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丁甘仁医案-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胃清宣。 
炒淮药(三钱) 川象贝(各二钱) 通草(八分) 佩兰梗(一钱五分) 云茯苓(三钱) 陈广皮(一钱) 
炒谷麦芽(各三钱) 香稻叶露(三两) 蔷薇花露(三两,二味后入) 
十二诊 中发背腐肉虽去七八,新肉生长迟迟。皆由正气亏虚,不能生长肌肉,口舌糜腐碎痛,牙龈腐 
烂,妨于咽饮,谷食衰少,苔粉腻,虚火挟湿浊上浮,脾胃生气无权,还虑正虚不支,致生变迁。再拟和胃清化。 
真芦荟(八分) 甘中黄(五分) 赤茯苓(三钱) 京玄参(一钱五分) 胡黄连(五分) 活贯众(三钱) 
川象贝(各二钱) 通 
草(八分) 生熟谷芽(各三钱) 蔷薇花露(三两) 香稻叶露(三两,二味后入) 



卷八外科案

乳岩

属性:庄右 脉左寸关弦数不静,右寸关濡滑而数,舌苔剥绛,乳岩肿硬已久,阴液亏而难复,肝阳旺而易升,血 
不养筋,营卫不得流通,所以睡醒则遍体酸疼,腰腿尤甚。连投滋阴柔肝,清热安神之剂,尚觉合度,仍守原 
意出入。 
西洋参(另煎汁冲服,二钱) 朱茯神(三钱) 蛤粉炒阿胶(一钱五分) 丝瓜络(二钱) 霍山石斛(三钱) 
生左牡蛎(八钱) 嫩白薇(一钱五分) 鲜竹茹(二钱) 大麦冬(二钱) 青龙齿(三钱) 全栝蒌(切,四钱) 
鲜枇杷叶(去毛、包,三张) 鲜生地(四钱) 川贝母(二钱) 生白芍(一钱五分) 香谷芽露(后入,半斤) 
外用金箍散、冲和膏,陈醋、白蜜调敷。 
二诊 脉象尺部细弱,寸关弦细而数,舌质红绛,遍体酸痛,腰膝尤甚,纳谷减少,口干不多饮,腑行燥 
结,小溲淡黄,乳岩依然肿硬不消,皆由阴液亏耗,血不养筋,血虚生热,筋热则酸,络热则痛。况肝主一身之 
筋,筋无血养,虚阳易浮,腹内作胀,亦是肝横热郁,阳 
明通降失司。欲清络热,必滋其阴,欲柔其肝,必养其血,俾得血液充足,则络热自清,而肢节之痛,亦当轻减矣。 
西洋参(另煎汁冲服,二钱) 生左牡蛎(八钱) 蛤粉炒 阿胶(一钱五分) 霍山石斛(三钱) 
青龙齿(二钱) 羚羊片(另煎汁冲服,四分) 大麦冬(三钱) 生白芍(二钱) 嫩白薇(一钱五分) 
鲜生地(四钱) 甜瓜子(三钱) 鲜竹茹(二钱) 嫩桑枝(一两) 丝瓜络(五钱,二味煎汤代水) 
另∶真珠粉二分,用嫩钩钩三钱,金器一具,煎汤送下。 
三诊 遍体酸疼,腰膝尤甚,溲黄便结,纳谷减少,口干不多饮,乳岩依然肿硬不消,皆由阴液亏耗,血不 
养筋。筋热则酸,络热则痛,病情夹杂,难许速效。再拟养血清络。 
西洋参(二钱) 羚羊片(另煎汁冲服,八分) 黑芝麻(三钱) 霍山石斛(三钱) 左牡蛎(八钱) 
青龙齿(三钱) 蛤粉炒阿胶(二钱) 大地龙(酒洗,三钱) 大麦冬(二钱) 生白芍(一钱五分) 
嫩桑枝(一两) 首乌藤(三钱) 鲜生地(四钱) 川贝母(五钱) 甜瓜子(三钱) 丝瓜络(五钱,二味 
煎汤代水) 
另∶真珠粉二分,用朱灯心两扎,金器一具,煎汤送下。 
四诊 乳岩起病,阴血亏虚,肝阳化风入络,肢节酸疼,心悸气逆,时轻时剧,音声欠扬,舌质光红,苔薄 
腻黄,脉象左弦数右濡数,病情夹杂,还虑增剧。姑拟养肝体以柔肝木,安心神而化痰热。 
西洋参(一钱五分) 朱茯神(三钱) 川象贝(各二钱) 柏子仁(三钱) 黑芝麻(三钱) 霍山石斛(三钱) 
青龙齿(三钱) 栝蒌皮(二钱) 凤凰衣(一钱五分) 夜交藤(四钱) 真珠母(六钱) 生地(蛤粉拌,三钱) 
嫩钩钩(后入,三钱) 蔷薇花露(一两) 香稻叶露(四钱,二味后入) 
另∶真珠粉二分,朱灯心二扎煎汤送下。 
王右 肝郁木不条达,挟痰瘀凝结,乳房属胃,乳头属肝,肝胃两经之络,被阻遏而不得宣通,乳部结块, 
己延三四月之久,按之疼痛,恐成乳岩。姑拟清肝郁而化痰瘀,撤消通气饮合逍遥散出入。 
全当归(二钱) 京赤芍(二钱) 银柴胡(八分) 薄荷叶(八分) 青陈皮(各一钱) 苦桔梗(一钱) 
全栝蒌(切,四钱) 紫丹参(二钱) 生香附(二钱) 大贝母(三钱) 炙僵蚕(三钱) 丝瓜络(二钱) 
青橘叶(一钱五分) 



