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书 作者:(汉)班固-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丞相,皆有传。衡授琅邪师丹、伏理斿君、颍川满昌君都。君都为詹事,理高密太
傅,家世传业。丹大司空,自有传。由是《齐诗》有翼、匡、师、伏之学。满昌授
九江张邯、琅邪皮容、皆至大官,徒众尤盛。
    韩婴,燕人也。孝文时为博士,景帝时至常山太傅。婴推诗人之意,而作内、
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归一也。淮南贲生受之。燕、赵间言
《诗》者由韩生。韩生亦以《易》授人,推《易》意而为之传。燕、赵间好《诗》,
故其《易》微,唯韩氏自传之。武帝时,婴尝与董仲舒论于上前,其人精悍,处事
分明,仲舒不能难也。后其孙商为博士。孝宣时,涿郡韩生其后也,以《易》征,
待诏殿中,曰:“所受《易》即先太傅所传也。尝受《韩诗》,不如韩氏《易》深,
太傅故专传之。”司隶校尉盖宽饶本受《易》于孟喜,见涿韩生说《易》而好之,
即更从受焉嘒
    赵子,河内人也。事燕韩生,授同郡蔡谊。谊至丞相,自有传。谊授同郡食子
公与王吉。吉为昌邑王中尉,自有传。食生为博士,授泰山栗丰。吉授淄川长孙顺。
顺为博士,丰部刺史。由是《韩诗》有王、食、长孙之学。丰授山阳张就,顺授东
海发福,皆至大官,徒众尤盛。
    毛公,赵人也。治《潍》,为河间献王博士,授同国贯长卿。长卿授解延年。
延年为阿武令,授徐敖。敖授九江陈侠,为王莽讲学大夫。由是言《毛诗》者,本
之徐敖。
    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而鲁徐生善为颂。孝文时,徐生以颂为礼
官大夫,传子至孙延、襄。襄,其资性善为颂,不能通经;延颇能,未善也。襄亦
以颂为大夫,至广陵内史。延及徐氏弟子公户满意、桓生、单资皆为礼官大夫。而
瑕丘萧奋以《礼》至淮阳太守。诸言《礼》为颂者由徐氏。
    孟卿,东海人也。事萧奋,以授后仓、鲁闾丘卿。仓说《礼》数万言,号曰
《后氏曲台记》,授沛闻人通汉子方、梁戴德延君、戴圣次君、沛庆普孝公。孝公
为东平太傅。德号大戴,为信都太傅;圣号小戴,以博士论石渠,至九江太守。由
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通汉以太子舍人论石渠,至中山中尉。普授鲁
夏侯敬,又传族子咸,为豫章太守。大戴授琅邪徐良斿卿,为博士、州牧、郡守,
家世传业。小戴授梁人桥仁季卿、杨荣子孙。仁为大鸿胪,家世传业,荣琅邪太守。
由是大戴有徐氏,小戴有桥、杨氏之学。
    胡母生字子都,齐人也。治《公羊春秋》,为景帝博士。与董仲舒同业,仲舒
著书称其德。年老,归教于齐,齐之言《春秋》者宗事之,公孙弘亦颇受焉。而董
生为江都相,自有传。弟子遂之者,兰陵褚大、东平赢公、广川段仲、温吕步舒。
大至梁相,步舒丞相长史,唯赢公守学不失师法,为昭帝谏大夫,授东海孟卿、鲁
眭孟。孟为符节令,坐说灾异诛,自有传。
    严彭祖字公子,东海下邳人也。与颜安乐俱事眭孟。孟弟子百余人,唯彭祖、
安乐为明,质问疑谊,各持所见。孟曰:“《春秋》之意,在二子矣!”孟死,彭
祖、安乐各颛门教授。由是《公羊春秋》有颜、严之学。彭祖为宣帝博士,至河南
郡太守。以高第入为左冯翊,迁太子太傅,廉直不事权贵。或说曰:“天时不胜人
事,君以不修小礼曲意,亡贵人左右之助,经谊虽高,不至宰相。愿少自勉强!”
