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2喋血中原-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曹操是何等人物?焉能不明这连做小姐的都明白的花活?所以他内心深处暗暗叹息刘备玩得不值:想出名来投奔咱呀,这样以命求名非智者所为也!邂逅陈留,隐隐感到这织席贩夫绝非常人:自己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却替朝廷操着如何中兴的闲心,非世间英雄谁能为之?不过英雄惜英雄那都是成了哥们儿以后的事,战场上都是英雄宰英雄的,那就先拿你开刀吧!
  刘备是真的为挣这点虚名才来援陶抗曹吗?应该说也有这么点因素,出身寒微的刘备实在是太需要出名了,那年代招兵也好,做官也罢,都是需要大家看得起的,刘备凭什么?就凭成天挂在嘴边上的皇族身份?天下姓刘的多了去了,张王李赵刘,走遍天下稠,哪个姓刘的不能引经据典的自称是皇帝的本家?更何论,单是已经割郡霸州的确凿皇族刘姓就四五个了:荆州刘表、益州刘焉、、幽州刘虞……指望姓刘当明星?不会有多大成效的。
  大部分人们甘愿跻身于热血“粉丝”行列,就是因为你那点难辨真伪的名声,“追星族”傻呵呵的掏银子挤在人堆离老远看你一眼,不就是因为你能让他们痛快的意淫一把吗?你是他们想象中的未来,也就成了他们精神上的希望,偶像就是这样练成的,“追星族”就是这样练成的。
  PK至今还无敌于天下的曹操!这种想法一听就能让人热血沸腾;更何况被见义勇为的对象还是一个大州的州牧,想一举成名天下知,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也!不过对于刘备来说,这只能算个附带收获,刘备真实的意图不在博名。
  有侃史专家说:刘备援徐州乃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于鸠占雀巢也,这纯粹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谅一个不起眼的平原相怎敢对徐州牧有非分想法?论资排辈也轮不到刘备呀,手头这点兵守一城也难,别说割据大州了。
  纵观刘备一生作为,便可以得到正确答案了,说刘备一生多么忠于东汉皇朝?老孙看倒未必,老刘家的子孙们把他这本家逼的编席度日,凭什么要对这个始作蛹者的政权效忠?虽然一杆汉旗打到底,那只不过是在杂肉摊上挂只羊头罢了,为的还是忽悠全国人民。
  但刘备却有个信念贯始终生:远恶趋善,坚守仁义。
  就连再怎么贬刘的史家也难寻出刘备欺压良善、作恶多端的明证,最多指责句“大耳儿”虚伪,不过老孙认为:若能将这种“虚伪”贯己一生,应该是十分难得了,难道非要晚年宰几个亲密战友才算是光明磊落?
  有人指责刘备晚年狠心斩义子刘封是其不仁,其实不然,且不论刘封该不该戮,刘备是否大义灭亲,老孙认为这正是刘备在面临他追求了一生的仁义二字出现了冲突时的痛苦选择,杀子是为了保留那个义字,仁为义让了位,此中关节以后再细说。
  很明显,曹操在一征徐州时的杀戮无辜人民的行为在刘备心里印了个“恶”字,而陶谦以往居官的名声及其目前弱者的地位在刘备心里留了个“善”字,亲善驱恶,符合刘备追求的义字,一旦能平息战火便是实实在在的救了万千人民的生命,符合那个仁字,所以只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了。
  孔子曰仁,孟子曰义,仁义二字实是现在走了样的孔孟之道的精华,也是中国人思想中的灵魂,中华文化能顽强的延续至今,广播全球,傲于洋人,应是仁义二字的功劳,想想看,国人在世界面前除了骄傲祖宗的仁义之外,还能标榜自己什么?“中华崛起”口号现在都不敢多提了,替换成“和平发展”了,脸红啊!
