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眼鉴宝-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浩明连忙把瓷片拿到眼前,仔细看了起来,从外表上看,这应该是个青瓷,带釉色那一面,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断面的胎质细密。

只是这物件实在是小了点,王浩明根本无法分辨出这到底是什么窑烧制的。

王浩明用眼中的灵力在这瓷片上扫了一眼,现这瓷片虽然里面竟然还留存着一些淡淡的灵气,并且颜色为紫色。

只是这里面的灵气已经非常的稀薄了,而且王浩明可以感觉到,这些灵气还在慢慢的流失,恐怕过不了多久,这里卖的灵气就会完全消失掉了。

将手里这个不起眼的小碎瓷片放在了摊位边上,王浩明又继续在那一堆碎瓷里面翻找起来,让他惊喜的是,居然又找出一个碎瓷片。

是个瓷器的底盘,不过应该只是一个瓷器底盘的五分之一,从颜色上看,和刚才那个一模一样,在底盘上,王浩明依稀可以看到上面“士”字。

第二百一十九章 汝窑瓷片…… 抱歉,时间设定错了,把226章设前面了

这个发现让王浩明来了精神,他没有再件件的翻找,而是将眼中灵力释放了出去,将这一小堆碎瓷片全部笼罩住了。

去掉开始看过的七八个碎瓷片,这一小堆也不过就剩下了三十余片。

王浩明惊讶的发现,在这三十多个碎瓷片里面,居然有十四件瓷片之中,都蕴含有稀薄的灵气,并且这些灵气的颜色,和他一开始开到的那一片,完全相同。

“会不会是一个瓷器呢?”

心中冒出一个这样的念头来。这也不是没有可能,一件瓷器被打碎了,碎片存放在一起,也是很正常的。

王浩明把那些含有灵气的瓷片都挑了出来。当然,在挑的时候,他也掺杂了一些没有收藏价值的碎瓷片。他这是怕被地摊老板看出什么猫腻来,等会乱要高价。

古玩这东西,价钱是没有什么谱的,物价局可是管不到这儿。

其实王浩明是多虑了,那地摊老板在看到他摆弄这些碎瓷片之后,压根就没往这边看上一眼,这些碎瓷片本来就根本不是他的,前几天在他的摊位旁边,有个河南的“走鬼”摊子。

就在昨天的时候,河南那位摊主好像家里出了什么急事,要赶回河南,当时就在鬼币上把自己摊位上的东西,以很低的价格,全部转给了这个老板。

这些碎瓷片儿那会就没算钱,算是搭头白送给他的,所以现在这个摊主,对那些破瓷片根本就不怎么在意。

王浩明将这些带有灵气的碎瓷片,一件件的摆在手心里,这些碎片都不大,最小的就是刚才那个指甲大小的,最大的也不过七八公分,形状各异,王浩明摆弄了好一会,才大致摆出了个物件出来。

王浩明粗粗看了一眼,马上就把这些碎瓷片打乱放到了地摊上。

“老板,搭个手吧。”

王浩明把那十六个带有灵气的碎瓷片。还有七八个没什么价值的瓷片摆成了一堆,然后站起身来,指着那堆瓷片对地摊老板说道。

地摊老板闻言从小板凳上站了起来,走到王浩明放在一起的碎瓷片处。蹲下身子拨弄了一下,说道:“这些可是按片卖的。”

“规矩我懂的,你给价吧。”王浩明点了点头,把右手伸了过去。

老板也伸出了自己的右手,五指张开,然后紧握成拳头状。

过了几秒钟之后,把拳头松开了,眼睛紧盯着王浩明。

先张开五指,自然是五的意思,然后攥成拳头,也就是说,这地摊老板开价是五十元一片。

王浩明摇了摇头,用自己的右手将地摊老板右手五指一一合拢,只留下了一根食指。

俗话说: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王浩明的举动,表明了他只肯出十块钱一片。

北京那位的碎瓷片展览馆才开了几年而已,并且这时网络不算特别达,“片儿白”的事迹只是流传在京津一带。

就全国而言,玩瓷片的人还不是很多,连带着这些瓷片的价格,也并不是很贵,要是放在几年前,这些瓷片也就是卖个五毛一块的,现在王浩明出到10块钱一片,价格已经不算低了。

至于后面几年的钧窑、汝窑瓷片涨到数千上万元一块的时候,再想从这些古玩地摊上找到真品瓷片,那已经是不大可能了,因为到那会,就连瓷片也有作假的了。

“反正这些破瓷片都算是捡来的,”

