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2喋血中原-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情形颜良也看到了,心中大疑之余便不由自主地策马前迎了几步,亲兵卫士于军阵之中却不敢乱动,呆看着自己的主将与来骑单独会了面,不过也没什么,颜将军力敌万人那是全军出了名的,或许是颜将军因事关机密,故意甩开我等,而与早约好的来骑单独会晤呢?颜良军纪极严,无将令谁敢妄动?别主动找死了。
  风弛电闪一般,关羽的单骑如同一只小船冲开了波浪,到得颜良骑阵之时,近卫铁骑竟然无人阻挡,大家其实都愣住了!
  七十二、关羽扬威白马津
  一瞬间敌将已来到眼前,颜良一句问话只吐出了半句:“来将何人?且通姓……”那来将竟把一杆大刀向自己的胸口点来。
  颜良反映极快:这不是什么军使,更不是来投诚的,是来单挑决斗的!哪遇到过此类不可思意的荒唐事呀?就是单挑厮杀,也要在两军阵前呀,这不是明来送死么?再说了,单挑俺颜良怕过甚人?来不及想了,敌将的刀尖已将到胸前,先招架住再问那下半句吧。
  也莫怨颜良大意,关羽的长刀平伸,那是枪、矛、戟之类的套路,是长刀斧类兵器的大忌,重长兵器前伸,一旦被对方的兵器锁住,便等于被解除了武装,既不能上举下砍,又无法横扫平推,实是与自杀无疑。
  现在许多史家确凿的认定:关羽的兵器并不是什么“青龙偃月刀”,而是使用的长矛,那史书中的“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大家在这里都只注意到了那个“刺”字,不是矛、枪,如何能刺?
  其实这是由于众史家学者不懂得中华武术的缘故,碰巧老孙对此道素有研究,须知:大刀运用,素有八法:劈、撩、崩、挂、粘、抹、点、刺,那点与刺恰是大刀高手练到功夫稍深时的用法之一,再高深些能把锁滚二字运用自如的话,应是绝顶之大师级别了,关羽应该就是在这个级别之列。
  颜良也属用刀的行家,但对这种一般对阵用不着的高深武功却懒得细研,乍一遇上,一时难以反映过来是可以理解的,但当自己以刀盖住关羽虚点的刀身时,却突然大悟:兵器着不上力?敌人是名绝顶高手!
  一般来讲,对刀的双方,只要占了上式的一方,那就等于占据了绝对上风,对方只有两种招法应对:回刀的同时前送刀攒击敌,以消敌人兵器上的力度;借势下劈,躲开敌人的兵器。不过前送刀攒是一种自保的无奈应变套路,而且一般仅用于步战,马战时双方接触时间极短,是没有机会繁复变招的;而那下劈一般是没有目标的,取得实效极难。
  颜良的大刀刚与敌刀接触,明看着双方的兵器碰上了,却突然有一种斩空的感觉,太大意了!正欲变招之际,对方的大刀竟如同柔杆的长枪一样缠了上来,关羽此时是用了一个“滚”字诀,颜良急将大刀横抹,却感觉兵器怠滞,不好!敌人用了“锁”字深功!
  颜良大怖,情急之下,大力硬扯回自己的大刀,却不想对方的大刀突然间疾如长矛,借自己的回力直刺过来,一声巨响,颜良胸口中招,颜良只觉得两眼一暗,一头倒撞下了战马!
  关羽貌似一击,其实三变:点、滚、锁一气呵成,最后化为一个“刺”字,外人看来轻易成功,其实之中暗蕴了关羽毕生功力,决非关羽侥幸为之!仅这单骑闯阵的胆略,世上又能见几人?艺高人胆大不错,关键在于胆大方能艺高。
  且看关羽之孤胆:视近在咫尺的枪林刀阵竟若无物,出击的刀尖并未回撤,而是顺势下劈,虽使不上多大力度,但也不是颜良的脖颈所能硬挡得住的,一颗大好头颅竟被齐整整斩落!关羽刀尖微挑,那颜良的人头已飞入关羽的左手之中,眨眼间被挂在了战马项边。
  待关羽抖起神威,纵马挥刀扫向群敌时,颜良的部下方才如梦初醒,恰同看见了天神临凡,恶魔降世,哪还有人敢上前过招?齐声大嚎,扭头乱蹿,整个军阵乱成了一锅沸汤,片刻间,两翼的弓弩兵也被冲了个七零八落。
  混乱之时,张辽的接应轻骑已杀到阵中,实际上现在哪还有什么阵势了?失去指挥的士兵已经溃散了,两翼的弓驽兵先是未得主帅将令,没敢擅射,及到后来听到主帅已阵亡,已经被自己的部队给冲乱了队列,谁还能有战心?
