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揭秘"中国犹太"生财之道:可怕的温州人-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申瑞”的腾飞,自有其智其计。


  苏乾国说:“上海装饰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谁的人才多谁就是赢家。”


  1999年春天,苏乾国出资15万元,和上海《消费报》联合举办“能工巧匠”大奖赛,共有8人获奖。他把获奖的设计师和施工队全部招募到自己旗下。苏乾国为招收人才,在上海虹桥开发区新世纪广场建立了设计中心,如今这个中心里已有100多位专业设计人员。


  苏乾国坚持让人放心称心。他开通24小时售后服务热线,成立了专门的抢修部,配备了抢修工具车。只要是在上海,只要是“申瑞”客户,只要有点什么问题,只要拨通了热线电话,不论在一天24小时内的什么时间,维修人员最迟在两小时内都能赶到。如果有必要,“申瑞”还会免费为客户安排星级客房,作为暂住之所,为客房请保姆。这条热线一年投入的资金是100多万元,但这100多万元发挥的作用该有多大?!


  苏乾国把装潢大旗舞遍了上海,又在上海打起了“拍卖行里‘淘房’”的大旗。


  实地公寓位于普陀区中山北路和岗皋路交界处,眼看就要竣工,连外墙也已围好,开发商却再也撑不下去了,抛下6000万元债务一走了之。“实地”共有180多套商品房,已售出31套。这可苦了那些购房户:不竣工就无法入住,等,要等到猴年马月。


  于是,他们就集体上访,到区政府上访,也到市政府上访。2001年5月,区里把此事列为治安一号工程,作为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并以2600万元的价格,在华星拍卖行进行公开拍卖。虽然报名的有7家公司,但拍卖时竟然没有一家举牌。拍卖流标了。普陀区政府有关部门听说苏乾国在长宁区拍过有点类似的天星公寓,就找人动员他参加竞拍。


  苏乾国对“实地”一见钟情。5月25日,实地公寓再次公开拍卖,“申瑞”独家赶到现场,以2500万元的价格拍进了180套商品房。


  苏乾国随即为公寓新取了一个颇具诗情画意的名称——水岸枫叶,并声明“申瑞”将为所有住“水岸枫叶”的业主提供“菜单式”装潢。“水岸枫叶”的标准价是每平方米3400元,这在上海市区绝对是让人心动的。


  不到半年时间,“水岸枫叶”就基本售完。苏乾国又为政府、居民和社会做了一件好事,也为自己捕捉到了一个大好商机。


  买断昆明世博会纪念品的专利权


  北京“华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绍枢,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温州儒商。


  他是做工艺品生意的,先后接触了国内外一些重大体育、文化和经济、政治活动,从中发现了大量商机。


  陈绍枢事业的起跑点可以说是哈尔滨亚冬会。


  1996年1月,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要在哈尔滨举行。陈绍枢赶到了哈尔滨,目标很明确:买断亚冬会纪念品的专利权。


  这不是心血来潮,而是陈绍枢多年的一个等待。早在1989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举办的前一年,陈绍枢作为乡办工艺厂厂长,曾上门联系纪念品生意。组委会工作人员说,要做纪念品生意必须出10万元赞助费。10万元,对于一个乡办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数字。陈绍枢只能做纪念品而不能卖纪念品了,所做的纪念品都要交给组委会指定的专卖公司。专卖公司给陈绍枢是8角钱一个,拿到市场却是5元一个。这给陈绍枢的刺激太深了!他深感大型活动纪念品市场空间的巨大,也深为自己的一时犹豫而后悔——10万元,2万个纪念章就拿回来了,这能算得了什么呢?他从中得到极大启示:专利之中藏有巨大利润,自己要敢于做一个专利买断经营者。陈绍枢同亚冬会组委会很快就签订了协议,以15万元的价格买断了亚冬会铜质纪念品的专利。


  陈绍枢抓住机会,主持设计制作了一套富有创意的收藏品,限量发行1996套,每套1996元。这不仅为亚冬会添上了浓浓的春色,也为收藏界提供了一份难得的珍品,最后竟被炒卖到8000多元一套。






