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书 作者:(汉)班固-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酉曰作詻八月出。《石氏》曰名长壬,在柳、七星、张。失次,杓,有女丧、
民疾。《甘氏》在注、张。失次,杓,有火。《太初》在角、亢。
    在戌曰掩茂。九月出,《石氏》曰名天睢,在翼、轸。失次,杓,水。《甘氏》
在七星、翼。《太初》在氐、房、心。
    在亥曰大渊献。十月出,《石氏》曰名天皇,在角、亢始。《甘氏》在轸、角、
亢。《太初》在尾、箕。
    在子曰困敦。十一月出,《石氏》曰名天宗,在氐、房始。《甘氏》同。《太
初》在建星、牵牛。
    在丑曰赤奋苦。十二月出,《石氏》曰名天昊,在尾、箕。《甘氏》在心、尾。
《太初》在婺女、虚、危。
    《甘氏》、《太初历》所以不同者,以星赢缩在前,各录后所见也。其四星亦
略如此。
    古历五星之推,亡逆行者,至甘氏、石氏《经》,以荧惑、太白为有逆行。夫
历者,正行也。古人有言曰:“天下太平,五星循度,亡有逆行。日不食朔,月不
食望。”夏氏《日月传》曰:“日月食尽,主位也;不尽,臣位也。”《星传》曰:
“日者德也,月者刑也,故曰日食修德,月食修刑。”然而历纪推月食,与二星之
逆亡异。荧惑主内乱,太白主兵,月主刑。自周室衰,乱臣贼子师旅数起,刑罚失
中,虽其亡乱臣贼子师旅之变,内臣犹不治,四夷犹不服,兵革犹不寝,刑罚犹不
错,故二星与月为之失度,三变常见;及有乱臣贼子伏尸流血之兵,大变乃出,甘、
石氏见其常然,因以为纪,皆非正行也。《诗》云:“彼月而食,则惟其常;此日
而食,于何不臧?”《诗传》曰:“月食非常也,比之日食犹常也,日食则不臧矣。”
谓之小变,可也;谓之正行,非也。故荧惑必行十六舍,去日远而颛恣。太白出西
方,进在日前,气盛乃逆行。及月必食于望,亦诛盛也。
    国皇星,大而赤,状类南极。所以,其下起兵。兵强,其冲不利。
    昭明星,大而白,无角,乍上乍下。所出国,起兵多变。
    五残星,出正东,东方之星。其状类辰,去地可六丈,大而黄。
    六贼星,出正南,南方之星。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数动,有光。
    司诡星,出正西,西方之星。去地可六丈,大而白,类太白。
    咸汉星,出正北,北方之星。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数动,察之中青。
    此四星所出非其方,其下有兵,冲不利。
    四填星,出四隅,去地可四丈。地维臧光,亦出四隅,去地可二丈,若月始出。
所见下,有乱者亡,有德者昌。
    烛星,状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见则灭。所烛,城邑乱。
    如星非星,如云非云,名曰归邪。归邪出,必有归国者。
    星者,金之散气,其本曰人。星众,国吉,少则凶。汉者,亦金散气,其本曰
水。星多,多水,少则旱,其大经也。
    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其所住者,兵发其下。
    天狗,状如大流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坠及,望之如火光炎炎中天,
其下圜如数顷田处,上锐见则有黄色,千里破军杀将。
    格泽者,如炎火之状,黄白,起地而上,下大上锐。其见也,不种而获。不有
土功,必有大客。
    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象旗。见则王者征伐四方。
    旬始,出于北斗旁,状如雄鸡。其怒,青黑色,象伏鳖。
    枉矢,状类大流星,蛇行而苍黑,望如有毛目然。
    长庚,广如一匹布著天。此星见,起兵。
    星坠至地,则石也。
    天暒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
    日有中道,月有九行。
    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光道北至东井,去北极近;南至牵牛,去北极远;
东至角,西至娄,去极中。夏至至于东井,北近极,故晷短;立八尺之表,而晷景
