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书 作者:(汉)班固-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节,则民兴行;宽柔和惠,则众相爱。四者,明王之所以不严而成化也。何者?
朝有变色之言,则下有争斗之患;上有自专之士,则下有不让之人;上有克胜之佐,
则下有伤害之心;上有好利之臣,则下有盗窃之民:此其本也。今俗吏之治,皆不
本礼让,而上克暴,或忮害好陷人于罪,贪财而慕势,故犯法者众,奸邪不止,虽
严刑峻法,犹不为变。此非其天性,有由然也。
    臣窃考《国风》之诗,《周南》、《召南》被贤圣之化深,故笃于行而廉于色。
郑伯好勇,而国人暴虎;秦穆贵信,而士多从死;陈夫人好巫,而民淫祀;晋侯好
俭,而民畜聚;太王躬仁,邠国贵恕。由此观之,治天下者审所上而已。今之伪薄
忮害,不让极矣。臣闻教化之流,非家至而人说之也。贤者在位,能者布职,朝廷
崇礼,百僚敬让,道德之行,由内及外,自近者始,然后民知所法,迁善日进而不
自知。是以百姓安,阴阳和,神灵应,而嘉祥见。《诗》曰:“商邑翼翼,四方之
极;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此成汤所以建至治,保子孙,化异俗而怀鬼方也。今
长安天子之都,亲承圣化,然其习俗无以异于远方,郡国来者无所法则,或见侈靡
而放效之。此教化之原本,风俗之枢机,宜先正者也。
    臣闻天人之际,精B22D有以相荡,善恶有以相推,事作乎下者象动乎上,阴阳
之理各应其感,阴变则静者动,阳蔽则明者暗,水旱之灾随类而至。今关东连年饥
馑,百姓乏困,或至相食,此皆生于赋敛多,民所共者大,而吏安集之不称之效也。
陛下祗畏天戒,哀闵元元,大自减损,省甘泉、建章官卫,罢珠崖,偃武行文,将
欲度唐、虞之隆,绝殷、周之衰也。诸见罢珠崖诏书者,莫不欣欣,人自以将见太
平也。宜遂减官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外内,近忠正,远巧佞,放郑、
卫,进《雅》、《颂》,举异材,开直言,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显洁白之士,
昭无欲之路,览《六艺》之意,察上世之务,明自然之道,博和睦之化,以崇至仁,
匡失俗,易民视,令海内昭然咸见本朝之所贵,道德弘于京师,淑问扬乎疆外,然
后大化可成,礼让可兴也。
    上说其言,迁衡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时,上好儒术文辞,颇改宣帝之政,言事者多进见,人人自以为得上意。又傅
昭仪及子定陶王爱幸,宠于皇后、太子。衡复上疏曰:
    臣闻治乱安危之机,在乎审所用心。盖受命之王务在创业垂统传之无穷,继体
之君心存于承宣先王之德而褒大其功。昔者成王之嗣位,思述文、武之道以养其心,
休烈盛美皆归之二后而不敢专其名,是以上天歆享,鬼神祐焉。其《诗》曰:“念
我皇祖,陟降廷止。”言成王常思祖考之业,而鬼神祐助其治也。
    陛下圣德天覆,子爱海内,然阴阳未和,奸邪未禁者,殆论议者未丕扬先帝之
盛功,争言制度不可用也,务变更之,所更或不可行,而复复之,是以群下更相是
非,吏民无所信。臣窃恨国家释乐成之业,而虚为此纷纷也。愿陛下详览统业之事,
留神于遵制扬功,以定群下之心。《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孔子著
之《孝经》首章,盖至德之本也。传曰:“审好恶,理情性,而王道毕矣。”能尽
其性,然后能尽人物之性;能尽人物之性,可以赞天地之化。治性之道,必审已之
所有余,而强其所不足。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大察,寡闻少见者戒于雍蔽,勇猛刚强
者戒于大暴,仁爱温良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
必审己之所当戒,而齐之以义,然后中和之化应,而巧伪之徒不敢比周而望进。唯
陛下戒所以崇圣德。
    臣又闻室家之道修,则天下之理得,故《诗》始《国风》,《礼》本《冠》、
《婚》。始乎《国风》,原情性而明人伦也;本乎《冠》、《婚》,正基兆而防未
然也。福之兴莫不本乎室家。道之衰莫不始乎阃内。故圣王必慎妃后之际,别適长
之位。礼之于内也。卑不逾尊,新不先故,所以统人情而理阴气也。其尊適而卑庶
也,適子冠乎阼,礼之用醴,众子不得与列,所以贵正体而明嫌疑也。非虚加其礼