  陈绍枢名声大振是在昆明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


  1997年10月,世博会筹备之初,组委会正为商业化运作筹措资金而大费脑筋。当时虽有几个意向性的项目,但所谈的资金与计划相去甚远,而且还没有一个签字画押。一天晚上,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工作人员拿起一听,原来是温州人陈绍枢从重庆打来的。


  “我想到昆明和你们谈谈。”


  “你愿意来就来吧。”对方似乎有些不大在乎。


  谁知陈绍枢到了昆明,就使对方吃了一惊,他提出要买断世博会有关纪念品的专利权。


  “你要买断是真是假?”对方还要肯定一下。


  “当然是真的!只要今天签字,后天款就到位。”陈绍枢铿锵有声。


  双方以120万元签订了协议,陈绍枢也马上把资金汇到了组委会。


  陈绍枢是极富有眼光的。他买断专利的8项纪念品,在世博会开幕前就被抢购一空,给自己带来了不菲的收益。


  800根链条锁住800个摊位


  王伟坚决定在北京大红门建一座大型商场,既为温州乡亲解愁,也为自己创业。经过反复的考察和摸底,他看上了木樨园环岛西南向、南苑路路口的北京市水产实业公司大楼。该公司每年亏损400万元,也正在考察如何盘活资产。双方一拍即合,很快达成租赁10年的协议。1994年初,王伟坚联合了几位同乡共同入股,一起办商场。哪知由于经验不足,发生了风波。


  那一场风波的源头是规划问题。因为是旧房改建,又因为想把市场建得快一些,王伟坚就来了个边批边建。北京的规划之严是众所周知的,建筑不符合规划要求,责令停工,等待处理。这就成问题了——不是拆,就是罚。正当王伟坚在为处理此事奔波的时候,有些股东看到出师不利,生怕事情最后解决不了,就来了个“早走为上”,撤股而去。整个市场投资2500万元,忽地全压在了王伟坚身上。到哪里借钱呢?他只能以人格担保,找亲友帮忙。


  后来,王伟坚认了罚,被重罚了60万元。他又想办法弄到了钱,终于把市场建成了。也许是受规划风波的影响,直到快开业时,摊位还只认租了一半。原定的开业时间一天天逼近,商讨办法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键时刻,王伟坚力排众议,果断拍板:按时开业。办法呢?他说会有的。


  开业的前7天,他出人意料,贴出公告,说开业这天免费赠送链条,谁用链条锁住哪个摊位,哪个摊位就租给谁经营。摊位有一楼有二楼的,有在外面的有在里面的,有好经营些的有难经营些的。不是通常的认购而是由自己去“锁”购,谁都怕去迟了没有好摊位,不用人动员都争着去锁。王伟坚买了800多根自行车链条,结果几个小时内都被拿光了,商贸城内的摊位也被锁了个光。那个热闹场面比通常的开业还好看得多。开业成了锁摊位,这恐怕是中国市场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大奇观。800根链条出租掉一个市场的800个摊位,这恐怕也是中国市场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个奇迹。


  吃亏就是占便宜


  叶茂西常说的一句话是:“客户永远是正确的。”


  有一次,在印制一批海报时,由于客户校对失误,文字出现错误,几百张海报不能用了。按合同条款,承印方是不承担责任的,但叶茂西本着“服务”这个大原则,毅然决定无偿重印。叶茂西说:“我们不能让客户吃亏,这几万元的损失,就当是让工人为熟练技术交的学费吧。”


  青岛的一个客户印制一批皮鞋立牌广告,按约定时间来拿样品时,发现自己的设计人员把色彩标号搞错了,要重新做。正常情况下,从电脑出小样到制版、晒版,再到印刷,需要两天的时间,而这个客户已经买好了第二天的飞机票,非常着急。叶茂西对这个客户说:“您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我们连夜给您赶制。”第二天上午客户准时取到了样品,十分高兴地上了飞机。


  就这样,摩托罗拉来了、诺基亚来了、可口可乐来了、柯达来了……国内的大公司,网易来了、联想来了、雪碧来了、平安保险来了……这是在几年前不能想象的。香港的一些企业也跑来了。叶茂西说:“吃点亏算什么,能吃亏才能占便宜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