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80太平广记 雷雨山石草木卷(第393-417卷)-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骨 紫羜羯 紫贝 魏生


马脑
帝颛顼时。丹丘之国献马脑瓮,以盛甘露。帝德所被,殊方入贡,以露充于厨也。马脑石类也,南方者为上。令善别者,马死则扣其脑而视。其色如血者,则日行万里,能腾飞空虚;脑色黄者,日行千里;脑色青者,嘶闻数百里外;脑色黑者,入水毛鬣不濡,日行五百里;脑色白者,多力而驽。今为器多用赤色者。若是人功所制者,多不成器,成器亦拙。其国人听马鸣,别其脑色。(出王子年《拾遗》)
【译文】
帝颛顼时,丹丘国献来一个马脑瓮,用来盛甘露。颛顼的威德所及的地方,都进贡甘露,甘露便充满厨房。马脑属于石类,南方产的为上。如今善于辨别马脑的人,马死之后就要取出马脑看一下。脑色如血的,就能日行一万里,能腾飞空中;脑色发黄的,日行一千里;脑色发青的,嘶鸣起来数百里之外就可以听见;脑色发黑的,入水之后鬃毛不湿,日行五百里;脑色发白的,力气大而速度慢。如今制作器具多半用红色的。像这种人工制作的器具,多半不能令人满意,即使做出来也显得笨拙。丹丘国的人听到马鸣,就知道马脑的颜色。



犀牛,大约似牛而猪头。脚似象。蹄有三甲。首有二角,一在额上为兕犀;一在鼻上校小,为胡帽犀。鼻上者皆窘束而花点少,多有奇文。牯犀亦有二角,皆为毛犀,俱粟文,堪为腰带。千百犀中,或偶有通者。花点大小奇异,固无常定。有偏花路(明抄本、陈校本路作漏)者。有项花大而根花小者。谓之倒插通。此二种亦五色无常矣。若通白黑分明,花点奇异(“异”原作“差”,据明抄本改),则价计巨万,乃希世之宝也。又有堕罗犀,犀中最大,一株有重七八斤者,云是牯牛额上者。必花多是撒头豆点。色(“色”原作“也”,据明抄本改)深者堪为銙;散而浅。即拍为盘碟器皿之类。又有骇鸡犀。(群鸡见之惊散)。辟尘犀(为妇人簪梳,尘不着也)辟水犀、(云此犀行于海水为之开,置于雾之中不湿矣,“置”原作“色”,据明抄本改)、明犀,(处于暗室则有光明)。此数犀但闻其说,即不可得而见也。(出《岭表异录》)
【译文】
犀牛,大体上像牛而长了一个猪脑袋。脚似象,蹄子上有三片趾甲。头上有两只角。一只较大,长在额上,叫“兕犀”;一只较小,长在鼻上,叫“胡帽犀”。鼻上的都较细而且花点少,多半都有奇异的花纹。公犀牛也有两只角,都是毛犀,都有疙疙瘩瘩的花纹,能做腰带。千百只犀角中,或许偶然能遇上中空而通的。花点的大小各异,本没有一定。有花纹偏在一侧的;有顶上花点大根上花点小的,叫做“倒插通”。这两种犀角也是五色无常的。如果中空两通,白黑分明,花点奇异,就价值巨万,是稀世之宝。又有一种叫做“堕罗犀”的,是犀角中最大的一种,有一只就有七八斤重的,说这是公犀牛额上长的。那上面的花纹多半都是散落的圆点。色深的能做腰带上的饰物,散而浅的,就可以做成盘碟器皿之类的东西。还有“骇鸡犀”(群鸡见了就惊散)、“辟尘犀”(做梳子簪子,灰尘不染)、“辟水犀”(置于海,水为之开;置于雾,雾不湿犀)、“明犀”(处于暗室里能发光)。这几种犀角只听说过,却不曾得到它们。


月镜
周灵王起处昆昭之台,有侍臣苌弘,巧智如流,因而得侍。长夜宴乐,或俳谐儛笑,有殊俗之伎。百戏骈列,钟石并奏。亦献异方珍宝。有如玉之人,如龙之锦,亦有如镜之石,如石之镜。此石色白如月,照面如雪,谓之月镜。玉人皆有机类,自能转动,谓之机妍。苌弘言于王曰:“圣德所招也。”故周人以弘媚谄而卒杀之。流血成石,或言成璧,不见其尸矣。(出王子年《拾遗》)
【译文】    灵王起居在昆昭台。有一个侍臣叫苌弘,他乖巧机智,口若悬河,因而能侍奉灵王。他们长夜饮酒作乐,滑稽诙谐,演技非凡。各种戏齐演,各种乐器齐奏。也献上一些异地的珍宝。有像玉的人,像龙的锦。也有像镜子的石头,象石头的镜子。这种石头色白如月,照面如雪,叫做“月镜”。玉人都有机关,自己能转动,叫做“机妍”。苌弘对灵王说:“这些都是因为大王有圣德而招来的。”所以周朝人认为苌弘谄媚而终于杀了他。他的血化成石头,有的说化成碧玉,看不到他的尸体了。


