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拿破仑文选-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夏多布利安④那样的人物来管理,那么曾经是强大而威严的法国,将会摆脱这两次民族危机。夏多布利安从自然界中取得了圣火,他的文集就证实了这点。他的风格不是拉辛⑤的风格,而是预言者的风格。他是唯一的一个可以从贵族院的讲坛上说“把拿破仑的灰色常礼服和帽子用竹竿挑起来,插在布勒斯特海岸上,就可以驱使整个欧洲起来备战”的话而不受惩罚的人。但是,夏多布利安如果有一天上台执政的话,那他也可能会象其他许多人一样,走上灭亡的道路。可是有一点是肯定不移的,即所有伟大的和全民的东西都合乎他的天才的要求,而且他愤怒地谴责了那时行政当局的一些可耻的行为。    
  ③神圣同盟是拿破仑帝国崩溃后,奥、普、俄等国于1815年在巴黎签订反动同盟。同盟的目的在于维持1814-1815维也纳会议所规定的疆界的不可侵犯性并压制革命运动及民族解放运动。——译者    
  ④夏多布利安(1768—1848年),法国作家。——译者    
  ⑤拉辛(1639—1689年)是法国诗人,古典主义剧作家之一。——译者    
  二    
  奥地利的新代表梅尔委耳特伯爵于6月19日到达蒙别洛。维也纳政府宣布不同意加洛侯爵的意见,坚决认为,只有在伯尔尼国际会议上,并在维也纳的盟国参加的情况下,才能讨论和约条件。看来,它已改变了行动的方针。它是不是已参加了新的联盟呢?它是不是指望俄国军队的支援呢?这是不是皮什格鲁阴谋的后果之一呢?它是不是希望使东方各省的内战蔓延全法国,从而使政权落到阴谋分子的手里呢?    
  当拿破仑向奥国代表指出,英国和俄国永远不会同意奥皇把古老的威尼斯拿来抵补自己的损失,指出仅仅要求和这些盟邦谈判就等于想在战争中再碰一碰运气的时候,奥国代表便无话可答。奥国首相杜古特寄来新的指令。他放弃伯尔尼会议的主张,同意双方单独谈判。7月1日代表会议在乌迪内开幕。克拉尔克将军一人代表法国出席会议。拿破仑声明说,只有在议定书上看出奥国代表真诚想要和平并且拥有在议定书上签字的全权的时候,他才会到那儿出席会议。过了几天,他离开蒙别洛,前往米兰。他在那儿逗留了七、八两个月。奥国人在等待那个震惊法国的危机的结局,因此这两个月在无结果的谈判中过去了。果月十八日政变的结局使奥地利人的希望落了空。科本茨伯爵带着皇帝的全权证书急忙赶到乌迪内,他得到皇帝的完全的信任。加洛侯爵,梅尔委耳特伯爵和德格耳曼男爵仍旧一同参加会议,但实际上只是为了点缀点缀场面而已。    
  三    
  拿破仑到了帕谢亚诺。克拉尔克被召回。于是,拿破仑成了法国方面的唯一代表。9月27日,他同科本茨伯爵开始谈判。会议轮流在乌迪内和帕谢亚诺举行。四个奥国代表坐在一张长方形桌子的一边,会议秘书坐在桌子的两端,桌子的另一边坐着法国代表。会议在帕谢亚诺举行的时候,代表们就在拿破仑那儿吃午饭,会议在乌迪内举行的时候,他们就在科本茨伯爵那里吃午饭。帕谢亚诺是一座很幽雅的别墅,位于塔利亚曼托河左岸,离乌迪内四法时,离阿克维列遗址三法里。    
  科本茨伯爵在头一次会议上,一口推翻了他的同事在过去四个月中所讲过的一切。他提出了一些狂妄的要求。整个会议不得不重复5月份以来讲过的一些废话。奥国代表在会上所采取的方针全是他亲自规定的,他本人偏离中庸之道多远,别人也得跟着他走多远。    
  科本茨伯爵出生于布鲁塞尔。他在社交界中待人非常客气,彬彬有礼,但在处理事情上却刚强严厉,难以共处。他的论点缺少明确性和准确性。他感觉到了这个缺点,因此想用提高嗓音和做些命令式的手势来弥补这个缺点。    
  加洛侯爵原是那不勒斯驻维也纳的公使,他既得到那不勒斯女王的垂青,又得到奥地利皇后的赏识。他的性格活跃,善于逢迎,胸襟还算坦白。    
  梅尔委耳特伯爵是乌兰团队的上校,是杜古特首相提拔起来的,深受他的信任。    
  德格耳曼男爵是一个坐办公室的人,心肠直率、待人和善。    
  四    
