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书 作者:(汉)班固-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吏事。惠自知治县不称宣意,遣门下掾送宣至陈留,令掾进见,自从其所问宣不教
戒惠吏职之意。宣笑曰:“吏道以法令为师,可问而知。及能与不能,自有资材,
何可学也?”众人传称,以宣言为然。
    初,宣复封为侯时,妻死,而敬武长公主寡居,上令宣尚焉。及宣免归故郡,
公主留京师。后宣卒,主上书愿还宣葬延陵,奏可。况私从敦煌归长安,会赦,因
留与主私乱。哀帝外家丁、傅贵,主附事之,而疏王氏。元始中,莽自尊为安汉公,
主又出言非莽。而况与吕宽相善,及宽事觉时,莽并治况,发扬其罪,使使者以太
皇太后诏赐主药。主怒曰:“刘氏孤弱,王氏擅朝,排挤宗室,且嫂何与取妹披抉
其闺门而杀之?”使者迫守主,遂饮药死。况枭首于市。白太后云主暴病薨。太后
欲临其丧,莽固争,乃止。
    硃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好客少年,捕搏敢行。稍
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是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
夫万年子陈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时,诸陵县属太常,博以太常掾察
廉,补安陵丞。后去官入京兆,历曹史列掾。出为督邮书掾,所部职办,郡中称之。
    而陈咸为御史中丞,坐漏泄省中语下狱。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
咸掠治困笃,博诈得为医人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博出狱,又变性名,为咸
验治数百,卒免咸死罪。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为郡功曹。
    久之,成帝即位,大将军王凤秉政,奏请陈咸为长史。咸荐萧育、硃博除莫府
属,凤甚奇之,举博栎阳令,徙云阳、平陵二县,以高弟入为长安令。京师治理,
迁冀州刺史。
    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官寺尽满。从事
白请且留此县录见诸自言者,事毕乃发,欲以观试博。博心知之,告外趣驾。既白
驾办,博出就车见自言者,使从事明敕告吏民:“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
各自诣郡。欲言二千石墨绶长吏者,使者行部还,诣治所。其民为吏所冤,及言盗
贼辞讼事,各使属其部从事。”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
不意博应事变乃至于此。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博杀此吏,州郡畏博威严。
徙为并州刺史、护漕都尉,迁琅邪太守。
    齐舒缓养名,博新视事,右曹掾史皆移病卧。博问其故,对言:“惶恐!故事
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博奋髯抵几曰:“观齐兒欲以此为
俗邪!”乃召见诸曹史书佐及县大吏,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皆斥罢诸病吏,
白巾走出府门。郡中大惊。顷之,门下掾赣遂耆老大儒,教授数百人,拜起舒迟。
博出教主簿:“赣老生不习吏礼,主簿且教拜起,闲习乃止。”又敕功曹:“官属
多褒衣大C67A,不中节度,自今掾史衣皆令去地三寸。”博尤不爱诸生,所至郡辄
罢去议曹,曰:“岂可复置谋曹邪!”文学儒吏时有奏记称说云云,博见谓曰:
“如太守汉吏,奉三尺律令以从事耳,亡奈生所言圣人道何也!且持此道归,尧、
舜君出,为陈说之。”其折逆人如此。视事数年,大改其俗,掾史礼节如梦、赵吏。
    博治郡,常令属县各用其豪桀以为大吏,文武从宜。县有剧贼及它非常,博辄
移书以诡责之。其尽力有效,必加厚赏;怀诈不称,诛罚辄行。以是豪强慹服。姑
幕县有群辈八人报仇廷中,皆不得。长吏自系书言府,贼曹掾史自白请至姑幕。事
留不出。功曹诸掾即皆自白,复不出。于是府丞诣阁,博乃见丕丞掾曰:“以为县
自有长吏,府未尝与也,丞掾谓府当与之邪?”阁下书佐入,博口占檄文曰:“府
告姑幕令丞:言贼发不得,有书。檄到,令丞就职,游檄王卿力有余,如律令!”
