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2喋血中原-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一看大势已去,只得命令弓弩掩护,全军缓缓而退,紧守黄河渡口阵地,曹军倒也不敢相逼,只是重新抢回了自己的牛马及辎重车辆,也是缓缓退去。
  不幸的是袁军不但未得到任何战利品,反而倒折进去近两千骑兵,其中千余士兵被曹军生俘,袁军自己的辎重牛马反而被曹军掳走千余头。
  两阵战损两员大将,袁军人人皆惶,这时的袁绍反而镇静下来了。
  袁绍心里极清楚曹操想达到的目的:盼望着自己知难而退,息兵罢战,你也太小瞧我袁绍了吧?我会利用你这一点的,你不是最怕的就是我主力渡河吗?那你就等着吧!
  曹操啊!你这是在自掘坟墓,爱将的陨命,袁绍的心情无疑是悲痛的,但我只会化悲痛为力量,将愤怒成理智,咱们就继续玩下去!
  袁绍经熟虑已经谋定了新的破曹方略:正面大军步步为营,另出两路奇兵,一路袭取曹操的大后方许都;一路越嵩山截断许都与官渡之间的曹军粮道.这叫正中有奇,正奇相辅.曹操!且看你如何应付?
  七十五、战略退却守官渡
  人类对语言及字词的运用早已到了出神入画的地步,同样一件事,换上个不同的字眼,那感觉立时便不同了。
  朝鲜战场上急于退军逃命的美国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将军下达的退却命令成为文字游戏的经典:“现在我命令继续进攻!向我们的后方进攻!”
  日本人供奉的靖国神社,明明里面是一窝鬼,偏要冠以一个“神”字,一字之差,昭示了其国民对战争的态度;美国人往别的国家派兵,一般都是打着防卫需要的招牌的,把侦察机巡逻到了我们中国的国境线,人家一个“防卫”需要就解释过去了。
  城里人到工厂去上班叫“职”工,农村人进城做工叫“民”工,一字便能分出个高贵与低贱;法院判决个贪污犯,除了查明的巨款外一般还能抄出更多的不明来源的财产,为什么不明?那肯定是人家坚决不说。可是并不妨碍判决书上写着“认罪态度较好”等字样,该杀的肯定不用杀了,要说背后没猫腻,鬼都不会相信!
  写史的人用字更高明,一个字就能使一场军事行动味道全变了,比如:三国志、魏书中记载的曹操放弃阳武,退守最后一道防线官渡,这时的袁绍大军已经把前三道曹军防线:白马、延津、阳武全部占领了,武帝纪是这样用字的:“公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
  撤退的曹操是“还”军,进攻的袁绍反而是“保”阳武。绝吧?乍一看真难清楚是谁在进攻谁了。
  连折两员大将,袁绍伤痛之余也接受了教训,那就是决不再分散兵力,亲提十余万大军全部渡过了黄河,部队稳步推进,步步为营,使得善于机动作战的曹军再无战机可觅。曹操只得率军步步退守,现在已经退到了许都的门户官渡,已经退无可退了。
  而袁绍依仗兵多粮足,实际上是连摧曹军三道防线,虽然从战术角度是失利两阵,但战略部署上无疑获得了成功:曹军取得大胜的两地,现在已经成了袁军的后方,大批的军粮以及各种战争物资现在可以畅通无阻的运往前线了,而且以冀、并、青、幽四州之地的粮赋,供应前线十余万人马的军需,那当然是绰绰有余。
  曹军则恰恰相反,不足四万人的步兵,能用于机动的骑兵仅两千六百余骑,而且必须死守一处关溢官渡,兵力无从展开,军粮的运输线路唯有许都至官渡一条,虽然距离近了许多,但关键是许都的存粮并不多。
  更要命的是运输也不易了,已经发现有袁绍的骑兵部队不知从哪里渗透了进来,正在骚扰劫袭运粮部队,曹军却无力护路,因为官渡马上就要面临袁绍志在必得的强攻了。
  袭扰曹军粮道的骑兵是袁绍派出去的,袁绍的越骑司马韩荀率一千精骑从敖仓以西偷渡了黄河,越过了嵩山,目标就是切断许都与官渡之间的粮道,现在已经开始行动了。
  曹操屯田已经五年,怎么粮食反而缺乏了?这里另有原因,曹军的主要屯田地区是豫州的汝南,偏偏原汝南投降的黄巾军刘僻、龚都等部趁曹操与袁绍在北境相拒时重新叛乱,屯户们多数附从,军粮基地现在已经成了敌军的根据地了。
  这还不算完,以前不过是一帮散兵游勇,对后方还形不成什么威胁,现在不同了,据确凿情报,那可恨的刘备竟然带着不知多少袁绍的正规军,出现在了刘僻的军中,从进兵势头看,竟然是瞄向了许都!这还了得?
