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6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了!

    杜睿见葛布身死,大喊了一声:“剿杀残敌!”

    #¥#¥#¥#¥#¥#¥#¥#¥#¥#¥#¥#¥#¥#¥#¥#¥#¥#¥#¥#¥#¥#¥#¥#¥#¥#¥#

    这一场大战再次以唐军大获全胜而结束,不过让杜睿遗憾的是,最终还是没能实现全歼,毕竟吐蕃人太多了,唐军只有三万多人,想要实现全歼,还是不大现实。

    杜睿此时正做在一处荒丘上歇息,方才的一阵厮杀,让他的体力消耗非常大,他也是人,也是血肉之躯,自然也会感到疲惫。

    “兄长!战损统计出来了!”秦束这时走了过来,苏麟不在,这种事就只能交给他来做了。

    “损失大吗?”杜睿现在最关心的就是这个,他虽然征战沙场多年,杀人无数,可却不是个好杀的人,每一次出征,他都希望能将所有的将士带回家,可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秦束面色有些黯然,道:“损失不小,总共战死了五千多人,负伤的也有七千人,现在还能继续征战的只剩下了不到两万人。”

    杜睿听着,不禁一阵心痛,道:“怎么会损失这么大?!”

    秦束蹲在杜睿的身边,道:“这些可都是当年跟着兄长征讨过契丹,三韩的老兵了,没想到居然会死在这里,那些吐蕃人也真是死硬,就是不肯投降,好些兄弟都是吃了这个亏,仗都打完了,还被吐蕃人的伤病给害了性命!”

    杜睿点点头,道:“唉!都是好兵啊!一将功成万骨枯,统计好战死者的名单,回朝之后,列入忠烈祠!”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秦束点点头,道:“兄长!你也不要太伤心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更何况这一次我们的战果同样不小,吐蕃人整整被杀了七万多人,这可是多年来对吐蕃难得的大胜了!”

    以万人的损失,斩敌七万余众,这确实是不小的胜利了。

    “给长安发捷报,告诉圣上,征吐蕃第一战,大捷!”

    秦束起身,对着杜睿一拱手,脸上颓然之色一扫而光,喜道:“是!小弟这就去办!”

正文 第三十三章

    就在杜睿大败吐蕃前部大军的同时,在大唐的西面,后世的克什米尔西北部,一个小国也在蠢蠢yù动,这个国家曾经是大唐的属国,不过自打松赞干布将长女借给他们的国王之后,这个国家就背反了大唐,投向了吐蕃,这个国家就是小勃律。

    在原本的历史上,小勃律自打中断了对唐朝的朝贡,大唐几任安西节度使曾数次派兵讨伐,因其地势险要,加之吐蕃进行援助,皆无功而反。直到天宝六年,高仙芝率军万人征讨小勃律,俘虏了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后,小勃律方才重归大唐。

    唐朝zhèng fǔ对西域地区的领土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武功和帝国荣耀的驱动,因为即便对经丝绸之路往来东西的商人征税,以及从西域各国收取少量贡赋,都不足以供养唐在西域地区驻扎的庞大的军队和官僚机构,何况大唐出于虚荣心对各少数民族的返馈还要多的多。

    历史上,大唐对西域各国并不总是以兵威服,西域地区小国林立,互相之间矛盾重重,尤其有西突厥,来自青藏高原的吐蕃等国的侵扰,也需要一个像唐这样的强国的保护,因此原则上只要称臣纳贡,服从属于大唐,都会受到唐zhèng fǔ的册封,并继续保持相对的dú lì和自治,而在遭受动乱或被他国侵犯时,又可获得唐朝军队的支援。

    在消灭了西突厥,并屡次击退吐蕃后,大唐的这种温和政策在西域地区有极强的感召力,甚至远在葱岭以西的萨珊波斯和天竺,都愿意通过这种关系而得到庇护。

    但当大食崛起以后,阿拉伯铁骑逐渐进入葱岭以西,灭亡波斯,占领阿姆河和锡尔河下游之间的地区后,原本西域地区的唐与吐蕃的对峙,变成了三国之间利益错杂的争执。

    三国鼎立,彼此之间各有忌惮,不得不寻求两方的联合来对付第三方,于是时而唐与大食结盟对付吐蕃,时而吐蕃与大食结盟对付唐,由于吐蕃兵力较强且最有侵略xìng,所以唐与大食联盟的时候更多一些。

    在公元740年前后,倭玛亚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国内起义不断,扩张之势稍缓,吐蕃趁势在加强了对帕米尔高原南部国家的控制。

