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4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文化和技术,达到全盛期。

    在近肖古王的统治时期,百济的疆土包括现在西朝鲜的绝大部分,由于与倭国统治者持续的亲善关系,百济得到了日本的物资和军事援助。也是在这个时期,大量的日本皇族和学者来到百济进行教育和文化交流,这样的例子包括由百济移民设计和建造的两个奇观,宝塔和木结构寺庙法隆寺。

    许多百济王族和贵族成员与日本皇族通婚也是被广泛承认的,即使是后来的明仁天皇也承认这个事实。据《续日本纪》记载,桓武天皇的母亲高野新笠是武宁王的嫡系子孙,而明仁天皇是桓武天皇的后代。。

    在那个时期以后,百济在高句丽持续的南向军事威胁下撤退,公元475年,首都被高句丽的侵略军所蹂躏。这次入侵后,百济迁都熊津,与新罗签订对抗高句丽的军事合作条约。

    在迁都泗沘城后,百济达到全盛期,也正是通过百济,佛教、工匠、工艺品和皇族习俗传入了日本。

    到了公元七世纪中叶,随着新罗在朝鲜半岛中南部的影响力的增长,百济开始失去了他在这个地区的影响力。最终,公元660年,唐高宗派苏定方联合新罗渡海发动了对百济的攻击,百济首都泗沘最终被攻陷。整个战争持续不到10天。

    百济遗臣鬼室福信制书日本,拥戴故百济王送予日本作为人子的王子扶余丰回国为王,并要求日本派出援军支援百济复国。在鬼室福信以及日本援军的努力下,一度收复数个郡县。然而鬼室福信功高震主,在执得的谗言下,怀疑福信有意谋反,将之处死。新罗得知百济王斩己良将,于663年和唐刘仁轨协商,在白江口之役破日本援军,百济平。公元672年,新罗反唐,吞并百济故土。

    如果历史按照原先的既定轨迹进行下去的话,百济的国祚还将延续二十几年,然而现在随着杜睿大军的到来,这个灭亡的速度也随之被加快了许多。

    泗沘城中,百济朝中也是一片惨淡,一日三惊,这些天,百济义慈王每日都要到宗庙当中跪上两个使臣,祈求祖先保佑。

    不过这一次他遇到的对手,莫说是他那些早就做了故的祖先,即便是**复生,顾及也只有老老实实等着挨宰的份了。

    “如今唐军已经围了光州,光州危在旦夕,一旦有失,泗沘城门户大开,如之奈何!”义慈王如今也是三十多岁的年纪了,却是个安于享乐之辈,如今大祸临头,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只能向群臣求助。

    一众文武大臣闻言,也是面面相觑,他们又能有什么好办法,如今唐军距离泗沘城,也只剩下了不到两百里的路程,他们又不能凭空变出兵将来,想要保住百济的社稷,却是千难万难。



    “大王!唯今之计,既然无法抵敌唐人,不若开城投降,或许还能保住百济的宗嗣!”一个大臣奓着胆子说了一句。

    他不说话还好,此时一旦开口,顿时就好像捅了马蜂窝一样,即便是那些同样存着投降心思的人,也纷纷暴起发难,群起而攻。

    “是何言也!百济国祚传承七百余载,岂能一朝丧于唐人之手!”

    “奸臣!唐兵还没打到泗沘城呢!你就鼓动着大王投降,其心当诛!”

    义慈王见朝臣满是义愤填膺,心中宽慰了稍许,问道:“众爱卿既然接不主张投降,那可有良策退敌!”

    义慈王这一句话就好像按了停止键一样,顿时方才还闹哄哄的朝堂,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修起了闭口禅。

    义慈王见状,也是无奈,百济国力远远不如高句丽,如今连高句丽都被扫平灭国,更何况是百济这么个小国了。

    唐军近在咫尺,从熊津那边传来的消息,唐人的水军也已经将百济沿岸大部分都封锁了,百济的局势可以说是危如累卵。

    想到此处,义慈王不由得悲从中来:“想我百济国祚传承数百年,没想到如今居然丧于寡人之手,能不悲呼!”

