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聞釋迦佛說是經已,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蓋聞法後,須生歡喜,方堪信受;若不
歡喜,即難信受,而失說法之用。歡喜心油然而生,說法時間雖久,忘其疲倦,而正

信受。既信受已,則堪實邸钚校侥茏C果。此顯佛法重於行證,而行證須先信受
,信受方能行證;故說經之後,皆曰信受奉行,明佛法非徒口空言所能奏效也。經
已講完,謹祝願云:聞藥師法,信受奉行,消災、免難、增福、延壽!風眨⒂觏
,國泰、民安,饒益有情,同成正覺!(竺摩記)(佛學書局流通本)


佛說無量壽經要義(附科目)
         ──十五年五月初在漢口佛教會講──

   一  淨土法門在佛法中之位置
     甲  一切淨土通義
       1 嚴淨佛土
       2 清淨國土
     乙  彌陀淨土別義
   二  淨土經論中無量壽經勝義
   附  佛說無量壽經科目

一  淨土法門在佛法中之位置
甲  一切淨土通義
土即國土,亦即世界依住之義。所謂淨者,即清淨無垢義。謂此國土,其受有樂
無苦,其行有善無染,乃極莊嚴淨妙無上清淨之依處也。又淨為洗淨污穢之動詞。此

云淨土,謂菩薩因中依眾生心修種種清淨之行,而使眾生世界清淨,以嚴淨此不淨國
土令淨。具此二義,故名淨土。
1  嚴淨佛土
一切大乘佛法,都是嚴淨國土之行。以諸菩薩最初發大乘心,乘大悲願,不同小
乘專為自了。而菩薩初發心,即為普度一切眾生。發此心已,然後修行。完全依眾生
之心為心而修行,無自身想,即攝諸眾生以為自。維摩經云:若菩薩修淨佛國行,當
何所依?依眾生心;所謂眾生心淨則國土淨。譬如現在國家人心不淨,遂成此多災多
難之國土,皆由眾生煩惱惡業增長之所成故。而諸菩薩為轉惡業成淨行故,乃發大心
,率眾同修淨行。一國如此,一國安全。世界如此,則全世界和平。是故菩薩修行,
不為己利,即以利益一切眾生為心而修行也。此行即為淨佛國土之行,能淨一切眾生
心故。一菩薩行如是,一一菩薩修行亦復如是。何以故?譬如一燈在室,其光遍照;
一一燈在室,光光遍照。故諸大乘菩薩發心修行,皆為淨佛國土;而諸大乘佛法皆是

淨土法門,此嚴淨佛土之義也。
2  清淨國土
清淨國土,及種種清淨世界,與種種清淨依處,皆名淨土。則此淨土之義甚為普
遍,較前尤廣。今可分二言之:
一、豎顯三種淨土之義  一者、變化淨土。在天台教,即所謂凡拢优c方便有
餘淨土是也。此為佛菩薩應六道凡夫與二乘賢拢畽C,所示現之清淨佛土也。故名曰
變化淨土。為六道凡夫而現者。如佛應在天則天有淨土道場,乃至地獄、鬼、畜無不
有佛示現其中,亦即有佛所安居之佛土在故。佛變化身應在人道,則變化土亦在人中
。而變化佛非僅應於六道,即應二乘拢呒叭t、四加行菩薩之機者,亦為變化身土
;唯轉增勝妙,謂之勝應身土耳。故此云變化土,攝凡拢訙Q土及方便有餘淨土也
。二、受用土:此之受用,即受用果報之謂也。所謂造何種因,受何種報。在佛菩薩
之果中,為實報莊嚴淨土。此亦分二:一者、自受用,二者、他受用。他受用者:即

菩薩所緣無邊相好之身,無邊莊嚴之土,若華嚴經所明華藏世界是也。此乃佛隨菩薩
所證、非佛自受。然亦唯有登地菩薩能可了知,地前及餘可知也。自受用者:謂佛果
上自所受用,故此清淨佛土,唯佛與佛乃能證之。然則其體為何如耶?謂以無垢清淨
菴摩羅識、四智相應為其體性。若欲自心親證了知,非至成佛時不能也。三、法性土
:他處亦名常寂光土,此即諸法平等真如法性。此之法性,入初地時能證少分;至於
佛位證乃圓滿。蓋諸法從本以來之清淨自性,非從佛淨而淨,是故不增不減,不生不
滅。此之淨土,乃名法性淨土。凡愚如此,菩薩、佛亦如此,乃至一草一木一微塵,
亦無不如此,無不自性清淨。然必佛智乃能圓證,故亦名佛淨土。上之諸義,統攝一
切佛法,故以法性等三種淨土而言之,世出世法無不攝入淨土法門。入此法門,則一
切法無不包含。修天人法,則得凡拢訙Q土。修二乘法,則得方便有餘淨土。果修
大乘菩薩之行,則得實報莊嚴淨土及常寂光淨土。隨其修入之門不同,修法華行則成
法華淨土,修密宗行則入密嚴淨土,修禪宗行入自性清淨土。概言之:即無論人天、

