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揭秘"中国犹太"生财之道:可怕的温州人-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新加坡的富豪,南远舟家族拥有20亿美元的资产。南氏家族旗下的大小企业共有59家,员工过万,涉及橡胶、电子、娱乐、海运、房地产等多个领域。虽然南先生向来低调,回避媒体对他的宣传,但是在工商业圈子里,“南远舟”仍然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近年来,南先生逐渐把企业移交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已经顺利完成了过渡。退休后,南先生一方面怡情养性,一方面为各种公益事业奔走,过上了一种在他说来“非常愉快”、“非常理想化”的生活。


  可是,谁能想象的到,60年前,15岁的南远舟还只是一个为填饱肚子而发愁的穷小子呢?


  那时候,南远舟的父亲南世代一家辗转到达泰国。1926年南远舟出生之前,南世代已经有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农场,生活已经比较殷实。


  父亲给南远舟取名“远舟”,是让儿子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总有一天要回去。他时常告诫儿子:“树挪死,人挪活。不要总想着安定下来;要到处闯,到处看,看哪里最有机会,自己的命运是自己把握的。”


  南远舟5岁时,母亲积劳成疾,不久去世。南远舟13岁时,南世代一病不起,在变卖了家产之后,仍然没有治好自己的病,依依不舍地合上了眼睛。


  一个14岁的中国孩子,远在无依无靠的泰国,该怎么办呢?南远舟不得不离开学校,走上了谋生的路。他在泰国华人的农庄里做工,后来又到泰国人的店铺里作小伙计。他做事认真周到,既勤快又伶俐,所有的老板都对他褒奖有加,全力提携。一年后,他已经完全能够养活自己,开始独立从事布匹买卖生意,虽然规模很小,但总算有了自己的事业。






  1941年初,南远舟关闭了店铺,变卖了所有家产,费尽周折,到了香港。15岁的小伙子孤零零地站在香港的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时,兴奋异常。香港远比泰国繁华,这里可以挣的钱有的是。


  他没有马上使用自己的存款,没有马上自立门户。他只会说浙江话和泰语,这是非常不利的,必须马上学语言,学粤语,还要学点英语,另外,还要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了解这里的经济状况,寻找挣钱的机会。


  南远舟先在九龙土瓜湾卑利船坞当学徒,每日工薪只有13个先令。他就靠这点可怜的钱糊口,坚决不动用在泰国时攒下的钱。为了学习语言,他几乎走遍了香港的大街小巷,最后找到了一个交换学习的机会:他教人泰语,人家教他粤语。在那段日子里,劳累了一整天后,他还要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去学语言。语言障碍实在太大,交流起来非常吃力,每次回来,都口干舌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进步神速,不久就能与人顺利交流了。解决了语言关,生活上轻松多了,于是他换了工作,到一家大商号做伙计,随时准备着出手建立自己的事业。


  1941年底,日本侵略军侵占香港,南远舟跑到了广州,开始做布匹生意。靠着诚实和勤奋以及原先的经验,他很快赢得了一大批主顾,事业迅速地发展了起来,最快时在一年之内营业额就翻了10倍。几年之内,南远舟就从一个人地生疏的外人变成了一个精明强干的内行。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已经有了相当的资本。1945年,他看好了一笔生意,投入大量资金运送鱼苗去马来西亚。不料,随船人员走了弯路,耽误了行程,在惊涛骇浪中也不知怎么照顾鱼苗,结果到了马来西亚鱼苗全都已经死光了。这次大生意使南远舟几乎血本无归。南远舟镇定下来后,马上将船签押,再贩马来西亚水果运到香港,可是回程中又遇到狂风暴雨,水果也烂光了。真是祸不单行,南远舟落个两手空空,走投无路。但南远舟生就一副倔强脾气。虽然身处逆境仍能沉得住气,斗志弥坚。他说:“我本来就一无所有,即使全部资本都赔得一干二净,也不过就是回到从前的状态而已;但经验与能力是不会失去的!”


