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眼鉴宝-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一章 喂马太监…… 求收藏,求推荐啦

不多时,参加聚会的同学陆续到来,等到了12点开席的时候,居然来了31个人,王浩明和辛蕊的出现,自然让大家惊喜了一番,也让两人感觉到了浓厚的旧时同学情谊。

一顿饭吃的很是热闹,在这中间,王浩明和李志成了同学们声讨的对象。

最让众人记忆深刻的是,这俩小子在刚上初一的时候就骗取大家钱财,两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那会从大伙手中骗取不少零花钱。

那个时候很多家庭里都已经有了电视机,而家里没有电视的也经常去到别人家看,由于香港的电视剧大量进入到内地,也产生了最早的一批追星族。

好像是王浩明出的点子,这俩小子把自己的过年攒的压岁钱都拿了出来,跑到小商品批发市场去进了一批贴画,就是上面印着明星,可以黏贴在书本上的彩色小画片。

批发一整版上面有几十个明星的贴画很便宜的,也就是2块钱左右,两人把整版的贴画剪开,分成单张在班里吆喝了起来,每张按照明星受欢迎的程度和画片大小卖到2毛或者5毛钱不等。

并且没钱用拿粮票换也可以,要知道,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里,粮票几乎就可以当做钱用的,由于交易方式灵活多变,所以二人的贴画那是大受欢迎。

几天下来贴画就卖完了,不只是他们班,整个年级都在疯传他们的贴画,并且出现了几个应该是全国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二道贩子。

卖完后一统计,结果让王浩明忽然李志都是大吃一惊,才花了20多块钱的本钱,居然赚了足足有三百多块,比他们父母当时的工资都要高出很多。

这个发现让两人是欣喜万分啊,要知道,那会平时兜里揣个几块钱都算是巨款了,平时学校组织郊游的时候,父母也不过就给个五毛一块的,这才几天功夫就赚了三百多块,顿时让二人信心大增。

可就在准备继续进货乘胜追击的时候,却被老师发现了,恩,应该说是被李志他妈妈发现了,结果自然是两人屁股开花,执行者是李志他老爸。

被发现的过程也很偶然,是因为别的班的一个同学买了二块钱的贴画,由于资金不足,是赊账的,说好了第二天给钱,可是没给,然后李志就出面威慑了一下。

让两人没想到的是,过了几天之后,那同学的家长找到了学校老师,正好找的还是李志的妈妈,虽然其目的是来还钱的,可是也让两人的行为暴露了。

李志父亲的一顿好打,使得王浩明老老实实的考上了大学,不过李志还是在几年之后,回到了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中。

至今李志还在老爷子心情好的时候,抱怨他当年扼杀了自己的经商天赋呢。

辛蕊自然也成了聚会的焦点,当年戴着厚厚眼镜片的黄毛小丫头,从现在众人面前这个靓女身上,可是一点都找不到当年的影子了。

那一身时尚而不张扬的打扮,恰到好处的淡妆,使得女同学们纷纷围了上去,叽叽喳喳的聊个不停,一些还没有结婚的男同学更是眼睛不离辛蕊左右,看的李志醋性大发。

男人们当然是以酒论英雄了,初中时结交下的友谊,大家都非常珍惜,杯来盏去,不一会酒桌上的气氛就热闹了起来。

王浩明和李志的酒量差不多,那可是从小偷李志老爸的白酒浇灌出来的,自然是杯到酒干,不时还讲些在座同学的当年丑事,引来阵阵笑声。

一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结账的自然是大款李志,本来李志还打算请大家去卡拉OK,只是每个人多少也都有些事情,聚会就在笑声与回忆中结束了,同学之间也相互留下了联系方式。

回到家中之后,看到自己有些孤单的身影,再想到刚才聚会时的热烈场面,王浩明忽然觉得,自己没有在母亲所在的城市上大学的选择是否错了。

一时心中若有所思,灵力的存在似乎可以改变一些什么。

这日王浩明在潘家园溜达,这个地方,是收藏品种类最为集中、也是最热闹的地方,几乎是这个古城所有收藏爱好者淘宝闲逛的好去处,是一处机会和陷阱同在、快乐和失落并存的所在。

