小鬼,尽管他们也还机智。可是和他们站在一起的总是某一个彪形大汉,有时是法国人,而更经常的却是很英勇然而也很粗鲁的德国人。他们在观众的热烈鼓掌中往往给意大利人打几棍子来作为演出的结束。现在意大利人再也不能忍受这种戏剧情节了。为了取悦观众,演员们在舞台上扮演为保卫自己尊荣和权利而把外国人赶跑的勇敢的意大利人。    
  民族意识形成了。意大利有了自己的诗歌,这些诗歌既是爱国的,同时又是尚武的。妇女们也以鄙视态度拒绝那些为了讨好她们而故意装出柔弱和懒散样子的男人献殷勤。    
  七    
  瓦耳帖利纳地区由瓦耳帖利纳、博尔米奥和基阿温纳等三个盆地构成。人口达十六万。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说意大利语。就地理条件而论,它属于意大利。这个地区绵延于阿达河岸,南面直到阿达河注入科摩湖的入口处,北面则由阿尔卑斯山脉的主脉把它同德国分开。它的幅员长度为十八法里,宽度为六法里。它的主要城市基阿温纳离科摩湖只有两法里,而离科伊列是十四法里。博尔米奥距离科伊列是十七法里。在古代的时候,这个地区是米兰省的一部分。米兰大主教兼公爵巴尔纳勃·维斯康提于1404年把这三个盆地交给科伊列教会。1512年格腊乌邦甸①的各公社根据协议条款从斯佛尔察王朝获得管理瓦耳帖利纳的最高权力。米兰公爵是协议条款的担保人。这样一来,瓦耳帖利纳人就成了大多数居民讲德语的格腊乌邦甸各公社的臣民了。但是阿尔卑斯山脉的主脉仍然把新教徒同信奉罗马天主教的瓦耳帖利纳人隔开来。    
  ①格腊乌邦甸是瑞士的一个州。——俄文版编者。    
  没有哪一种情况比一个民族屈从于另一个民族的情况更为可怕。同样,没有哪一种情况比下瓦累屈从于上瓦累和伏州隶属于伯尔尼市的情况更加可怕。很久以来,瓦耳帖利纳人都抱怨他们所受的虐待,抱怨迫使他们忍受的那种令人难堪的压迫。贫困无知的格腊乌邦甸人靠富裕的和比较文明的瓦耳帖利纳人发了财。格腊乌邦甸各公社中穷困至极的农民认为,他们和最富有的瓦耳帖利纳居民间的距离,正象国王和他们臣民间距离一样。没有疑问,如果说有什么情况要求变革并使暴动合法化的话,那么,这正好就指的是受苦受难的瓦耳帖利纳人的处境。    
  1797年5月,三处盆地的居民举行起义。他们拿起武器,驱逐伪统治者,升起三色的意大利旗,成立临时政府,并向列强发出呼吁书。呼吁书中一面诉说自己所受的一切苦难,一面通知它们将收回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丧失的各种权利。他们推派格尤契阿尔迪、普兰塔和帕里别利等三个可尊敬的人为代表,来到蒙别洛,请求恢复被格腊乌邦甸人完全践踏了的协议条款。拿破仑本来不愿干预牵涉瑞士以及从这个观点上看来可能发生普遍影响的各种问题。但是,当别人把米兰档案库里有关这个问题的文件拿给他看的时候,他明白了米兰政府负有担保人的权利。因此,在格腊乌邦甸各公社方面请求他庇护,请他号召瓦耳帖利纳人及其臣民遵守秩序并重新屈服于公社的统治的时候,他就负起调处责任,建议双方在7月份到他这儿来,通过评判以保护各自的权利。在这个期间,格腊乌邦甸各公社也请求霭尔维提联邦①干预其事。法国驻伯尔尼公使巴尔帖列米坚决支持它们的请求。最后,在经过双方许多勾心斗角的活动以后,拿破仑作出了最后决定;但在作出决定以前,他先建议双方进行友好商谈,提议按和解方式让瓦耳帖利纳组成格腊乌邦甸的第四联社。这个联社与头三个联社一律平等。这个提议大大伤害了格腊乌邦甸农民的自尊心。怎么能容许喝阿达河水的农民同喝莱因河水的农民平起平坐呢?他们对这个提议感到生气,还因为把信奉天主教的、讲意大利语的、富有而又受过教育的农民,和信奉新教的、讲德语的、贫穷而无知的贫民同等看待。格腊乌邦甸的首领们虽然不抱这种成见,但也被自己的利益蒙住了眼睛。他们把瓦耳帖利纳看作自己巨大收入和大量财富的来源,因此怎样也不能下决心放弃它。他们到巴黎、维也纳和伯尔尼等地进行阴谋活动。人们向他们作了许多诺言,劝告他们赢得时间;但也责备他们,说他们说话不慎,给自己招惹麻烦和接受调解的建议。于是他们拒绝和解的道路,而不在规定的时间派遣代表到调解人那儿来,和瓦耳帖利纳的代表讨论和协商执行协议条款的问题。    
  ①瑞士联邦。——俄文版编者    
  拿破仑在当事人一方面缺席的情况下,作出了反对格腊乌邦甸各公社的决定。作为双方选出的仲裁人,同时也作为米兰统治者的代表——瓦耳帖利纳协议条款的担保人,他于共和国六年葡月19日(1797年10月10日)作出自己的决定,其内容如下:    
  “瓦耳帖利纳、基阿温纳和博尔米奥的人民起义反对格腊乌邦甸各公社的法律,并于去年牧月宣布独立。格腊乌邦甸共和国政府在用尽一切方法迫使自己的臣民降顺无效以后,吁请法兰西共和国以波拿巴将军为代表进行调处,并派普兰塔为代表到他这儿。    
  “因为瓦耳帖利纳人方面也请求调解,所以总司令召集双方代表于收获月4日(6月22日)到蒙别洛来。经过颇长时间的协商以后,他决定代表法兰西共和国接受双方请他担任的仲裁任务。他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