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书 作者:(汉)班固-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百五顷,其一万万二百五十二万八千八百八十九顷,邑居道路,山川林泽,群不
可垦,其三千二百二十九万九百四十七顷,可垦不可垦,定垦田八百二十七万五百
三十六顷。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
汉极盛矣。
    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
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言圣王在上,统理人伦,必移其木,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乎中和,然后王教
成也。汉承百王之末。国土变改,民人迁徙,成帝时刘向略言其地分,丞相张禹使
属颍川硃赣条其风俗,犹未宣究,故辑而论之。终其本末著于篇。
    秦地,于天官东井、舆鬼之分野也。其界自弘农故关以西,京兆、抚风、冯翊、
北地、上郡、西河、安定、天水、陇西,南有巴、蜀、广汉、犍为、武都,西有金
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又西南有牂柯、越帯⒁嬷荩砸耸粞伞
    秦之先曰柏益,出自帝颛顼,尧时助禹治水,为舜朕虞,养育草木鸟兽,赐姓
嬴氏,历夏、殷为诸侯。至周有造父,善驭习马,得华骝、绿耳之乘,幸于穆王,
封于赵城,故更为赵氏。后有非子,为周孝王养马B651、渭之间。孝王曰:“昔伯
益知禽兽,子孙不绝。”乃封为附庸,邑之于秦,今陇西秦亭秦谷是也。至玄孙,
氏为庄公,破西戎,有其地。子襄公时,幽王为犬戎所败,平王东迁雒邑。襄公将
兵救周有功,赐受支阝、酆之地,列为诸侯。后八世,穆公称伯,以河为竟。十余
世,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开仟伯,东雄诸侯。子惠公初称王,得上郡、西河。孙
昭王开巴蜀,灭周,取九鼎。昭王曾孙政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燔书坑儒,
自任私智。至子胡亥,天下畔之。
    故秦地于《禹贡,时跨雍、梁二州,《诗·风》兼秦、豳两国。昔后稷封EA69,
公刘处豳,大王徙支阝,文王作酆,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墙,务本业,
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
腴。始皇之初,郑国穿渠,引泾水溉田,沃野千里,民以富饶。汉兴,立都长安,
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后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桀
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是故五方杂厝,风俗不纯,
其世家则好礼文,富人则商贾为利,豪桀则游侠通奸。濒南山,近夏阳,多阻险轻
薄,易为盗贼,常为天下剧。又郡国辐凑,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列侯贵人车服
僭上,众庶放效,羞不相及,嫁娶尤崇侈靡,送死过度。
    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
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故《秦诗》曰“在其板屋”;又曰“王
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及《车辚》、《四载》、《小戎》之篇,皆言车
马田狩之事。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孔子
曰:“君子有勇而亡谊则为乱,小大有勇而亡谊则为盗。”故此数郡,民俗质木,
不耻寇盗。
    自武威以西,本匈奴昆邪王、休屠王地,武帝时攘之,初置四郡,以通西域,
鬲绝南羌、匈奴。其民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报怨过当,或以誖逆亡道,家属徙焉。
习俗颇殊,地广民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保边塞,二千石治之,
咸以兵马为务;酒礼之会,上下通焉。吏民相亲。是以其俗风雨时节,谷籴常贱,
少盗贼,有和气之应,贤于内郡。此政宽厚,吏不苛刻之所致也。
    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
实之饶。南贾滇、棘僮,西近邛、莋马旄牛。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苦,而
轻易淫泆,柔弱褊厄。景、武间,文翁为蜀守,教民读书法令,未能笃信道德,反
以好文刺讥,贵慕权势。及司马相如游宦京师诸侯,以文辞显于世。乡党慕循其迹。
后有王褒、严遵,扬雄之徒,文章冠天下。繇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故孔子曰:
“有教亡类。”
    武都地杂氐,羌,及犍为、牂柯、越帯晕髂贤庖模涞鄢蹩谩C袼茁杂
巴、蜀同,而武都近天水,俗颇似焉。
    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居什六。吴札观乐,为之歌
《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旧乎?”