    言罢,居然在朝堂之上痛哭失声。

    众臣见状,也不管是不是当真难受,也都跟着哭了起来。

    突然~~~~~~

    “大厦将倾,尔等不思退敌之策,却在此哭哭啼啼,是何道理!?”突然一人走上殿来,众人看过去,尽皆大吃一惊,纷纷收了声。

    来的人正是义慈王的庶兄大院君扶余真,如果说当今百济一朝之中,还有能人的话,恐怕也就属他了,这些时日扶余真卧病在床,今日朝会,义慈王本来不愿惊扰他,却不成想扶余真还是来了。

    义慈王见着了扶余真,也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忙道:“王兄!如今社稷危在旦夕,不知王兄有何良策!”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扶余真对着义慈王躬身一礼,道:“大王!唯今之计,我们需要多做准备了!其一,可遣人联络新罗,许以重利,让其出兵,如今唐人已经发布了征讨新罗的檄文,量那金春秋也不敢不依从,其二,可遣人联络倭国,百济与倭国多有往来,皇极女皇久有意新罗,可以向其许诺,只要击退唐人,便合力攻破新罗,将其地赠与倭国所有,其必依从。其三,可遣人在高句丽境内,发动其遗民,扰乱唐人后方。”

    义慈王原本就是个没注意的,见扶余真说的如此信心满满,也不禁信了,喜道:“既然如此,便依王兄之见,便使王兄前往新罗,使鬼室福信往倭国,再遣金泰映往高句丽走一遭,望诸位勿使寡人失望!”

    扶余真三言两语就让满目愁容的义慈王喜笑颜开,在场的诸位大臣也将扶余真的三条计策当成了锦囊妙计,可是他们谁都不知道,如果没有这三条计策,百济最多也就是丢了社稷,可是有了这三条计策,他们丢的可就不仅仅是社稷江山这么简单了。

正文 第四十二章 战战兢兢

    。。。    百济君臣忙着应付大唐的进攻,罗这边也同样并不轻松自打杜睿发布檄文,历数罗王金春秋的各种罪恶,宣布两国进入战争状态以来,罗国内也称得上是一日数惊,生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唐军就会杀奔而来

    杜睿在高句丽的凶名,如今早已传遍了整个朝鲜半岛,遇人杀人,遇城屠城,这等凶残之人,若是到了罗,那还了得

    如今的罗早已经不能和当年立国之时相比,正是因为搭上了大唐这个靠山,罗多年不修武备,以至于当百济和高句丽联手攻来之时,居然连还手之力都没有,何况如今惹上的是大唐这个凶神

    罗,即者德业日,罗者网罗四方之意公元4世纪由三韩的辰韩斯卢部所建,统治地区先在朝鲜半岛东南部,后扩至整个大同江以南地区,都城为金城

    斯卢部落最早以金城为中心,联合六部组成部落联盟,酋长由朴、昔、金三氏担任4世纪中叶起,朴、昔二姓不再担任首领,王位由金姓世袭,王权逐渐得到加强4世纪末罗经常受倭军侵扰402年,高句丽驱逐倭军,将罗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

    505年,罗实行州、郡、县制520年,颁布律令,始定有尊卑差别的百官服色,实施严格的身份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家体制528年,朝廷许可佛教传播,借佛法说教加强王朝的思想统治

    532,罗先后统一本加耶和大加耶弁韩人加耶部落,完全占有洛东江流域为与高句丽争雄,罗与百济结盟于551年占领汉江上游地区并于553年又攻占百济的汉江下游地区遂乘势沿东海岸北上,将其势力一直伸延到今咸镜南道的利原地方

    罗的扩张招致高句丽和百济的不断进攻罗处境危急,请唐朝出兵干预唐朝在罗的配合下,于660年灭百济,再于668年灭高句丽百济、高句丽灭亡后,罗统一大同江以南地区,大同江以北直到辽东则归唐朝管辖至此,原三韩部落地域完全统一于罗,并在北界略有扩展

    只不过如今因为杜睿的到来,罗的历史已经有所改变,罗没有和大唐联合,如今反而成了大唐摆在砧板上的肉

    如今在位的罗王金春秋是罗立国以来的第二十九代君主,真智王金舍轮孙,伊餐金龙树子,母亲天明夫人金氏是真平王之女,善德女王姐

    关于金春秋,最广为人知的故事,就是那段金温之盟了,当年金春秋曾作为使节前往中国,返回途中在海上遇到了高句丽巡逻兵金春秋的随行人员温君解立即觉察出危险,让金春秋乘坐小船逃跑,自己则身穿金春秋的衣冠,坐在船的高处高句丽士兵看到假扮成金春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