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礼仪金说-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际上别人还是跟你有点见外的,需要以后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所以你要明白应酬式自我介绍,实际上是什么,它实际上是一种面对泛泛之交的有距离的交际方式。
  第二种模式,公务式。它就是在工作之中在正式场合做的介绍,一般而论,公务式自我介绍需要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要素,我们称为公务介绍四要素,这是不能少的。哪四个要素呢?一是单位,二是部门,三是职务,四是姓名。一个训练有素的人,你跟外人去报你要一气呵成,当然你要把名片递给别人,有的时候职务和单位你倒没必要再多说了,因为那上面印的都有,你再重复一遍也是废话。但是如果你没有带名片,或者你不想给对方名片的话,那你做介绍的话你要报全了,这样有助于对方对你产生比较全面的认识。这说明情况比较到位,比如你问我:“先生你在哪儿高就?”我在非常正规的场合就会尽量全报:“你好,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工作,我是教授,我是系主任,我的名字叫金正昆。”单位部门职务头衔一气呵成,你别说得太少,你说太少别人很难受,你上来跟别人说:“我是人大。”那别人问你:“在人大干什么?”是工作还是教书,是行政管理还是后勤,是看门还是保安?你要说清楚,你的单位部门职务头衔要养成习惯一口气报出来,你别挤牙膏。
  第三种模式,社交式。在私人交往中,想跟别人交朋友,想了解对方的情况,但是有的时候说话得讲究分寸,此刻宜使用社交式自我介绍。那么这个社交式自我介绍一般有哪些内容呢?大体上有这么几个内容:一是,自己的姓名;二是,自己的职业;三是,自己的籍贯,老家;四是,自己的偏好,爱好;五是,自己跟交往对象双方所共同认识的人。比如:
  有一次,我去一个单位工作,我读研究生时候我的导师就告诉我,说我有一个师兄就在那个单位,我就找他去了。我找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先生你好,如果我没有把名字给搞错的话,您应该是我师兄,因为某教授是我的导师,是我恩师。”
  他马上就很开心地站起来说:“师弟呀,师弟呀。”这样双方之间的距离迅速就缩短了。因为我们都是一个老师,都有共同的平台和语言。
  社交与公务不一样,公务是公事公办,讲头衔,分单位、谈业务,社交则是要找私人话题,比如您是老师,我也是老师,我会跟您讲我也是教书的,这一句话我们可能就有比较近的距离,所以你的职业,你的爱好,你的祖籍等等都是可以作为社交话题的。这是社交的自我介绍,大概有这么几项内容。
  最后我要强调,做自我介绍时有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大家一定要注意。技术层面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缩略语的使用。我刚才用了一个词我不知道你注意没有,我说我是人大的,我说我是人大的前提是因为主持人介绍过了我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而且我自己刚才也讲了,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然后我才说我是人大的。你要注意了,各种各样的简称有时候太多你可别乱用。比如大学的简称,人大一听就知道。人大、北大、清华、师大,这个在北京约定俗成,一般我们说北京高校,这个就是北大、清华、人大、师大,人大肯定是人民大学,师大肯定北京师范大学。但是你要到外地去呢?各省都有师大啊,南京有南京师大,浙江有浙江师大。特别人大这个简称麻烦得很,你要到浙江去,你要到广东去,你跟别人说人大的,别人马上就会怀疑省人大还是市人大?你有蒙人之嫌。要养成习惯,做自我介绍时第一次要用全称,第二次才可以改简称。比如你跟别人讲,我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然后才能讲我们南航。否则你上来就跟别人说我在南航,别人就会怀疑南方航空公司的,因为南航不只一个。所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和外人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我们在第一讲讲的那个概念,你要善于换位思考,你懂你熟你清楚,外人并不一定清楚。
