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思中国教育-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说,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孩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易地责骂孩子,都不要用责骂的方式伤害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理学研究证明:长期被责骂的孩子容易患心理疾病,他们往往表现为胆小、懦弱、没有主见、自卑、容易盲从、没有毅力等等。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只有保护好孩子健康成长的权利,而没有伤害孩子人格、自尊的权利。
  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总有那么一些孩子,你用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根本没有效果,非得强刺激不可!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得采取措施,对他进行严厉地批评或者“责骂”。
  然而,“批评”也好“责骂”也罢,你必须把握一个原则:不能伤害孩子的人格和自尊,而且必须以对孩子的“爱”为出发点!
  孩子大了,他们有自己感知世界的本领。他们能够分辨出怎样的“责骂”是爱他们,怎样的“批评”是伤害他们。不要说已经懂事的学生和大孩子,就是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的小孩子,他也都有很强的辨别“真爱”“假爱”的能力。
  我们往往见到这样的情况:才出生几个月的孩子,别人抱的时候他就会使劲地哭个不停,但是他的爷爷、奶奶抱的时候他就不哭,甚至还会“咯咯”地笑。我们对这种情况的通常解释是“孩子会闻气味”,这哪里是“孩子会闻气味”?明明是孩子感知大人的心意辨别出了“真爱”和“假爱”啊!
  回到前面的事情上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少真正地骂过学生,我平时所说的骂,实际上是批评学生,有时候甚至连批评都算不上,准确地说是用批评的口气、用“骂”的方式“爱”学生。
  每当发现有的学生出现不好的苗头时,每当发现有的学生出现成绩下滑或者自信心不足时,我就会找他们交谈,帮他们找出问题的根源,提出要求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要他们按照正确的方向去努力。当然在帮助他们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时候,我也时常用一些能够震撼他们,能够叫他们自省的话去刺激他们!但是,我对学生的人格和自尊从来都是保护的,从来都没有伤害过!我会在批评他们之后,当着大家的面,给他们承认自己的“错误”,当着大家的面表扬他们的优点,也让他们知道自己确实有一些缺点、错误需要改正,让他们知道老师对他们的批评不是为了伤害他们,而是对他们的爱。
  我时常给他们说:“我为什么要批评你而不批评一个陌生人?因为陌生人与我没有关系,他们的好坏与我不相干!就算他们犯了错误,出钱请我去骂我都不会;而你们不同,你们是我的学生,因为我对你们有责任,我爱你们才批评你们、才“骂”你们,就像你们的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为什么骂你——爱你!”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那个给我写信的学生。他本来是个智力不错的孩子,但是因为有几次测验成绩不理想,他就灰心丧气,总觉得自己笨,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我找他谈了几次,鼓励他振作起来。然而,怎么鼓励都没有效果。于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指着鼻子骂他,我让他摸一摸身下,感觉自己是不是个男人?叫他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比别人差?质问他为什么这样看不起自己?告诉他,老师在比较了这么多学生后认为他属于重点大学的苗子,但他为什么这样对自己没有信心?告诉他,今后的生活有许多的困难和挫折需要他去面对,如果仅仅因为一两次小小的测验就被打倒,以后怎么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哭了,哭得很厉害!走的时候,他抬起头对我坚定的说:“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保证不辜负你的期望!”
  后来,他真的振作了起来!再后来,他考取了重点大学!再后来,他又给我写了如前所述的信!现在,他还和我保持着联系……
  所以,只要你无私无畏、只要你充满爱心,你就会知道怎样批评教育孩子,就会知道怎样保护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就不会在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伤害他们;所以,只要你无私无畏、只要你充满爱心,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为了尽一份家长、老师的责任,当孩子犯了错误必须批评的时候,你就去批评吧!孩子像树,不光需要呵护,需要阳光和水分,还需要修理,需要剪去歪斜的枝条!如果对孩子任意地放纵,是对孩子的不负责,最终会害了孩子!当孩子犯了错误必须批评的时候,你就去批评吧!别担心孩子会误解你,孩子是能够分辨出爱与伤害的!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改革


  改革与创新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两大主题,教育的发展也不例外。从一九九七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教育无论从教育方法到教育理念,无论从考试形式到考试内容,无论从课程设置到教材编写,以及学时的划分等方面,都进行了若干次的改革和调整,新的考试模式,新的教材体系,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育理念冲击着原有的教育体系。我们在反思中国教育的时候,就必须反思我们二十多年来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从形式到内容,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坚持进步的、有助于教育发展的改革,纠正一些不符合实际,甚至是错误的做法,放弃一些过期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东西,使我们的教育改革列车永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教育改革的症结在那里


  [背景资料]现在,整个社会教育改革的呼声很高。素质教育等新的教育理念被提出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拥护,各个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都在进行着程度不同的改革。但是改来改去,还是离不开应试教育;改来改去,学生的负担没有减下来,老师的负担却增加了。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教育改革政策时,很少触及自身的利益,改革总是先拿教师的利益开刀。社会各界在找素质教育不能实施的原因时也往往批评、指责教师,似乎教师是罪人,岂不知教育改革不能彻底进行却另有原因……
  作为一线教师,我亲历了中国的教育改革,对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有一种爱恨交加的感觉。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来形容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它就好像刚刚起航的千万吨大船,外表很豪华,却没有发动机,需要用人来划桨。在岸上站着许多送行或者看热闹的人,叮咛声、嘱托声、嬉笑声不绝于耳;在大船上坐着许多的人,有专家、学者、干部、群众,还有一批观光旅游的客人。这艘巨轮在出发的时候,只知道要去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目的地有了,但是没有开好的航道,也没有导航灯的指引。为了怕迷失或搁浅,因而又带了许多的专家和探测仪器,而且还有好几个船长,在不时地研究、定夺。
  这个外表豪华但是没有发动机,需要用人划桨的大船,它划桨的水手就是瘦弱的教师。由于人多船重,而且还有那么多舵手在不时地辨认、矫正方向。所以,大船行使的速度很慢、很慢,好长时间了,岸上人们的喊话,船上仍然能够听得清楚;好长时间了,大船还在港湾徘徊。于是,大家在责骂水手、要水手们加油的同时,船长、专家们也在认真地研究着一些具体的方案,比如以多快的速度行驶才算正常?如何叫水手们更加卖力……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焦点。人们向往“素质教育”,批评“应试教育”。但是改革进行了许多年,中国教育总是在“应试教育”的圈子中打转,虽然不断有改革的新措施出台,虽然有上级领导的关心、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改革的大船却怎么也驶不出“应试教育”的港湾。
  于是,人们把罪责定在教师的头上,上级教育部门也在对如何管理教师上狠下工夫。其结果不但使教育改革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而且使得本来就辛苦的教师更加地辛苦。广大的教师既要承受艰苦劳动的压力,又要承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指责。
  依我看,中国教育改革的大船驶不出“应试教育”的港湾,责任不在教师,而在上级教育部门,在社会,在国家的法律体系!
  都知道“应试教育”不好,都知道“应试教育”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却都过分要求升学率,过分要求分数,过分要求重点,过分要求一些“素质教育”不应该要求的东西,包括家长,包括社会,包括上级教育部门。
  (这里我要说明的是“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升学率,不要分数,不要重点,升学率、分数、重点这些还是要的,但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