长尺五寸八分。冬至至于牵牛,远极,故晷长;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长丈三尺一寸
四分。春秋分日至娄、角,去极中,而晷中;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长七尺三寸六分。
此日去极远近之差,晷景长短之制也。去极远近难知,要以晷景。晷景者,所以知
日之南北也。日,阳也。阳用事则日进而北,昼进而长,阳胜,故为温暑;阴用事
则日退而南,昼退而短,阴胜,故为凉寒也。故日进为暑,退为寒。若日之南北失
节,晷过而长为常寒,退而短为常奥。此寒奥之表也,故曰为寒暑。一曰,晷
长为潦,短为旱,奢为扶。扶者,邪臣进而正臣疏,君子不足,奸人有余。
    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
道二,出黄道东。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立秋、秋分,西从白道;立冬、冬至,
北从黑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然用之,一塊房中道。青赤出阳道,白黑出阴
道。若月失节度而妄行,出阳道则旱风,出阴道则阴雨。
    凡君行急则日行疾,君行缓则日行迟。日行不可指而知也,故以二至二分之星
为候。日东行,星西转,冬至昏,奎八度中;夏至,氐十三度中;春分,柳一度中;
秋分,牵牛三度七分中;此其正行也。日行疾,则星西转疾,事势然也。故过中则
疾,君行急之感也;不及中则迟,君行缓之象也。
    至月行,则以晦朔决之。日冬则南,夏则北;冬至于牵牛,夏至于东井。日之
所行为中道,月、五星皆随之也。
    箕星为风,东北之星也。东北地事,天位也,故《易》曰:“东北丧朋,及
《巽》在东南,为风;风,阳中之阴,大臣之象也,其星,轸也。月去中道,移而
东北入箕,若东南入轸,则多风。西方为雨;雨,少阴之位也。月失中道,移而西
入毕,则多雨。故《诗》云“月离于毕,俾滂沱矣”,言多雨也。《星传》曰“月
入毕则将相有以家犯罪者”,言阴盛也。《书》曰“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月之从
星,则以风雨”,言失中道而东西也。故《星传》曰:“月南入牵牛南戒,民间疾
疫;月北入太微,出坐北,若犯坐,则下人谋上。”
    一曰月为风雨,日为寒温。冬至日南极,晷长,南不极则温为害;夏至日北极,
晷短,北不极则寒为害。故《书》曰“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也。政治变于下,
日月运于上矣。月出房北,为雨为阴,为乱为兵;出房南,为旱为夭丧。水旱至冲
而应,及五星之变,必然之效也。
    两军相当,日晕等,力均;厚长大,有胜;薄短小,亡胜。重抱,大破亡。抱
为和,背为不和,为分离相去。直为自立,立兵破军,若曰杀将。抱且戴,有喜。
围在中,中胜;在外,外胜。青外赤中,以和相去;赤外青中,以恶相去。气晕先
至而后去,居军胜。先至先去,前有利,后有病,后至后去,前病后利;后至先去,
前后皆病,居军不胜。见而去,其发疾,虽胜亡功。见半日以上,功大。白虹屈短,
上下锐,有者下大流血。日晕制胜,近期三十日,远期六十日。
    其食,食所不利;复生,生所利;不然,食尽为主位。以其直及日所躔加日时,
用名其国。
    凡望云气,仰而望之,三四百里;平望,在桑榆上,千余里,二千里;登高而
望之,下属地者居三千里。云气有兽居上者,胜。
    自华以南,气下黑上赤。嵩高、三河之郊,气正赤。常山以北,气下黑上青。
勃、碣、海、岱之间,气皆黑。江、淮之间,气皆白。
    徒气白。土功气黄。车气乍高乍下,往往而聚。骑气卑而布。卒气抟。前卑而
后高者,疾;前方而后高者,锐;后锐而卑者,却。其气平者其行徐。前高后卑者,
不止而反。气相遇者,卑胜高,锐胜方。气来卑而循车道者,不过三四日,去之五
六里见。气来高七八尺者,不过五六日,去之十余二十里见。气来高丈余二丈者,
不过三四十日,去之五六十里见。
    捎云精白者,其将悍,其士怯。其大根而前绝远者,战。精白,其芒低者,战
胜;其前赤而印者,战不胜。陈云如立垣。杼云类杼。柚云抟而耑锐。杓云如绳者,
居前竟天,其半半天。蜺云者,类斗旗故。钩云句曲。诸此云见,以五色占。而泽
抟密,其见动人,乃有占;兵必起,合斗其直。
    王朔所候,决于日旁。日旁云气,人主象。皆如其形以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