卷八外科案

肝疽

属性:郑左 肝疽生于左胁肋,漫肿而硬,按之疼痛,大 
如手掌。此气阴两亏,肝郁挟痰湿凝结,营卫不从,有酿脓之象。宜消托兼施,消未成之毒,托已成之脓也。 
如脓从外泄则吉,破膜则危。 
生黄 (六钱) 生草节(八分) 川象贝(各二钱) 皂角针(一钱) 全当归(三钱) 苦桔梗(一钱) 
炙僵蚕(三钱) 陈广皮(一钱) 生赤芍(三钱) 银州柴胡(一钱) 炙甲片(一钱) 
外用十将丹、平安散、阳和膏。 
二诊 前投益气消托之剂,肝疽肿硬疼痛,较前大减,可望消散。惟神疲肢倦,形肉削瘦,脉象濡软,气血 
两亏,痰湿未能尽化。既见效机,仍守原意出入。 
生黄 (六钱) 云茯苓(三钱) 川象贝(各二钱) 杜赤豆(一两) 全当归(三钱) 生草节(六分) 
紫丹参(二钱) 生苡仁(四钱) 生赤芍(三钱) 陈广皮(一钱) 鲜荷叶(一角) 



卷八外科案

肺疽

属性:王右 肺疽已成,漫肿如盆,疼痛不已,胸闷气结,汗多肢冷,脉象濡细。初由风邪痰瘀,蕴结肺俞,继则酿 
脓,肺炎叶举,清肃之令不得下行,颇虑正不支持,致虚脱之变!勉拟扶正托毒,清肺化痰,尽人力以冀天眷耳。 
生黄 (四钱) 抱茯神(三钱) 京赤芍(二钱) 丝瓜络(二钱) 生草节(八分) 炙远志肉(一钱) 
象贝母(三钱) 冬瓜子 
(二钱) 苦桔梗(一钱) 全当归(二钱) 炙僵蚕(三钱) 栝蒌皮(二钱) 水炙桑皮(二钱) 



卷八外科案

鼻痔

属性:傅右 阳明湿浊上升,鼻痔壅塞,头目不清,畏风怯冷,肢体作酸,肺胃气虚。拟营卫并调,兼肃肺胃。 
潞党参(一钱五分) 全当归(二钱) 大白芍(一钱五分) 陈辛夷(八分) 苍耳子(一钱五分) 
大川芎(八分) 藿香梗(一钱五分) 云茯苓(三钱) 生白术(一钱) 陈广皮(一钱) 煨姜(二片) 
外用柳花散,麻油调揉。 



卷八外科案

鼻疳

属性:贾左 肺胃积热,酿成鼻疳,迎香腐缺,鼻准已塌,内外之肿不消,防其崩陷。拟再造散加减。 
羚羊尖(另煎汁冲服,一钱) 大麦冬(三钱) 天花粉(三钱) 京玄参(二钱) 京赤芍(二钱) 
酒炒黄芩(一钱) 寒水石(三钱) 连翘壳(三钱) 大贝母(三钱) 夏枯草(二钱) 鲜竹叶(三十片) 
干芦根(去节,一两) 
外用治疳结毒灵药。 



卷八外科案

疔疮

属性:李右 掌心疔顶虽溃,未曾得脓,四围肿硬疼痛,湿火蕴结,血凝毒滞,症势非轻。急拟清解托毒。 
甘菊花(五钱) 地丁草(三钱) 京赤芍(二钱) 薄荷叶(八分) 生草节(六分) 大贝母(三钱) 
炙僵蚕(三钱) 金银花(三钱) 连翘壳(三钱) 草河车(一钱五分) 丝瓜络(二钱) 
外科蟾酥丸(开水化服,二粒) 
外用九黄丹、太乙膏,四周用玉露散、菊花露调敷。 



卷八外科案

湿疮

属性:徐左 湿瘰发于遍体,浸淫作痒,延今已久。血虚生热生风,脾弱生湿,风湿热蕴蒸于脾肺两经也。姑拟 
清营祛风,而化湿热。 
净蝉衣(八分) 小生地(四钱) 粉丹皮(一钱五分) 肥玉竹(三钱) 茯苓皮(三钱) 通草(八分) 
六一散(包,三钱) 苦参片(一钱五分) 绿豆衣(三钱) 
外用皮脂散,麻油调敷。 



卷八外科案

痔疮

属性:吴左 外痔 痛已止,脱肛未收。气虚不能收摄, 
阴虚湿热下注,大肠不清,传导变化乏力,苔薄腻,脉濡滑。姑拟补中益气,育阴清化。 
米炒南沙参(二钱) 蜜炙升麻(五分) 清炙黄 (二钱) 炒扁豆衣(三钱) 朱茯神(三钱) 水炙 
桑叶(三钱) 净槐米(包,三钱) 生白术(二钱) 土炒当归(三钱) 杜赤豆(一两) 灶心黄土(一两,荷叶 
包,煎汤代水) 
潘左 外痔 痛,脱肛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