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海经校释-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夔(kuí)牛②,其鸟多翰、鷩(biē)③。 

  ①鼍:古人说是长得像蜥蜴,身上有花纹鳞,大的长达二丈,皮可以制做鼓用。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扬子鳄,俗称猪婆龙。②夔牛:古人说是一种重达几千斤的大牛。 ③翰:就是上文所说的白翰鸟,野鸡的一种。鷩:就是上文所说的赤鷩鸟,现在叫锦鸡。 

  又东北一百四十里,曰崃山。江水出焉,东流注于大江。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麋麈(zhǔ),其木多檀柘,其草多薤(xié)、韭,多药、空夺①。 

  ①药:指白芷,一种香草。空夺:就是上文所说的寇脱。 

  又东一百五十里,曰崌(jú)山。江水出焉,东流注于大江,其中多怪蛇①,多'执/鱼'(zhì)鱼②。其木多楢(qiū)杻③,多梅、梓,其兽多夔牛、麢、犀、兕。有鸟焉,状如鸮(xiāo)而赤身白首,其名曰窃脂,可以御火。 

  ①怪蛇:据古人讲,有一种钩蛇长达几丈,尾巴分叉,在水中钩取岸上的人、牛、马而吞食掉。怪蛇就指这样一类的蛇。②'执/鱼'鱼:不详何种鱼。③楢:一种木材刚硬的树木,可以用作制造车子的材料。 

  又东三百里,曰高梁之山,其上多垩,其下多砥砺,其木多桃枝、鉤端。有草焉,状如葵而赤华、荚实、白柎,可以走马。 

  又东四百里,曰蛇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垩,其木多栒(xún),多豫章,其草多嘉荣、少辛。有兽焉,其状如狐,而白尾长耳,名'犭也'(yǐ)狼,见则国内有兵。 

  又东五百里,曰鬲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白珉。蒲鹳(hōng)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江,其中多白玉。其兽多犀、象、熊、罴,多猿、蜼(wěi)①。 

  ①蜼:据古人说是一种长尾巴猿猴,鼻孔朝上,尾巴分叉,天下雨时就自己悬挂在树上,用尾巴塞住鼻孔。 

  又东北三百里,曰隅阳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其木多梓桑,其草多茈。徐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 

  又东二百五十里,曰岐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铁,其木多梅梓,多杻楢。減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 

  又东三百里,曰勾檷(mì)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黄金,其木多栎柘,其草多芍药。 

  又东一百五十里,曰风雨之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石涅,其木多棷(zōu)椫(shàn)①,多杨。宣余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江,其中多蛇。其兽多闾、麋,多麈(zhǔ)、豹、虎,其鸟多白鷮(jiāo) 

  ①棷:不详何样树木。椫:椫树,也叫白理木。木质坚硬,木纹洁白,可以制做梳子、勺子等器物。 

  又东二百里,曰玉山,其阳多铜,其阴多赤金,其木多豫章、楢、杻,其兽多豕、鹿、麢、'鹿霝'(zhuò),其鸟多鸩。 

  又东一百五十里,曰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恒出入神人。夏启而冬闭;是穴也,冬启乃必有兵。其上多白玉,其下多白金。其木多樗柳,其草多寇脱。 

  又东一百四十里,曰騩山,其阳多美玉、赤金,其阴多铁,其木多桃枝、荆(芭)'芑'(qǐ)。 

  又东二百里,曰葛山,其上多赤金,其下多╦iān)石①,其木多柤(zhā)、栗、橘、櫾(yòu)、楢、杻,其兽多麢'鹿霝'(zhuò),其草多嘉荣。 

  ①菏且恢直扔癫钜坏鹊拿朗!

  又东一百七十里,曰贾超之山,其阳多黄垩,其阴多美赭,其木多柤、栗、橘、櫾,其中多龙脩①。 

  ①龙脩:就是龙须草,与莞草相似而细一些,生长在山石缝隙中,草茎倒垂,可以用来编织席子。 

  凡岷山之首,自女几山至于贾超之山,凡十六山,三千五百里。其神状皆马身而龙首。其祠:毛用一雄鸡瘗,糈用稌。文山、勾檷(mí)、风雨、騩之山①,是皆冢也。其祠之:羞酒,少牢具,婴(毛)'用'一吉玉。熊山,(席)'帝'也②。其祠:羞酒,太牢具,婴(毛)'用'一璧。干儛,用兵以禳(ráng)③;祈,璆(qiú)冕舞④。 

  ①文山:指岷山。②帝:主体。这里是首领的意思。③禳:祭祷消灾。④璆:同“球”。美玉。冕:即冕服,是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的礼服。这里泛指礼服。 

