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他人的恩惠?施恩于他人、感念他人的恩惠?各位贤者!如果比丘观照时,知道
      自己无恩于他人、不知他人的恩惠,便不欣悦,想要断除邪恶的欲望。各位贤者!
      如果比丘观照时,知道自己施恩于他人、感念他人的恩惠,便得欣悦:我是清净
      的,我在努力学习佛陀的教法,所以欣悦。各位贤者!譬如有眼之人用镜子照自己
      的脸,就会看到脸部的清净或不净。各位贤者!如果有眼之人,看到脸部有污垢,
      便不欣悦,想要清洗污垢。各位贤者!如果有眼之人,看到脸部没有污垢,便得欣
      悦:我的脸部是清净的,所以欣悦。各位贤者!如果比丘观照时,知道自己无恩于
      他人、不知他人的恩惠,便不欣悦,想要断除邪恶的欲望。各位贤者!如果比丘观
      照时,知道自己施恩于他人、感念他人的恩惠,便得欣悦:我是清净的,我在努力
      学习佛陀的教法,所以欣悦。因为欣悦,便得内心的喜悦;因为内心的喜悦,便得
      镇静;因为镇静,便得身体的轻安;因为身体的轻安,便得禅定。各位贤者!广泛
      学习的圣弟子因为有禅定,便能如实知见〔世间的现象〕;因为如实知见〔世间的
      现象〕,便能厌离〔五蕴〕;因为厌离〔五蕴〕,便能离欲;因为离欲,便得解
      脱;因为解脱,便知道解脱的状态:‘没有再生,尽苦之道已经圆满成就,应做之
      事已经完成,命终之后没有来生。’”
   8。 尊者大目揵连所说如是,彼诸比丘闻尊者大目揵连所说,欢喜奉行。
      尊者大目揵连如是说完之后,诸比丘对于尊者大目揵连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一九一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三

一九二  秽品第八(89)比丘请经第三

      (九○)中阿含秽品知法经第四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拘舍弥(75),在瞿师罗园(76)。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拘舍弥城的瞿沙罗园。
   2。 尔时,尊者(77)周那978)告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说:‘我知诸法所可知法而无增伺
      (931)。’然彼贤者(120)心生恶增伺而住(932),如是诤讼、恚恨、瞋缠、不语结(928)、悭嫉、欺
      诳、谀谄、无惭、无愧,无恶欲、恶见,。所以者何?以彼贤者心生增伺而住”
      有一次,尊者周那告诉比丘众:“如果有比丘宣称:‘我知此法,我见此法。’但
      是,如果该比丘被贪欲征服而生活,被诤论、瞋恨、盛怒、覆藏恶法有恶意、吝
      啬、嫉妒、欺骗不实、阿谀谄媚、无惭、无愧征服而生活,心中生起邪恶的欲望、
      邪恶的见解,却不自知有邪恶的欲望、邪恶的见解,,则梵行者会知道:‘这位尊者

