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5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君集勉强转头一看,很是不敢置信,这下他什么都明白了,为什么杜睿会来的如此及时,为何杜睿有恃无恐:“侯健,你居然背叛了我!”

    那挟制住侯君集的侯健一脸坦然,道“公爷见谅!小人早就已经投效了圣上,若是公爷忠于圣上,小人自然还是公爷的亲信之人,可是,公爷起了反意,小人也只好对不起了!”

    侯君集满眼愤恨道:“好!好!好一个小人,侯健!你莫要忘了,当初要不是老夫收留了你的话,你早就饿死了!”

    侯健闻言,眼睛里却露出了刻骨的恨意:“公爷当年确实救了小人,小人原本也是很感激的!可是公爷不知道的是,小人之所以成了孤儿,还都是拜公爷所赐,公爷该不会忘记当年为了筹措军粮,公爷带人杀尽了一个村子的人,还砍下首级,冒充军功,小人当时被爹娘藏在了水缸里,才逃过了一劫,小人知道自己是无法给双亲报仇的,只有圣上能帮小人!”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侯君集闻言,顿时面色凄然,慨然长叹道:“罢了!罢了!都是天意啊!”

    杜睿淡淡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潞国公一生跋扈,自然自食苦果!”

    侯君集闻言,突然目光阴冷的看向了杜睿,冷笑起来:“老夫事败是咎由自取,可是如今老夫的人已经带着人包围了东宫,你以为李承乾,还有武氏那贱人就有好下场吗?”

    杜睿冷笑了一声,道:“侯大人看起来还是不了解在下啊!人都说,在下做事,一向算无遗算,在下虽然不敢自夸,但侯大人那点儿小手段,还是瞒不过在下的!”

    正在此时,外面又进来了一队人,为首的正是苏麟,看也不看侯君集,拱手道:“兄长!那些谋逆之人,已然全数被抓,这潞国公府也全部被包围了起来!”

    侯君集闻言,知道大势已去,自己最终还是败在了杜睿的手上,他知道,自己的这点安排,根本就瞒不过别人,尤其是杜睿这样的聪明人。

    杜睿看着侯君集,眼神之中也不乏惋惜的神色,道:“侯大人!你英雄了一生,如今落到这步田地,不知做何感想!”

    侯君集眯着双眼,凛然不惧,道:“怎的!?你这个小辈还要来羞辱老夫吗?”

    杜睿一笑,道:“自然不是,侯大人也无需回答,侯大人现在要担心的是等见着圣上,该如何回话吧!来人!将一干谋逆之人尽数捉拿,压入天牢,等候圣上发落!”

    #¥#¥#¥#¥#¥#¥#¥#¥#¥#¥#¥#¥#¥#¥#¥#¥#¥#¥#¥#¥#¥#¥#¥#¥#¥#¥#

    此时晋王府内也已经乱了套,原本随喜那边传来了消息,侯君集让他今晚务必将李承乾的长子李象带出宫去,保护起来,显然就是要发动了。

    李治虽然紧张,却更是欣喜不已,他等待的机会终于到了,急忙让人联系长孙冲,可接连派去了几个人,都是毫无音信,最后还是长孙冲的亲卫冒死过来,通知了李治,长孙冲的右羽卫军,已然被突然出现的左屯卫军团团包围了。

    大唐拱卫长安的总共有八支劲旅分别是左右屯卫军,左右羽卫军,飞虎军,太子千牛卫军,还有左右禁卫军,长孙冲所领的右羽卫军不过是其中之一,这一次秋操大比,太宗独独留下了右羽卫军护卫长安,想来也是早有用意,而秦束所领的左屯卫军其实就在长安左近,只等着旨意一到,立刻就要收网。

    李治这下才知道,敢情自己上蹿下跳的折腾了半天,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人家的眼皮底下,如今事发了,等待他的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李治慌了,不单单是他,就连一向自认为老谋深算的长孙无忌也是慌了手脚,原本安排的妥妥当当,就等着侯君集发难,然后一举逼宫,夺过皇位,可到头来却是这个一个结果。



    “怎么办?舅舅!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李治求助的看向了长孙无忌,可长孙无忌现在能有什么办法。

    “对了!父皇他们谁也没有证据,只要本王不承认,父皇也不能把我怎么样,不承认!对了!就是不承认!”

