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书 作者:(汉)班固-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顷之,哀帝即位,帝祖母傅太后用事,追怨参姊中山太后,陷以祝诅大逆之罪,
语在《外戚传》。参以同产当相坐,谒者承制召参诣廷尉,参自杀。且死,仰天叹
曰:“参父子兄弟皆备大位,身至封侯,今被恶名而死,姊弟不敢自惜,伤无以见
先人于地下!”死者十七人,众莫不怜之。宗族徙归故郡。
    赞曰:《诗》称“抑抑威仪,惟德之隅。”宜乡侯参鞠躬履方,择地而行,可
谓淑人君子,然卒死于非罪,不能自免,哀哉!谗邪交乱,贞良被害,自古而然。
故伯奇放流,孟子宫刑,申生雉经,屈原赴湘,《小弁》之诗作,《离骚》之辞兴。
经曰:“心之忧矣,涕既陨之。”冯参姊弟,亦云悲矣!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孝宣皇帝五男。许皇后生孝元帝,张婕妤生淮阳宪王钦,卫婕妤生楚孝王嚣,
公孙婕妤生东平思王宇,戎婕妤生中山哀王竟。
    淮阳宪王钦,元康三年立,母张婕妤有宠于宣帝。霍皇后废后,上欲立张婕妤
为后。久之,惩艾霍氏欲害皇太子,乃更选后宫无子而谨慎者,乃立长陵王婕妤为
后,令母养太子。后无宠,希御见,唯张婕妤最幸。而宪王壮大,好经书、法律,
聪达有材,帝甚爱之。太子宽仁,喜儒术,上数嗟叹宪王,辅曰:“真我子也!”
常有意欲立张婕妤与宪王,然用太子起于微细,上少依倚许氏,及即位而许后以杀
死,太子蚤失母,故弗忍也。久之,上以故丞相韦贤子玄成阳狂让侯兄,经明行高,
称于朝廷,乃召拜玄成为淮阳中尉,欲感谕宪王,辅以推让之臣,由是太子遂安。
宣帝崩,元帝即位,乃遣宪王之国。
    时,张婕妤已卒,宪王有外祖母,舅张博兄弟三人岁至淮阳见亲,辄受王赐。
后王上书,请徙外家张氏于国。博上书,愿留守坟墓,独不徙。王恨之。后博至淮
阳,王赐之少。博言:“负责数百万,愿王为偿。”王不许,博辞去,令弟光恐云
王遇大人益解,博欲上书为大人乞骸骨去。王乃遣人持黄金五十斤送博。博喜,还
书谢,为谄语盛称誉王,因言:“当今朝廷无贤臣,灾变数见,足为寒心。万姓咸
归望于大王,大王奈何恬然不求入朝见,辅助主上乎?”使弟光数说王宜听博计,
令于京师说用事贵人为王求朝。许不纳其言。
    后光欲至长安,辞王,复言“愿尽力与博共为王求朝。王即日至长安,可因平
阳侯。”光得王欲求朝语,驰使人语博。博知王意动,复遗王书曰:“博幸得肺腑,
数进愚策,未见省察。北游燕、赵,欲循行郡国求幽隐之士,闻齐有驷先生者,善
为《司马兵法》,大将之材也,博得谒见,承间进问五帝、三王究竟要道,卓尔非
世俗之所知。今边境不安,天下骚动,微此人其莫能安也。又闻北海之濒有贤人焉,
累世不可逮,然难致也。得此二人而荐之,功亦不细矣。博愿驰西以此赴助汉急,
无财币以通显之。赵王使谒者持牛、酒,黄金三十斤劳博,博不受;复使人愿尚女,
聘金二百斤,博未许。会得光书云大王已遣光西,与博并力求朝。博自以弃捐,不
意大王还意反义,结以硃颜,愿杀身报德。朝事何足言!大王诚赐咳唾,使得尽死,
汤、禹所以成大功也。驷先生蓄积道术,书无不有,愿知大王所好,请得辄上。”
王得书喜说,报博书曰:“子高乃幸左顾存恤,发心恻隐,显至诚,纳以嘉谋,语
以至事,虽亦不敏,敢不谕意!今遣有司为子高偿责二百万。”
    是时,博女婿京房以明《易》阴阳得幸于上,数召见言事。自谓为石显、五鹿
充宗所排,谋不得用,数为博道之。博常欲诳耀淮阳王,即具记房诸所说灾异及召
见密语,持予淮阳王以为信验,诈言:“已见中书令石君求朝,许以金五百斤。贤
圣制事,盖虑功而不计费。昔禹治鸿水,百姓罢劳,成功既立,万世赖之。今闻陛
下春秋未满四十,发齿堕落,太子幼弱,佞人用事,阴阳不调,百姓疾疫饥馑死者
且半,鸿水之害殆不过此。大王绪欲救世,将比功德,何可以忽?博已与大儒知道
者为大王为便宜奏,陈安危,指灾异,大王朝见,先口陈其意而后奏之,上必大说。
事成功立,大王即有周、邵之名,邪臣散亡,公卿变节,功德亡比,而梁、赵之宠
必归大王,外家亦将富贵,何复望大王之金钱?”王喜说,报博书曰:“乃者诏下,
止诸侯朝者,寡人D952然不知所出。子高素有颜、冉之资,臧武之智,子贡之辩,
卞庄子之勇,兼此四者,世之所鲜。既开端绪,愿卒成之。求朝,义事也,奈何行
金钱乎!”博报曰:“已许石君,须以成事。”王以金五百斤予博。
    会房出为郡守,离左右,显具有此事告之。房漏泄省中语,博兄弟诖误诸侯王,
诽谤政治,狡猾不道,皆下狱。有司奏请逮捕钦,上不忍致法,遣谏大夫王骏赐钦
玺书曰:“皇帝问淮阳王。有司奏王,王舅张博数遗王书,非毁政治,谤讪天子,
褒举诸侯,称引周、汤,以谄惑王,所言尤恶,悖逆无道。王不举奏而多与金钱,
报以好言,罪至不赦,朕恻焉不忍闻,为王伤之。推原厥本,不祥自博,惟王之心,
匪同于凶。已诏有司勿治王事,遣谏大夫骏申谕朕意。《诗》不云乎?‘靖恭尔位,
正直是与。’王其勉之!”
