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7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兵方面则是轻重骑兵结合,一般使用马槊,在近身肉搏时候则是用横刀,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唐样大刀”。

    横刀的锻造技术在当时世界上是极为先进的,锻造出来的刀锋锐无比,而且步骑两用,制造横刀的技术后来被日本学去,成就了日本刀后世的声名。



    唐军的铠甲抛弃了魏晋的具装铠,演变为以明光铠为代表的唐十三铠,重量更加轻,但是防御力却大大的提升。

    唐朝军队在武器上最大的优势是拥有成熟的弩,唐军一般使用四种弩,伏远弩射程三百步,擘张弩射程二百三十步,角弓弩射程二百步,单弓弩射程百六十步在不同范围均可以形成威胁。

    阿拉伯军队在这方面显然逊色不少,只有在马匹方面阿拉伯人占了绝对的优势,阿拉伯马是世界上最好的马种,这是唐军所不能相比的。

    高仙芝消灭石国之后,大唐在中亚的势力有所恢复,为了对抗高仙芝的进攻活动,阿拉伯联合河中所有属国准备进行反击,高仙芝得到这个情报之后于天宝10年四月,从安西出发,准备先发制人。

    在翻过帕米尔高原,越过沙漠,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高仙芝在七月份到达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逻斯,并且开始围攻怛逻斯城。由于阿拉伯人早就在准备对安西四镇的攻击,在接到高仙芝进攻的消息之后立即组织了十余万的大军赶往怛罗斯城,双方在怛逻斯河两岸、今天的奥李…阿塔附近展开了决战。

    在高仙芝的指挥之下唐军是极其善战的,靠着步兵的强弓硬弩,高仙芝曾经占有很大的优势,骑兵甚至一度完全压制了阿拉伯骑兵,但是由于阿拉伯联军数量极多,高仙芝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

    战斗进行到第五天,形势突变,唐军战斗到傍晚之后,葛逻禄雇佣兵突然叛变,他们从背后包围了唐军步兵,并且断绝了他们与骑兵的联系。

    而阿拉伯联军乘唐军因葛逻禄雇佣兵突然叛变而暂时混乱的机会,出动重骑兵突击唐军的中心,于是高仙芝终于溃败,两万人的安西精锐部队,只剩下数千人逃出生天。

    在收拢残兵之后骁勇的高仙芝并不甘心,依然想进行一次反击,但是在副将李嗣业的劝说之下终于放弃。

    由于对大唐军队在怛罗斯战役中表现的惊人的战斗力印象深刻,阿拉伯人并没有乘胜追击,只是巩固了他们在中亚的霸权而已。

    再后来因为阿拉伯军的主将阿布功高震主而被谋杀,手下大将齐雅德也被处死,其余部于是叛乱,呼罗珊陷入混乱,阿拉伯忙于平乱,对于遥远的大唐已经是有心无力了,而大唐方面由于安史之乱,国力大损,也只能放弃在中亚与阿拉伯的争夺。

    怛罗斯中葛逻禄部族是极其关键的角色,他们的叛变成为了怛罗斯之战的转折点,关于葛逻禄部反叛的原因,杜睿在研究历史的时候,认为这是和阿拉伯人交易的后果,葛逻禄人帮助阿拉伯人打败唐朝军队,而阿拉伯则默许葛逻禄人在两河流域附近的扩张。

    安西都护府在怛罗斯之战后损失惨重,精锐损失殆尽,但是盛唐时期的恢复能力是惊人的,仅仅过了两年,升任安西节度使的封常清于天宝十二年进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大破之,受降而还。”这说明安西都护府的实力已经大体恢复,如若不是安史之乱,安西都护府是有能力再次和阿拉伯人一较长短的。

    怛罗斯之战的后果是阿拉伯帝国完全控制了中亚,中亚开始了整体伊斯兰化的过程。另外一个众所周知的后果就是大唐的造纸术由此西传,撒马尔罕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造纸中心,西方文明也因此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关于唐朝最后退出中亚的争夺,杜睿在前世研究历史的时候,认为唐朝的退出不是因为怛罗斯之战,而是因为安史之乱,因为安史之乱,即使是怛罗斯之战获胜,唐朝依然会退出中亚,这是必然的结果。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叛反于范阳,天下大乱,唐朝在西域的辉煌也随着盛唐的崩溃而随风消逝,只留下那些不朽的诗篇还在被后人传唱了。

    杜睿可不会天真的认为,现而今大唐安定,国富民强,就可以轻松的战胜阿拉伯人,这个民族的疯狂可是举世闻名的,因此听到席君买突然提到大食的时候,心中登时一惊。

    “大食人难道也在打天竺的主意!?”

