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6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强汉时一样,与王玄策同时代的名将也多的举不胜数的,但是知名度远远不能与李靖、秦叔宝、李世绩等相比,甚至连程咬金的名字都比他响亮,可是杜睿看过他的历史后大吃一惊,王玄策简直是个奇人。

    王玄策可说是个相当特异的人物,他所驱策的战场并非中国本土,而是在遥远的印度。在原本的历史上,贞观二十一年王玄策曾经奉命出使天竺,访问与唐有友好关系之印度玛卡达国的国王西拉迪提亚。在好不容易到了印度之后,却发现西拉迪提亚王已死,王位被一个叫做阿罗顺那的人所篡夺。同时,不光是玛卡达国,当时全印度几乎均陷入战乱之中。

    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见他们的财货多,贪婪之心大起,竟派了两千人马半路伏击,除王玄策、蒋师仁外从骑皆遇难,王玄策被擒扣押,后来,王玄策、蒋师仁寻机逃脱。

    王玄策这样就逃回了大唐吗?没有,他策马自印度大陆北上,发誓要灭绝印度,以雪使者被杀之耻,两人于是策马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泥婆罗,也就是后世的尼泊尔。

    在泥婆罗,王玄策与泥婆罗王阿姆修瓦尔曼谈判,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向泥婆罗借得七千骑兵,同时还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外加吐蕃松赞干布派来了一千二百名精锐骑兵,凑凑合合组成一支上万人的杂牌军。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自命为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就带着这么一点儿军队,王玄策踏上了复仇之路,对印度发起进攻。

    阿罗顺那当然不把王玄策这点军队放在眼里,出动数万象兵前来围攻。王玄策沉着应战,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用“火牛阵”一仗击溃印度数万象军,打得阿罗顺那丢盔弃甲。

    其时,天竺一方的总兵力至少有三万,王玄策以少数之兵获得大胜,而且还是在异国、并以异国之兵得胜,实在是不容易。这个难度比汉代时,常惠用异队攻匈奴还难。

    此战过后,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手段一一云梯、抛石车、火攻,狠攻月余。

    公元648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王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印度兵将三千,印度兵将落水溺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回中印度。

    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印度,并发誓要尽灭印度,在王玄策的指挥下,这支杂牌军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一路攻城略地,打得阿罗顺那闻风丧胆,无路可逃,印度兵将与唐军一接触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无法,只得去投靠东印度,求得东印度王尸鸠摩援兵,接着再招集散兵残将准备反攻唐军。

    然而,王玄策接踵而至,设分兵用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

    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

    由于东印度援助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亡东印度。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

    王玄策大概是考虑到即使把东印度灭了,大唐离得太远,得不到好处,只能便宜靠得近的泥婆罗和吐蕃,这才接受了尸鸠摩的求和,放了东印度一马方才罢兵回朝述职,同时将阿罗顺那披枷带锁押回长安。

    至此,王玄策的复仇之举非常成功,回到长安,向太宗献捷。太宗大喜过望,封王玄策散朝大夫。

    如果王玄策是十八、九世纪大英帝国的将军的话,他大可以就身陷牢狱一事要求赔偿,加上其恢复和平的大功,要将玛卡达国当成殖民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再怎么说,王玄策的功绩都是可和世界史上著名的罗伯特?克莱夫匹敌,而他更是对领土及权利的无缘,到底这是个人的资质呢?还是两人所属文明的价值观不同?

    王玄策乃是在印度这样的异国中,率领着尼泊尔异国的军队,与天竺大军作战而获得胜利的人,让这个人以英雄之姿在后世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王玄策其实曾经三度前往印度,最初并不是以正使的身份,而是副使。第二次前往时则升为正使,还被卷入提的王位篡夺事件,而率领了尼泊尔的骑兵大为活跃。其后他还曾经再一次前往,去做什么呢?其实他是去寺庙中参拜。是个立下了大功之后,挥挥双手就回去的人。中华的智慧与谦让表现的淋漓尽致,太让人佩服了!