  1946年,南远舟回到香港,在一家金银珠宝店做经理,使该店的营业额直线上升,他也从困顿中摆脱出来。1947年,他与珠宝店老板的女儿成婚,有了一个安稳的家。黄金珠宝买卖为南远舟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短短几年之内,南远舟在香港、台湾、泰国、缅甸等地建立了庞大的营销体系和生产基地,而且也与欧美等地客商取得了联系,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黄金珠宝界站稳脚跟之后,南远舟在寻找新的投资点。他坚信父亲的告诫,那就是:守成者必败,进攻者生存,一定要敢想敢闯,勇于开疆拓土。没读多少书的父亲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出的这种“进攻法则”,南远舟历来奉为圭臬,并付诸实施,屡试不爽。


  1950年,南远舟看准机会,把全部财产的1/4划分出来,专门经营从汕头到印度尼西亚的瓷土出口生意。他先把瓷土交给妻子经营,自己坐镇黄金珠宝业。后来瓷土生意非常顺利,夫妻二人调换了位置,南远舟奔走于汕头和雅加达之间专营瓷土,珠宝则交给了妻子和岳父。靠着出众的胆识和良好的信誉,南氏瓷土公司很快成为了当时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瓷土供应商之一。


  市场地位稳定之后,南远舟又把瓷土生意交给别人办理,自己一方面遥控珠宝和瓷土生意,一方面密切关注橡胶和人造革制造业。在雅加达考察并在一家工厂里实习半年之后,他先后投资创办了“华夏树胶厂”和“南海树胶厂”,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产销两旺。1957年,生产进一步发展,南远舟开始经营塑胶厂,生产塑料和人造革,迅速成为印度尼西亚工商企业界实力最强的实业家之一。当时,由于总的经济形势的影响,东南亚的瓷土生意虽然表面上还是热热闹闹,但实际上已经日见萎缩,具有丰富商业经验和敏锐洞察力的南远舟干脆结束了瓷土生意,全力投入到塑胶业,并举家迁居雅加达。






  就在事业如日中天时,在雅加达定居不到一年,南远舟敏锐地觉察到了印度尼西亚强烈的排华种族情绪,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南氏集团毅然离开雅加达,放弃了苦心经营的塑胶厂,来到新加坡,谋求新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的新加坡,现代航运业尚未形成规模,经营模式基本上还很落后,只是由于地处海运交通要道,赢利状况良好。但也因为如此,竞争非常激烈甚至野蛮。一个外来商人,在当时要打入投资巨、风险大的海上航运业,其困难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很多人甚至认为这根本就不可能。


  南远舟在新加坡的再度创业,是从荒芜的海边大规模填海治滩造地建厂开始的。他的家人和好友都认为这一行业充满惊涛骇浪,劝他打消这一念头。但南远舟坚决要去一试。他几乎投入了所有资金,只留了10万美元作为保险金。他对家人说:“如果失败,而且无法东山再起,那就去老家浙江养老,10万美元足够了。”他买来8艘旧货轮,修理一番之后,开始了他的海上运输业务。


  他在距离马六甲30多公里的一个海湾的沙滩上盖起了一幢幢仓库,购进了先进的机器设备。1959年,“远舟航海”公司接到了第一笔业务。低廉的价格,一流的服务,很快打开了市场。但南远舟也惹恼了某些同行,他们扬言要干掉他。在恐吓无效之后,对手采取了行动。一年之中,南远舟遭到两次有预谋的抢劫。一次袭击,在腿上留下了10多厘米长的刀疤,一直到晚年仍然清晰可见,触目惊心。好在一位他父亲当年的好朋友出面周旋,事情才有所缓和。


  在后来的日子里,南远舟以自己的忍耐和真诚感动了一些同行,加之在经济上做出了牺牲,总算站稳了脚跟。两年后,“远舟航海”进入马六甲,开始承揽各种越洋业务,业务范围遍及全世界各个角落。由于他有良好的经营作风和信誉,几年后,他的船舶租赁业务迅速发展。


  1975年,国际上都实行租金按船只航程计算短期结算的办法,在经济繁荣的正常情况下可获较高的利润。可是,南远舟从包玉刚那里得到启示,采用了低租金长合同的办法,结果石油危机降临,不少船东的租赁业务受到冲击,可南远舟不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在危机中得到很大发展。到1980年,南氏航运集团已经拥有巨型货轮100多艘,总吨位达到1000万,成为新加坡最大的航运集团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