市场上的收藏品种类非常多,可以说,几乎能想到的收藏品,这里都有可能找到,收藏爱好者只要留心,基本上都不会空手而归。

玉器、铜器、钱币、木器、瓷器、银器、杂件、书画、小……种类实在是太多,有的还是汉代的器物了,像汉镜、汉罐、汉画像石拓片等等。

和国内很多收藏品市场一样,一张报纸或是一块绒布也成了柜台,把四下里张罗来的五花八门的老旧玩意儿往上一摆,后面再弄个小凳子一坐,这生意就算开张了。

热闹归热闹,王浩明心里可是知道的,要出手时还是小心为好。在这个世界上,淹死的人大多都是会游泳的。

而对于古玩这行当来说,宰的就是那些对古玩似懂非懂、半生不熟的人,这些人往往买十个物件里面,能有一个是老东西,那就算是运气不错了。

收藏行当的规则就是真假都有,全凭购买者的一双慧眼,拨沙淘金弄到老东西不是不可能,一不留神买到新货那更是经常有的事。

所以说,究竟是捡漏淘到宝还是打眼掏腰包,全在收藏者的一念之间了,对于一般人而言,收藏,玩的就是眼力、机会,玩的就是心跳,不过王浩明感觉自己似乎不在这个行列之内。

王浩明顺着人流,慢悠悠的在街两边的地摊上逛游着,他可不想进那些店铺。

他以前在和老板聊天时,也听他提起来过,在古玩收藏界这行当里,能开的起店铺的,一般都是吃老客,并且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店里明面架子上所摆的东西,大多都是现代工艺品。

所以说眼前的这些店铺,先不说真货不会摆在架子上,就光是那些伙计拿个痰盂就说是乾隆皇帝用过的那嘴皮子,也是让人吃不消的,王浩明也懒的去讨没趣。

王浩明对那些卖书画的摊子比较干兴趣,往往一蹲就是半天,每样都拿起来细细查看,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个内行呢,看的那么仔细。

殊不知他要一件件的去分辨,当然耗费时间了,只是逛了两个多小时之后,也看了十几个摊位,王浩明愣是没找出一个有价值的东西来,心中微微有些失望。

“这位大哥,我这有些个老东西,您要不要看看?”

眼看马上中午了,王浩明摇了摇头,有些失望的转过身,准备回去时候,冷不丁的被人拉住了衣袖。

“你喊的是我?”

王浩明停下脚步,有些莫名其妙的看向拉住自己的人,那个人也是个小青年。

年龄大约就是二十多岁的样子,身材瘦瘦弱弱的,一双眼睛有点小,笑起来眯成一条缝都快看不见了;长的有点像那个情景喜剧片‘我爱我家‘里面的梁天’。

这人的穿着打扮也是特别有意思,很是有喜剧效果,有点像皇宫里面倒痰盂喂马的小太监。

“这位大哥,我在旁边看了您老半天了,看得出大哥您是行家,这才找您的,不知道您对字画感兴趣不?去我的摊位看看吧,都是名人真迹,还有幅郑板桥的画,一般不拿出来的。”

喂马太监一副自来熟的样子,凑近王浩明小声的说道,上来就是先把王浩明一通好夸,只不过一双小眼睛四处瞄着,滴溜溜的直转,怎么看都是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

“哦?你的摊位在哪啊?远了我可不去啊……”

王浩明不置可否的问道,要是不在这市场之内,他是绝对不会去的。

现在这社会,尤其是这种地方,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一个不小心,丢财倒是小事,送命也不是没有生过的。

第二十二章 古玩市场有劫匪…… 求收藏,求推荐啦

李志就曾经给王浩明说过一件事,在去年的时候,有个农村小伙子在这里摆摊,卖的是一些锈迹斑斑的古代钱币。

按小伙子自己的说法,是在种地的时候从土里刨出来的,当时以为是些破铜烂铁。

后来听村子里的人说这些东西有人收,才来到古玩市场想碰碰运气的。

不过市场里面卖钱币的人多了去了,他的这些钱币品相也不好,是以摆了一天也没什么收获。

小伙子晚上正要收摊的时候,有个老先生蹲在他摊位前不走了,这位老先生独具慧眼,看出来他所卖的钱币是真的战国齐刀币。

并且其中有一枚居然是齐刀中的六字刀币,六字刀的存世和出土、数量历来都是最为稀少的。

齐国所在就是现在的山东,前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朱活先生曾在他编著的《古钱新典》中提到过,山东各地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