    克什米尔地区似乎自古至今纷争不断,吐蕃以武力和和亲的手段,控制了这一地区最大的两个国家大勃律和小勃律,当时吐蕃与小勃律国联姻,把公主嫁给了小勃律国的国王,这件事的后果是唐朝西北的二十余国“皆为吐蕃所制,献贡不通”。

    这使得唐王朝在这一地区的权威大大受损,从田仁琬、盖嘉运以及夫蒙灵察等人对这一地区接连不断的讨伐来看,唐玄宗对重树威信的**十分强烈。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高仙芝是第四个被派去征讨小勃律的将领,皇帝派来的内侍边令诚作了监军。使用宦官监督边将,是唐朝的一大特sè。

    从安西都护府的所在地龟兹出发,显然是高仙芝凭借经验做出的选择,帕米尔高原气候条件恶劣,只有夏秋两季稍稍温暖些。

    高仙芝所统帅的唐军数目为步骑一万人,再加上行军途中疏勒守将赵崇玭、拨换守将贾崇瓘、以及护密国,识匿国等军队的加入,最终总兵力大约在两万人左右。

    高仙芝在特勒满川将大军化整为零,分为三路,赵崇玼自北谷道进军,贾崇瓘自赤佛道进军,高仙芝和太监边令诚统率中军从护密国进军,在连云堡前集合。

    连云堡在今天阿富汗东北部,建筑在一座山峰上,东南西三面皆陡峭山崖,只有北部是平地,有喷赤河做屏障。山上堡内驻守的吐蕃军有一千人,在城南侧五、六公里左右修筑有木栅护墙,还驻扎有**千人,是易守难攻的险关。

    高仙芝首先得解决的,是渡过喷赤河的问题,此时夏季冰雪融化,河水暴涨。高仙芝在这件事上仍然表现出了过人的胆略和经验,高原上的河流都依赖周围雪山融化的雪水,白天阳光照shè,河水流量大,高原上夜间气温很低,流量自然小得多。

    高仙芝是命令部下在午夜渡河,这时的气温是一天的最低点!人不湿旗,马不湿鞯,这种说法固然夸张了些,但高仙芝的确轻易地克服了一个看起来不可能逾越的困难,这不仅对于之前他的士兵们,而且恐怕之后对于驻防在连云堡上的吐蕃军来说,都是个疯狂的举动。

    高仙芝自己也在渡河后喜出望外,“向吾半渡贼来,吾属败矣,今既济成列,是天以此贼赐我也”——这话是对胆小的边令诚说的,不过是对牛弹琴罢了。

    唐军在夜间渡河,并在清晨以前突然出现在连云堡前时,吐蕃军队还在睡梦中,哪里料得到敌人这么快就能兵临城下呢!

    但无论如何这仍然是一场攻坚战,勇敢和速度才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高仙芝选猛将李嗣业和田珍为左右陌刀将,率士卒猛攻连云堡,并下达了死命令,必须在中午之前拿下城池。

    攻克了这个要塞之后,能够阻挡高仙芝的步伐的,也许只有山口处海拔就达四千六百多米的坦驹岭了,而高仙芝面临的困难,也只剩下用什么方法鼓舞士卒的勇气,使他们有胆量跟随他翻越雪山继续前进了。太监边令诚就先尿了裤子,高仙芝只好将他和体质弱的士兵三千人留在连云堡。

    高仙芝则率部翻过雪山,这种事历史上也就三个人做过,另外两人一个是汉泥拔,一个是拿破仑,他们爬越的都是阿尔卑斯山,不过高度稍低而已。上山容易下山难,从坦驹岭山顶到南坡山下,至少有二十公里冰雪覆盖的陡峭山路,下去后就进入敌境,就是说,如果失败,是不可能有退路的。

    如果是一般的统帅,可能就直接强迫士兵下山,有后退的斩杀几个罢了,但这样一来肯定会大大挫伤士气,甚至有可能导致哗变。''高仙芝用了巧妙的办法,在登山之前早就派二十多人下山,扮作阿努越人来迎降,又欺骗说印度河上连接大勃律的藤桥已经斩断了,这样吐蕃援军就没法增援小勃律了,士兵们信以为真,就高高兴兴下山了。

    阿弩越也是不得不依附吐蕃的小国家,阿弩越城距小勃律国都不远,如果他们拒战,高仙芝的疲惫之师恐怕要大受损失,虽然他们不可能是唐军的对手,但即便是小小的延缓都有可能让吐蕃援军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