正文 第六章 狼子野心

    钵息德城,这里原本是昭武九姓之一米国的国都,不过米国在先后被西突厥和大食先后攻灭之后,这里已然成了大食东方总督易布拉西?默罕默德的治所。

    此刻默罕默德就端坐在城主府大殿正中央的帅位之上,阴沉着一张脸,眼中精光闪烁,时不时就象利剑一般刺在众将身上,令众将宛若坠入冰窖,大气也不敢出。

    大殿里不下四五十人,个个身材高大,威猛不凡,都是默罕默德的麾下重将,一眼就能瞧出,这些将领个个都是多次经历生死,砍下的人头没有一百也有八十,算得上一代人杰了,可是,在默罕默德面前,仍是不够看。

    默罕默德没有说话,他们谁也不敢吭声,一时间,整个帅帐里极是压抑、沉闷,空气好像都要凝固了一样,这些将军他们都很清楚,默罕默德是一个极其残暴的人,十四岁就跟随在欧麦尔一世的身边南征北战,杀过的人数以千计,欧麦尔一世对他也十分器重,见他委任为西方总督,地位和奥斯曼都平起平坐。

    那个时候的默罕默德意气风发,只可惜好景不长,欧麦尔一世去世之后,哈里发阿里在与穆阿维叶的争斗中落败身死,他的日子也不好过了,被从西方总督的位子上赶了下来,来到了钵息德城,对于那些反对穆阿维叶的什叶派异教徒。

    当然真正的敌人还并非那些只会在山沟沟和荒无人烟的沙漠之中躲躲藏藏的异教徒,而是来自东方的威胁。

    默罕默德脸色阴沉,扫视了众将一眼,缓缓开口,道:“你们说,那些该死的什叶派异教徒会藏在哪里?”

    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之路就是一条用铁和血铸就的血腥之路,在帝国兴起的初期,其大军所到之处,无情的推行伊斯兰教,凡不信奉仰伊斯兰的人都要给处死,这一点直到大食帝国后期扩张的时候,才有所改变。

    虽然阿拉伯人的手段十分血腥,可尽管如此,仍是有不少宗教在反对阿拉伯帝国,什叶派就是其中很有名的反对派,他们是阿拉伯帝国哈里发穆阿维叶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了解决这些反对派,穆阿维叶绞尽脑汁,也没有成功,多次眼看着就要抓住什叶派的伊玛目了,可是一转眼就又给他逃走了。造成这种情况的是什叶派有着数量众多的信徒,他们在掩护他们的伊玛目伊本?哈乃菲。

    所谓的什叶派,同样也是伊斯兰教的第二大教派,“什叶”,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党人”、“派别”,又译作“十叶派”。

    在伊斯兰教当中,什叶派是与逊尼派、哈瓦利吉派、穆尔吉埃派并称为早期伊斯兰教的四大政治派别,是伊斯兰教中除逊尼派外人数最多的一个教派。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什叶派以拥护穆罕默德的侄子、女婿阿里及其后裔担任穆斯林领袖伊玛目为其主要特征,故又称作阿里派,与逊尼派相对,该派只承认哈希姆家族的阿里及其后裔为合法继承人,并尊奉阿里与其后代为“伊玛目”,认为他们是“受安拉保护,永不犯错误”的贤人,甚至高于穆罕默德,且认为末代伊玛目已隐遁,将以救世主身份再现,后因内部主张分歧,又相继分化出凯萨尼派、栽德派、伊斯玛仪派、十二伊玛目派等派别和许多支系。

    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后,穆斯林内部曾在由谁担任哈里发的问题上发生分歧。后经协商,先后推选艾卜?伯克尔担任哈里发,此后伯克尔去世之后,又推举了欧麦尔。

    但在此期间,仍有人主张先知穆罕默德的权力应由其亲属中信教最早、追随穆罕默德传教有功的阿里来继承。

    当时穆罕默德的门弟子赛尔曼?法里西、艾卜?达尔等人宣称穆罕默德生前曾有遗嘱指定阿里为继承人,从而逐渐形成一个拥护阿里为哈里发的派别势力,被称作阿里党人。

    在欧麦尔一世去世之后,原本为王最高的奥斯曼又在埃及战死,阿里顺利当选为第三任哈里发。

    可是由于部分圣门弟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