小乘、大乘,所修者是何淨土行,則得何淨土果。而此淨土一門,故能統攝大小乘世
出世法因果,罄無不盡。由上來所說二義以觀之:一為最勝佛法之大乘不共法;二為
無所不攝之普遍一切法。
二、橫論十方淨土之義  如大乘經中所說義:西方極樂淨土,枺剿帋熈鹆Q土
,上方眾香淨土,乃至十方世界種種淨土。即極樂亦為十方淨土之一,不過總集十方
淨土之勝,而現為西方淨土耳。此則淨土通義之所以包含內外,普攝無餘者也。
乙  彌陀淨土別義
阿彌陀在因中即法藏比丘,曾多劫觀察無量清淨土,統攝發願,修成彌陀淨土,
為勝方便,廣度眾生。如是由上通義,歸到十方中之西方彌陀淨土,則諸通義皆攝入
於彌陀淨土。故此進辨別義:法藏比丘因中發願,即願攝十方諸眾生,共生極樂,永
出輪迴。而諸大菩薩於因中之根本願雖同,但如何度生,則方便有異。阿彌陀則專示
現莊嚴功德無邊之清淨土,引諸眾生起深仰慕,持名往生,入正定聚,即於菩提得不

退轉。就漢土一般人而言,每不知此娑婆世界教主為釋迦牟尼佛;但阿彌陀佛則無人
不知,可見阿彌陀佛與一切眾生於過去劫中結緣非滜r也。今阿彌陀佛既由因中發願
而成此勝果;而十方諸佛於攝受眾生法中,亦以彌陀淨土為最勝妙方便,勸導眾生,
往生不退。又此淨土,眾生固能深信稱念,自然一一得生極樂,乃至成佛。故此方便
為根本之方便,一信信入,即決定成佛無疑也。然此彌陀淨土法門,置之佛法總聚之
中,位置如何,今制一表為嗢柁南,後解說之。──淨土宗十住心論

                                                                  (世間)
                                                          (出世)人天法┐
                                                  (律宗)二乘法┐      ├佛法
                                          (三論)制行教┐      ├出世法┘
                                  (唯識)耄芙泰础     々来蟪朔ī
                          (法華)行智教┐      ├詮理教┘
                  (華嚴)會實教┐      ├顯了教┘
          (密宗)圓理教┐      ├果智教┘
(禪宗)  別行宗┐      ├本實教┘
難行道─┐      ├超理宗┘
(淨土)├通行宗┘
易行道─┘

佛法先分世間、出世間法。出世法中分小、大乘。通大小乘有制行之制教:制行
教者,即我佛所說之戒律,使諸眾生止惡而行善也。再進為大乘詮理教,以佛菩薩智

證平等,清淨法界,不可思議,所以施方便智,為諸眾生演說諸法詮表其義,使其依
文思義而求深悟。此詮理教,又分為二:一者顯了,二者耄堋H绱蟪税闳舻榷嗾f空
義,耄Р豢樟x,曰耄芙獭6詹豢樟x皆顯了者,謂之顯了教。此顯了教,在菩薩因
行智上而流出者,曰行智教;在佛果智上流出者,曰果智教。果智教中,若法華之會
三歸一,曰會實教;對此本唯實者,曰本實教。若華嚴等,詮理最為圓滿,以菩薩因
海顯諸佛果海;凡佛法之可言說者,皆已說之,所以名為圓理教也。餘則超理曰宗,
不在言教,所謂行起理絕,此有通行別行之二:如密宗之各有本尊壇場手印,各人各
修,各修一行,則得此一行之功用,求財、求壽、求天、求神,枝末方便千差萬別;
雖皆流出佛之果智,非必為出世成佛之根本方便,唯亦是超理之行耳。至於禪、淨通
行,不須別別各立行法,所謂阿伽陀耶總治萬病,摩尼寶珠總成萬德。有此一行,一
切皆具,以是直截根源之法門故。得根本時則萬德齊彰,萬用齊發故;未得根本,不
願為尋枝摘葉之事故。此分難行、易行二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