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成坤坐在椅子上陷入沉思,忽然走到了地图边上,“我们黑龙江人口密度已经很大,这些年大部分的人都是往绥远和新疆派遣的,这两块地方土地相当的辽阔,还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尤其是新疆,已经开垦出了不少的良田,各种种植业的前景都相当的不错,建立在那里众多的国有和私人的工厂也需要不少人手,现在虽然汉人已经在新疆站稳了脚跟,可是没有起到完全主导的地位,如果再移民三百万过去,那么新疆根本就不会有边患问题了。

  绥远实行的政策和其他的地方又有所不同,他们那里大多是游牧的少数民族,习惯于马背上的生活,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牧场,不与之争利就很好解决与他们之间的争端。尤其他们那里资源十分丰富,建立了一大批的大型企业,光是各种工人就高达一百万以上,还有数目众多的农垦居民,以及工人和这些移民的家属,加起来数目相当的庞大。”

  顾正宏在听李成坤喃喃自语的时候笑了,别人对这些灾民避之惟恐不急,惟有李成坤花费大的开销和粮食收留了这些人,给了他们生活的希望。这些青壮年劳动力的到来也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于黑龙江,虽然李成坤屡次战胜日军,可是它却处于和日军交战的最前线,商人尚且不敢加以大规模投资。相比在绥远,这种担心就弱了一分,在更远的新疆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当平定了当地的武装,建立起完善的法制和权利监督机构,闻讯而来的商人也在这里下了巨额的投资。初期他们并没有多看好新疆这个地方,他们看重的是庞大的市场,他们制定的适合商业发展的法规和远为外界清廉的政府机构,都让他们心动不已。只是他们占据的其他地方过于危险,风险比较大,不容易投资,而新疆却无此顾虑了。

  那么剩下的地方只有日本控制的“满洲”地区了,这些土地可以慢慢容纳大量的人口,短期内大量的移民却未必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反而这些土地被日寇盘剥多年,底子已越渐稀薄,移民前期都是需要大量的投入,他们吃喝住行穿都必须供给,这样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麻烦。最主要的安置很成问题,安置灾民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工作,让他们以自己换取食物,救济仅仅是能让他们保命,无论是种田还是做工,这才能真正的让他们自食其力,而不是成为负担累赘。

  “准备把他们安置到那里去?”顾正宏有些好奇,为什么李成坤脸上会出现了一缕难得的笑容,“如果明年真的有饥荒的话,我想把他们都送到蒙古去,那里土地辽阔,能够有足够的土地和食物来养活他们。”顾正宏听见也会意的笑了,这个蒙古,号称独立了这许多年,却除了苏联支持承认外,竟然没有一个外国承认他们的政府,反正现在和苏联也闹翻了,什么时候时机成熟了拿回来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①

  整个蒙古人到目前为止也不过百万之众,如不是苏联重兵屯扎在这里,当初仅仅一个师或者一个旅的兵力就足以横扫蒙古境内,现在虽然麻烦了点,可是要清除他们的军事力量简直易如反掌。相比他们辽阔的土地,这些人简直扔进去都激不了一个浪花。要收回蒙古在除了为军人增加一枚军功章外,在道义上别人根本就无话可说。正是因为如此,对苏联的仇恨被点燃后,根本难以扑灭,更何况苏联的背信弃义,他们的承诺从未真正的实行过。

  也是他们,在世界上最先承认了“满洲国”的主权,对这样一个贪得无厌的“邻居”,中国人对他们无论如何是无法抱有好感。要对付苏联谈何容易?不借助外力,靠现在的中国要和他们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唯一的办法是让苏联卷入战争,让战争消耗他们的的国力,抓住有利的时机获得最大的利益。要防止这些土地再次的分离出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民族的融合,不管是温和的还是……

  顾正宏心里暗暗的算计,苏联技术员在蒙古也找到了一些矿产资源,因为他们种种原因,却没有太大规模的开发,外蒙的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他们本地的老百姓又多是游牧民族,人口相当的稀少,很适合移民。很显然,向这里移民是一石数鸟的计划,巩固边疆,防止分裂,解决灾民的生活问题,获得丰富的物质资源和发达的畜牧资源。

