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乘法以明民導俗者,則正須深契乎一切法本來畢竟空寂之真勝義諦,乃能用法而不為
法用耳。
四、一實門  法界諸法,一一實相,隨拈一法皆為法界;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圓融絕待,無欠無餘。今有一小芥子於此,說之為地、水、火、風四大所合成,自類
芥種所生,色塵、樱鼔m、及空間形式、時間形式、因果形式所範型,故亦能為芥種而
生芥子,亦能化還地、水、火、風四大,故能占若干之空間與若干之時間,亦能得有
人類及一切物取於芥子之種種功用,此皆決定無虛謬者,故是實相。然此芥子若離前
列諸法,別無芥子自體相用,而四大及色塵等皆周遍宇宙萬有,無從分割一畛域以專
為芥子一名之所詮義。且推此芥子之因於四大、芥種,如展轉上推乎四大、芥種,則
無第一真因可得;如是以無第一因可得故,無邊際可立義界故,無實在之自體性故,

說之為本來畢竟空寂,亦決定無虛謬,故亦實相。一切法皆識心分別而現,其體皆妙
真如覺性,故此芥子亦是識心分別而現,其體唯妙真如覺性,亦決定無虛謬,故亦實
相。一實相即此一芥子,一芥子即是一實相,若明唯此一實相者,則一一法皆一實相
,皆因緣生,決定因果不昧,業報無爽,本來空寂,唯有假名,其體真為妙真如性覺
也。實相如是,甯以本來空寂遂撥無因果業報哉?唯學者深自研究之,自能深達罪福
相即諸法實相,幸毋以世智聰明自障也。
夫本來畢竟空寂者,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心未嘗作,是以本來空寂,法生
還滅,是以畢竟空寂。無執何作?有作必執!悟本來空寂必無作,有作即迷本來空寂
,悟畢竟空寂必無執,有執即迷畢竟空寂。故迷本來畢竟空寂,乃執心而作業,今既
縱心為惡,惡業現有,惡報當有,從惡增苦,從苦增惡,業果相續,既無息心之日,
甯有報盡之期?既失本來,甯有畢竟?夫何能空寂哉!夫何能空寂哉!烏乎!諸義甚
深甚深!知之不真,轉成邪見!楞伽經謂之惡取空,大佛頂經謂之謬解法空,永嘉謂

之『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佛法種種呵斥虛無斷滅之見,而說人天乘
輪迴六趣之因果,流轉三世之業報,奈何惡取空邪見,謬解甚深空義,謂學佛法將令
人心縱恣為惡而無所忌憚哉?不速懺悔,則謗法之罪報必不免矣。哀哉!眾生深可憐
憫,出有入空,逃水投火!(見覺社叢書第一期)


一相定無得觀總持曼殊般若義
古德示『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之訓。然此不曰:萬法歸一,一歸無處,正以申
其一相之妙定,啟其無得之正觀也。萬法盡歸於無,固矣;但滯無成有,一昧於無事
甲裏討生活,則將墮枯木禪豁達空等種種流弊。故巧設方便,而曰一歸何處,俾行人
於色心雙捨、我法俱空之際,仍令活潑潑地圓觀妙行,得永嘉惺寂之旨,飲曼殊波若
之真實甘露,而可垂範於天下後世焉。或有大乘行人,精研教典,對此蘊處界、根塵
諸法,原謂撈摝水底,月竟無有!何以故?緣起諸法,悉無自性故。如是十方三世拢
凡法界一切所具之相,莫不洞曉空寂,了悟本來,乃遽謂真理已契,所作已辦,而觀
行不務,理亦虛明,久之久之,卒成頑定。故永嘉大士於窮究般若真智之後,且以照
而常寂之一相定易明,寂而常照之無得觀難曉,力策行人,須惺過於寂,勿使寂奪乎

惺,其下手處宜然。迨後功夫純熟,寂照雙圓,則惺而常寂,寂而常惺,亦盡脫二者
之範圍,寧容少許法塵,有所維繫於其間哉?蓋必也觀一相之定,了無所得,斯無所
粘俊S魅缧新罚橹_點,將由之而趨向目的之地;觀為放步處,乃由之而目的
地漸到。若滯而不行,寧非定為之咎,致前途無有順適之望!故須定觀雙哽兑恍囊
。曼殊為過去七佛之師,佛之智慧,悉皆具足,故般若會上,與文佛唱和其間,獨以
一相定無得觀澈底開示,教令眾生明生空兼明法空,生法雙空,既歸一相者,可即此
而定矣;勒轉頭來,佛更言若菩薩摩訶薩不見法界種種差別及一相者,疾證無上正等
菩提。連此一相,了無所滯,如是即一相定,即無得觀。非一相定外別有無得觀,無
得觀外別有一相定;非凡夫知見外別有佛知見,佛知見外別有凡夫見;得經言疾速獲
證知旨焉。
抑又有一說,修淨業人,念佛至一心淨界,是屬一相定,至一心不亂時際,不念
而念,念而無念,念無得念,無得無念,一句阿彌陀佛任咄瞥觯l為能念?又誰為