秦宝
汉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府库。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所惊异者,有玉五支灯,高七尺五寸,下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则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复铸铜人十二枚,皆高三尺,列在一筵上。琹筑笙竽,各有所执。皆结华彩,若生人。筵下有二铜管,上口高数尺,出筵后。其一管空,一管内有绳,大如指。使一人吹空管,一人纽绳,则琹筑笙竽皆作,与真乐不异焉。玉琹长六尺,上安十三弦,二十六徽,皆用七宝饰之,铭曰玙е帧S竦殉ざ呷纾祝抵蚣德砩搅郑紫啻危ā按巍痹鳌肮ァ保菝鞒靖模迪⒃虿桓醇徽鸦堋S蟹骄担闼某撸呶宄呔糯纾砝锒疵鳌H酥崩凑罩霸虻辜灰允盅谛亩矗醇ξ肝逶唷@抟伞H擞屑膊≡谀谡撸蜓谛亩罩刂≈凇S峙佑行靶模虻ㄕ判亩G厥蓟实鄢R哉展耍ㄕ判亩蛏敝病8咦嫦し獗眨源钣稹S鸩⒔远:蟛恢凇#ǔ觥段骶┰蛹恰罚
【译文】
汉高祖初进咸阳宫的时候,走遍所有的府库。库里的金玉珠宝,多得无法说全。最让他惊异的,有五支玉灯,此灯高七尺五寸,下面是一条蟠龙,用口衔灯。把灯点燃,蟠龙的鳞甲就全都会动,焕然闪光就像群星充满屋子。还有铜铸的十二个人,都三尺高,摆在一张席上。每人持一种乐器,或琴,或筑,或笙,或竽。个个华彩一身,就像活人。席下有两根铜管,上边的管口离地数尺,从席后伸出来。其中一根管是空的,一根管里装有一根绳子,手指那么粗。让一个人吹空管,一个人扭动那绳子,就会琴筑笙竽一齐鸣奏,和真人所奏的音乐没什么两样。玉琴长六尺,上边有十三根弦,二十六条系琴弦的绳子,全都用金、银、琉璃、玛瑙、玫瑰等宝物装饰而成,刻名叫做“玙е帧薄S竦殉ざ呷纾辛祝底嗥鹄淳湍艹鱿殖德砩搅郑质揍住4低暌簿筒辉俪鱿帧?堂小罢鸦堋薄S幸幻娣叫尉底樱硭某撸呶宄呔糯纾锿馔鳌H酥苯永凑眨跋窬褪堑沟模挥檬治孀判睦凑眨湍芸醇ξ肝逶啵迩宄挥姓诎L迥谟胁〉娜耍臀孀判目诶凑眨欢苤啦≡谑裁床课弧A硗猓佑行靶模徽站偷ㄕ判奶G厥蓟食S美凑展忻廊耍驳ㄕ判奶模鸵宦纱λ馈:焊咦姘颜庑┍ξ锶挤獯妫却钣鹎袄础O钣鸾庑┍ξ锶即吡恕R院蟛恢庑┍ξ锬睦锶チ恕


珊瑚
汉宫积草池中,有珊瑚,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三条。是南越王赵佗所献,号曰烽火树。夜有光,常欲然。(出《西京杂记》)
又郁林郡有珊瑚市,海客市珊瑚处也。珊瑚碧色,一株株数十枝,枝间无叶。大者高五六尺,尤小者尺余。蛟人云,海上有珊瑚宫。汉元封二年,郁林郡献珊瑚妇人,帝命植于殿前,谓之女珊瑚。忽柯叶甚茂,至灵帝时树死,咸以为汉室将衰之征也。(出《述异记》)
又柫箖国海,去都城二千里,有飞桥。渡海而西,至且兰国。自且兰有积石,积石南有大海。海中珊瑚生于水底。大船载铁网下海中,初生之时,渐渐似菌。经一年,挺出网目间,变作黄色,支格交错。小(“小”原作“高”,据明抄本改)者三尺,大者丈余。三年色青。以(“以”原作“似”,据明抄本改)铁钞发其根,于舶上为绞车,举铁网而出之。故名其所为珊瑚洲。久而不采,却蠹烂糜朽。(出《洽闻记》)
【译文】
汉宫的积草池中有珊瑚一株,高一丈二尺,一干三枝。上面有四百六十三个枝条。这是南越国王赵佗献来的。名叫“烽火树”。夜间发光,总像要燃烧的样子。
郁林郡有珊瑚市,是下海人卖珊瑚的地方。这里的珊瑚呈碧绿色,一株株各有几十个枝杈,枝间没有叶。大的高五六尺,小的只有一尺多。善于潜水的人说,海里有个珊瑚宫殿。汉元封二年的时候,郁林郡献来一个珊瑚妇人。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