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73-丁甘仁医桉-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诊 胁痛减,夜寐稍安,吐血不止,而反狂涌,幸脉转小数,神疲萎顿,缘已出络之血尽去,阴分大伤,虚 
火炎炎,大有吸尽西江之势,颇为可虑。今仿血脱益气之例治之。 
西洋参(三钱) 大麦冬(三钱) 左牡蛎(四钱) 阿胶珠(三钱) 石斛(三钱) 茜草根(二钱) 
侧柏炭(一钱五分) 生白芍(二钱) 丹皮(二钱) 怀牛膝(二钱) 抱茯神(三钱) 鲜竹茹(三钱) 
鲜藕汁(冲服,二两) 
四诊 吐血已止,原方去藕汁,加琼玉膏(三钱)冲服。 
楮左 伤寒两感证已半月,叠投温经达邪,诸恙向安,昨忽吐血,鼻衄、牙龈舌衄俱见,昼夜不止,盈盏成 
盆,幸脉象濡中不洪,神识尚清,盖由气分大伤,邪热入营,逼血妄行,虽曰衄解,然尚在危险中也。今拟大剂 
育阴清营,以制炎上之火,未识能得挽回否? 
西洋参(三钱) 京玄参(三钱) 大麦冬(三钱) 大生地(一两) 
生白芍(三钱) 犀角片(煎冲,四分) 粉丹皮(二钱) 侧柏叶(二钱) 鲜藕(切片入煎,四两) 
鲜竹茹(三钱) 
二诊 服育阴清营之剂,诸衄已见轻减,原方去犀角,加川石斛(三钱)。 
三诊 加清阿胶(三钱)。 
凌左 水不涵木,肝火升腾,阳络损伤,则血上溢,血去阴伤,阴不抱阳,阳不摄阴。宜益气养阴,清肺凉肝。 
西洋参(一钱五分) 生白芍(二钱) 粉丹皮(二钱) 栝蒌皮(三钱) 细生地(三钱) 生石决(八钱) 
怀牛膝(二钱) 生牡蛎(四钱) 大麦冬(一钱五分) 茜草根(二钱) 川贝母(三钱) 藕节炭(二枚) 
童便(冲服,一酒杯) 
赵左 春令木旺,肝胆之火升腾,风燥之邪外袭,肺金受制,阴络损伤,咳呛吐血,胁肋牵痛,燥化火,火 
刑金,肺炎叶举,脉数苔黄,虑其血涌狂吐,亟拟凉肝清燥,润肺去瘀。 
冬桑叶(二钱) 粉丹皮(二钱) 生石决(八钱) 马勃(八分) 茜草根(二钱) 侧柏叶(一钱五分) 
川象贝(各二钱) 甜光杏(三钱) 竹茹(三钱) 白茅花(包,一钱) 冬瓜子(三钱) 活芦根(去节,一尺) 
蚕豆花露 枇杷叶露(冲服, 
各四两) 
喻左 负重努力,血络损伤,血由上溢,吐血盈碗。胁肋牵痛,艰于转侧,脉象芤数,去瘀生新主治。 
全当归(二钱) 紫丹参(二钱) 怀牛膝(二钱) 茜草根(二钱) 川贝(二钱) 刘寄奴(一钱五分) 
仙鹤草(三钱) 真新绛(八分) 川郁金(一钱五分) 竹茹(三钱) 白茅花(包,一钱) 茺蔚子(三钱) 
参三七(另研细末冲,三分) 藕汁(冲服,二两) 
匡左 水亏不能涵木,木火升腾,阳络损伤,则血上溢,咯血内热,舌质红,脉芤数,还虑血涌。宜壮水柔 
肝,祛瘀生新。 
天麦冬(各二钱) 左牡蛎(四钱) 粉丹皮(二钱) 生石决(八钱) 白芍(二钱) 茜草根(二钱) 
侧柏炭(一钱五分) 川贝母(二钱) 紫丹参(二钱) 牛膝(二钱) 鲜竹茹(二钱) 白茅花(包,一钱) 
白茅根(去心,两扎) 鲜藕(切片入煎,二两) 
莫左 肾阴不足,肝火有余,吐血屡发,脉微寡神,血不华色,舌苔淡白,血去阴伤。阴不抱阳,则阳益亢; 
阴不胜阳,故阴愈亏。脉症相参,损症已着。姑仿王太仆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以冀万一之幸。 
大生地(三钱) 淮山药(二钱) 生石决(五钱) 熟女贞(三钱) 粉丹皮(一钱五分) 生白芍(三钱) 
旱莲草(三钱) 茜草根 
(一钱四分) 抱茯神(三钱) 清炙草(五分) 潼蒺藜(三钱) 鲜竹茹(一钱五分) 鲜藕(二两) 
祈左 肾阴早亏,龙雷之火,肆逆于上,逼血妄行,以致涌吐六七日,盈盏盈盆,汗多气喘,脉细如丝,有欲 
脱之象,阴不抱阳,阳不摄阴,气血有涣散之虞,阴阳有脱离之险,病势至此,危在顷刻!宗经旨血脱益气之法, 
峻补其气,以生其血,未识能得挽回否。 
吉林人参(二钱) 黑锡丹(五分) 
二诊 涌吐大减,气喘略平,脉细无力,是血去阴伤,龙雷之火上升,肺气不能下降。古人云∶天下无逆 
流之水,人身无倒行之血,水之逆流者因乎风,血之倒流者因乎气,气逆则血溢矣。症情尚在险关,还虑意外 
