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残相争,随着个自的业行,承受不同的苦难。只要没有停止轮回,还有无尽的未
来世,要流转在六道中,为了生存而相食、相争。
    一切世间都是无常、有为、心缘生的现象,不断生灭、变异。三界众生(欲
界六道众生、色界天人、无色界天人)随着个自的业而受生、得身,只要有身,
就有身心现象不断变异、磨灭、败坏的辛苦,就有无明行的冲动与不安。
    六道轮回就是苦,相依相食就是苦,生存竞争就是苦,无常炽燃就是苦,五
盖覆心就是苦,生命不安就是苦,还有烦恼就是苦一切世间不可乐!如是,

233 修习六明分想

234 原始佛法生死书

正知正念、舍心住,灭尽对于三界的爱染,心不抓取,则诸行止息、清凉、安乐。
    六、死想:收摄心念,系念面前,无有他想,专精念死‘所谓死者,此没
生彼,往来诸趣,命逝不停,诸根散坏,如腐败木,命根断绝,宗族分离,无形
无响,亦无相貌。’3 如此思惟
    ˙所谓死亡,就是众生从这个界面、这类生命状态灭,投生到另一个相应的
界面、成为那类众生;随着因缘业报,而往来于天、人、畜生、地狱、饿鬼五趣。
    ˙有生必然有死,这是确定无疑的。-切众生寿命都有限,没有谁能永生不
死,即使佛、阿罗汉、天人,也有身坏命终的一天。我过去世曾死,今生也必定
会死,根本逃避不了,害怕也无济于事,不如现在就开始准备面对死亡。
    ˙生命现象,只存于一呼一吸之间,息出而不入,也就是生命终止的时刻。
身体所有器官、细胞,不停地生灭、变异、磨灭,终将完全败坏;一期寿命,不
过是一段生灭的旅程。所以,不必乐生,也不必畏死。
    ˙在死亡的那一刻,命根断灭。这个身体将像其他的死尸一样,诸根散坏、
腐败、不净,像丢在坟冢间的朽木,连樵夫都不屑一顾。对这恶露不净的色身,
我应该生起厌离心,不应该贪爱执取、恩爱宠惜。
    ˙死亡之后,必须舍弃世间的一切,和关系亲密的宗族分离。死亡无形无响、
也没有相貌,却与此身形影不离。色身、财物、人际,实无一样可常保、可凭待、
可依恋!既然终归散灭,我当现在就修习舍心住,对一切不要那么贪着不舍,增
加身心的苦迫。
    ˙我的生命是这么不确定啊!因为死亡无常逼迫,随时都可能来临!今世如
果没有证悟涅槃、了脱生死,死后必会随着业缘而投生,未来仍有无尽的生死轮
回、及吃不完的苦,令人心生悚惧!所以,必须及早把握可用之身,精勤修习,
在每一个出入息间,无间断的思惟死亡,把对死亡的悚惧感,转化成强大的精进
力,断除对于身心及世间的贪爱和执着。只有灭尽欲贪,才能断除轮回。
    ˙把死亡时必须舍弃一切的‘舍心’,提前放在当下的每一个心念,六根触境
都正知正念,随观无常、随观生灭、随观离欲、随观灭,心安住在舍离、不动摇

235 修习六明分想

236 原始佛法生死书

的圆满状态。心没有挂碍就没有恐怖,随时平静的接受死亡的来临。
    孩子!你当于一切行中随观无常而住、于无常中随观苦、于苦中随观无我、
正观四食断喜贪、见一切世间不可乐而思出离、于念死时知舍离。”
    童子禀告佛陀说:“如世尊所教,当安住于四不坏净、增修六明分想,这些我
都做到了。但是,我现在心里有这样的挂念:我死了以后,不知我的祖父树提长
者会如何?”
    当时,树提长者也陪在长寿童子病床边,听到孙子对自己的不舍和挂念,连
忙提醒长寿童子说:“孩子!你心里不要挂念着我!你现在应该专心听世尊说法,
依照世尊的教导,正思惟、正忆念,可以得到数不尽的福利、安乐、饶益!”
    听到祖父的叮咛,长寿童子当下正念,禀告世尊:“我确实于一切行中随观无
常而住、于无常中随观苦、于苦中随观无我、正观四食断喜贪、见一切世间不可
乐而思出离、于念死时知舍离此六明分想,常现在前。”
    佛陀告诉童子:“你现在可以自己记说证二果斯陀含。”
    长寿童子禀告佛陀:“世尊!希望世尊留在此会,接受我的供养。”
    当时,世尊默然,表示答应。
    长寿童子立即吩咐家众,准备各式清净、丰美的饮食,恭敬供养世尊。
    世尊食后,又为童子说种种法义,示教、照喜之后,离座而去。

