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便血,先伤及用,后病及体,荣郁不散,进为血证,或血结膀胱而如狂,或热入血室
而似疟。血虚于经,则发热无汗,而热多寒少(脉弱不紧,证似白虎,宜当归四逆法);血虚
于络(邪陷血分),则脉浮汗出(血虚液不固,又一理也)而经脉挛急(此风入厥阴也)。或初
由血痹,渐转虚劳,或始为动气,终成藏结(血凝而气未负,则为动气,血阻而气已痹,乃成藏
结),凡此皆自荣及气之变也。阳盛则化热,阴盛则化寒。阳病而经气内陷,必反见阴证
阴脉(如热伏脉沉实,外厥之类);阴病而藏气外泄,则反见阳证阳脉(如亡阳发热,脉数大且
硬之类)。太阳为六经门户,惟伤寒传经一证,当计日病传,其干移传化之例,悉病由体
变。胃阳盛则转阳明,肾阴盛则陷少阴,膀胱素热,则邪结太阳之府,腠理气虚,即邪
入少阳之界。有自气陷血,而邪连厥阴;有表邪入里,而合病呕利(太阳阳明合病,即风入
肠胃,或呕或利)。或上热而下寒,或血虚而气实,非通乎见病知源之用,则演之万卷,
其例莫穷。后贤强定病途,或立三纲,或类方治,舍本逐末,析理愈纷。本论演六经病
变之义,盖举一例即垂一法,无不可本一法以概诸凡,约万变而归于一。温、清、汗、
下,或合或分,奇偶大小,或单或复,神明变化之用,一范于准绳规矩之中。若太阳一
篇,始以脉浮之例,终以促结之条,学者知证候之为共相,平脉乃见根源,则诊道一贯
之宗,俱视独见之妙,胥在是矣。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曰太阳之为病者,言外邪直伤经界,非传移之所致,故曰为病。此本经之提纲也(六
经各有提纲,举本经至当之脉证病情而冠于篇首,非可约尽一经之病也)。六气所伤,各有法度。
皮肤为人身外卫,风寒内侵,心阳能外拒于皮毛之表,使邪正相争,不离太阳之界,故
脉为之浮。浮者,脉气之能外出也。盖外邪必逢身之虚,乃中而即病,自皮毛以入客于
经脉,太阳之经,行身之背,上抵头项,寒中于背,则太阳经气,感虚陷下,郁而内阻,
寒气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小络缩倦,绌急相引,血泣而气不通,故头连项而强痛,
与阳明之头额痛,少阳之头角痛,热气上逆之头痛郁冒者不同(三阴经,太阴少阴脉不至头,
故无头痛,惟厥阴上连目系,与督脉会于巅,有头痛而无发热,厥阴有干呕吐涎沫头痛之证.此专就六
经为病言之,不可概论杂病),以真邪相搏,正虚邪胜,荣郁卫闭,经气已衰,虽竭蹶奔赴,
仅能御邪内陷,不足达邪外出(平人体强外冒风寒,即皮肤微热,旋得似汗而愈,即正气胜邪,不


伤寒杂病论义疏 
—174—

成太阳之为病也),故身虽发热,而外复恶寒。恶寒者,卫阳之内郁,虽近衣向火而犹寒
也(再甚则为振寒)。脉浮恶寒,为太阳病之证谛。外感之浮,当外鼓于皮毛之分,其象
微仰,寸高于尺,若浮而无力,便为虚候。当权其象势之偏,势弱则虚在气,必益气而
津始生,象弱则虚在血,必养荣而液始化,非治其源,则发汗亦不得汗也(太阳不提发热
之纲,以初起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及温暑亦皆同具发热之证.故不列于总纲之内)。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曰中风。

太阳正病,分荣卫两途,此风邪伤卫之脉证也。风邪伤卫,卫气外泄(经曰:卫气之
所发,必开其腠理,故伤卫则自汗),故先见发热。风启玄府,荣液不秘,故外为自汗。中风
之证,当皮肤空疏,腠理开泄,虽汗出而经气不能胜邪,故恶风自汗,而外证不解。恶
风者当风即畏,即一动衣被之间,亦感风袭,遇微风而洒淅毛耸者是也。汗出液泄,小
络皆弛,故脉道纵缓,如按绵丝,非至数之迟缓也。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四者俱
见,名为太阳中风之候,不言脉浮者,凡分条之纲,皆当加入总纲脉证为断。如太阳中
风,必兼总纲之太阳为病,合之曰头项痛,恶风寒,发热汗出,脉浮缓者,乃为中风证
谛(恶风未有不恶寒者),宜解肌法以和之。但中风亦有不汗出者,或湿邪外裹,或荣液内
虚(湿胜则外束其卫,荣虚则无液化汗),当平脉以求知源之治,津液和而汗出解矣(例详于
后,大青龙之不汗出,身重乍有轻时一条,兼湿邪之例也。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一条,中风血虚
无汗之例也)。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
为伤寒。