之变。再宜益气益阴,顺气降逆,以望转机。 
吉林参(一钱五分) 当归身(三钱) 陈广皮(八分) 
黄左 吐血后,咳嗽吐涎沫,形瘦色萎,阴损及阳,土不生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虚不能为 
胃行其津液,水谷之湿,生痰聚饮,渍之于肺,肺失清肃之权,涎出于脾,脾无摄涎之能,谷气既不化精微,何以 
能生长肌肉,形瘦色萎,职是故也。经云∶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病情参 
合,肺劳之势渐着。书云∶损之自上而下者,过于胃则不可治,自下而上者,过于脾则不可治。盖深知人身之 
气血,全赖水谷之所化。当宜理胃健脾,顺气化痰,取虚则补母之意,金匮薯蓣丸加减。 
淮山药(三钱) 炙甘草(五分) 仙半夏(一钱五分) 旋复花(包,一钱五分) 潞党参(二钱) 云茯苓 
(三钱) 炙苏子(一钱五分) 川贝母(三钱) 野于术(一钱) 薄橘红(五分) 甜光杏(三钱) 炙远志( 
五分) 
核桃肉(二个) 

卷五
痿痹案
属性:封右 温病后,阴液已伤,虚火烁金,肺热叶焦,则生痿 。两足不能任地,咳呛咯痰不爽,谷食减少,咽 
喉干燥,脉濡滑而数,舌质红苔黄,延经数月,恙根已深。姑拟养肺阴,清阳明,下病治上,乃古之成法。 
南沙参(三钱) 川石斛(三钱) 天花粉(三钱) 生甘草(五分) 川贝母(三钱) 嫩桑枝(三钱) 
冬瓜子(三钱) 怀牛膝(二钱) 络石藤(三钱) 甜光杏(三钱) 栝蒌皮(三钱) 肥知母(一钱五分) 
活芦根(去节,一尺) 
二诊 前进养肺阴清阳明之剂,已服十帖,咳呛内热,均见轻减。两足痿软不能任地,痿者萎也,如草木 
之萎,无雨露以灌溉,欲草木之荣茂,必得雨露之濡润,欲两足之不痿,必赖肺液以输布,能下荫于肝肾,肝得 
血则筋舒,肾得养则骨强,阴血充足,络热自清。治痿 
独取阳明,清阳明之热,滋肺金之阴,以阳明能主润宗筋而流利机关也。 
大麦冬(二钱) 北沙参(三钱) 抱茯神(三钱) 淮山药(三钱) 细生地(四钱) 肥知母(一钱五分) 
川贝母(二钱) 天花粉(三钱) 络石藤(二钱) 怀牛膝(二钱) 嫩桑枝(三钱) 
三诊 五脏之热,皆能成痿,书有五痿之称,不独肺热叶焦也。然而虽有五,实则有二,热痿也,湿痿也。 
如草木久无雨露则萎,草木久被湿遏亦萎,两足痿 ,亦犹是也。今脉濡数,舌质红绛,此热痿也。叠进清阳 
明滋肺阴以来,两足虽不能步履,已能自行举起之象,药病尚觉合宜。仍守原法,加入益精养血之品,徐图功效。 
北沙参(三钱) 大麦冬(二钱) 茯神(三钱) 淮山药(三钱) 川石斛(三钱) 小生地(三钱) 
肥知母(一钱五分) 怀牛膝(二钱) 络石藤(三钱) 茺蔚子(三钱) 嫩桑枝(三钱) 猪脊髓(酒洗入煎, 
两条) 虎潜丸(清晨淡盐汤送服,三钱) 
程左 初病香港脚浮肿,继则肿虽消而痿软不能步履,舌淡白,脉濡缓,谷食衰少,此湿热由外入内,由肌 
肉而入筋络,络脉壅塞,气血凝滞,此湿痿也。经云∶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张为痿是 
也。湿性粘腻,最为缠绵。治宜崇土逐湿,去瘀通络。 
连皮苓(四钱) 福泽泻(一钱五分) 木防己(三钱) 全当归(二钱) 白术(一钱五分) 苍术(一钱) 
陈皮(一钱) 川牛膝(二钱) 杜红花(八分) 生苡仁(四钱) 陈木瓜(三钱) 西秦艽(一钱五分) 
紫丹参(二钱) 嫩桑枝(三钱) 
另茅山苍术(一斤),米泔水浸七日,饭锅上蒸九次,晒干研细末。加苡仁米(半斤),酒炒桑枝(半斤), 
煎汤泛丸。每服(三钱),空心开水吞下。 
原注∶服此方五十余剂,丸药两料,渐渐而愈。 
李左 两足痿软,不便步履,按脉尺弱寸关弦数,此乃肺肾阴亏,络有蕴热,经所谓肺热叶焦,则生痿 
是也。阳明为十二经之长,治痿独取阳明者,以阳明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症势缠绵,非易速痊。 
南北沙参(各一钱五分) 鲜生地(三钱) 川黄柏(一钱五分) 丝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