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在期待解惑的时机,沙门瞿昙有能力开示我、使我觉悟。如果阿难您不怕辛劳,
请您为我禀告瞿昙:‘可否拨些时间,回答我的问题?’”
    阿难回答:“不要逼世尊回答你的问题,世尊已经非常疲惫了!”
    须跋陀罗再三请求,阿难亦再三回拒。
    须跋陀罗再恳求说:“我听以前年老的出家大师说:‘要经过很久、很久的时
间,才有如来、应供、等正觉这样完全觉醒的生命,出现在世间。如同优昙钵花,
三千年才会开花一次那么难得。’而今日中夜,如来就要离开色身而涅槃了。我

357 不得八正道,无沙门果

358 远尘离垢法眼净

现在对法有疑惑,一直很有信心的在期待解惑的时机,沙门瞿昙有能力开示我、
使我觉悟。如果阿难您不怕辛劳,请您为我禀告沙门瞿昙!”
    阿难还是答说:“须跋陀罗!你不要逼世尊,世尊今日非常疲惫!”
    这时,世尊用天耳通,听到阿难和须跋陀罗之间的对话,于是告诉阿难:“你
不要阻档这位外道出家人须跋陀罗!让他进来,问清楚他的疑惑。为什么呢?这
是我最后一次和外道出家人论说法义,这是最后一位听闻我的说法而证悟觉醒的
善来比丘,他就是须跋陀罗。”
    那时,须跋陀罗听到世尊要为他开示法义,非常高兴,益增他领受正法的欢
喜心。他向世尊歇止处走来,和世尊互相问候、慰勉辛劳之后,于一旁坐下,禀
告世尊说:“瞿昙!对所有世间现象的研究和探索,最知名、最权威的,就属富兰
那迦叶等六位大师,他们各自标榜:‘这样是出家人,要这样出家修行。’瞿昙!
他们所说的各种不同的宗旨,真的都能引导出家人证悟、解脱吗?”
    世尊听后,说偈言:
    “我二十九岁出家修习成觉之道,证道迄今,已经五十余年。身、口、意的
行为都安止于明觉,修持清净无染的戒行。除此之外,如果稍微偏离了这样的修
行之道,就不算是真正的沙门。”
    佛陀告诉须跋陀罗:“对于开示实相的法,以及要通向完全解脱所应遵循和修
持的戒律,如果偏离八正道没有在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
正念、正定  这八种知见和修法上有所成就,他是不可能得到修行成就的初果
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
    “须跋陀罗!依住于正法律,努力修持八正道并且有成就的人,他心量广大、
行为端正、有通向完全觉醒的愿力。他知道一切现象的因缘果报,以及苦、集、
灭、道的真谛(正见);对正见有了如实的知见,他就具备了端正的志向和思惟能
力(正志);有正见为基础、正志为导向,这样的修行人所展开的身、口、意的行
为,必然远离贪欲、抓取,持守于端正清净的境界(正语、正业、正命);他知道
对善法、恶法的分别和取舍,精进不放逸(正精进);他知道身、受、心、法的护

359 不得八正道,无沙门果

360 远尘离垢法眼净

持,令其念念明觉(正念);对所有的知见和修持,安住于依无常、依远离、
依离欲、依灭、向于舍,有止有观且坚固不动摇(正定)。这样的修行人,他能够
得到修行成就的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
    “除此之外,在外道没有真正的修行方法,那些外道所学,只是空谈出家修
行,没有实义,所作所为只是宗教活动而已,他们不是真正的沙门、婆罗门。正
因如此,我今在大众中,作如狮子吼般的教示,以开示觉醒之道。”
    佛陀说这些法义的时候,须跋陀罗这位外道出家人,知见了正法律和八正道,
经由检视自身的生命经验,认清了世间邪见和正法的差别,当下领悟正法,远尘、
离垢,得法眼净。
    那时,须跋陀罗当下见法(见证苦、集、灭、道的缘起现象),得法(超越了
无明业惑,体会到了法身的清净无染),知法(知道了修行的法次法向),入法(进
入法流,人法一体),解开了所有的疑惑。之所以有此成就,不是由于对其他外道
的信靠,不是因为其他外力的帮助,而是依住于正法律的知见,心得明觉,无所
畏惧。
    须跋陀罗从座中起身,整理衣服,右膝着地,向尊者阿难说:“你得这么好的
利益!你有这么好的大师!你能成为大师的弟子,常常领受大师清净法义的教诲
,如同甘露灌顶。我现在如果能够依住于正法律,出家学道,摄受身心,成为接
受完整戒律的比丘,也一定能得到这么好的利益!”
    尊者阿难于是禀告佛陀:“世尊!这位须跋陀罗外道出家人,现在请求能依住
于正法律,出家学道,接受戒律,摄受身心,得到比丘的身分。”
    世尊告诉须跋陀罗:“你现在就是比丘了,好好来修习正法、正律,清净你的
身、口、意行吧!”
    尊者须跋陀罗就在当时出家学道,接受完整的戒律,成为比丘。他如实思惟
佛陀对于八正道的演义,如实证悟,乃至离慢清净、念念明觉,心得解脱,证阿
罗汉。
    尊者须跋陀罗得阿罗汉后,心意识完全明觉,安住于解脱的菩提乐中。完全