    自井十度至柳三度,谓之鹑首之次,秦之分也。
    魏地,觜觿、参之分野也。其界自高陵以东,尽河东、河内,南有陈留及汝南
之召陵、氵隐强、新汲、西华、长平,颍川之舞阳、郾、许、傿陵、河南之开封、
中牟、阳武、酸枣、卷,皆魏分也。
    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庸、卫国是也。
鄁,以封纣子武庚;庸,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临殷民,谓之三监。故《书
序》曰“武王崩,三监畔”,周公诛之,尽以其地封弟康叔,号曰孟侯,以夹辅周
室;迁邶、庸之民于洛邑,故邶、庸、卫三国之诗相与同风。《邶诗》曰“在浚之
下”;《庸》曰“在浚之郊”;《邶》又曰“亦流于淇”,“河水洋洋”,《庸》
曰:“送我淇上”,“在彼中河”。《卫》曰:“瞻彼其奥”,“河水洋洋”。故
吴公子札聘鲁观周乐,闻《邶》、《庸》、《卫》之歌,曰:“美哉渊乎!吾闻康
叔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至十六世,懿公亡道,为狄所灭。齐桓公帅诸侯
伐狄,而更封卫于河南曹、楚丘,是为文公。而河内殷虚,更属于晋。康叔之风既
歇,而纣之化犹存,故俗刚强,多豪桀侵夺,薄恩礼,好生分。
    河东土地平易,有盐铁之饶,本唐尧所居,《诗·风》唐、魏之国也。周武王
子唐叔在母未生,武王梦帝谓己曰:“余名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之参。”乃生,
名之曰虞。至成王灭唐,而封叔虞。唐有晋水,及叔虞子燮为晋侯云,故参为晋星。
其民有先王遗教,君子深思。小人俭陋。故《唐诗·蟋蟀》、《山枢》、《葛生》
之篇曰:“今我不乐,日月其迈”;“宛其死矣,它人是媮”;“百岁之后,归于
其居”。皆思奢俭之中,念死生之虑。吴札闻《唐》之歌,曰:“思深哉!其有陶
唐氏之遗民乎?”
    魏国,亦姬姓也,在晋之南河曲,故其诗曰“彼汾一曲”;“寘诸河之侧”。
自唐叔十六世至献公,灭魏以封大夫毕万,灭耿以封大夫赵夙,及大夫韩武子食采
于韩原,晋于是始大。至于文公,伯诸侯,尊周室,始有河内之士。吴札闻《魏》
之歌,曰:“美哉沨々乎!以德辅此,则明主也。”文公后十六世为韩、魏、赵所
灭,三家皆自立为诸侯,是为三晋。赵与秦同祖,韩、魏皆姬姓也。自毕万后十世
称侯,至孙称王,徙都大梁,故魏一号为梁,七世为秦所灭。
    周地,柳、七星、张之分野也。今之河南雒阳、穀城、平阴、偃师、巩、缑氏,
是其分也。
    昔周公营雒邑,以为在于土中,诸侯蕃屏四方,故立京师。至幽王淫褒姒,以
灭宗周,子平王东居雒邑。其后五伯更帅诸侯以尊周室,故周于三代最为长久。八
百余年至于赧王,乃为秦所兼。初,雒邑与宗周通封畿,东西长而南北短,短长相
覆为千里。至襄王以河内赐晋文公,又为诸侯所侵,故其分地小。
    周人之失,巧伪趋利,贵财贱义,高富下贫,憙为商贾,不好仕宦。
    自柳三度至张十二度,谓之鹑火之次,周之分也。
    韩地,角、亢、氐之分野也。韩分晋得南阳郡及颍川之父城、定陵、襄城、颍
阳、颍阴、长社、阳翟、郏,东接汝南,西接弘农得新安、宜阳,皆韩分也。及
《诗·风》陈、郑之国,与韩同星分焉。
    郑国,今河南之新郑,本高辛氏火正祝融之虚也。及成皋、荥阳,颍川之崇高、
阳城,皆郑分也。本周宣王弟友为周司徒,食采于宗周畿内,是为郑。郑桓公问于
史伯曰:“王室多故,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四方之国,非王母弟甥舅则夷
狄,不可入也。其济、洛、河、颍之间乎!子男之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