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快,就听见嘎巴嘎巴的直响,别人不知道还以为是耗子在偷粮呢。” 伍子健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他,闷头大吃起来,周云甫看了苦笑一下,也不甘落后,他吃饭也就比伍子健慢那么一点,毕竟在军队中的训练不是白费的,吃饭都是要限制时间的,但是样子却文雅多了。

  不一会的功夫,伍子健就把自己的饭碗扒了个底朝天,把碗往前一伸,周云甫摇摇头,把自己碗里的饭菜又倒了三分之一过去了。周云甫还有些没有吃完,就看见伍子健早已开始收拾起饭盒,和他在一起的时日也不短了,没有少见他吃饭,可是每次还是忍不住地感叹一番。每次自己的和他的饭盒都要超不少,自己一般都足够了,多出来的饭菜都是帮助他带回来的。

  “说实在话,这玩意你怎么就吃不厌?” 伍子健透过大雨望了望远方,似在回忆般的说,“你出生在东北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尤其是你们这代人没有吃啥苦,不知道外面是过的什么日子。 你也没有见过咱们那整县整县逃荒,一路上风餐露宿,什么东西都被吃干净了,我们走的时候,连路边连皮树叶也没有,都被前面逃荒的人吃干净了,后面的饿得慌,都只好吃土,大部分的人就这样被撑死了。”

  周云甫看他眼泪在眼眶中打转的那个样子,心里也不好受,“老伍,现在不是挺好的么?别想那么多了,司令他们也没有办法啊,那地方不归咱们管,不然就是发大灾,我们也不会让老百姓逃荒,也不会死这么多人的。今年听后勤的兄弟说,我们运去给他们救灾的粮食却被他们囤积起来高价出售,获取暴利,还不让咱们的人亲自运粮食过去,就是现在下雨,他们的情况也是不容乐观的。”

  和伍子健认识这么长时间,他是很清楚伍子健家里的情况的,他是四年前才移民到绥远的。相比自己家这些老黑龙江的人相比,他们的遭遇却是悲惨。从自己小刚开始懂事的时候,李成坤将军就开始了土地改革,丈量土地,按户分给无地的农民。那时候,家里虽说谈不上富裕,但是也分了不少良田,家里一下子生活就宽松了起来,吃穿也倒不成问题了。

  后来,打退日本人,安定了段时间,县里就开始组织起村民开始了开荒荒山,兴修水利,挖掘鱼塘,支持大家养殖。每年都要对那些各行各业表现突出的人进行表彰,发给红旗和奖状,还有纪念品发下来。那些亩产粮食最高的,鱼养最肥胖的,牲口最壮实的……这些原来地主老爷们不屑一顾的东西,他们都加以表彰,而且号召大家一起学习。

  平日里要上缴的粮食就那么些,遇上灾年,不仅可以得到减免而且还有救灾的粮食,所以收获越多,自己得到也越多,这不要别人说,大家也会尽力的。更何况他们不断地宣传那些做得好方法,大家也是容易接受的。再后来,从县里就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来管理农业,自己曾经听县长的讲话说,政府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来指导农业生产,只要能提高产量的方法会加以推广。

  那两年爸爸就曾经说过,这辈子没见自家有这么多粮食,家家的粮仓都堆的老高,记得那时候还经常和朋友一起躲谜藏。据说政府还用很多的粮食和外国换取机器设备,这两年从市到县到乡村屯都有自己规模不等的粮仓,自家的陈粮也一年比一年增多。听老一辈讲,原来有多余的陈粮是要拿去酿酒的,可是政府却不许,很多粮食就堆在粮仓里被老鼠吃了,自己现在还记得老一辈人脸上的惋惜。

  参军以后上了政治课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北方人喜欢喝酒御寒,每年消耗的大量的粮食,而关内即使是丰收年还是有很多人饿肚子,更不要说那些灾荒的年份,稍有灾荒,他们唯一能的办法就是逃荒,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因为饥饿而死去。这些囤积起来的粮食,不仅可以在关内发生饥荒的时候救命,更是可以保证在和日本人的交战中有足够后盾。

