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书 作者:(汉)班固-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不及夕,将焉用树!”穆叔告人曰:“孟孙将死矣!吾语诸赵孟之偷也,而又甚
焉。”九月,孟孝伯卒。
    昭公元年,周使刘定公劳晋赵孟,因曰:“子弁冕以临诸侯,盍亦远绩禹功,
而大庇民乎?”对曰:“老夫罪戾是惧,焉能恤远?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
也?”齐子归,以语王曰:“谚所谓老将和而耄及之者,其赵孟之谓乎!为晋王卿
以主诸侯,而侪于隶人,朝不谋夕,弃神人矣。神怒民畔,何以能久?赵孟不复年
矣!”是岁,秦景公弟后子奔晋,赵孟问:“秦君如何?”对曰:“无道。”赵孟
曰:“亡乎?”对曰:“何为?一世无道,国未艾也。国于天地,有与立焉。不数
世淫,弗能敝也。”赵孟曰:“夭乎?”对曰:“有焉。”赵孟曰:“其几何?”
对曰:“钅咸闻国无道而年谷和孰,天赞之也,鲜不五稔。”赵孟视廕,曰:“朝
夕不相及,谁能待五?”后子出而告人曰:“赵孟将死矣!主民玩岁而惕日,其与
几何?”冬,赵孟卒。昭五年,秦景公卒。
    昭公元年,楚公子围会盟,设服离卫。鲁叔孙穆子曰:“楚公子美矣君哉!”
伯州犁曰:“此行也,辞也假之寡君。”郑行人子羽曰:“假不反矣。”伯州犁曰:
“子姑忧予子晢之欲背诞也。”子羽曰:“假而不反,子其无忧乎?”齐国子曰:
“吾代二子闵矣。”陈公子招曰:“不忧何成?二子乐矣!”卫齐子曰:“苟或知
之,虽忧不害。”退会,子羽告人曰:“齐、卫、陈大夫其不免乎!国子代人忧,
子招乐忧,齐子虽忧费害。夫弗及而忧,与可忧而乐,与忧而弗害,皆取忧之道也。
《太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三大夫兆忧矣,能无至乎?言以知物,其
是之谓矣。”
    昭公十五年,晋籍谈如周葬穆后。既除丧而燕,王曰:“诸侯皆有以填抚王室,
晋独无有,何也?”籍谈对曰:“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于王室,故能荐彝器。晋
居深山,戎翟之与邻,拜戎不暇,其何以献器?”王曰:“叔氏其忘诸乎!叔父唐
叔,成王之母弟,其反亡分乎?昔而高祖司晋之典籍,以为大正,故曰籍氏。女,
司典之后也,何故忘之?”籍谈不能对。宾出,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
其祖。”籍谈归,以语叔向。叔向曰:“王其不终乎!吾闻所乐必卒焉。今王乐忧,
若卒以忧,不可谓终。王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焉,于是乎以丧宾燕,又求彝器,乐
忧甚矣。三年之丧,虽贵遂服,礼也。王虽弗遂,燕乐已早。礼,王之大经也;一
动而失二礼,无大经矣。言以考典,典以志经。忘经而多言举典,将安用之!”
    哀公十六年,孔丘卒,公诔之曰:“B857天不吊,不DE70遗一老,俾屏予一人。”
子赣曰:“君其不殁于鲁乎?夫子之言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失志为昏,
失所为愆。生弗能用,死而诔之,非礼也;称‘予一人’,非名也。君两失之。”
二十七年,公孙于邾,遂死于越。
    庶征之恒阳,刘向以为《春秋》大旱也。其夏旱雩祀,谓之大雩。不伤二谷,
谓之不雨。京房《易传》曰:“欲德不用兹谓张,厥灾荒。荒,旱也,其旱阴云不
雨,变而赤,因而除。师出过时兹谓广,其旱不生。上下皆蔽兹谓隔,其旱天赤三
月,时有雹杀飞禽。上缘求妃兹谓D9D4,其旱三月大温亡云。居高台府,兹谓犯阴
侵阳,其旱万物根死,数有火灾。庶位逾节兹谓D9D4,其旱泽物枯,为火所伤。”
    釐公二十一年“夏,大旱”。董仲舒、刘向以为,齐桓既死,诸侯从楚,釐尤
得楚心。楚来献捷,释宋之执。外倚强楚,炕阳失众,又作南门,劳民兴役。诸雩
旱不雨,略皆同说。
    宣公七年“秋,大旱”。是夏,宣与齐侯伐莱。
    襄公五年“秋,大雩”。先是,宋鱼石奔楚,楚伐宋,取彭城以封鱼石。郑畔
于中国而附楚,襄与诸侯共围彭城,城郑虎牢以御楚。是岁郑伯使公子发来聘,使
大夫会吴于善道。外结二国,内得郑聘,有炕阳动众之应。