  中次十经之首,曰首阳之山,其上多金玉,无草木。 

  又西五十里,曰虎尾之山,其木多椒、椐(jū)①,多封石,其阳多赤金,其阴多铁。 

  ①椐:椐树,也叫灵寿木。树干上多肿节,古人用作手杖。 

  又西南五十里,曰繁缋(kuì)之山,其木多楢杻,其草多枝、勾①。 

  ①枝、勾:就是上文所说的桃枝竹、鉤端竹,矮小而丛生。 

  又西南二十里,曰勇石之山,无草木,多白金,多水。 

  又西二十里,曰复州之山,其木多檀,其阳多黄金。有鸟焉,其状如鸮,而一足彘尾,其名曰跂踵,见则其国大疫。 

  又西三十里,曰楮山,多寓木,多椒、椐,多柘,多垩。 

  又西二十里,曰又原之山,其阳多青雘,其阴多铁,其鸟多鸜(qú)鹆(yǔ)。 

  又西五十里,曰涿(zhuó)山,其木多榖柞杻,其阳多'王雩'琈之玉。 

  又西七十里,曰丙山,其木多梓、檀,多弞(shěn)杻①。 

  ①弞杻:杻树的树干都是弯曲的,而弞杻的树干长得比较直,不同于一般的杻树。 

  凡首阳山之首,自首山至于丙山,凡九山,二百六十七里。其神状皆龙身而人面。其祠之:毛用一雄鸡瘗,糈用五种之糈①。堵山②,冢也,其祠之:少牢具,羞酒祠,婴(毛)'用'一璧瘗。騩山,帝也,其祠羞酒,太牢具;合巫祝二人儛③,婴一璧。 

  ①五种之糈:指黍、稷、稻、粱、麦五种粮米。②堵山:指楮山。③巫:古代称能以舞降神的人,即女巫。祝:古代在祠庙中主管祭礼的人,即男巫。 

  中次一十一山经荆山之首,曰翼望之山。湍(zhuān)水出焉,东流注于济;贶(kuàng)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汉,其中多蛟①。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漆梓,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珉(mín)。 

  ①蛟:据古人说是像蛇的样子,却有四只脚,小小的头,细细的脖子,脖颈上有白色肉瘤,大的有十几围粗,卵有瓮大小,能吞食人。 

  又东北一百五十里,曰朝歌之山。潕(wǔ)水出焉,东南流注于荥(xíng),其中多人鱼。其上多梓、枏,其兽多麢、麋。有草焉,名曰莽(wàng)草①,可以毒鱼。 

  ①莽草:就是上文所说的芒草,又叫鼠莽。 

  又东南二百里,曰帝囷(qūn)之山,其阳多'王雩'琈之玉,其阴多铁。帝囷之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多鸣蛇。 

  又东南五十里,曰视山,其上多韭。有井焉①,名曰天井,夏有水,冬竭。其上多桑,多美垩、金、玉。 

  ①井:也和上文所说的井一样,是指自然形成的水泉,而非人工挖掘的水井。古人把四周高峻中间低洼的地形,或四面房屋和围墙中间的空地称作天井,因其形如井而露天。所以,这里也把处在低洼地的水泉叫做天井。 

  又东南二百里,曰前山,其木多槠(zhū)①,多柏,其阳多金,其阴多赭。 

  ①槠:槠树,结的果实如同橡树的果实,可以吃,木质耐腐蚀,常用来作房屋的柱子。 

  又东南三百里,曰丰山。有兽焉,其状如猿,赤目、赤喙、黄身,名曰雍和,见则国有大恐。神耕父处之,常游清泠(líng)之渊,出入有光,见则其国为败。有九钟焉,是知霜鸣。其上多金,其下多榖、柞、杻、橿。 

  又东北八百里,曰兔床之山,其阳多铁,其木多(藷藇)'槠(zhū)芧(xǔ)'①,其草多鸡谷,其本如鸡卵,其味酸甘,食者利于人。 

  ①芧:芧树,即栎树。果实叫橡子、橡斗。树皮可以饲养蚕,树叶可以做染料。 

  又东六十里,曰皮山,多垩,多赭,其木多松柏。 

  又东六十里,曰瑶碧之山,其木多梓枏,其阴多青雘,其阳多白金。有鸟焉,其状如雉,恒食蜚①,名曰鸩②。 

  ①蜚:一种有害的小飞虫,形状椭圆,散发恶臭。②鸩:鸩鸟,和上文所说的有毒鸩鸟不是一种鸟,是同名异物。 

  又东四十里,曰(支)'攻'离之山。(济)'淯'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有鸟焉,其名曰婴勺,其状如鹊,赤目、赤喙、白身,其尾若勺,其鸣自呼。多'牛乍'牛、多粒颉!

  又东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