'提要'

    生命的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如实知的智慧,所以佛说:“人生百岁,不如一日
得见生灭法。”长寿童子于佛前自记说:“此六明分想,常现在前。”等于是自记
说,已能绵密的“见苦、见法、见无常”而“舍心住”,内观纯熟,故六明想“常
现在前”。虽以稚龄而命终,但已知法、见法、入法流,被佛陀授记证斯陀洹。法
身无尽,实是真长寿!而树提长者,不痴迷、不贪着于世间情缘,为了童子真正
的福利,殷切提醒重病临终的孙子,放下对自己的挂念和不舍,依照世尊的教法

237 修习六明分想

238 原始佛法生死书

正思惟、善护念,善心命终则后世续善、长夜安乐。这种用正法来安慰、帮助亲
人面对病苦及临终的利他情怀,值得借镜。
    经文中“观食想”由于饮食的过程,同时具足触食(眼见色、鼻嗅香、
舌尝味、身觉触)、意思食(想要食物的冲动)及识食(分别饥饿、吃什么、吃得
好不好),所以,正知饮食是正知四食的根本。饮食知量,正知维持色身是为清修
梵行、回向世间少苦离苦的力道;触食就能跟着知量,正知六根触境是为见苦、
离苦;意思食也能跟着知量,于意念起动时用法作意,断除无明冲动;识食也就
跟着知量,正知生命的导向是为断除贪瞋痴,所以见相即见缘起、无常、生灭,
如实分别而无取着、无爱染。因此,修行的入手处,就在饮食知量、知导向、清
淡不粗重。
    饮食知量,是要灭除对饮食的欲贪,而非否定饮食营养均衡的重要性;修习
观食不净、进而厌离,也只是为了灭除不当的欲贪,不是叫人不要吃,因为体弱
气虚是无法专精内观、修行的。现代人着重吃,类似“二九九吃到饱”的促销手
法又到处有,间接鼓励过度消费、纵情口腹,助长人性的欲贪。出家人在意素食
怎样煮比较好吃,在家人讲究吃口味还要吃得有地位,胃口越养越大、欲火越涨
越高、我慢越来越强。正知饮食,就要吃得刚好,吃得环保,明白吃是为了导向
自己及他人少苦离苦。在家人如果要吃荤,就要吃“净肉”不自手杀、不叫
人杀、不为我而被杀。
    关于六明分想的内容,北传阿含经文作“一切行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
想、观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而南传巴利本作“一切行无常想、无常
苦想、苦无我想、断想、离贪想、灭想而住”(廖文灿译《巴利语佛经选译》本段
作:“在一切诸一起作之中,随看无常而住。在无常之中,一起知苦;在苦之中,
一起知无自我;一起知彻底舍断,一起知离染,一起知灭。”),与四念处十六胜
行法念处的“随观无常、随观断、随观离欲、随观灭”比较相应,法次法向融透
一贯,值得参考。
    日常实修作意无常、苦、无我,可以观想“不断生灭、坏灭”相;断贪

239 修习六明分想

240 原始佛法生死书

食,可以观想“食物链”相;作意一切世间不可乐,可以观想“六道轮回”相;
作意死想,可以观想命根断绝的“死尸”相。

'注释'

 1 观食想:《杂阿含经》食相应(印顺本编入因缘相应)经文,主旨在正观四食,
   断除对四食的喜贪(参见明和讲堂编译《分享杂阿含经4  正见缘起断生死》
   三0五三五五页。本段读经笔记,参考《正见缘起断生死》三二三页“正观
   四食”经文。)《长阿含经》中,相关经文的“观食想”,是指观食不净想,如:
   ˙“云何九生法?谓九想:不净想、观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无
    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尽想、无欲想。”(见《佛光大藏经》长阿含经
    卷第九、十上经)
   ˙“复有五法,谓五趣解脱:一者、身不净想,二者、食不净想,三者、一切
    行无常想,四者、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五者、死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