  从科本茨伯爵来了以后,谈判的进程已使人不再对维也纳宫廷的意图感到怀疑了。它是希望和平的。它无论同英国或俄国都没有缔结任何新的协定。既然奥国代表确信他们能够在蒙别洛奠定的基础上缔结和约,那么只要督政府不改变自己的政策,和约就可以签订。但自果月18日以后,督政府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它认为自己能够不受惩罚地要求法国人民承担新的牺牲。它暗示拿破仑,要他中断谈判,开始军事行动,同时在公文来往方面仍旧按照,5月6日训令的精神给他发出指示。显然,督政府是希望战争,可是又希望把中断谈判的全部责任推在主持谈判的人身上,当它觉得这样做不会成功,特别是当它认为自己的政权业已巩固时,就在9月29日的一份紧急的公文中发出了最后通牒。10月6日,拿破仑在帕谢亚诺收到这个通牒。法国再不愿意把威尼斯或阿迪杰河一带让给皇帝。这简直等于重新宣战。    
  拿破仑对在军事行动方面应当服从政府命令到什么程度,是抱有明确的看法的。他认为,政府的命令只有据他看来是合理的并且有可能取得成功的时候,他才应当执行。他认为执行有害的计划就是犯罪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硬要他执行计划,那他认为自己就应该辞职不干。    
  1796年,当督政府希望调派他的一部分军队去那不勒斯王国的时候,他正是这样做的。但是,他对自己作为谈判代表应当怎样服从政府命令,却没有这样明确的看法。在谈判正达到紧急关头的时候,他可不可以拒绝自己的使命呢?或者是不是可以执行这个他不同意的和等于宣战的命令而使谈判失败呢?但是,他在帕谢亚诺首先是总司令,其次才是外交代表。他觉得以全权代表身分宣战是没有道理的,同时,他认为,为了不恢复军事行动(这种军事行动是按照违背自己观点的军事计划进行的)而辞去总司令职位,也是不明智的。    
  外交部长使拿破仑摆脱了这种困境。他在一份紧急公文中通知他说,督政府在发出最后通牒时认为,总司令将有可能用武力迫使对方接受通牒。拿破仑把这个通知研究了很久。通知向他指明,法国的命运掌握在他手中,因为是战是和就取决于他所作出的决定。他最后决定遵照5月6日政府的训令,在蒙别洛拟定的并在果月18日前经政府同意的条约草案基础上签订和约。    
  五    
  促使他作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1)总作战计划有缺点;2)因为最后通牒是10月6日才接到的,所以军事行动要到11月15日才能开始,而那时法军进入德国境内是有困难的。而对于奥军来说,这个季节用来集中大量兵力到意大利平原上来,倒是有利的时机;3)德国境内法军的指挥权已交给奥热罗,在果月十八日政变后,他的政治见解已变得十分极端,他的司令部的大部分人是由那些醉心于1793年原则的宣传人员组成的。这是一个无法克服的障碍,这种障碍使两个方面军在作战时不可能达到必要的协调。拿破仑希望莱因方面军在莫罗不在时,交给德塞将军指挥;4)他要求增援的一万二千步兵和四千骑兵均遭到拒绝,他手下仅有五万士兵,而且他离维也纳只有二十站路程,比莱因方面军离维也纳还近。同时,掩护维也纳的奥军有四分之三的力量布置在朝意大利的方向,是用来对付他的,而和松布尔-马斯方面军及莱因方面军对峙的只是一个普通的监视军团;5)督政府莫明其妙地在9月29日的紧急公文中声明,它拒绝批准4月5日和撒丁缔结的攻守同盟条约。根据这个条约,撒丁国王负有派八千步兵、二千骑兵和四十门大炮参加意大利方面军的义务。督政府拒绝批准条约,使都灵大为失望,宫廷不再受法国政府的密计迷惑了,它再也没有什么必要奉承法国政府。因此,意大利方面军不得不削弱自己,抽出一万人来加强皮埃蒙特和伦巴迪亚的卫戍部队。    
  10月21日督政府通知说,根据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的呈请,它决定从驻德部队中抽调六千人增援意大利方面军,决定根据总司令的愿望改变作战计划,并批准和撒丁国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