  其实,这些粮食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每年数百万人口的迁入,在发生灾荒的年份,人更多。他们刚到的时候,都没有口粮,就是靠这些粮食渡过难关,让他们安定下来。如今现在打仗的时候,抽调了数目庞大的青壮年劳动力来加入到军队中,各种生产活动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今年夏天天气的反常也会影响到收成,可是这些对政府对军队的影响很小,就是因为之前已经做好了预防这种事情发生的准备,庞大的粮食储备足以支持到战争结束。

  “我说老伍,上次来找你的是不是你小妹?我可是看到了,挺水灵的一小丫头,怎么样,咱们是铁哥们,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要不你回去介绍我认识认识的?” 周云甫忽然想起了那次在军营的是时候,来找伍子健的一个漂亮的女孩,一直问他都不肯开口,只是告诉他是他的妹妹。一般参军的人,都是十八、九岁的样子,但是大规模扩军后,大量伍子健这样年纪稍大点的人也开始加入到军队中来。

  周云甫还要两个月才满二十岁,也只比自己的妹妹大上两岁,他那个年龄也是征兵的最佳年龄。这里的教育体系和中国其他地方都不一样,这里的孩子,从小学毕业开始就要决定自己将来的路,是成为军人,工人……还是继续学习以至上大学。如果不是想继续上大学的话,那么就可以考虑上各种专门的技术学校,培训出社会需要的各种技术人才,或者进入军校,他们一般将会在两所学校接受总共长达六年的培训。

  这些都是针对那些从小就开始接受新式教育的人来说的,这其中还是有一个比较长的过渡阶段的,就例如军校,可以从高级中学毕业后去报考的,也可以从军队中报考,还有很大部分是对军队现役军官和预备役军官的大规模培训。周云甫原本在去年就高中毕业了,那个时候就可以报考军校的,但是被自己的一群狐朋狗友诱骗下直接进入了军队当起了小兵。

  他也不以为意,反而认为他的那些狐朋狗友说得很有道理,要进入军校的话,很可能是三到四年才能真正加入战斗,就是情况紧急的时候起码也要训练一两年,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还是非常之小的。那个时候就是考上了军校,也没有办法上战场的,反而直接参军,从士兵干起的话,只需要半年的加强训练就可以了上战场了,如果以后想留在军中,继续考军校也不是难事,可是错过这次打仗的机会下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周云甫对伍子健也是真心的佩服,伍子健年纪比他要大上四岁多,有一身好力气,枪法极为精准,各项训练都在连队中属于前茅。营长来连队的时候看到了他的表现也称赞,要是再练个一两年,要进一师也不是难事。他是和周云甫一起进入军队的,然而从班长到排长,对他都不错,听班长说,要不是没有什么战斗经验在军队呆的时间还短了点,估计就他的表现当个班长像玩似的。

  在军队中,最让周云甫觉得心安的是,有一批战斗经验丰富军官和士官,就像自己的班长,就是原来参加过战斗的老兵,后来为了训练出更多的士兵,服役期缩短为两年,为数不少的部队甚至缩短为一年,要扩充的时候,这些退役的士兵一下子就可以组建成新的部队。经过了新兵的三个月魔鬼般的集训后,被分配到了各个部队,在这里等待他们的还是三个月的严酷训练。

  不过训练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要强得多,远非新兵训练的各个兵种皆宜的基本训练。在这里,是由那些有丰富战斗或者带兵经验的老兵来亲自教导,伍子健各项训练都没有话说,可是在对抗演练中还是被班长这样的经验丰富的老兵吃得死死的。班长曾经说起过,他的老班长原来告诫他的话,能从战场上活下来的人都不简单。要么,这个人的确有本事,要么这个人的运气比较好,无论是哪个,都是值得尊敬的。

  战场上运气还是很重要的,要是运气不好,敌人随便放颗炸弹就有可能扔在自己的头上,要运气好的话,这颗炸弹或许就是颗臭弹,这就是区别!当时说的,把这些新进军营的新兵蛋子哄得一愣一愣的。可是更多的是告诉上战场的微小的细节,如何在战场上保养自己的枪支,讲的最多的是,要注意使用手榴弹,注意掩护自己,不要随意将自己暴露在之下,在训练中,只要有人在战壕中运动的时候露出了脑袋,他就会让你跑个累死让你“记忆”深刻了后才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