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敖:要把金针度与人-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白的诗中,有许多“一醉累月轻王侯”的反抗,他说“安能摧眉析腰事权贵,使我不
得开心颜”,可见在他的内心深处,是要冲决网罗的。他写“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等
诗,代中国人民发出他们的苦难之声、风雨之声,也都是这一反抗的延续。


杜甫:《杜少陵集》

  杜甫(七一二~七七○),字子美,因住地被称为少陵、杜陵,因官职被称为拾遗、工
部,河南巩县人。他出身唐朝官宦之家,七岁就能写诗。二十岁离家云游,三十五岁到京城
做小官,四十四岁碰到安史之乱,饥饿中饱尝流离之苦,吃过草根树皮。晚年带着家小,投
靠亲戚,定居在四川成都。五十八岁死去,传说饿死在破庙里。
  杜甫年轻时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想要得君行道。结果流离失道,遂用他
那如有神的笔触,写尽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杜甫四十岁后作《兵车行》写统治者的穷兵;《丽人行》写统治者的骄奢;《自京赴奉
先县咏怀五百字》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写他活活饿死的小儿子;《北征》写山
河破碎、生灵涂炭,“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前出塞》、《后出塞》、《二叹》(夏日叹、
夏夜叹)写政治的腐化、人民的痛苦,都是千古绝作。
  杜甫的遗诗现存一千四百五十六首。论者以他的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年之泪”,真
是不虚。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山西太原,后迁居下邽,变成
了陕西渭南人。
  白居易出身贫贱,“少年时家适在贫贱中”。但十六岁时就以写诗出名,二十九岁中进
士,在地方和朝中做官。四十四岁被贬一次,又在地方和朝中做官,做到七十二岁,才得退
休。
  白居易认为诗不是“嘲风雪、弄花草”的,诗该“救济人病,稗补时阙”的。他曾编
《讽谕集》,收诗一百七十二首,批评时政,他要求统治者“欲开壅蔽达人情,先向歌诗求
讽刺”,结果诗一发表,“权豪贵近者相目色变,执政柄者扼腕,握军要者切齿。”
  白居易是唐朝创作最丰富的诗人,写诗三千首。他限定诗要能“老妪能解”(老太太都
能听得懂),他的诗,当时流传各地,很受欢迎。有的妓女甚至以会背《长恨歌》而增加身
价。他“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见到有题他诗的、
背他诗的各阶层人士。白居易的受人欢迎,由此可见。


李贺:《李长吉歌诗》

  李贺(七九○~八一六),字长吉,河南昌谷(河南宜阳)
  人。他是没落王孙出身,是个神童,七岁就因能写作而“名动京师”,韩愈、皇甫提等
名家不相信,到他家去测验,果然名不虚传。
  李贺写作的情况是: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
,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
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可见他是从动态的事件中找灵感的。
  李贺的父亲叫李晋肃,因为“晋肃”两字和“进士”两字声音很近;李贺为了避讳;就不
得考进士了。韩愈特别写了一篇“讳辨”来为他说话,但他终于绝缘于名场。后来在家乡隐
居,二十七岁时死去。时死前删定所作诗二百三十三首,流传至今。
  李白被称为诗的仙才,李贺被称为诗的鬼才。他的作品,险怪神秘,造境瑰奇,在中国
诗史中,自成特殊的地位。


杜牧:《樊川诗集》

  杜牧(八○三~八五三),字牧之,陕西西安人。他是杜预、杜佑的后人,“一门朱紫
,世代公卿。”
  杜牧生当“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乱世,二十六岁中进士,然后做官,
直到五十一岁死去。由于他以“直道事人”做座右铭,在官场上,并不得意,所以,他的许
多立功的抱负,也就以立言行之了。
  杜牧曾注曹操所定《孙武》十三篇,这是他在军事方面的著作;曾写《罪言》,这是他
在政治方面的著作。他的一生诗文,多在他死前自己烧掉,损失十之七八。现存的作品,就
是焚后的劫遗。
  杜牧诗中的特色之一是:他对统治阶级的豪奢误国,颇有讽刺的纪录,像他写“一骑红
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等诗,写“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等诗,都能以
极高的技巧。写出人间的万象。
  杜牧诗中的另一特色是他对女人的态度,他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
纪录,也有“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惜芳姿”的感怀,这是他浪漫的一面。