一九三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三

一九四  秽品第八(90)知法经第四

      并不知道无贪欲者所知道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被贪欲征服而生活,被诤论、瞋
      恨、盛怒、覆藏恶法、有恶意、吝啬、嫉妒、欺骗不实、阿谀谄媚、无惭、无愧征
      服而生活,心中生起邪恶的欲望、邪恶的见解,却不自知有邪恶的欲望、邪恶的见
      解。”
   3。 “诸贤!犹人不富自称说富,亦无国封说有国封,又无畜牧说有畜牧。若欲用时,
      则无金、银、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无畜牧、米谷,亦无奴婢。诸亲朋友往诣
      彼所,而作是说:‘汝实不富自称说富,亦无国封说有国封,又无畜牧说有畜牧。
      然欲用时,则无金、银、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无畜牧、米谷,亦无奴
      婢。’”
      “各位贤者!譬如有人不富有却宣称富有,没有封邑却宣称有封邑,没有畜牧田业
      却宣称有畜牧田业。当他要使用财富时,没有金、银、珍珠、琉璃、水晶、琥珀,
      没有畜牧田业、稻米谷物,也没有奴婢佣人。他的亲戚朋友来到他的住处,对他
      说:‘你根本不富有却宣称富有,没有封邑却宣称有封邑,没有畜牧田业却宣称有
      畜牧田业。当你要使用财富时,没有金、银、珍珠、琉璃、水晶、琥珀,没有畜牧
      田业、稻米谷物,也没有奴婢佣人。’”
   4。 “如是,诸贤!若有比丘作如是说:‘我知诸法所可知法而无增伺。’然彼贤者心
      生恶增伺而住,如是诤讼、恚恨、瞋缠、不语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
      愧,无恶欲、恶见,然彼贤者心生恶欲、恶见而住。诸梵行人知彼贤者不知诸法所
      可知法而无增伺。所以者何?以彼贤者心不向增伺尽,无余涅槃(48)。如是诤讼、恚
      恨、瞋缠、不语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无恶欲、恶见。所以者何?
      以彼贤者心不向恶见法尽、无余涅槃。”
      “同理,各位贤者!如果有比丘宣称:‘我知此法,我见此法。’但是,如果该比
      丘被贪欲征服而生活,被诤论、瞋恨、盛怒、覆藏恶法、有恶意、吝啬、嫉妒、欺
      骗不实、阿谀谄媚、无惭、无愧征服而生活,心中生起邪恶的欲望、邪恶的见解,
      却不自知有邪恶的欲望、邪恶的见解,则梵行者会知道:‘这位尊者并不知道无贪
      欲者所知道的。’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不是趣向贪欲、诤论、瞋恨、盛怒、覆藏
      恶法、有恶意、吝啬、嫉妒、欺骗不实、阿谀谄媚、无惭、无愧及邪恶的欲望、邪
      恶的见解的灭尽,不是趣向五蕴生命的彻底熄灭。”
      
一九五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三

一九六  秽品第八(90)知法经第四

   5。 “诸贤!或有比丘不作是说:‘我知诸法所可知法而无增伺。’,然彼贤者心不生恶
      增伺而住,如是诤讼、恚恨、瞋缠、不语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无
      恶欲、恶见,然彼贤者心不生恶欲、恶见而住,诸梵行人知彼贤者实知诸法所可知
      法而无增伺。所以者何?以彼贤者心不生恶增伺而住,如是诤讼、恚恨、瞋缠、不
      语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无恶欲、恶见。所以者何?以彼贤者心不
      生恶欲、恶见而住。”
      “如果有比丘不宣称:‘我知此法,我见此法。’但是,如果该比丘没有被贪欲征
      服而生活,没有被诤论、瞋恨、盛怒、覆藏恶法、有恶意、吝啬、嫉妒、欺骗不
      实、阿谀谄媚、无惭、无愧征服而生活,心中不生起邪恶的欲望、邪恶的见解,自
      知没有邪恶的欲望、邪恶的见解,则梵行者会知道:‘这位尊者知道伙贪欲者所知
      道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被贪欲征服而生活,没有被诤论、瞋恨、盛怒、覆
      藏恶法、有恶意、吝啬、嫉妒、欺骗不实、阿谀谄媚、无惭、无愧征服而生活,心
      中不生起邪恶的欲望、邪恶的见解,自知没有邪恶的欲望、邪恶的见解。”
   6。 “诸贤!犹人大富自说不富,亦有国封说无国封,又有畜牧说伙畜牧。若欲用时,
      则有金、银、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有畜牧、米谷,亦有奴婢。诸亲朋友往诣
      彼所,作如是说:‘汝实大富自说不富,亦有国封说无国封,又有畜牧说伙畜牧。
      然欲用时,则有金、银、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有畜牧、米谷,亦有奴婢。’”
      “各位贤者!譬如有人实在富有却不宣称富有,有封邑却不宣称有封邑,有畜牧田
      业却不宣称有畜牧田业。当他要使用财富时,有金、银、真珠、琉璃、水精、琥珀,
      ,有畜牧田业、稻米谷物,也有奴婢佣人。他的亲戚朋友来到他的住处,对他
      说:‘你实在富有却不宣称富有,有封邑却不宣称有封邑,有畜牧田
      业却不宣称有畜牧田业。。当你要使用财富时,有金、银、真珠、琉璃、水精、琥珀,
      ,有畜牧田业、稻米谷物,也有奴埤佣人。’”
   7。 “如是,诸贤!若有比丘不作是说:‘我知诸法所可知法而无增伺。’然彼贤者心
      不生恶增伺而住,如是诤讼、恚恨、瞋缠、不语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
      愧、无恶欲、恶见,然彼贤者心不生恶欲、恶见而住,诸梵行知彼贤者知诸法所
      可知法而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