文而已,乃中心与之殊异,故礼探其情而见之外也。圣人动静游燕,所亲物得其序;
得其序,则海内自修,百姓从化。如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佞巧之奸因时而动,
以乱国家。故圣人慎防其端,禁于未然,不以私恩害公义。陛下圣德纯备,莫不修
正,则天下无为而治。《诗》云:“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传曰:“正家而天下
定矣。”
    衡为少傅数年,数上疏陈便宜,及朝廷有政议,傅经以对,言多法义。上以为
任公卿,由是为光禄勋、御史大夫。建昭三年,代韦玄成为丞相,封乐安侯,食邑
六百户。
    元帝崩,成帝即位,衡上疏戒妃匹,劝经学威仪之则,曰:
    陛下秉至考,哀伤思慕不绝于心,未有游虞弋射之宴,诚隆于慎终追远,无穷
已也。窃愿陛下虽圣性得之,犹复加圣心焉。《诗》云“茕茕在疚”,言成王丧毕
思慕,意气未能平也,盖所以就文、武之业,崇大化之本也。
    臣又闻之师曰:“妃匹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
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以《关睢》为始,言太上者民之父母,后夫人之行不侔
乎天地,则无以奉神灵之统而理万物之宜。故《诗》曰:“窈窕淑女,君子好仇。”
言能致其贞淑,不贰其操,情欲之感无介乎容仪,宴私之意不形乎动静,夫然后可
以配至尊而为宗庙主。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自上世已来,三代兴废,未有不
由此者也。愿陛下详览得失盛衰之效以定大基,采有德,戒声色,近严敬,远技能。
    窃见圣德纯茂,专精《诗》、《书》,好乐无厌。臣衡材驽,无以辅相善义,
宣扬德音。臣闻《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
人道之正,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故审《六艺》之指,则天人之理可得而和,草木
昆虫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及《论语》、《孝经》,圣人言行之要,宜究
其意。
    臣又闻圣王之自为动静周旋,奉天承亲,临朝享臣,物有节文,以章人伦。盖
钦翼祗栗,事天之容也;温恭敬逊,承亲之礼也;正躬严恪,临众之仪也;嘉惠和
说,飨下之颜也。举错动作,物遵其仪,故形为仁义,动为法则。孔子曰:“德义
可尊,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大雅》
云:“敬慎威仪,惟民之则。”诸侯正月朝觐天子,天子惟道德,昭穆穆以视之,
又观以礼乐,飨醴乃归。故万国莫不获赐祉福,蒙化而成俗。今正月初幸路寝,临
朝贺,置酒以飨万方,传曰“君子慎始”,愿陛下留神动静之节,使群下得望盛德
休光,以立基桢,天下幸甚!
    上敬纳其言。顷之,衡复奏正南北郊,罢诸淫祀,语在《郊祀志》。
    初,元帝时,中书令石显用事,自前相韦玄成及衡皆畏显,不敢失其意。至成
帝初即位,衡乃与御史大夫甄谭共奏显,追条其旧恶,并及党与。于是司隶校尉王
尊劾奏:“衡、谭居大臣位,知显等专权势,作威福,为海内患害,不以时白奏行
罚,而阿谀曲从,附下罔上,无大臣辅政之义。既奏显等,不自陈不忠之罪,而反
扬著先帝任用倾覆之徒,罪至不道。”有诏勿劾。衡惭惧,上疏谢罪。因称病乞骸
骨,上丞相乐安侯印绶。上报曰:“君以道德修明,位在三公,先帝委政,遂及朕
躬。君遵修法度,勤劳公家,朕嘉与君同心合意,庶几有成。今司隶校尉尊妄诋欺,
加非于君,朕甚闵焉。方下有司问状,君何疑而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未烛也。
传不云乎?‘礼义不愆,何恤人之言!’君其察焉。专精神,近医药,强食自爱。”
因赐上尊酒、养牛。衡起视事。上以新即位,褒优大臣,然群下多是王尊者。衡嘿
嘿不自安,每有水旱,风雨不时,连乞骸骨让位。上辄以诏书慰抚,不许。
    久之,衡子昌为越骑校尉,醉杀人,系诏狱。越骑官属与昌弟且谋篡昌。事发
觉,衡免冠徒跣待罪,天子使谒者诏衡冠履。而有司奏衡专地盗土,衡竟坐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