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9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朝人张英,在朝廷做宰相。老家跟邻居因为房基地发生纠纷,邻居因为扩建房子,占了张家三尺地,张家不服气,官司打到县衙里。张英知道这事后,没有凭借官威向县衙施压,而是写了一封信给母亲,信里是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劝母亲何必为了三尺地而打官司,万里长城今天依然屹立,但谁还记得长城当年的主人秦始皇呢!邻居听说此事后,很惭愧,不仅退回三尺地,还主动再让三尺地,两家间就形成六尺宽的巷子,后人美称“六尺巷”。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想要孩子勤奋,做父母的自己就不能懒散,想要孩子诚实,做父母的自己就不要张嘴瞎话来。

    《颜氏家训》说:“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南宋理学家朱熹曾感叹:“只要一家和谐平安,就算缺衣少食,也会觉得快乐。”

    家庭和谐是生活快乐的根基、源泉,身处硝烟弥漫家庭内的人,无论做多大官,赚多少钱,都不可能真正快乐。

    明朝徐溥,官至首辅,名声很好。据说徐溥为了修养自己的品德,自小开始就立了一规矩:准备两个瓶子,一瓶装黑豆、一瓶装黄豆;每当做了一件善事,就投一黄豆;做了不好的事或者动了坏念头、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就投一黑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但长期坚持下来,黄豆远远多于了黑豆。

    清代林则徐有一幅训子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损其过。”希望儿孙自强自立,不要做啃老族。

    郑板桥是清朝“扬州八怪”之一,他的教育理念是:“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因为在外做官,孩子放在弟弟家带着,郑板桥交代弟弟,一定要严格要求小孩,和仆人的子女平等对待:“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

    曾国藩是清末湘军首领。他权管四省,位列三公,拜相封侯,他的儿子可算得上是“正牌高。干子弟”了。然而,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都没有变成“衙内”和“大少爷”。

    曾纪泽诗文书画俱佳,成为清朝著名的外交家;曾纪鸿虽不幸早死,但其研究古算学亦取得相当成就。不仅儿子个个成才,孙辈还出了曾广均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宝荪、曾约农这样的教育家和学者。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曾国藩教子有方,“爱之以其道”。

    曾国藩对“官二代”的毛病深有警惕,多次严词训诫儿子们不要学歪风邪气:“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一傲字,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

    儿子曾纪鸿去长沙参加考试时,曾国藩又特别写信告诫:出门在外,一定要谦谨,万不可张扬,考试前也不要去拜访州县官员。

    曾国藩祖训八字:“书、蔬、鱼、猪、早、扫、考、宝。”

    其中蔬、鱼、猪是中国古代农村的生活内容。其他几项今天仍有重要意义:书,就是读书,读书是为了明晓道理;早,就是早起,不贪恋被窝之舒适;扫,就是扫除,勤劳;考,就是祭祀,孝顺先人和父母;宝,就是善待亲族邻里,一个人不能独善其身,一个家也不能独善其家,与人愉快相处,这是居家的至宝。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曾国藩在教育子女方面,总结了一个“八本”理论:读书以训诂为本,即要求老老实实读书,不耍滑头;作诗文以声调为本,诗文不要求花哨;侍奉长辈以让其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怒为本;立身以诚信为本;持家以勤为本;做官以不爱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八本”,可说是涵括了曾国藩的读书求学经验和做人处世经验。

    教育子女,杜睿自认为已经尽到了身为人父的责任,而且家资,杜睿身为大唐首富,富可敌国,自然可以让子女都衣食无忧。

    那些人还要再劝,可是杜睿却根本就不以为意,说得多了,反倒是好像他们有异心似的,也就只好闭口不言了。

    #¥#¥#¥#¥#¥#¥#¥#¥#¥#¥#¥#¥#¥#¥#

    在大马士革休整了五天之后,杜睿一声令下,唐军再次动了起来,为了达到最大的震慑效果,自然是精锐尽出,盔明甲亮,杀气腾腾的唐军四面出击,所过之处都是震惊不已,无论是阿拉伯人还是土人,这辈子还没有见过如此精锐的军队呢,即使能征善战的阿拉伯军队也没有如此了得。

