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菩薩,經爾所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若復有人聞此願王,一經於耳
,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乃至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文略分三:即供具妙,布施廣,時劫長,均不及聞此願功德。此十大願,凡能
成就無上菩提之一切願均攝其中,故曰願王。發此願時,一切佛功德即總持於心,
故曰願王。
丁二 顯餘眾行德
戊一 別明眾行
『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滅除五無間
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銷除。一切魔

軍、夜叉、羅剎,若鳩槃茶、若毗舍闍、若部多等,飲血啗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
或時發心,親近守護。
受、領受。持、憶持。讀、面讀。誦、背誦。以及聽講,為人解說,以經布施
等,故曰乃至。無間,本受惡果時阿鼻地獄名。以五逆業,必墮此獄,故名。身心
等苦,均屬於報障者。魔羅等,為惡濁世間中之惡眾生,能害他眾生。具名魔羅,
譯言殺害者,能障害出世善根故,夜叉又名藥叉,有威力鬼。鳩槃茶,醜陋鬼也。
毗舍闍,噉精氣鬼也。遠離即得安寧,社會多數人失了人天善法,其共業精神上先
行不安,惡鬼神等因而得勢,擾害眾生,使人群激亂;以佛經威力令鬼神等安,故
人心亦安也。
戊二 廣顯眾德
己一 通明五果
庚一 舉一行

『是故若人誦此願者:
此舉一行,以下分五。
庚二 彰五果
辛一 增上果
『行於世間智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歎,一切人天皆應
禮敬,一切眾生悉應供養。
行、指作事。雲翳障月。無有雲翳,即表修持此願,不為其他一切所障;能勝 
出一切世界之上,故曰增上果。
辛二 等流果
『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
,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此節言依普賢願得果,其成就同普賢菩薩。修普賢願,必成就普賢身──往生

極樂亦具微妙色身──故為等流果。不久、非指短時間。十願成就,則信心不退,
雖須經過二或三阿僧祇劫;既有時間可計,決定可得佛果,故曰不久。
辛三 異熟果
『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
此三句明異熟果。以願力故,不生惡趣。在善趣中,不生邊地下賤。必生家世
清白,具有道德,方有力量可以宏法利生,如釋迦牟尼佛之選種姓父母。異熟者,
異類而熟。無漏善本不生無記之異熟果,以願力故,可作一種資助。即以無漏善願
資助此發願人之舊有漏種,得一種更優勝之業果也。
辛四 士用果
『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
士指人,從人作事所發之作用曰士用。永不墮惡趣,故曰破壞。正念勝解,不
為外道所搖動,而能摧之曰制伏。

辛五 離繫果
『悉能解脫一切煩惱,如師子王摧伏群獸,堪受眾生一切供養。
煩惱發惡業而成諸苦果;不作惡業,自離苦果。欲不作惡業,須除貪、瞋、癡
等煩惱。願力之威力甚大,能摧伏煩惱,如師子王摧伏群獸。解脫煩惱,同於阿羅
漢──譯音應供──故堪受眾生供養。
己二 別明淨土
庚一 顯法功能
『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
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
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切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此顯往生,不用另修他法,常誦此經、發此願,即得往生也。得報由於引招總
報之業,此業或善或惡,其力甚強。此業種攝植第八識種子,到成熟時,由此業種 

,引第八識種起現行,受一期之報身曰命。命即此業種現行之勢力分限,命之長短
,猶箭受彈力出發之遠近。力盡箭墮,亦猶業盡命斷,故此業力之勢限曰命根。力
未盡,箭不落,業未盡,命不捨。命終者,報盡也。臨、將近也。此剎那中,一生
所行或善或惡,都在心上湧現;善現則生歡喜,惡現則生恐怖憂苦。最後一剎那心
現起之時,善則牽引趣生善地,惡則趣入惡地,出世淨業則生淨土。此時、萬般將
不去,惟有業隨行。
發此願者,依此願力,最後剎那,必然現前。凡人臨終時,第一剎那捨本有。
第二剎那落於悶絕無心位,即死有。第三剎那即依善惡業得中陰身,即中有。捨本
有,即五蘊報身解散,死有入悶絕位。中陰身並非俗所謂臁辏穗S後有所應受報
而現之過渡身。但此時後報未生起,易可轉移;若此時為之作福,可得轉善也。即
至最後捨本有時,願能貫澈前中後三剎那而現起,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故曰於一切
時引導其前。經文一剎那時,指第三剎那願力現起時。

