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2喋血中原-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曹操是装看不见的,依旧对孙策表示了贴近与善意。所以,对谁严厉,对谁宽大,那要一看对象,二看时机。
  甚至后来孙策干脆伸手抡了曹操一巴掌,曹操都笑眯眯的用脸接了过去:陈登因破吕布大功,被曹操任命为广陵太守,那孙策竟然拿陈登开刀了,挥师进攻陈登控制的匡琦城,谁知陈登不光谋略深远,指挥作战也不含糊,百战百胜的孙策却一再栽在了陈登手里。
  而后来曹操竟然借口陈登有功,把陈登调离了与孙策对持的前线,安排陈登做了一个新划割的东城郡太守,致使孙策无克星,越做越大。
  对此,曹操有句不大讲理的说法:“猘兒难与争锋也!”,等于公开承认怕了孙策。至于后来曹操每临大江对岸无法征服的东吴悔而叹道:“恨不早用陈元龙计!”,那时一切都已迟了。
  曹操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借孙策之手打击袁术与刘表,应该说目的也算达到了:袁术没用孙策打击便逐渐势微,以往富饶的淮扬,硬是被这位仲氏皇帝挥霍一空,不用外人打自己就快灭国了;而刘表的主力黄祖军却是实实在在被孙策给摧毁了。
  这年的十二月十一日,孙策率江夏太守行建威中郎将周瑜、领桂阳太守行征虏中郎将吕范、领零陵太守行荡寇中郎将程普、行奉业校尉孙权、行先登校尉韩当、行武锋校尉黄盖等部将,进军刘表部将黄祖据守的江夏。为什么众人的官衔前面都有不是“领”就是“行”那么一个字?因为这些官都是孙策自己任命的,还没有得到献帝的承认,只能如此先凑合着当官呗。
  孙策与兵力倍于自己的黄祖军在长江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水上大战,孙策军顺风放火,兵趁火势,水陆并进,厮杀竟日,除黄祖只身逃走外,全歼荆州军。俘获了包括黄祖妻子在内的全家男女七人,砍下了二万多颗脑袋,荆州军仅被江水淹死便达万人以上,缴获战船六千余艘,财物更如山积。
  也正因为有了孙策的牵扯,刘表一直不能全力动员北上与曹操为敌,使曹操能集中精力对付势力强大的袁绍。曹操忍耐孙策所获得的利益也是无法估量的。
  对于已经控制在手中的刘备,曹操用的是笼络加防备的手段,但还是没有用,那刘备在谋略上的功夫丝毫不亚于曹操。
  五十一、青梅煮酒无青梅
  皇帝这个称呼不知害的多少人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对于赢政创造的这种公然宣布天下可以为一人所有的极端专制体制,老孙自小被灌输的是: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从落后的奴隶社会进入到先进的封建社会的一个标志。
  从那时起,这个先进的标志就伴随了国人两千年,我们才随着社会的又一次跨越进步(跨过了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享受到了又一次初级阶段的先进。
  在有皇帝的先进社会没出世前之战国年代,人们是落后的出过国不需要护照的,户口是落后的不分农业与非农业的,价值七张羊皮的人是可以提拔为相国的,没吃过肉的人是可以参与战场指挥的,私人办学是不需要许可证的,城市里竟然落后的连城管执法大队、救助遣送站都没有。
  尤其是竟然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学说出现,真是比有了皇帝落后到了极点!至于“民为重,君为轻”的说法,那更是大逆不道了,简直是明说老百姓比干部重要了,这不是落后的大毒草是什么?
  但是赢始皇帝却不但是把后世无数聪明人变成了傻瓜,并且給现代的十几亿人洗了脑,还给东汉的汉献帝留下了天下是属于我一个人的胎记,这就把这位小皇帝给害苦了!
