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书 作者:(汉)班固-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谦让,从师丹言止。后乃白令王太后下诏,尊定陶恭王为恭皇。哀帝因是曰:“
《春秋》‘母以子贵’,尊傅太后为恭皇太后,丁BCA7为恭皇后,各置左右詹事,
食邑如长信宫、中宫。追尊恭皇太后父为崇祖侯,恭皇后父为褒德侯。”后岁余,
遂下诏曰:“汉家之制,推亲亲以显尊尊,定陶恭皇之号不宜复称定陶。其尊恭皇
太后为帝太太后,丁后为帝太后。”后又更号帝太太后为皇太太后,称永信宫,帝
太后称中安宫,而成帝母太皇太后本称长信宫,成帝赵后为皇太后,并四太后,各
置少府、太仆,秩皆中二千石。为恭皇立寝庙于京师,比宣帝父悼皇考制度,序昭
穆于前殿。
    傅太后父同产弟四人,曰子孟、中叔、子元、幼君。子孟子喜至大司马,封高
武侯。中叔子晏亦大司马,封孔乡侯。幼君子商封汝昌侯,为太后父崇祖侯后,更
号崇祖曰汝昌哀侯。太后同母弟郑恽前死,以恽子业为阳信侯,追尊恽为阳信节侯。
郑氏、傅氏侯者凡六人,大司马二人,九卿二千石六人,侍中诸曹十余人。
    傅太后既尊,后尤骄,与成帝母语,至谓之妪。与中山孝王母冯太后并事元帝,
追怨之,陷以祝诅罪,令自杀。元寿元年崩,合葬渭陵,称孝元傅皇后云。
    定陶丁BCA7,哀帝母也,《易》祖师丁将军之玄孙。家在山阳瑕丘,父至庐江
太守。始,定陶恭王先为山阳王,而丁氏内其女为BCA7。王后姓张氏,其母郑礼,
即傅太后同母弟也。太后以亲戚故,欲其有子,然终无有。唯丁BCA7河平四年生哀
帝。丁BCA7为帝太后,两兄忠、明。明以帝舅封阳安侯。忠蚤死,封忠子满为平周
侯。太后叔父宪、望,望为左将军,宪为太仆。明为大司马票骑将军,辅政。丁氏
侯者凡二人,大司马一人,将军、九卿、二千石六人,侍中、诸曹亦十余人。丁、
傅以一二年间暴兴尤盛。然哀帝不甚假以权势,权势不如王氏在成帝世也。
    建平二年,丁太后崩。上曰:“《诗》云‘谷则异室,死则同穴’。昔季武子
成寝,杜氏之墓在西阶下,请合葬而许之。附葬之礼,自周兴焉。孝子事亡如事存,
帝太后宜起陵恭皇之园。”遣大司马票骑将军明,东送葬于定陶,贵震山东。
    哀帝崩,王莽秉政,使有司举奏丁、傅罪恶。莽以太皇太后诏皆免官爵,丁氏
徙归故郡。莽奏贬傅太后号为定陶共王母,丁太后号曰丁BCA7。
    元始五年,莽复言:“共王母、丁BCA7前不臣妾,至葬渭陵,冢高与元帝山齐,
怀帝太后、皇太太后玺绶以葬,不应礼。礼有改葬,请发共王母及丁BCA7冢,取其
玺绶消灭,徙共王母及丁BCA7归定陶,葬共王冢次,而葬丁BCA7复其故。”太后以
为既已之事,不须复发。莽固争之,太后诏曰:“因故棺为致椁作冢,祠以太牢。”
谒者护既发傅太后冢,崩压杀数百人;开丁BCA7椁户,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
灭乃得入,烧燔椁中器物。
    莽复奏言:“前共王母生,僭居桂宫,皇天震怒,灾其正殿;丁BCA7死,葬逾
制度,今火焚其椁,此天见变以告,当改如媵妾也。臣前奏请葬丁BCA7复故,非是。
共王母及丁BCA7棺皆名梓宫,珠玉之衣非籓妾服,请更以木棺代,去珠玉衣,葬丁
BCA7媵妾之次。”奏可。既开傅太后棺,臭闻数里。公卿在位皆阿莽指,入钱帛,
遣子弟及诸生四夷,凡十余万人,操持作具,助将作掘平共王母、丁BCA7故冢,二
旬间皆平。莽又周棘其处以为世戒云。时有群燕数千,衔土投丁BCA7穿中。丁、傅
既败,孔乡侯晏将家属徙合浦,宗族皆归故郡。唯高武侯喜得全,自有传。
    孝哀傅皇后,定陶太后从弟子也。哀帝为定陶王时,傅太后欲重亲,取以配王。
王入为汉太子,傅氏女为妃。哀帝即位,成帝大行尚在前殿,而傅太后封傅妃父晏
为孔乡侯,与帝舅阳安侯丁明同日俱封。时师丹谏,以为:“天下自王者所有,亲
戚何患不富贵?而仓卒若是,其不久长矣!”晏封后月余,傅妃立为皇后。傅氏既
盛,晏最尊重。哀帝崩,王莽白太皇太后下诏曰:“定陶共王太后与孔乡侯晏同心
合谋,背恩忘本,专恣不轨,与至尊同称号,终没,至乃配食于左坐,悖逆无道。
今令孝哀皇后退就桂宫。”后月余,复与孝成赵皇后俱废为庶人,就其园自杀。
    孝元冯昭仪,平帝祖母也。元帝即位二年,以选入后宫。时父奉世为执金吾。
昭仪始为长使,数月至美人,后五年就馆生男,拜为婕妤。时父奉世为右将军光禄
勋,奉世长男野王为左冯翊,父子并居朝廷,议者以为器能当其位,非用女宠故也。
而冯婕妤内宠与傅昭仪等。
    建昭中,上幸虎圈斗兽,后宫皆坐。熊佚出圈,攀槛欲上殿。左右贵人傅昭仪
等皆惊走,冯婕妤直前当熊而立,左右格杀熊。上问:“人情惊惧,何故前当熊?”