所念?誰為阿彌陀佛?又誰為非阿彌陀佛?人我眾生拢仓T相,毫不費力,盡消融於
一串牟尼珠上,粉碎糜融,打成一片,更何論聲之聚散,與佛之多寡?能念所念,念
念空寂,亦念念妙圓。即觀而定,阿彌陀佛慈容可掬端坐莊嚴於蓮臺之間,開目閤目
,便皆見之。即定而觀,阿彌陀佛性同空寂,微念不可著,片辭無容執,而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依然存在於我清淨妙觀之中,不捨我之哀願,而廣為攝受。不特此也,
彌陀願力無窮,度人亦無量,將使十法界一切有情,盡轉入於大誓海際,廣為之度脫
。曼殊大士,特觀音、勢至之類耳,發願往生,首提其綱,後學宗仰,多遵其式。然
則斯經也,殆佛親宣之念佛法門歟!抑曼殊親證之念境佛界歟!參以大乘起信論別說
,注重於念佛方便,普為利導,獲歸安養,益信乎此曼殊般若波羅密經,兆銥樾逌Q
業者之導師,而示後世以禪淨融通之良範焉。(程拢τ洠ㄒ娛澜绶鸾叹邮苛挚
一期)
(附裕В┳浴喝摪闳糁v要』中別出。


倒果覺之下化起因行之上求
 ──二十二年八月在彛酱罅稚徤缰v──

      一  證境與說法
      二  境法與行法
      三  法界緣起
      四  信行思修

大林蓮社今日開歡迎戴季陶先生演講會,我本是來參加歡迎的;乃各位乘此時機
,要我說法。在佛法上之所謂法,本是不用說,不可說的,因為宇宙萬有以及眾生本
來面目現現成成的,都叫作法;就是各人的本身,也就是法。所以揚手舒目,法法現
成,還有甚麼可說的呢?
一  證境與說法
佛所證得的,也不過將自己的智慧,觀察明了此宇宙萬有本來面目的清淨真相,

原是如此如此,而於此宇宙萬有的本來面目,畢竟不增一毫,不減一毫。
但是此法界真相,非到佛之拢蔷辰纾荒苷橛X知;所謂唯佛與佛,乃能盡知
。眾生為無明妄想煩惱覆蔽,不自證得;雖不證得,而法界本來面目,還是清淨無所
損減,故曰:『有佛無佛,性相常住』。不過、未經佛證得開示之先,此法界真實性
相,不能顯其功德妙用。如科學家發明地心吸力,而此地心吸力,並不是發明家所創
造、所增益,而是固有現成的理性;不過未經發明家之發明,就不能哂玫娇茖W上顯
其效用。佛之證得法界真實性相,亦復如是;必須仗佛證知,乃得其用。所以佛學,
可以說是慧學,因為是要懀鱾心中開發光明、智慧,以體驗觀察法界真實性相故。
佛將自己所覺悟證到的,以自覺覺他,以先覺覺後覺,乃因之而有教法。但此教
法,只是方便施設。如過渡者,雖藉舟航,既到彼岸,還應捨舟。故經云:『知我說
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如此說來,說法亦如地心吸力者用語言文字
示人以地心功用;又如舟航之渡人到達彼岸,對于未知未到者,仍為過程中必不可少

者也。
二  境法與行法
佛所說的法,約分為二:一、是境法,二、是行法。
所謂境:即佛智所證清淨本然之拢场7卜驗闊o明煩惱所蔽,不見宇宙萬有真相
,正如醉酒者、寐夢者,迷執昏亂。故佛宣說境法,使眾生亦能依稀彷彿,知有佛境
可證。譬如未到彛秸撸局哉障嗬L圖,使未到者亦得知其大概。
所謂行:即佛所說六度萬行,戒、定、慧等修行方法,可為知有拢持卜颍
舟航之濟度。誰是方便設施,亦係示人以必由之途徑也。譬如示人以到彛街緩剑
何處乘船,何處搭車,何處坐轎,令未來此者,亦可依之而行,以直達彛健7鹬
人,亦復如是;將自己親證拢持椒ǎ瑥V為詳說,使聞者如法行持,得證拢场
佛以方便善巧,宣說境與行的真相和妙用,是謂教法──即三藏十二部經典是也
。現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