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书 作者:(汉)班固-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下之势方倒县。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何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何
也?下也。今匈奴嫚侮侵掠,至不敬也,为天下患,至亡已也,而汉岁致金絮采缯
以奉之。夷狄征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贡,是臣下之礼也。足反居上,首顾居
下,倒县如此,莫之能解,犹为国有人乎?非亶倒县而已,又类辟,且病痱。夫辟
者一面病,痱者一方痛。今西边北边之郡,虽有长爵不轻得复,五尺以上不轻得息,
斥候望烽燧不得卧,将吏被介胄而睡,臣故曰一方病矣。医能治之,而上不使,可
为流涕者此也。
    陛下何忍以帝皇之号为戎人诸侯,势既卑辱,而祸不息,长此安穷!进谋者率
以为是,固不可解也,亡具甚矣。臣窃料匈奴之众不过汉一大县,以天下之大困于
一县之众,甚为执事者羞之。陛下何不试以臣为属国之官以主匈奴?行臣之计,请
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伏中行说而笞其背,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今不猎猛敌而
猎田彘,不搏反寇而搏畜菟,玩细娱而不图大患,非所以为安也。德可远施,威可
远加,而直数百里外威令不信,可为流涕者此也。
    今民卖僮者,为之绣衣丝履偏诸缘,内之闲中,是古天子后服,所以庙而不宴
者也,而庶人得以衣婢妾。白E067之表,薄纫之里,D65F以偏诸,美者黼绣,是古
天子之服,今富人大贾嘉会召客者以被墙。古者以奉一帝一后而节适,今庶人屋壁
得为帝服,倡优下贱得为后饰,然而天下不屈者,殆未有也。且帝之身自衣皁绨,
而富民墙屋被文绣;天子之后以缘其领,庶人孽妾缘其履:此臣所谓舛也。夫百人
作之不能衣一人,欲天下亡寒,胡可得也?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欲天下亡饥,
不可得也。饥寒切于民之肌肤,欲其亡为奸邪,不可得也。国已屈矣,盗贼直须时
耳,然而献计者曰“毋动为大”耳。夫俗至大不敬也,至亡等也,至冒上也,进计
者犹曰“毋为”,可为长太息者此也。
    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
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EF7C锄,虑有德色;毋取箕帚,立而谇语。抱哺其子,
与公并倨;妇姑不相说,则反脣而相稽。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然并心
而赴时,犹曰蹶六国,兼天下。功成求得矣,终不知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信并
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天下大败;众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壮陵衰,其乱至矣。
是以大贤起之,威震海内,德从天下。曩之为秦者,今转而为汉矣。然其遗风余俗,
犹尚未改。今世以侈靡相竞,而上亡制度,弃礼谊,捐廉耻,日甚,可谓月异而岁
不同矣。逐利不耳,虑非顾行也,今其甚者杀父兄矣。盗者BE31寝户之帘,搴两庙
之器,白昼大都之中剽吏而夺之金。矫伪者出几十万石粟,赋六百余万钱,乘传而
行郡国,此其亡行义之尤至者也。而大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之间,以为大故。至
于俗流失,世坏败,因恬而不知怪,虑不动于耳目,以为是适然耳。夫移风易俗,
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俗吏之所务,在于刀笔筐箧,而不知大
体。陛下又不自忧,窃为陛下惜之。
    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父子有礼,六亲有纪,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夫
人之所设,不为不立,不植则僵,不修则坏。《管子》曰:“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使管子愚人也则可,管子而少知治体,则是岂可不为寒心
哉!秦灭四维而不张,故君臣乖乱,六亲殃戮,奸人并起,万民离叛,凡十三岁,
而社稷为虚。今四维犹未备也,故奸人几幸,而众心疑惑。岂如今定经制,令君君
臣臣,上下有差,父子六亲各得其宜,奸人亡所几幸,而群臣众信,上不疑惑!此
业壹定,世世常安,而后有所持循矣。若夫经制不定,是犹度江河亡维楫,中流而
遇风波,船必覆矣。可为长叹息者此也。
    夏为天子,十有余世,而殷受之。殷为天子,二十余世,而周受之。周为天子,
三十余世,而秦受之。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
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使士负之,
有司齐肃端冕,见之南郊,见于天也。过阙则下,过庙则趋,孝子之道也。故自为
赤子而教固已行矣。昔者成王幼在襁抱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
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于是为置三少,
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故乃孩提有识,三公、三少
固明孝仁礼义以道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
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
右前后皆正人也。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
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故择其所耆,必先受业,
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学。学者,所学之官也。《学礼》曰:“帝入东学,
上亲而贵仁,则亲疏有序而恩相及矣;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差而民不
诬矣;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则圣智在位而功不遗矣;帝入北学,上贵而尊爵,
则贵贱有等而下不逾矣;帝入太学,承师问道,退习而考于太傅,太傅罚其不则而
匡其不及,则德智长而治道得矣。此五学者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矣。”
及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记过之史,彻膳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
敢谏之鼓。瞽史诵诗,工诵箴谏,大夫进谋,士传民语。习与智长,故切而不愧;
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三代之礼: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春秋入
学,坐国老,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行以鸾和,步中《采齐》,趣中《肆
夏》,所以明有度也;其于禽兽,见其生不食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故远庖厨,
所以长恩,且明有仁也。
    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以其辅翼太子有此具也。及秦而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
也,所上者告讦也;固非贵礼义也,所上者刑罚也。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所习
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故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
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岂惟胡亥之性恶哉?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
故也。
    鄙谚曰:“不习为吏,视已成事。”又曰:“前车覆,后车诚。”夫三代之所
以长久者,其已事可知也;然而不能从者,是不法圣智也。秦世之所以亟绝者,其
辙迹可见也;然而不避,是后车又将覆也。夫存亡之变,治乱之机,其要在是矣。
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夫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
易成也;开于道术智谊之指,则教之力也。若其服习积贯,则左右而已。夫胡、粤
之人,生而同声,耆欲不异,及其长而成俗,累数译而不能相通,行者有虽死而不
相为者,则教习然也。臣故曰选左右早谕教最急。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
太子正而天下定矣。《曰书》:“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时务也。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
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
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
用哉?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
知也。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毋讼乎!”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
取舍之极定于内,而安危之萌应于外矣。安首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
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人主之所积,在其取舍。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
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
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
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哀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