    八年“九月,大雩”。时作三军,季氏盛。
    二十八年“八月,大雩”。先是,比年晋使荀吴、齐使庆封来聘,是夏邾子来
朝。襄有炕阳自大之应。
    昭公三年“八月,大雩”刘歆以为,昭公即位年十九矣,犹有童心,居丧不哀,
炕阳失众。
    六年“九月,大雩”。先是,莒牟夷以二邑来奔,莒怒伐鲁,叔弓帅师,距而
败之,昭得入晋。外和大国,内获二邑,取胜邻国,有炕阳动众之应。
    十六年“九月,大雩”。先是,昭公母夫人归氏薨,昭不戚,又大搜于比蒲。
晋叔向曰:“鲁有大丧而不废搜。国不恤丧,不忌君也;君亡戚容,不顾亲也。殆
其失国”。与三年同占。
    二十四年“八月,大雩”。刘歆以为,《左氏传》二十三年邾师城翼,还经鲁
地,鲁袭取邾师,获其三大夫。邾人诉于晋,晋人执我行人叔孙婼,是春乃归之。
    二十五年“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旱甚也。刘歆以为时后氏与季氏有隙。
又季氏之族有淫妻为谗,使季平子与族人相恶,皆共DADA平子。子家驹谏曰:“谗
人以君徼幸,不可。”昭公遂代季氏,为所败,出奔齐。
    定公七年“九月,大雩”。先是,定公自将侵郑,归而城中城。二大夫帅师围
郓。
    严公三十一年“冬,不雨”。是岁,一年而三筑台,奢侈不恤民。
    釐公二年“冬十月不雨”,三年“春正月不雨,夏四月不雨”,“六月雨”。
先是者,严公夫人与公子庆父淫。而杀二君。国人攻之,夫人逊于邾,庆父奔莒。
釐公即位,南败邾,东败营,获其大夫。有炕阳之应。
    文公二年,“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文公即位,天子使叔服会葬,
毛伯赐命。又会晋侯于戚。公子遂如齐纳币。又与诸侯盟。上得天子,外得诸侯,
沛然自大。跻釐公主。大夫始颛事。
    十年,“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先是,公子遂会四国而救郑。楚使越椒
来聘。秦人归禭。有炕阳之应。
    十三年,“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先是,曹伯、杞伯、滕子来朝,郕伯
来奔,秦伯使遂来聘,季孙行父城诸及郓。二年之间,五国趋之,内城二邑。炕阳
失众。一曰,不雨而五谷皆孰,异也。文公时,大夫始颛盟会,公孙敖会晋侯,又
会诸侯盟于垂陇。故不雨而生者,阴不出气而私自行,以象施不由上出,臣下作福
而私自成。一曰,不雨近常阴之罚,君弱也。
    惠帝五年夏,大旱,江河水少,溪谷绝。先是,发民男女十四万六千人城长安,
是岁城乃成。
    文帝三年秋,天下旱。是岁夏,匈奴右贤王寇侵上郡,诏丞相灌婴发车骑士八
万五千人诣高奴,击右贤王走出塞。其秋,济北王兴居反,使大将军讨之,皆伏诛。
    后六年春,天下大旱。先是,发车骑材官屯广昌。是岁二月,复发材官屯陇西。
后匈奴大入上郡、云中,烽火通长安,三将军屯边,又三将军屯京师。
    景帝中三年秋,大旱。
    武帝元光六年夏,大旱。是岁,四将军征匈奴。
    元朔五年春,大旱。是岁,六将军众十余万征匈奴。
    元狩三年夏,大旱。是岁,发天下故吏伐棘上林,穿昆明池。
    天汉元年夏,大旱;其三年夏,大旱。先是,贰师将军征大宛还。天汉元年,
发適民。二年夏,三将军征匈奴,李陵没不还。
    征和元年夏,大旱。是岁,发三辅骑士闭长安城门,大搜,始治巫蛊。明年,
卫皇后、太子败。
    昭帝始元六年,大旱。先是,大鸿胪田广明征益州,暴师连年。
    宣帝本始三年夏,大旱,东西数千里。先是,五将军众二十万征匈奴。
    神爵元年秋,大旱。是岁,后将军赵充国征西羌。
    成帝永给三年、四年夏、大旱。
    《左氏传》晋献公时童谣曰:“丙子之晨,龙尾伏辰,袀服振振,取虢之旂。
鹑之贲贲,天策焞焞,火中成军,虢公其奔。”是时,虢为小国,介夏阳之厄,怙
虞国之助,亢衡于晋,有炕阳之节,失臣下之心。晋献伐之,问于卜偃曰:“吾其
济乎?”偃以童谣对曰:“克之。十月朔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此
时也。”冬十二月丙子朔,晋师灭虢,虢公丑奔周。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