    由于在中国境内他并没有做过什么,因此也没有什么特别发挥。在从印度回来后,也只是辛苦了就结束,算是有点可怜。这个人曾把包括自己所做过的事,以及印度的地理等做了详细的记录留传,叫做《中天竺行记》,可惜在晚唐因为战乱,已经散落,几乎没有留存下来的。



    关于这个人,后世日本的一个玄幻小说作家田中芳树认为一一即使是把他当成如好莱坞电影般具华丽风格之冒险电影主角也不是不行的。

    田中芳树的名字,对喜爱玄幻文学的中国读者来说或许并不陌生,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的另一大“拿手好戏”当属历史小说,尤其是以古代中国为背景的具有浪漫英雄主义特色的历史小说。

    杜睿前世曾看过的《天竺热风录》,就是以盛唐时期王玄策出使印度的真实故事为线索,再现了那段几乎被遗忘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虽为曾经立下“世界史上空前绝后奇功”的唐代使节,王玄策三度出使天竺的经历却在史书上鲜有记载。究其原因,杜睿前世在与朋友谈论这段历史的时候,曾不无幽默的表示,王玄策之所以被人淡忘,或许是因为被名著《西游记》中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夺目光彩淹没了,与之同时代的王玄策,而且他的官位比较低,在正史当中不可能单独为他树碑立传。一个人出名是要靠宣传的,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这位英雄最终为世人所遗忘。

    不过王玄策凭一人一国复仇,差点儿灭了印度,这是一段佳话。其壮勇不在班超、傅介子这些著名的使臣之下。

    薛万彻一听此时的天竺居然如此混乱,简直就是一个抱着金元宝还不设防的生病孩童,顿时大喜道:“既如大帅所言,这天竺如此羸弱,灭了天竺,又可以解决我们的钱粮问题,那就灭了天竺。”

    因为玄奘和尚的关系,大唐和天竺之间也曾多有来往,众将对天竺的印象也并非完全陌生,只是杜睿的出现,改变了历史,王玄策出使天竺的事情并没有上演,不过王玄策倒也没有被埋没,深知其能的杜睿在李承乾登基之后,就推荐王玄策做了漠北都护府的大都督。

    众将闻言,顿时轰然叫好。

    可是王玄策却微微皱眉,杜睿见状道:“席将军可有话要说!?”

    王玄策犹豫了一下,道:“大帅!天竺与大唐多有往来,彼此相善,天竺对大唐又一向恭顺,若是师出无名的话,恐怕~~~~~~~恐怕难免受人诟病!还请大帅三思!”

    众将闻言,顿时也都安静了下来,纷纷看向了杜睿,他们虽然都不在乎什么名不名的,可是国家的形象却不能不顾及。

    当初杜睿趁势灭亡新罗,还被人诟病了很长时间,要是他们不经皇命,擅自将天竺给灭了的话,朝中那些迂腐之人,难免又要乱言。

    杜睿闻言,点了点头,道:“此事倒也好办!”

    杜睿说得格外自信,他一向都是谋定而后动,在平灭了吐蕃之后,就派冯照去查探天竺的消息去了。

    此前出海远洋,冯照也曾跟随杜睿到过天竺,还见过戒日王,对天竺倒也熟悉,此时消息已经传了回来,席君买所说的名,大唐已经有了。



    “我大唐天朝上国,岂可兴无名之师!?”杜睿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对着席君买说道。

    在场的诸位将军对杜睿也是知之甚深,哪里还能不知道他的心里在盘算什么,每次杜睿露出这种笑容,也就意味着有人要倒霉了,只是不知道这一次天竺人是怎么犯在杜大帅的手里了。

    杜睿也不让众将就等,随即笑道:“前日已经传来消息,天竺国内大乱,戒日王去世,阿罗顺那谋逆,那戒日王一向与我大唐交好,如今王位被小人篡夺,我大唐身为友邦,岂能置之不理,况且,那阿罗顺那狂悖,居然趁着我大唐与吐蕃鏖战之时,擅自出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