  张辽率部剿杀溃军,关羽却不屑杀戮普通士兵,就在曹操惊喜赞叹之际,一阵鸾铃响处,关羽马到坡前,人未下鞍,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已抛在曹操马前,关羽傲然说道:
  “这是那颜良的首级!”
  曹操不禁惊呼:“将军真神人也!”
  阵斩颜良,轻摧袁军,曹操于绝境中反而获得大胜,不但是解了白马之围,重要的是铸起了将士们战胜袁军的自信!关羽功之大可以说是无以复加,曹操当即表奏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至于金银赏赐之巨,则更不待说。
  可是袁绍的大军主力就在对岸不远,而且后方的延津渡口对岸也赶到了无数的袁绍部队,一旦渡河,曹操的后路将被切断,如此这白马津岂不成了钓曹操这条大鱼的最佳诱饵?
  曹操没有犹豫,当即决断放弃白马,携带白马津的全部辎重、牛马军械,一起退往延津。而那袁绍已经得到了痛殇颜良的噩秏,又怎会善罢甘休?
  一场血战避无可避,黄河渡口,袁绍大军已经开始渡河了。
  七十三、延津大战阻强兵
  在袁绍的谋士中有三个人值得细说,头一名便是田丰,此人看事深谋远虑,但失于性情耿直,不知变通,这次南征便被袁绍关在了邺城的狱中,以至曹操闻听此信,不禁长舒一口气:“田丰没来前敌,吾无忧也!”
  第二个人是现在袁绍部下,曾是曹操旧友的许攸,这个人自小聪慧,处理军务机智多变,只是有一种与现在的官员们一样都常犯的小毛病,那就是天性贪财,传染的亲属也是如此,如果是在今天,当然算不了什么,司空见惯么!但在腐败的东汉却是行不通,很遭同事们的鄙视。
  第三个就是沮授,与田丰和许攸不同,田、许二人不过是袁绍身边不挂长的参谋,不是有句玩笑话么:参谋不挂长,放屁也不响。沮授却是有实际军权的,从前极得袁绍的信任,被授予监统内外三军的监军之职,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参谋总长的角色。
  早在建安四年袁绍初定灭曹大计之时,沮授便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我军因历年征讨公孙瓒,致使百姓疲敝,库欠存粮,赋税尤重,此国家大患!应先遣使将公孙瓒首级献捷天子,然后专务农桑,休息人民。曹操若阻隔我与天子联系,我便可名正言顺进屯黎阳,渐侵河南之地,同时多作舟船,缮修器械,分遣精骑,包抄曹操之东西边境,令彼不得安宁,我却以逸待劳,天下可坐定。”
  郭图、审配意见相反:“兵法云:十围五攻,匹敌也当能战。今以明公之神武,连河朔之强众,以伐曹操,灭曹只在翻手之间,今天迟疑,后更难图也。”
  沮授反驳:“义者无敌,骄者先灭。现曹操于许都奉迎天子,我若举师南向,于义则违。胜败其实不在强弱,曹操法令严明,士卒精练,非公孙瓚之辈可比,今放弃必胜之方略,而兴无名之师,我为袁公担心也!”
  郭图等人明处一句: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说动了袁绍的心思;暗地却向袁绍打了小报告:沮授现在权倾内外,威震三军,日后看来难以克制啊!袁绍不免心惊,便把沮授的军权一分为三,设置三都督,使沮授与郭图、淳于琼各监一军,才算心安了。
  现在前方颜良兵败身亡的消息传来,袁绍立即决定全军渡河,追击曹操,为颜良复仇!沮授临上船时长叹:“主上欲急胜抒志,部下怎不贪功?悠悠黄河啊,渡过你容易回来难呀!我又能有甚作为!”
  实在不愿意随军渡河,便称身体不适,向袁绍请病假,那袁绍岂是容易糊弄的?当然不许病假,反而心恨沮授临阵欲逃,干脆把沮授所部,一并夺回拨给了郭图,现在等于把沮授的参谋长的那个“长”字给削去了。
  此时曹军正在驱赶着白马的百姓、牛马、以及辎重粮草沿黄河南岸退向延津,是无力阻渡袁绍的大军的,曹操只得亲自率精骑六百,断后掩护,且战且走,一开始还好些,袁军渡过河的部队数量还不多,不敢当真与曹军接战,慢慢就不行了,袁绍军越来人越多,已有一部分骑兵迫近过来。
  曹操干脆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