  这是袁绍为曹操准备的第二支奇兵,刘备素有仁义之名,在下层农民甚至黄巾余寇中有相当的号召力,让刘备去联络刘僻、龚都等人,的确是物尽其用,只不过刘备自己的部队实在是太少了,原来被曹操打散了的溃兵虽然聚集了一些人,但真能作为主力上战场的仅有赵云从老家带来的几百人。
  有多大能耐就去做多大事吧,本来就是去发动群众在曹操的后方去闹革命的,正是:事情成功了那当然是决策者的功劳,袁绍得意;失败了肯定是做具体工作的办事不力,于袁绍也无损。
  这袁绍的一正两奇三支部队的确厉害!曹军主力于官渡前线应付袁绍的十万大军尚自吃力,又怎有余力对付韩荀精骑对粮道的骚扰、刘备部队对许都的侵袭?这三招恰如三只饿狼同时扑向一只护羊犬,刘备拖尾,韩荀袭腰,袁绍则是张开了血盆大口猛咬向头部,眼看曹操的厄运就要来临了。
  不仅如此,又一个令曹操心烦意乱的消息传到了官渡:那刚在白马立了大功的偏将军、汉寿亭侯关羽,趁回许都晋表谢封的机会,留下了曹操所赐予的所有封赏,叛逃向了袁军!并且给曹操留下告别书信,还带走了刘备的家眷妻儿。
  众将军无不义愤添膺,建议曹操趁关羽与刘备妻小尚未渡过黄河,立即对其进行截杀,以儆效尤,曹操长叹:“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史书记载有时候的确不大公平:关羽叛曹重归刘备,历代文人墨客都对其大书特书,赞其忠义,以致关羽身后被封神封帝,名彪千秋;而此时的曹操何尝不是在仗义放行?
  但大家对此却是大都略过不提,有些戏剧、评词作家甚至还曲义歪解,说曹操心怀叵测,先欲毒酒送行,后又想骗关公下马擒之,只是由于畏惧关羽勇猛,才无奈作罢。
  其实现在曹操还面临着一件大事:江东的消息已传到许都,那勇冠天下的孙策竟然遭刺客袭击突然暴亡,若在平时,对曹操来说应该算得上一件幸事,但现在不同了,没有了孙策在荆州刘表背后的牵掣,那刘表会不会趁机举兵北上,从背后给曹操的许都一个重击?
  一旦如此,曹军便即将陷入灭顶之灾,曹操大半生的苦心经营也将付之东流,欲寻三尺葬身之地也将不可得也!
  七十六、带兵奔丧意味深长
  孙策的突然丧命,使整个江东如同塌了天。
  尤其是孙策是突亡于征伐黄祖的路途之中,对江东的所有政务根本不可能有所交代,只是于临终之际将自己的印授挂在了自己弟弟孙权身上,便撒手而去。
  十九岁的孙权自小等于在坐享其成中过日子,哥哥暂短的一生实在是太耀眼了,就像我们于白天看不见星星一样,那是由于有了太阳的缘故,孙权就是孙策光芒背后的星星,孙策突去,对于孙权来说,犹如太阳突然落山,星星到了耀入人们眼中的时刻,孙权开始亮相于东汉时期中国的政治大舞台。
  孙权,字仲谋。孙策扫平江东时孙权年仅十五岁,被委任为阳羡县长。曾被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孙策去世时孙权正代理奉义校尉。应该说,这时的孙权年龄与资历都不足以管理整个江东地区,而且他现在所能依靠的仅有两人:政务有受孙策临终之托的长史张昭;军事则只有依赖正在巴丘前线与刘表军黄祖相持的江夏太守周瑜了。
  兄长骤去,孙权一时没了主心骨,更无接掌江东最高权力的思想准备与执政经验,只知悲哀痛哭,哪能主持军政大事?张昭见状大忧,对年轻的孙权说:“孝廉啊,现在可不是你哭的时候!”
  张昭给孙权换上官服,亲扶至马上,首先巡视军营,以安定军心;又率领孙策属下的众文武官员,向孙权宣誓效忠;一面向曹操的中央政府通报孙策的亡故与孙权的继任;一面通告所属各郡县,以及内外将领,令各人坚守岗位,奉公守职。
  但形势并不容乐观,孙策虽然名义拥有会稽、丹阳、豫章、庐江、庐陵、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