李商隐:《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八一二~八五八),字义山,号玉溪生,河南沁阳人。他出生在没落的贵族之
家,幼年丧父,生活很苦。十六岁时候,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幕僚。二十五岁中进士。
但是因他讨了令狐家政敌王家的女儿做老婆,为令狐家所不谅,被打入败部。他在党争夹缝
中,左右不逢源、里外不是人,最后潦倒而死,年四十六岁。
  李商隐的诗,一开始是学别人,有的学汉魏、有的学齐梁、有的学杜甫、有的学韩愈。
他做诗时把参考书摊成一大堆,像水獭吃鱼陈列如祭品一般,叫“獭祭鱼”。后来他写得精
了,就自成一家。李商隐的诗的特色是用典含蓄,寄托深远,每个字都有神秘兮兮的来历。
他的诗,许多都和女人有关:他写恋情、写妓女、写尼姑、写宫娥,都是绝作。有人说“商
隐无一言经国,无纤意奖善”,是不对的。在李商隐的诗中,有很多忧国忧民之作。如他写
宦官的作恶、写藩镇的跋扈、写“存者背面啼”的农民、写“夜猎随田窦”的贵族,都是显
例。


韦庄:《浣花集》

  韦庄(约八三六~九一○),字端己,京兆杜陵(陕西杜陵)人。他生在唐末,出身穷
困,养成他爱惜物力的习惯,以致要“数米而炊,称薪而爨”。他的八岁儿子死了,他的太
太给穿上“时服”,韦庄却把衣服从死尸上脱下来,裹上草席,下葬后草席也收回来。他是
爱儿子的,一想起来就“呜咽不自胜”,但他穷怕了,以致以小气出名。
  韦庄去长安应考,赶上黄巢之乱,身陷重围,他把苦难流离情形,写成一千六百字的
《秦妇吟》,足与《孔雀东南飞》媲美。
  韦庄四十四岁中进士,唐昭宗派他奉使入蜀,被地方统治者王建留住,霸占了他心爱的
女人。韦庄写词怀念她,她辗转得知,乃绝食而死。
  韦庄虽因帮助王建开国(五代的前蜀),做了大官,但是身经丧乱,目极兴衰,以致忧
谗畏讥,他遗命在他文集里,不要收进《秦妇吟》,从此《秦妇吟》就失传了。直到一千年
后,在敦煌石室中,被伯希和发现抄本,才得重现于世。所以韦庄的遗集里,自应补入这篇
杰作。


李清照:《漱玉集》

  李清照(一○八四-约一一五一),自号易安居士,山东历城(济南市)人。书香世家
,她十八岁嫁给赵明诚,夫妻两人,对文学、金石、书画,都志同道合,一起研究。她是宋
朝最有名的女作家,有文采、有学问,但是因为是女人,又才气太露(晏殊、欧阳修、晏几
道、柳永、苏轼、秦观、黄庭坚、贺铸等名家都被她批评过),所以被当时许多人嫉忌,硬
给她造谣,说她在丈夫赵明诚死后改嫁张汝舟了;改嫁后又所遇非人,告到官里去,又判决
离婚了。
  另一个硬给她造谣的原因是政治的,吴衡照在《莲子居词话》里说:““岂有就木这龄
已过,隳城之泪方深,顾为此不得已之为,如汉文姬故事?意必当时嫉〔哲宗〕元祐君子者
攻之不已,而及其后〔人〕;而文叔之女(她的父亲李格非字文叔)多才,尤适供谣诼之喙
,致使世家帷薄,百世而下,蒙垢抱诬,可慨也已!”就正道破了这一点。
  李清照这件事,牵涉到的已经不止一个历史真相的问题,它还牵涉到一个道义的和观念
的问题:一个女人,再嫁也好,守寡也罢,都是她个人的私事,别人没有用泛道德的字眼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