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馅,求之不可得。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安康公主自幼聪慧,也曾习得经史子集,倒也看的分明,见杜睿如此推崇一个犯官,虽然不解,但也被诗中那大气魄感染到,不禁拍手叫好。

    杜睿叹道:“公主只道这诗好,却不知与这寻章摘句的营生比起来,范太守的气节却真如长空皓月,诗虽写得,却不足以张范大人气节之万一,请公主将这诗,转呈圣上,求圣上等他日北伐成功之时,将这诗雕刻成碑,立于范太守墓前,以彰其功。”

 第三十一章 对策

    承庆殿内,此刻的气氛有些沉重,太宗痛苦地坐在案几旁,这几日天气转阴,他当年随军征战之时留下的暗伤又在隐隐作痛。。再加上这些日子,他一直在范兴的死惋惜,如今他能做的,也不过是将来真的等到北伐成功之时,将杜睿写得那首《正气歌》立于范兴的墓前,以慰那位为国尽忠,不顾个人名节,不惜一死的忠臣之心了。

    范兴的事让太宗忧心,但此刻还有另一件事,更让太宗愁眉不展,颉利攻破绥州,城中民众死伤大半,但还有三万军民被颉利掳去了,如今颉利已然开出了价码,让太宗用财帛去赎,一想到子民的死伤,太宗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又是一笔血债!是朕没有把这国家治理好,让突厥欺凌了我们这么多年,朕这个大唐天子,只能看着百姓受戮,实在是有愧啊!”

    长孙无忌看着心里难受,他本想说句宽慰皇帝的话,又一时不知用什么样的措辞好,这时岑文本出班对太宗道:“圣上,颉利让我朝纳贡三十万石粮食,十万匹绢,以换取被他掳去的三万军民,不知圣意如何?”

    太宗闻言,往桌上猛一拍,一脸悲愤地说:“杀了朕那么多子民,还要敲这么大一笔竹杠。三十万石粮食,十万匹绢!这比武德九年逼着咱们从国库里拿出来的还多,朕都登基四年了,难道还要再次忍受这样的奇耻大辱吗?罢了,就算我军不堪一战,朕也要与颉利决死一搏!”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太宗将“不堪一战”四字说得很重,岑文本打量着太宗的脸色,揣摩圣上此话的意思,略一停顿即跪倒在地满面诚挚地道:“臣愿为皇上牵马坠镫,万死不辞。眼下泾州已有二十多万人马,再从各地抽调边兵,府兵,足可得四五十万人,就算突厥铁骑真的都是铁打的,也要和他们拼一场。。”

    “爱卿请起,若是我大唐人人都像爱卿这般不惜性命,突厥又有什么好怕的!”太宗将岑文本扶起,将脸转向立在一旁的长孙无忌问道:“辅机,你说呢?”

    长孙无忌看看太宗,又看看岑文本,他从太宗的目光中看出了某种期待,显然这位当朝天子虽然做出一副强硬的姿态,但心里其实并不想马上与颉利决战,长孙无忌略为沉吟,用低沉的语气说:“臣以为,兹事体大,最好召集重臣和诸王子们商议,周密筹划为宜。”

    有了大舅哥给垫的这级台阶,太宗不假思索的接上话茬,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好,那就这么办吧!”

    太宗的旨意很快就传达了下去,李承乾作为东宫太子,自然也有份参与,一想到明日就要到太极殿揍对,李承乾的心里就没什么把握,他对边事一窍不通,想不出好办法,只能再次来求教杜睿。

    到得杜睿府上,将事情说了,杜睿沉吟片刻道:“太子!此时绝不能战,战亦不能胜,还记得小弟当日对太子所说的吗?”

    李承乾点头,道:“记得到是记得,只是如今朝野上下,人人均要与突厥人一战,我若是说不战,那些三弟,四弟的人岂不是又有了攻讦我的口实。”

    杜睿想了想道:“边廷之民,确实饱受了突厥人欺凌,他们此刻盼的是一支能打胜仗的王师,但为了这最终的胜利,我大唐必须要有超凡的坚忍之志,等国力和军力准备到足以战胜对手之时,再思雪耻才行,如今冒然决战,那是拿大唐的天下做赌注,小弟以为万万不可,恐怕圣上的意思也是如此。”

    李承乾一惊,道:“承明!你的意思是说,我父皇也不想打这一仗!?”