  本来刘协是个挺聪明的孩子,事业上也有进取心,也不乏爱护百姓的善良,在长安当傀儡的时候,年景大饥,一斛谷居然卖到五十万钱,百姓中出现了人吃人的事。十四岁的献帝刘协下令开仓赈济,并委任侍御史侯汶负责处理。但灾情并没有丝毫的改善,刘协怀疑侯汶贪污,于是亲自于御前量试做糜,并证实发放中确有克扣现象,于是下诏杖责侯汶五十,重新派人进行赈灾工作,终于缓解了灾情。
  那时候他没有对身为傀儡的抱怨,东归前后甚至唯一的希望就是一日三餐能吃饱肚子,在洛阳时曹操的几箱梨枣就使他认定遇到了好人。
  随着来到许都后衣食的无忧,皇帝的想法也随着年龄的渐大逐渐多了起来,天下是我家的,凭什么你曹操说了算?生活的改善必然会带来精神的进一步需求,他现在想体验一下自己一切说了算的感觉,那就必须进行第一步工作,干掉这个四年前让自己吃饱肚子的好人曹操。
  刘备的觐见给他带来了一丝缥缈的希望,看曹操对他那么推崇,据说还跟曹操拼过血仗,自己翻身当家做主人的希望说不定就寄托在他身上。于是当朝官拜左将军,态度极为殷切。晚上却通过自己的大舅哥骠骑将军董承向他递了话:希望他能看在本家的份上,帮自己除掉曹操。并且秘密写下诏书藏在衣带里赐给董承,让他作为使刘备信任的凭据。
  刘备吓了一大跳,除掉曹操?那是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念头,是连密如关羽、张飞这样的兄弟也不能透露的,但皇帝已经给挑明了,那就等于将自己绑上了一艘必沉的船,因为刘备最清楚:欲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行暗事,是没有任何成功希望的。
  这种事也能干,也必须干,但前提是必须先将自己处于一个安全的位置,否则那不是在搞暗杀,是绝对的自杀。
  心中有鬼,表面必难如常,刘备总感觉见了曹操说话都难以自然了,索性闭门不出,谢绝外客,专心致志的伺弄起自己府后的小菜园来了,历来与植物打交道都是缓解精神紧张的最有效的办法。
  那么,曹操到底对刘备有没有戒心呢?应该说肯定有,但只是宏观上的敌意,内心深处的敬意。具体到刘备参与了现在董承他们的密谋,曹操不可能知道。
  如果知道了曹操会如何对待刘备呢?不好说,曹操的处事,常出人意料,不该杀的杀了不少,从各方面来看都该杀的,他反而重用。对于刘备,他是仔细做了分析的,史书记载的的原句是:“刘备,人杰也,将生忧寡人!”
  曹操是轻易不服气别人的,惟独对刘备评价甚高,甚至于已经觉察到了此人将是自己一生的大敌,那么,为什么不及早除掉刘备呢?有人就建议过:刘备刚来投奔曹操时,谋士程昱就对曹操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觽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这意思就是建议曹操及早除掉刘备。
  但曹操却舍不得,表面上的理由是:“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其实还是英雄相惜在起决定性的因素,再者,刘备既然已来投降,也就不是自己的威胁了,没有擅杀的必要。
  其实这时的曹操也走错了一步,既然想利用刘备,就干脆推心置腹的大胆使用,以刘备为人的性格来看,还真难做出对曹操有什么不利的举动来,像这样既养着又防着,实是向对方心里慢堆怨恨,还不如一狠心宰了省事呢。
  今天又来试探了,当然,也有交心抒情的成分。
  三国演义是用青梅煮酒布置了这么个二人斗智的舞台,有点戏剧化了,大家可以自行去演义里欣赏,老孙在此就不妨也抄上一段,罗大师让曹操这样说:
  “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
  老孙认为罗老先生关于青梅的出现应该是演义:因为青梅又称果梅、酸梅,属于蔷薇科果树之一,原产我国,是我国亚热带特产水果,散布于中国西南部山脉。而许都位于我国现在的河南许昌一带,是不会有大片梅林的,即使个人花园里移栽那么一两株,也难以越过北方寒冷的冬天。
  至于是否是指未熟的杨梅?那尚青的杨梅又苦又涩,是不能用来煮酒的,甚至那个“望梅止渴”的成语也是杜撰出来的:曹操征张绣,也就是出击到今天的河南南阳地区,曹操怎么会欺骗士兵说前面有河南省不存在的梅林?
  就算骗士兵说前面有梅林没什么。。。但关键是:在那个交通不方便的战乱年代,一群生活在中原的士兵是怎么知道梅子这种东西是什么味道?从而一听就口舌生津?那还不如称前面有一片青杏林呢--老孙现在口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