361 不得八正道,无沙门果

362 远尘离垢法眼净

觉知后,心生此念:我不忍看到佛陀般涅槃,我应当先佛陀般涅槃。
    彼时,尊者须跋陀罗于是先般涅槃,然后世尊般涅槃。

'提要'八正道,佛陀最后的教示

    卅五岁证道,弘法四十五载,世尊八十岁的业报身,老矣病矣!世尊决定于
今日舍此色身;于无余依涅槃而般涅槃!
    消息传到须跋陀罗耳中,他心中又惊又慌!年高一百二十岁,又是俱夷那竭
国人心目中的阿罗汉,他所受到的恭敬供养,非一般外道修行人所能媲及。但是,
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内心的贪瞋痴未断除,对法仍有很大的疑惑,并未如阿罗
汉般清净解脱。他知道世尊有能力帮助他了悟真理,但是多年来碍于面子问题,
一直不愿意拉下老脸,向年轻他四十岁的世尊请教。
    而今日,世尊就要般涅槃了!这是他闻法的最后机会!想想自己,来。不多,
一生辛苦修行,若是无法证道,岂不抱憾而终!此时不问,更待何时?立即前往
双树林中,请求世尊指点迷津。
    须跋陀罗的疑惑是:当时外道对出家人各有定义,什么才是真正的出家人?
佛陀僧团中的沙门和外道沙门,有何差别呢?
    世尊回答:只有在正法、律中,依照八正道修行满足,才能证得出世间的智
慧,得沙门果。
    为什么佛陀说:只有走在八正道上,身心现象才能清净呢?
    出家成为沙门,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断除贪瞋痴,使生命达到完全解脱的清
净状态。如果没有正法律,结果就只是在各种知见上诤论、打转,反而强化心中
我见、憍慢的习气。这与出离道所强调的断除我慢,完全背道而驰。
    所谓正法,是指四圣谛、十二因缘法、四念处、七觉支、八正道等,培养正
观与透入宇宙实相的解脱之道;正律,是指佛陀为助人离断贪瞋痴、修行解脱道,
而制定的各种戒律。

363 不得八正道,无沙门果

364 远尘离垢法眼净

    八正道的第一步,是要建立正见  从观无常入门,见无常,即见苦集灭道
四圣谛。知道苦生、苦集,是因为有无明,即见十二因缘法。知见“此有故彼有、
此无故彼无”的因缘法,即确信有三世果报、六道轮回,进而相信“有施、有斋、
有咒说”的法的回向力。
    修行人有了以上的正知见,就能因看清无常、果报,生出离心,依法次法向,
一心离断贪瞋痴,走向解脱道。此时,对佛法僧戒净信不疑,得四不坏净信,见
法,断除了“身见、戒取、疑”三结,入于法流,得初果须陀洹?……一直到永
断贪瞋痴,证得四果阿罗汉。
    佛世时有九十六种外道,各种知见诤议不休,却没有任何一个外道能修行到
清净的沙门状态,就是因为没有正法律,不知八正道。
    须跋陀罗听闻佛陀的教诲后,心中一亮,如久病之人遇大医王,长久以来的
疑惑得到了解答,心中的尘垢一扫而空。他脱落了年龄、身分、面子等我见的虚
伪覆藏,眼中唯见真理,唯见清净解脱的大道!
    他颤巍巍地从座起身,右膝着地,跪在世尊面前。一生寻寻觅觅、苦心求道,
而今籍由佛陀之智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