  “这件事情我们现在也帮不了多大的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他们饥荒问题不是一时一刻之间可以解决的。我们现在对他们基本上无干涉之能力,唯一能起到作用的就是小规模的赈灾。要解决这个问题,首要的是兴修水利,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供给优良的种子,减免他们大部分的税租……我们暂时还是没有办法干涉他们,只能先放一放再说了……”

  顾正宏也清楚这个事实,事不临头,要他们有所反应是决不可能的,除非,除非……只有把他们的官员全部更换,这些家伙都已经烂透了,根本无法有任何的指望了。现在日本人卯足了劲也对峙,现在关键时刻,根本腾不出人手来帮助他们,希望他们挺过明年春天就好,那时候中国战局也应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了。

  ——————————————————————————————

  忙得差不多了,也静下心来了。今天刚刚回来上网的时候,别人无意告诉让我看的一个报道,让我整整一个小时没有任何言语。直到现在什么话也不想说,大家自己去看罢。

  

  起6E点6E中6E文6E网6E授权发布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吃人

好书尽在cmfu





  第二部 第五十八章(上)

  (起3T点3T中3T文3T网更新时间:2005…5…12 16:22:00  本章字数:3128)

  屋内帜热无比的浑浊空气,混杂着浓烈的烟草味道,在狭小的窑洞内,宁可忍受着高温,呼吸着极为不顺的空气,却也没有一个人有离开的意思。外套早已脱落,衬衣上面的口子早就被打开,敞露出结实的胸膛,手上的袖子挽得老高,手中的扇子一刻也没有停下,可是脸颊上的汗水还是如雨水般的滑落下来,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浸湿透了。

  座在板凳上都能感觉到裤子已经把板凳浸湿,可是没有任何人对此注意,警卫员不清楚桌上的凉水已经被第几次被喝干了。就是这样的一个窑洞外,警戒异常的严格,屋内的人浑身都冒着热气,却毫不在意拥挤在一起坐在桌子前方。周恩来带有磁性的声音此时对他们的吸引是难以想象的,毛泽东更多的是对他的话的思考,就连手上的香烟都快烧到手指也毫无察觉……

  这年夏天的天气格外的炎热。就是黄土高原上迎面吹来风,也都是一阵一阵的热浪。在窑洞外不远的地方,一群人也躲在树阴下议论纷纷,周副主席一回来就被团团围住了,根本来不及和人见面,从周副主席和他们见面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个多小时,还没有丝毫要出来的意思。顾正宏访问这里,和周副主席去了什么地方,这些高级领导都是很清楚的,正是这样,他们才对周副主席回来讲的什么更感兴趣。

  “在我去哈尔滨的那段时间,完全可以感受得到他们那里的那种氛围。这是一种和中国任何地方都不同的氛围,如果以后我党也要搞建设和内政的话,他们将是我们要学习和超越的目标,也只有他们堪此荣耀。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些东西还是要亲自去看看才行的,我在那边开会很少,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参观考察,越深入的了解对他们感到越发的震惊!”

  毛择东有些坐不住了,“快来说说看,外界都是盛传他们如何好,大多是流言,恩来亲眼所见,应该是比较客观的。”在座的老干部,都清楚周恩来的作风,绝不会无矢放失,作为领导当的情报机构十几年的老党员,要欺骗倒他是很难的。对于周恩来的细致、稳重和谨慎都是心知肚明的,对他这样的人说出这样的话来,大家都感到了极其好奇。

  “用这样一句话来比喻他们,他们就像一只老虎,总是要先俯下身子,收起爪子,放轻脚步,当人放松警惕的时候,它会闪电般的在猎物喉咙上咬下去,一击致命!我在他们那里呆了这么长的时间,对他们军队也仅仅只是有一个很模糊概念,就是这个认识也远比我之前对他们的评价要高上不少。只能说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