    这无异于一剂强心剂,很快就让原本还有些迟疑的土人坚定了信心,反抗的风暴越刮越猛,阿拉伯帝国境内,到处都是反抗的声音,当地驻军被偷袭,阿拉伯人被驱逐,烽火燃遍了整个帝国的每一处角落。

    这些天不断的有起义军前来投靠,他们对换一个主人似乎一点都不抵触,或许在他们看来,实力更加强大,待人却更加和善的唐人要比那些高高在上的穆斯林要可爱的多了。

    唐军四面出击,不断的巩固战果,如同秋风扫落叶,异常顺利,没有遇到象样的抵抗,间或有些不长眼的阿拉伯帝国残余势力前来阻止唐军,也全被唐军劈成了碎片。

    半个月后,唐军开始南下,朝着阿拉伯半岛开进了,这个时候原本庞大的阿拉伯帝国势力范围已经缩小到了当年他们立国的时候,仅仅限于阿拉伯半岛之内了。

    眼看着胜利在望,唐军上下无不期盼着立时赶到麦地那,一鼓作气拿下麦地那,灭了阿拉伯帝国。不仅唐军是如此想的,就是那些起义暴。动的奴隶也是这么期盼的。阿拉伯帝国一天不灭,他们的心里就一天得不到平静,曾经的血海深仇,就一直刻在他们的心里,无法得到化解。

    然而,当唐军行至麦地那仅仅一百里,只要前进,就可以彻底摧毁这个庞大帝国的时候,杜睿却是做了一个让人想不到的决定,他竟然下令唐军停止前进,就在离麦地那百里之地扎营。

    数十万唐军加上数十万投靠过来的起义部队扎下营寨,连绵数百余里,一座接一座的帐幕,一眼望不到头,不知道有多少。

    杜睿这命令太难以让人理解了,众将满肚子的不解,一安排好营地的事儿,就赶去见杜睿,准备弄个明白。

    “大帅,为何要停止前进?我们离麦地那只有一百里了呢,一百里啊,骑兵不过三两个时辰就能赶到。”

    “大食狗的主力全都被我军歼灭,麦地那现在就是空城一座,只要我们赶到,必能一鼓作气而拿下,拿下了麦地那,大食必然灭亡,我们就建立了不世奇功。”



    这也是杜睿的威望甚重,要不然的话,这些骄兵悍将一定会责备杜睿,甚至骂出声来。

    杜睿见状,他也知道,今天要是不给众将说明白是不行的,挥手阻止众将吵闹,道:“你们想的是如何最快的打下麦地那,而我们想的是全局。麦地那是大食的都地,是大食帝国的发源地,就连他们的先知穆罕默德的遗体都葬在这里,除了麦加,麦地那就是大食最为神圣的地方,若是我们能打下麦地那的话,我们就能灭了大食。可是,你们想过另一个问题么?大食立国数十年,根基不浅呐,在各地必然还有很多残余势力,这为我们以后追剿会带来无穷麻烦。本帅的意思就是,我们暂缓朝麦地那进攻,让叶齐德一世能够有时间调集兵力,最好是把大食在各地的残余兵力全部调来,便于我们毕其功于一役。”

    “大帅是准备围点打援!”杜睿的话音刚落,苏麟连惊喜的叫道。

    在众将之中,苏麟是最急于灭了阿拉伯帝国的,他要向所有的穆斯林报仇雪恨。

    不过很显然,杜睿的决定是最恰当的,把阿拉伯帝国的所有力量全歼在麦地那,那么,接下来大唐在接管阿拉伯帝国旧有势力的时候,就能轻松许多,不用整天烦心,这里又发生暴。乱,那里又发生叛变的。

    阿拉伯帝国幅员不小,若是残余势力留守各处,唐军分兵追剿,那是多大的麻烦?绝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