地摊老板想了一下,又把那些瓷片的数量清查了一遍,最后点了点头,和王浩明握了一下手之后,道:“就按你说的价,成交。”

王浩明闻言也没显露出什么高兴的样子,伸手掏出钱夹,掏出两张一百和一张五十的钞票,递给了地摊老板。

等那老板接过钱之后,王浩明马上蹲下了身子,也顾不上有些瓷片上都沾染了泥土,小心翼翼的把那十六个蕴含灵气的瓷片装到了自己的手包里,至于那搭配的碎瓷王浩明又随手给丢到了摊个上。

“谢啦,老板,咱回见。”

王浩明压抑住心头的兴奋,向那个被他这番举动搞的有些莫名其妙的地摊老板,打了个招呼之后,马上离开了。

这回头还是别见面的好,否则要是被那地摊老板知道了这些瓷片的价值,恐怕跳河的心都会有了。

“难道那些瓷片里面有宝贝?”的摊老板在心中猜想着,不过这时说什么也晚了,已经是钱货两清了。

走在玉器街这青石马路上,王浩明只想大喊几声,来泄一下心中的快意,单凭这手包里的十来个碎瓷片,王浩明就是此行不虚了。

有些人就不明白了,这不就是买了些破瓷片嘛,值得这么高兴吗?就算是这瓷片是钧定汝等名窑生成出来的,那也不过就值个千儿八的。

放到四五年后,也不过就是万儿八千,这漏检的也不算出彩儿啊。

这话也没错,五大名窑的瓷器值钱,这是世人皆知的,但是五大名窑瓷片,还真不怎么值钱。

即使你拿去卖给‘片儿白’,他也不过能给个四五百一片的价格,那还要看瓷片的大小,不过王浩明收到的这十几个瓷片,组合起来之后,那价格就是无法估量的了。

在王浩明看到那个底座瓷片的时候,他已经认出来了,这是汝窑的瓷器碎片,并且是官窑的瓷器。

因为他在碎瓷片里又找到了剩下的几个底座瓷片,将之拼凑起来之后,从原本的一个‘士’字,变成了‘奉华’这两个字。

很多朋友都知道,在北宋末年,并没有形成瓷器底下写款的制度,只有部分瓷器写款。

像汝窑的款识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甲、乙、丙之类的编号,但这种编号不是烧制的时候写上去的,都是后来才刻上去的。

第二种款识,只写一个字:‘蔡’一听就是姓氏,不用查,蔡京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以蔡京当时的的位,完全可以使用汝窑。

还有一种就是王浩明手上的这一类了。在瓷器底下写有很明确的文字,而这些文字,往往都有其特殊的意义。

拿王浩明手上这些瓷片拼凑出来的“奉华”二字打个比方,奉化指的就是南罗德寿宫的配殿奉华堂,是罗高宗赵构的宠妃刘贵妃居住的地方。很多写“奉华”的汝窑都是当时刘贵妃所用过的。

史书上记载,刘贵妃其人还有点儿才华,会画画,她自己有两方章。刻着‘奉华’两个字,画完以后盖在上面,奉华款的汝窑瓷器都应该是刘贵妃的私人之物,这足可以证明,王浩明包里的这些瓷片,绝对都是南罗的官窑瓷器。

最让王浩明兴奋的是,这十几个碎瓷片,都是一只汝窑瓷器上面的,并且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全部都在这里了。

也就是说,王浩明用这些汝窑瓷片,完全可以修复出一只完整的汝窑瓷器出来。

说句题外话:香港苏富比2012年4月4日举行“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有900年历史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经34口叫价,以天价2。0786亿港元成交。

较拍卖前估值底价高逾3倍,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

“老幺,捡到什么宝贝了?看你那张脸都笑开了花。”

王浩明正准备去找张乾和老四的时候,张乾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手上似乎还拿着件什么东西。

“老大,今儿这鬼市,没白来,给你看看。”

王浩明自个儿兴奋了半天,正找不到人倾吐呢,一把拉住张乾,打开自己的手包,把那些瓷片展露了出来。

张乾看王浩明说的神神秘秘的,把头伸了过去,这一看之下,大失所望。一脸不屑的说道:“切,不就是些破瓷片嘛,我还当你捡到了个金元宝呢。”

王浩明没和张乾一般见识,这地摊检漏所带来的满足感,是一般人无法体会的,其中美妙不足以与外人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