    杜睿点头道:“正是,如果圣上执意要与突厥决战,还用的着廷议吗?圣上这样做,正是想要传达一个信号,一个不可战的信号!太子明日廷议之时,绝不可冒然言勇,只能劝圣上再忍让一时。。”

    李承乾还是有些犹豫,道:“可是如果我那般说,那些想要一战的大臣肯定会反对我的!到时候,他们再言易储之事,岂不是就有了借口!”

    杜睿道:“太子!这正是太子为圣上分忧的好时机啊!担上小小的骂名,又如何?”

    李承乾闻言,醒悟道:“既然如此,我便做了,能为我父皇分忧,也是做儿子的本分,只是~~~~~唉!我终究是个无能的太子,便是和刘阿斗相比,也真是不遑多让了!”

    杜睿闻言,突然大声道:“太子绝不是阿斗,退一万步讲,就算您是阿斗,也强过那连生身父亲都敢弑杀的炀帝!德行是与生俱来的,才学却是可以后天陶冶的,太子还年轻,绝不可丧志,只要能延请天下名师,认真调教,太子一定能继承圣上的伟业,成为一世英主的。”

    李承乾苦笑一声,看着杜睿道:“遍延名师?我父皇给我找的师傅还少吗?可是在那些大臣们的眼中,我还是处处都比不上三弟,四弟!这东宫的位子赖着,也没什么意思!”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杜睿道:“于宁志,李纲这些人都是大儒,能教的不过是些经史之学,眼下四海未靖,太子当学一些经世治用的本领才是。”

    李承乾闻言,突然眼前一亮,道:“经世治用的本领?承明,不如我去求父皇,让你来做我的太傅如何!”

    杜睿险些被李承乾的这句话给呛死,忙道:“殿下不可乱言,小弟年幼,不通世事,哪里能教得了太子殿下。”

    李承乾急道:“我说你能,你便能!”

    杜睿无奈,只好说道:“小弟还在为老父守孝,不如这样,太子殿下如果有什么不解的地方,可以来寻小弟,小弟能尽力之处,决不推辞!”

    李承乾刚才只是一时冲动,此时也清醒了过来,知道自己有些孟浪了,尴尬的一笑,说:“既然如此,也好!”

    杜睿稍稍的松了一口气,道:“殿下!明日廷议,对突厥再一次妥协是肯定的了,到时圣上肯定要寻一身份足够尊贵的人去出使突厥,太子殿下一定要将这个任务接下来!”

    李承乾闻言一惊,道:“什么?我去出使突厥,那岂不是送羊入虎口吗?当年我被送到罗艺军中为质,便险些饿死,万一到时突厥人将我扣下,那该如何是好!”

    杜睿笑道:“殿下不用担心,只要依着小弟所言,万保无恙。”

    #¥#¥#¥#¥#¥#¥#¥#¥#¥#¥#¥#¥#¥#¥#¥#¥#¥#¥#¥#¥#¥#¥#¥#¥#¥#¥#

    次日廷议之时,果然如杜睿想的一样,虽然满朝文武气势汹汹的要与突厥决一死战,但是因为李承乾站出来力排众议,力劝太宗忍让,再对突厥妥协一次,再加上长孙无忌,房玄龄等重臣也站在李承乾这一边,太宗皇帝还是采纳了忍让一时的建议。

    一旁的蜀王李恪本来也是要劝太宗忍让的,但是没想到却让李承乾给抢了先,这让他的心里一阵愤愤不平。

    太宗则看着李承乾,心里一阵高兴,他早就得了密报,说太子昨夜又去了杜府,知道这个主意是杜睿出的,但是李承乾能虚心纳谏,接受正确的建议,太宗也十分满意。

    “既然如此,朕便再忍上一时,如今既要与突厥和谈,不知哪位爱卿愿往!”

    左仆射封德彝第一个便站了出来,道:“圣上!老臣愿往!”



    太宗皇帝见封德彝走路都颤颤巍巍的样子,显然已经时日无多了,本来他对这个一心怀念着前朝的老臣十分不满,但是此刻见他自告奋勇,心里还是微微感动。

    “德彝年事高大,朕怎么忍心再让你劳苦奔波!难道就没有其他人愿为国分忧了吗?”太宗说着目视李承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