    骏谕指曰:“礼为诸侯制相朝聘之义,盖以考礼一德,尊事天子也。且王不学
《诗》乎?《诗》云:‘俾侯于鲁,为周室辅。’今王舅博数遗王书,所言悖逆。
王幸受诏策,通经术,知诸侯名誉不当出竟。天子普覆,德布于朝,而恬有博言,
多予金钱,与相报应,不忠莫大焉。故事,诸侯王获罪京师,罪恶轻重,纵不伏诛,
必蒙迁削贬黜之罪,未有但已者也。今圣主赦王之罪,又怜王失计忘本,为博所惑,
加赐玺书,使谏大夫申谕至意,殷勤之恩,岂有量哉!博等所犯恶大,群下之所共
攻,王法之所不赦也。自今以来,王毋复以博等累心,务与众弃之。《春秋》之义,
大能变改。《易》曰‘借用白茅,无咎’,言臣子之道,改过自新,洁己以承上,
然后免于咎也。王其留意慎戒,惟思所以悔过易行,塞重责,称厚恩者。如此,则
长有富贵,社稷安矣。”
    于是淮阳王钦免冠稽首谢曰:“奉籓无状,过恶暴列,陛下不忍致法,加大恩,
遣使者申谕道术守籓之义。伏念博罪恶尤深,当伏重诛。臣钦愿悉心自新,奉承诏
策。顿首死罪。”
    京房及博兄弟三人皆弃市,妻子徙边。
    至成帝即位,以淮阳王属为叔父,敬宠之,异于它国。王上书自陈舅张博时事,
颇为石显等所侵,因为博家属徙者求还。丞相、御史复劾钦:“前与博相遗私书,
指意非诸侯王所宜,蒙恩勿治,事在赦前。不悔过而复称引,自以为直,失籓臣礼,
不敬。”上加恩,许王还徙者。
    三十六年薨。子文王玄嗣,二十六年薨。子縯嗣,王莽时绝。
    楚孝王嚣,甘露二年立为定陶王,三年徙楚,成帝河平中入朝,时被疾,天子
闵之,下诏曰:“盖闻‘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楚王嚣素行孝顺仁
慈,之国以来二十余年,ED54介之过未尝闻,朕甚嘉之。今乃遭命,离于恶疾,夫
子所痛,曰:‘蔑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朕甚闵焉。夫行纯茂而不显
异,则有国者将何勖哉?《书》不云乎?‘用德章厥善。’今王朝正月,诏与子男
一人俱,其以广戚县户四千三百封其子勋为广戚侯。”明年,嚣薨。子怀王文嗣,
一年薨,无子,绝。明年,成帝复立文弟平陆侯衍,是为思王。二十一年薨,子纡
嗣,王莽时绝。
    初,成帝时又立纡弟景为定陶王。广戚侯勋薨,谥曰炀侯,子显嗣。平帝崩,
无子,王莽立显子婴为孺子,奉平帝后。莽篡位,以婴为定安公。汉既诛莽,更始
时婴在长安,平陵方望等颇知天文,以为更始必败,婴本统当立者也,共起兵将婴
至临泾,立为天子。更始遣丞相李松击破杀婴云。
    东平思王宇,甘露二年立。元帝即位,就国。壮大,通奸犯法,上以至亲贳弗
罪,傅相连坐。
    久之,事太后,内不相得,太后上书言之,求守杜陵园。上于是遣太中大夫张
子蟜奉玺书敕谕之,曰:“皇帝问东平王。盖闻亲亲之恩莫重于孝,尊尊之义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