彭祖曰:“凡通经术,固当修行先王之道,何可委曲从俗,苟求富贵乎!”彭祖竟
以太傅官终。援琅邪王中,为元帝少府,家世传业。中授同郡公孙文、东门云。云
为荆州刺史,文东平太傅,徒众尤盛。云坐为江贼拜辱命,下狱诛。
    颜安乐字公孙,鲁国薛人,眭孟姊子也。家贫,为学精力,官至齐郡太守丞,
后为仇家所杀。安乐授淮阳泠丰次君、淄川任公。公为少府,丰淄川太守。由是颜
家有泠、任之学。始贡禹事嬴公,成于眭孟,至御史大夫,疏广事孟卿,至太子太
傅,皆自有传。广授琅邪管路,路为御史中丞。禹授颍川堂溪惠,惠授泰山冥都,
都为丞相史。都与路又事颜安乐,故颜氏复有管、冥之学。路授孙宝,为大司农,
自有传。丰授马宫、琅邪左咸。咸为郡守九卿,徒众尤盛。宫至大司徒,自有传。
    瑕丘江公,受《穀梁春秋》及《诗》于鲁申公,传子至孙为博士。武帝时,江
公与董仲舒并。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江公呐于口,上使与仲舒议,
不如仲舒。而丞相公孙弘本为《公羊》学,比辑其议,卒用董生。于是上因尊《公
羊》家,诏太子受《公羊春秋》,由是《公羊》大兴。太子既通,复私问《穀梁》
而善之。其后浸微,唯鲁荣广王孙、皓星公二人受焉。广尽能传其《诗》、《春秋》,
高材捷敏,与《公羊》大师眭孟等论,数困之,故好学者颇复受《穀梁》。沛蔡千
秋少君、梁周庆幼君、丁姓子孙皆从广受。千秋又事皓星公,为学最笃。宣帝即位,
闻卫太子好《穀梁春秋》,以问丞相韦贤、长信少府夏侯胜及侍中乐陵侯史高,皆
鲁人也,言穀梁子本鲁学,公羊氏乃齐学也,宜兴《穀梁》。时千秋为郎,召见,
与《公羊》家并说,上善《穀梁》说,擢千秋为谏大夫给事中,后有过,左迁平陵
令。复求能为《穀梁》者,莫及千秋。上愍其学且绝,乃以千秋为郎中户将,选郎
十人从受。汝南尹更始翁君本自事千秋,能说矣,会千秋病死,征江公孙为博士。
刘向以故谏大夫通达待诏,受《穀梁》,欲令助之。江博士复死,乃征周庆、丁姓
待诏保宫,使卒授十人。自元康中始讲,至甘露元年,积十余岁,皆明习。乃召
《五经》名儒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大议殿中,平《公羊》、《穀梁》同异,各以经处
是非。时,《公羊》博士严彭祖、侍郎申輓、伊推、宋显,《穀梁》议郎尹更始、
待诏刘向、周庆、丁姓并论。《公羊》家多不见从,愿请内侍郎许广,使者亦并内
《穀梁》家中郎王亥,各五人,议三十余事。望之等十一人各以经谊对,多从《穀
梁》。由是《穀梁》之学大盛。庆、姓皆为博士。姓至中山太傅,授楚申章昌曼君,
为博士,至长沙太傅,徒众尤盛。尹更始为谏大夫、长乐户将,又受《左氏传》,
取其变理合者以为章句,传子咸及翟方进、琅邪房风。咸至大司农,方进丞相,自
有传。
    房凤字子元,不其人也。以射策乙科为太史掌故。太常举方正,为县令都尉,
失官。大司马票骑将军王根奏除补长史,荐凤明经通达,擢为光禄大夫,迁五官中
郎将。时,光禄勋王龚以外属内卿,与奉车都尉刘歆共校书,三人皆侍中。歆白
《左氏春秋》可立,哀帝纳之,以问诸儒,皆不对。歆于是数见丞相孔光,为言
《左氏》以求助,光卒不肯。唯凤、龚许歆,遂共移书责让太常博士,语在《歆传》。
大司空师丹奏歆非毁先帝所立,上于是出龚等补吏:龚为弘农;歆河内;凤九江太
守,至青州牧。始,江博士授胡常,常授梁萧秉君房,王莽时为讲学大夫。由是
《穀梁春秋》有尹、胡、申章、房氏之学。
    汉兴,北平侯张苍及梁大傅贾谊、京兆尹张敞、太中大夫刘公子皆修《春秋左
氏传》。谊为《左氏传》训故,授赵人贯公,为河间献王博士,子长卿为荡阴令,
授清河张禹长子。禹与萧望之同时为御史,数为望之言《左氏》,望之善之,上书
数以称说。后望之为太子太傅,荐禹于宣帝,征禹待诏,未及问,会疾死。授尹更
始,更始传子咸及翟方进、胡常。常授黎阳贾护季君,哀帝时待诏为郎,授苍梧陈
钦子佚,以《左氏》授王莽,至将军。而刘歆从尹咸及翟方进受。由是言《左氏》
者本之贾护、刘歆。
    赞曰: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
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
之路然也。初,《书》唯有欧阳,《礼》后,《易》杨,《春秋》公羊而已。至孝
宣世,复立《大小夏侯尚书》,《大小戴礼》,《施》、《孟》、《梁丘易》,
《穀梁春秋》。至元帝世,复立《京氏易》,平帝时,又立《左氏春秋》、《毛诗》、
逸《礼》、古文《尚书》,所以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