  下面,我再跟各位简单谈一谈为他人做介绍。为他人做介绍,专业的讲法又叫第三方介绍。就是有双方的人不认识,你出来替大家做一个介绍。为他人做介绍有三大要点你要注意:
  第一,谁来当介绍人。你不能像我刚才说的那种情况出现:两方人不认识,大眼瞪小眼,产生尴尬。谁当介绍人呢?大体上是不同场合不同情况是不一样的,譬如我们刚才说了,家里来了客人,社交的场合,宴会、舞会、家里聚会,介绍人一般应该是女主人,这是女主人的天职。别人到你家里来作客,女主人就应该有义务替不认识的人做介绍。在一般性公务活动中,谁来当介绍人呢?是以下几种人:其一,专业人士。比如你到公司企业机关去。专业人士指的是谁呢?办公室主任,领导的秘书,前台接待,礼仪先生,公关人员。他是专业人士,他们干的活中有一个职责就是迎来送往,所以大家平常单位去得多,不用教也是一目了然的事。其二,对口人员。什么叫对口人员,就是我这个外人去找的就是你,你比如举一个例子:
  我有一个侄子在大学读书,比如在美国或者在上海,我到那个大学去看我侄子去了,我侄子的老师同学不认识我,我找的是我侄子,那我侄子就有义务把我和他同学、老师做一个介绍。否则我傻乎乎在他那里待了一上午,别人都不知道我是谁,谁过来都看我,那就是我侄子失职,因为我找的就是他。


《礼仪金说》 介绍礼仪(6)


  比如你跟别人做生意,你找的是张经理,张经理就有义务把你跟外人做介绍,你们两位就是对口的。
  其三,本单位地位身份最高者。这是一种特殊情况,来了贵宾的话,比如,俄罗斯总统普京到北京大学或者到人民大学来发表演说,是我们国务委员唐家璇陪他来的。那么这种情况下,普京要跟北大或者人大的师生见面,谁来做介绍啊?你不方便叫人大或者北大的校长办公室主任来吧,他们认识老普,老普不认识他们。你更不能找一个学生去做介绍啊。来了贵宾的话,一般是应该由东道主一方职务最高者出面做介绍,礼仪上把它叫做规格对等,实际上这就是对客人的一种尊重和重视。比如我们刚才举的例子,唐家璇国务委员陪着普京去北大或者人大演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做介绍的人,应该是唐家璇同志或者是北大、人大的校长,就是主人一方的地位最高的人,这是一种礼仪,或者叫接待规格。这一点在正规场合是不能偏废的。
  第二,介绍的顺序。我先给我们现场的听众出一个小问题,假定金教授到我们一个电视栏目来做嘉宾,头一次来,你是负责外联公关的人,你把金教授从人民大学给接来了,接来之后跟我们的制片主任和副主任编导来做一个见面。我们把职务最高的人定为制片主任,我们假定那么一个顺序,这个制片主任是个女同志,王主任;副主任是个男同志,李副主任,现场的编导是个女孩子,小马,他们三个人都不认识我,我来做节目之前总得跟他们三个人做一个沟通。各位,请问你们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们是把我从人民大学接来的外勤,你陪我到达了制作节目的现场,替我和我们这个栏目的制片主任和编导做介绍,请问先介绍谁,后介绍谁?
  标准化做法是先介绍主人。为什么?我这里有一个绝对充分的理由,因为客人有优先知情权。交际礼仪告诉我们,地位高的一方应该后介绍,地位低的一方应该先介绍。我到你这个栏目来了,我是你请的客人,所以你这边主人就应该比我位置低,你要是给我介绍:“金教授,介绍一下,这是我们王主任,李副主任,编导小马。”你给我首先把你们的人排个顺序。实际上我来你这儿做节目,他们三个人是知道的,他们派你去接的就是我,我一进门你介绍不介绍我不重要,他们三个一看见我就知道来做节目的那个专家到了。而他们三个是谁,我却不知道,所以你得给我排个序——王主任、李副主任、小马,你上来就介绍我,我只好看着他们三个人傻笑,心里想,谁是老大?我会很尴尬。请大家记住,介绍晚辈和长辈,一般要先介绍晚辈;介绍上级和下级,一般要先介绍下级;介绍主人和客人,一般要先介绍主人;介绍职务低和职务高的一方,一般要先介绍职务低的。当然如果其中一方不只一个人,比如我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