    长孙无忌闻言,顿时一阵苦笑,道:“稚奴!到了现在你怎的还如此天真,这一次咱们都遭了圣上的道,这一切圣上明显早有准备,他不过是借着杜睿的手办了,罢了!罢了!长孙一脉最终还是毁在了老夫的手里了!”

    李治绝望了,他感到了深深的恐惧,李泰,李佑的例子就摆在眼前,现在即便是挣扎,也挣扎不了了。

    “殿下!不好了,王府外突然来了一队近卫军,说是长安近几日不太平,奉了皇命来保护殿下!”

    李治闻言,顿时跌坐在地,喃喃自语道:“完了!”

正文 第十一章 消弭于无形

    一场仓促之间发动的政变,被杜睿瞬间消弭于无形之中,以侯君集为首的造反集团,被尽数捉拿归案,太子妃侯海棠,在闻听此事之后,也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对于发生的这一切,杜睿也是不胜唏嘘,想想以前,再看看现在,风云变幻,物是人非,一代名将用这种激烈的手段,结束了自己,也结束了一个家族。

    无论在哪个朝代,谋反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可以说侯君集的命运,在他决定走这一步的时候,就已经被注定了,他是个英雄,也必定将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性矫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

    这是前世《新唐书》当中对侯君集的一段评价,杜睿以前的读史的时候,每次翻看唐史都会为两个人感到惋惜,一个是反复无常,最后死于非命的王君廓,还有一个就是自己毁了自己的侯君集。

    对于侯君集,他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相对比的话,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他很早就成为太宗的幕府,多次随军出征,历任左虞侯、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此后渐受恩遇,参预谋议。在大唐从太原起兵到统一全国过程中,屡建奇勋,威望很高,并形成了以当时秦王府谋士和勇将为核心的实力雄厚的政治集团,对太子李建成构成严重威胁。

    李建成为保住太子地位及皇位继承权,与齐王李元吉结交,共同反对太宗。在此危急时刻,侯君集曾多次向太宗献计献策,逐渐成为了太宗一派的骨干。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清晨,太宗率侯君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发动玄武门政变,伏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初七,唐高祖李渊立太宗为皇太子。



    由于侯君集是玄武门事变的主要策划者之一,立有大功,所以太宗在继位继位之后,对其进行了重赏。先是任命侯君集为左卫将军。紧接着又封侯君集为潞国公,再赐封侯君集食邑一千户,贞观四年,侯君集又任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可以说侯君集在初期对太宗可谓忠心耿耿,并且在军事和政治方面都颇有建树,而他之所以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可以说都是他自己招来了的。

    假使他的心胸能够开阔一些,假使他能少一些胡思乱想,或许他的人生就会完全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其实太宗对侯君集谋反之事早有察觉,起初,太宗让李靖教授侯君集兵法,侯君集对太宗说:“靖且反,兵之隐微,不以示臣。”

    太宗又问李靖,李靖说:“方中原无事,臣之所教,足以制四夷,而求尽臣术,此君集欲反耳。”

    在平定薛延陀之后,因为太宗对杜睿恩遇超过了侯君集,侯君集就曾有过怨言,当时江夏王李道宗就曾对太宗说:“侯君集智小言大,举止不伦,以臣观之,必为戎首。”

    太宗问道:“何以知之?”

    李道宗回答:“见其恃有微功,深怀矜伐,耻在杜睿小辈之下。。虽为尚书,未满其志,非毁时贤,常有不平之语。”

    太宗说:“不可亿度,浪生猜贰,其功勋才用,无所不堪,朕岂惜重位?第未到耳。”

    这一次太宗虽然也察觉到了侯君集的异状,但太宗是个念旧情的人,不以为意,对待侯君集还是一如既往。

    此后,因为魏征过世,太宗命杜睿画功臣图于凌烟阁,侯君集名列其中,位于第十七名,在杜睿之下,这更让侯君集大为不满,时常抱怨太宗。

    多年以来积压下来的私怨,再加上自己女儿海棠的位子被人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