此寒邪伤荣之脉证也(中风尚有类似证,故曰名曰中风;伤寒无类似证,故曰名为伤寒。曰之
义较为稍活)。中风必先发热,伤寒必先恶寒。恶寒之证,病起即见。发热之证,阳素盛
者,则发热速,阴素盛者,则发热迟,故曰: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也。恶寒为伤寒必具
之候。寒伤太阳,当皮肤致密,腠理闭塞。寒束经络,当血郁气阻,身体疼痛(体痛有表
有里,有寒有热,有风有湿,平脉辨之)。寒邪入胃,必气逆而呕,故曰呕逆。脉阴阳俱紧者,
谓浮沉尺寸俱紧,盖外感之邪,当六脉一象(即寸口三部大小浮沉迟数同等之谓)。本条亦须
并太阳总纲之内,合之为头项痛,恶寒,体痛,呕逆,脉浮紧者,乃为伤寒证谛。下凡
曰伤寒者,皆此例也。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
为传也。

此辨伤寒传经证也。传经之义,释详序例,寒热相激,其气传行;脉若静者,为里
无热,府阳不盛,故不传也,胃寒则气易逆,故颇欲吐(至此为一段),胃寒欲吐者,必
不传经,若内见躁烦,已征府阳之盛,脉转数急,更形化热之机,外寒与府阳争胜,斯
传经之变作矣(躁烦则热邪内陷,故为传经之变,但躁烦亦有虚实,不可一例)。


伤寒杂病论义疏 
—175—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传经为伤寒中之一病,其传与不传,亦以见证为断。若寒热相激而传,则必一日一
经,计日不爽,故二日当阳明证见,三日当少阳证见,若二三日不如期见二阳之证,则
决定不为传经病也,传变干移,不在此例。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
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瘲;
若火薰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此示寒温之辨,非以立温病之纲也。太阳病当发热与恶寒并见,发热者,谓热浮肤
表,翕翕外发于皮毛之分,盖由阳邪下陷,或寒热相争,乃见真邪胜拒之象。其他燥热
为病,则但有身热而发热,惟温病邪出血分,外泄于经合之间,虽不具恶寒,当亦外为
发热,证象太阳之表,故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也(寒温之辨,惟在恶寒与
不恶寒之异,即温病初起,亦有微恶寒者,但脉象必不浮紧可辨)。温病有伏气时行之异,所谓
太阳温病者,概时气化温而言,亦可曰外感温病(暍病有中暍与太阳中暍之分,正同此例),
脉象弦急者,宜小柴胡汤加黄连、丹皮、栀子之属治之。脉象浮大者,可用白虎桂枝汤
法,皆双解风热之剂也。假令初起微恶风寒,医家不明杂合轻重之治,妄以辛温发汗,
论伤寒得汗应解,今汗后不解,反加灼热,故推源知为风温。因其人素有热,更伤于风,
风性急而化燥,误汗劫液,遂变温邪,脉当浮弦而数,宜桂枝汤加黄芩、丹皮与之(热甚
者,可用白虎汤加桂枝人参法救之)。此非温之正病也,若伏气成温,复加误汗,必致气血两
燔,大热烦冤,耳聋吐衄,当平脉相体,以权救逆之治。以下演风温坏病,义分三节,
一节为误汗之变,脉阴阳(指寸尺)俱浮者,汗发其阳,而气迸于外也。自汗出者,荣热
迫卫,而津泄于表也;身重者,热气伤脾,多睡者,胆阳乘脑(脾伤于热,则身重不举;胆
伤于热,则神昏多睡);温邪上壅于肺,则痰气逆阻,鼻息必鼾。心脾之液两伤,则舌本不
灵,语言难出。外证当仍发热不解,宜人参白虎汤加生地黄救之,此气血两燔之治例也。
二节为误下之变,若医家不明荣热府实之辨,竟以为阳明内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