王卿得敕惶怖,亲属失色,昼夜驰鹜,十余日间捕得五人。博复移书曰:“王卿忧
公甚效!檄到,赍伐阅诣府。部掾以下亦可用,渐尽其余矣。”其操持下,皆此类
也。
    以高弟入守左冯翊,满岁为真。其治左冯翊,文理聪明殊不及薛宣,而多武谲,
网络张设,少爱利,敢诛杀。然亦纵舍,时有大贷,下吏以此为尽力。
    长陵大姓尚方禁少时尝盗人妻,见斫,创著其颊。府功曹受赂,白除禁调守尉。
博闻知,以它事召见,视其面,果有瘢。博辟左右问禁:“是何等创也?”禁自知
情得,叩头服状。博笑曰:“丈夫固时有是。冯翊欲洒卿耻,B032拭用禁,能自效
不?”禁且喜且惧,对曰:“必死!”博因敕禁:“毋得泄语,有便宜,辄记言。”
因亲信之以为耳目。禁晨夜发起部中盗贼及它伏奸,有功效。博擢禁连守县令。久
之,召见功曹,闭阁数责以禁等事,与笔札使自记,“积受取一钱以上,无得有所
匿。欺谩半言,断头矣!”功曹惶怖,具自疏奸臧,大小不敢隐。博知其对以实,
乃令就席,受敕自改而已。投刀使削所记,遣出就职。功曹后常战栗,不敢蹉跌,
博遂成就之。
    迁为大司农。岁余,坐小法,左迁犍为太守。先是,南蛮若兒数为寇盗,博厚
结其昆弟,使为反间,袭杀之,郡中清。
    徙为山阳太守,病免官。复征为光禄大夫,迁廷尉,职典决疑,当讠献平天下
狱。博恐为官属所诬,视事,召见正监典法掾史,谓曰:“廷尉本起于武吏,不通
法律,幸有众贤,亦何忧!然廷尉治郡断狱以来且二十年,亦独耳剽日久,三尺律
令,人事出其中。掾史试与正监共撰前世决事吏议难知者数十事,持以问廷尉,得
为诸君覆意之。”正监以为博苟强,意未必能然,即共条白焉。博皆召掾史,并坐
而问,为平处其轻重,十中八九。官属咸服博之疏略,材过人也。每迁徙易官,所
到辄出奇谲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
    久之,迁后将军,与红阳侯立相善。立有罪就国,有司奏立党友,博坐免。后
岁余,哀帝即位,以博名臣,召见,起家复为光禄大夫,迁为京兆尹,数月超为大
司空。
    初,汉兴袭秦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至武帝罢太尉,始置大司马以冠
将军之号,非有印绶官属也。及成帝时,何武为九卿,建言:“古者民朴事约,国
之辅佐必得贤圣,然犹则天三光,备三公官,各有分职。今末俗之弊,政事烦多,
宰相之材不能及古,而丞相独兼三公之事,所以久废而不治也。宜建三公官,定卿
大夫之任,分职授政,以考功效。”其后上以问师安昌侯张禹,禹以为然。时曲阳
侯王根为大司马票骑将军,而何武为御史大夫。于是上赐曲阳侯根大司马印绶,置
官属,罢票骑将军官,以御史大夫何武为大司空,封列侯,皆增奉如丞相,以备三
公官焉。议者多以为古今异制,汉自天下之号下至佐史皆不同于古,而独改三公,
职事难分明,无益于治乱。是时,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
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日“朝夕乌”,乌去不来者数月,长老异之。
后二岁余,硃博为大司空,奏言:“帝王之道不必相袭,各由时务。高皇帝以圣德
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
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今更为大司空,与丞相同位,未获嘉祐。故事,
选郡国守相高第为中二千石,选中二千石为御史大夫,任职者为丞相,位次有序,
所以尊圣德,重国相也。今中二千石未更御史大夫而为丞相,权轻,非所以重国政
也。臣愚以为大司空官可罢,复置御史大夫,遵奉旧制。臣愿尽力,以御史大夫为
百僚率。”哀帝从之,乃更拜博为御史大夫。会大司马喜免,以阳安侯丁明为大司
马卫将军,置官属,大司马冠号如故事。后四岁,哀帝遂改丞相为大司徒,复置大
司空、大司马焉。
    初,何武为大司空,又与丞相方进共奏言:“古选诸侯贤者以为州伯,《书》
曰‘咨十有二牧’,所以广聪明,烛幽隐也。今部刺史居牧伯之位,秉一州之统,
选第大吏,所荐位高至九卿,所恶立退,任重职大。《春秋》之义,用贵治贱,不
以卑临尊。刺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相准,失位次之序。臣请罢刺史,
更置州牧,以应古制。”奏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