婕妤对曰:“猛兽得人而止,妾恐熊至御坐,故以身当之。”元帝嗟叹,以此倍敬
重焉。傅昭仪等皆惭。明年夏,冯婕妤男立为信都王,尊婕妤为昭仪。元帝崩,为
信都太后,与王俱居储元宫。河平中,随王之国。后徙中山,是为孝王。
    后征定陶王为太子,封中山王舅参为宜乡侯。参,冯太后少弟也。是岁,孝王
薨,有一男,嗣为王,时未满岁,有眚病,太后自养视,数祷祠解。
    哀帝即位,遣中郎谒者张由将医治中山小王。由素有狂易病,病发怒去,西归
长安。尚书簿责擅去状,由恐,因诬言中山太后祝诅上及太后。太后即傅昭仪也,
素常怨冯太后,因是遣御史丁玄案验,尽收御者官吏及冯氏昆弟在国者百余人,分
系雒阳、魏郡、巨鹿。数十日无所得,更使中谒者令史立与丞相长史、大鸿胪丞杂
治。立受傅太后指,几得封侯,治冯太后女弟习及寡弟妇君之,死者数十人。巫刘
吾服祝诅。医徐遂成言习、君之曰:“武帝时医修氏剌治武帝得二千万耳,今愈上,
不得封侯,不如杀上,令中山王代,可得封。”立等劾奏祝诅谋反,大逆。责问冯
太后,无服辞。立曰:“熊之上殿何其勇,今何怯也!”太后还谓左右:“此乃中
语,前世事,吏何用知之?是欲陷我效也!”乃饮药自杀。
    先未死,有司请诛之,上不忍致法,废为庶人,徙云阳宫。既死,有司复奏:
“太后死在未废前。”有诏以诸侯王太后仪葬之。宜乡侯参、君之、习夫及子当相
坐者,或自杀,或伏法。参女弁为孝王后,有两女,有司奏免为庶人,与冯氏宗族
徙归故郡。张由以先告赐爵关内侯,史立迁中太仆。
    哀帝崩,大司徒孔光奏“由前诬告骨肉,立陷人入大辟,为国家结怨于天下,
以取秩迁,获爵邑,幸蒙赦令,请免为庶人,徒合浦”云。
    中山卫BCA7,平帝母也。父子豪,中山卢奴人,官至卫尉。子豪女弟为宣帝婕
妤,生楚孝王;长女又为元帝婕妤,生平阳公主。成帝时,中山孝王无子,上以卫
氏吉祥,以子豪少女配孝王。元延四年,生平帝。
    平帝年二岁,孝王薨,代为王。哀帝崩,无嗣。太皇太后与新都侯莽迎中山王
立为帝。莽欲颛国权,惩丁、傅行事,以帝为成帝后,母卫BCA7及外家不当得至京
师。乃更立宗室桃乡侯子成都为中山王,奉孝王后,遣少傅左将军甄丰赐卫BCA7玺
绶,即拜为中山孝王后,以苦陉县为汤沐邑。又赐帝舅卫宝、宝弟玄爵关内侯。赐
帝三妹,谒臣号修义君,哉皮为承礼君,鬲子为尊德君,食邑各二千户。莽长子宇
非莽隔绝卫氏,恐久后受祸,即私与卫宝通书记,教卫后上书谢恩,因陈丁、傅旧
恶,几得至京师。莽白太皇太后诏有司曰:“中山孝王后深分明为人后之义,条陈
故定陶傅太后、丁BCA7悖天逆理,上僭位号,徙定陶王于信都,为共王立庙于京师,
如天子制,不畏天命,侮圣人言,坏乱法度,居非其制,称非其号。是以皇天震怒,
火烧其殿,六年之间大命不遂,祸殃仍重,竟令孝哀帝受其余灾,大失天心,夭命
暴崩,又令共王祭祀绝废,精魂无所依归。朕惟孝王后深说经义,明镜圣法,惧古
人之祸败,近事之咎殃,畏天命,奉圣言,是乃久保一国,长获天禄,而令孝王永
享无疆之祀,福祥之大者也。朕甚嘉之。夫褒义赏善,圣王之制,其以中山故安户
七千益中山后汤沐邑,加赐及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