  可惜仁义没有美元实惠,万亿的外汇储备不知是谁卡了谁的脖子;全民经商的大潮与仁义是不沾边的,现在是一切向钱看的时代,仁义成了傻冒的代名词,只不过偶尔拣起来往脸上抹一把:没见大小超市的门上都书着“诚信”二字么?那便是改头换面的仁义二字,目的还是让哥们儿放心的掏腰包,还没离开那个钱字。
  仁义能当饭吃么?能顶多少部队的战力?这点刘备清楚的很:慈不掌兵,仁义不能却敌,战争与仁义无缘,真想击败曹操,还是要靠士兵们血腥的拼杀,更重要的是要靠主帅的智慧,换句实在的话就是——阴谋诡计。
  三、一只羔羊送到了饿虎嘴边
  人最难忘的是什么?告诉你吧,是你在饿了三天的时候有一个人推给你了一碗米饭!这碗饭值多少钱?不大好说,要看你对义字的理解程度而定,两元钱也合理,百万元也合情。
  陶谦现在就是这样,尤其是这碗饭不仅是在自己饿了三天的时候送的,而在于送饭的人自己也已经饿了三天,把仅有的两碗饭分给了陶谦一半,摆明了准备与自己一起饿死,能不令人感动么?陶谦认为:刘备就是个这样的人。
  先别论这碗饭对延自己的命能起多大作用,仅这份情意就能给人继续活下去的勇气!怎么对待这种甘同生死的情谊?没说的,共命运吧!先把自己所有的保命存粮拿出来分了再说。
  陶谦现在还有多少保命粮——部队呢,虽经上次的彭城大败损失不少,但计点还有步骑十万左右,应该说力量还不是太弱,只是因为曹操这个敌人太强大了,青州军久经实战历练,主帅曹操又是个从人血里滚打出来的战场奇才,青徐二军相较,实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
  还有,当时徐州的管辖地也实在太广,东至大海,南接扬州,北邻青州,西面就是拥有三十万大军的兖州了。大小城池六七十座,十万部队相对来说是杯水车薪,顾西肯定顾不了东,所以大战未开,中部的琅琊、东海等城已沦曹操之手,也不例外,曹操依旧进行了鸡犬不留的屠城!大概曹操认定:这种超恐怖的手段必然有利于将来的军事行动,它能摧毁防守方抵抗的意志。
  这种上规模的恐怖行为有效吗?从短期上说,九成以上是有效的,但也不可避免的造成那另外的一成十成的反弹,眼光放远的话,那则是百分之一百的自杀行为:第三帝国的恐怖直接照成了巴黎的不设防,但究其最后灭亡的原因也是由于这种灭绝人性引起的失道寡助;蒙古铁骑横扫西亚东欧,其屠城制度无疑帮了大忙,但日后的举国崩溃,魂不得归故土也赖于此;皇军在南京的大屠杀,曾吓得不少明智的中国人软了脊梁,但天皇的投降诏书紧追着广岛、长崎的巨响宣布了三光政策的破产;9。11纽约世贸双塔的被抹平,确实让本拉登大大出了一把风头,但现在的老鼠处境也是拜此所赐。
  恐怖岂能是立国正道?
  陶谦的十万步骑中有一支威名远扬的特种部队,那就是陶谦从自己老家带来的子弟兵:丹扬军。陶谦是丹扬人,家乡以盛出勇卒闻名,(大家还记得当年大将军何进专门去丹扬招兵吗?)这支部队规模不大,总共才四千人,由陶谦的亲信徐州名将曹豹率领,陶谦毫不犹豫的把这支保命精锐拨给了刘备指挥,以增刘备部队的实际战力,刘备带来的那点兵也实在太不像样子了。
  紧接着又从政治地位上给刘备来了一次突击拔高:上表给不起作用了的朝廷,推荐刘备为豫州刺史,在东汉末军阀们已事实上割据一方的年代,已经形成了一种惯例:以陶谦这样的地位与身份,只要公布一份推荐文告,被推荐人就算是到任了,是不用管朝廷批准与否的,你中央政府批不批那是你的事,反正这个官是当定了,大家对此都是承认的,难以理解的是连后世的史家们也是那么势利眼,对此不合法的荒唐任免程序也没有意见,照承认不误。
  这种皇帝当的实在无趣。
  刘备没推辞,那就意味着从此以后刘备成了与陶谦身份地位接近的贵宾,刘备一下从幽州来援客军的身份变成了豫州的友军,跟幽州的公孙瓒、青州刺史田楷脱离了隶属关系。
  对刘备来说,此意义非同寻常,刘备仗还没打,便一步跨入了军阀的行列,大家现在都是刺史、接近“牧”那个级别了。
  可是,不可避免的恶仗还是要打的,曹州牧不会因为你刘备荣升刺史而顿时变为态度尊敬的,兴许打得会更狠一点。
  现在刘备指挥的是一支地道的杂牌军,总数不足万人,原属三家,而自己的嫡系部队反而是最弱小的一股,还是那千把人,就算是拧成了一股绳也显然无法拦住曹军的千钧之力,问题是欲把这三股强弱不同的绳坯拧成一股又谈何容易?
  要害还在于刘备却根本没想到要拧这股绳,刘备做事有刘备的准则:政治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