中國通行淨土經論,專明依阿彌陀佛願力而得往生極樂淨土。其實淨土不但極
樂,如藥師經所說之藥師淨土,維摩詰經之阿■佛淨土,彌勒上生經之兜率內院淨
土,均淨土也。欲往生各種淨土,須各修其往生之各種因行。此經不說往生華藏世
界而說往生極樂淨土者,依經考之,有二重意義:
第一義:從許多經論觀察之,知極樂淨土為初地菩薩所見之淨土──梵網經千
佛台上所現之淨土,為二地菩薩所見之淨土。佛之究竟淨土──即自受用身土──
圓滿圓滿,周遍周遍,畢竟無相可現,無法可說,惟佛與佛乃能知之。其有名相可
表現者,皆如來為菩薩所現──即一切可以由身土之相表現者,乃如來從圓滿果海
中為菩薩所現──之他受用身土。其為人天所現者,為應化土。初地淨土,為未入
地前菩薩或初發心之一切凡夫、所最容易親近觀想而求往生者,以初地淨土與地前
內外凡鄰近,故導之往生此極樂淨土也。極樂為初地淨土義,略舉二證:一、佛應
外凡內凡及其餘一切眾生處娑婆世界者。此經中說娑婆世界一劫,為極樂世界一日

夜,極樂一劫又為某世界一日夜。如是進行至第九重之某世界一劫,第十重普賢所
住之佛世界一日夜。故娑婆世界進一步,即為極樂世界,可明極樂為初地之淨土;
亦可明普賢淨土,為第十地淨土也。二、楞伽經記龍樹菩薩,得初歡喜地,往生極
樂國。凡入初歡喜地以上菩薩,當然有往生之淨土。龍樹為初地菩薩而往生極樂淨
土,故知極樂為初地菩薩所證之淨土。由此更可見與內外凡世界相鄰近,而最容易
證入者,為極樂淨土,故各經多明之。
第二義:由普賢願而往生於極樂世界,尚更有一重要義。欲顯諸佛所現之果,
須觀察其何因行修成。顯明釋迦牟尼之佛果,必從其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中明其因
行,教人照此修學。欲明阿彌陀佛所成果,亦必先明其因行。經明阿彌陀佛最重要
之點,乃在因地中廣發取淨土攝有情之誓願──即四十八願,或為二十四願,或云
四十四願,乃開合不同也──,並未顯及其他六度萬行;但說如何發大誓願,成此
淨土,攝受十方眾生。其淨土之果,由誓願成功;故修其淨土之因行,特重誓願也

。依願修行,修到初地,當然往生。亦可依誓願之力往生,但願不切,決不往生。
只靠自力修行,則非到初地不能往生也。故特重願。
他種淨土,亦必各修其因行,方得往生,然不如彌陀淨土專以發願成。今明發
願所成生淨土果,故專在彌陀淨土也。又諸因地已高者,為自力所證入之淨土。其
他內外凡初發心菩薩及博地凡夫等欲往生者,必依仗其願力。今以專發此菩薩大願
故,乃生此彌陀願力所成之淨土也。願與回向不同。回向、必先修有善根,以已所
修一切功德布施眾生。願、則尚未修諸善根,亦可發願。且發願時,善根未必隨之
漸成也。
庚二 別明勝果
『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
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
已,經於百千萬儯怯伤伲侦妒讲豢烧f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

利益。
正顯地前菩薩,仗願力所生之初地淨土,地前、地上菩薩當然遍滿其中。文殊
、普賢、彌勒,皆第十究竟地之大菩薩,以其遍於十方淨土之中,現身無量,故亦
現身於此極樂淨土中也。其人自見生蓮華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