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成了张无忌-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夫都传于我们这些师叔师伯们啊,这样,我们也可以更好地行走江湖。”张翠山含笑说道:“四哥,放心吧,等我和素素返回冰火岛后,无忌有的是时候教你们。到时候就要劳烦几位兄弟,一定要替我好好教育无忌,千万不要让他学坏了。”张三丰此刻说道:“几位徒儿我们边吃边聊,再不吃饭,为师真的都要变神仙了。”张三丰的话引来我们欢声大笑。
  第二天,易了容的张翠山与殷素素含泪带着小妹张灵芝离开了武当。本来是想跟他们一起去的,可想到张三丰和他的六位弟子对太极拳和太极剑的痴迷,我就放弃了跟他们去天鹰教的想法。兄弟帮的一千多名弟子则是在王冠金和吴雪娘的带领下,急匆匆地赶往四川了。武当山上,只留下了我和师师两个新人。那种感觉即兴奋又伤感,兴奋的是:我终于可以找到和师师单独呆在一起的机会了;伤感的是:养育了我十多年的爹娘,就这样的情况下离开了我。不过,很快,贪玩又好色的我就忘记了所有的不快,接着和张三丰与他的六名弟子溶入到了武学当中。
  注:各位书友,大家好!阳光向大家道歉了,最近太忙,没能达到更新的速度。请各位多多包涵。前一段时间,很多朋友都提了一些宝贵的意见,所以,我从这章开始改变了一些称呼。放心,这些都不会影响我写作的本意。
成长篇 第四十三章 胸怀
  张翠山和殷素素离开后,张三丰和其弟子倒是伤心了几天。我和师师也不例外,他们在的时候,我们俩多少有些放不开,可少了他们心里总感觉缺少点什么。
  真正的聪明人,是不会常常沉醉在伤感中。这些天,师师对我的暗器手法起了浓厚的兴趣。她在练习九阴真经的时候,也会抽空练习各种暗器。不知是我教的好,还是她太过聪明,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她的暗器手法已经登峰造极了。每每看到张三丰和其弟子在一起练武,师师的心里总有一种失落感。我能理解,一个练武之人,在意识深处,无法忍受周围有太多比自己功夫高明的人。由此,我又找机会多告诉了师师几层九阴真经的内功心法。有了动力的她,整天都呆在安静的屋子里练功。
  一天,我正在屋子里打坐练功。一道童来报:无忌师弟,太师傅有请。我连忙起身向紫霄宫赶去,轻身走了进去。只见张三丰与宋远桥等七人都含笑望着我。向他们一一请安后,我笑问道:不知太师傅传无忌来可有要紧事?张三丰微微一笑,原本就道骨仙风的他越发显的慈祥了。他若有所思地说道:无忌!太师傅最近一直都在和你的几位师叔师伯练习太极拳法。现在已经是小有所成了。但是,我们都不明白,你为何一定要太极拳和太极剑法是太师傅所创呢?那天在练武场上,与灭绝师太比武时,你使出的太极拳法和太极剑法,几乎是接近完美了。可以想象的出来,你的授业恩师有着很高的武学素养。只是太师傅认为,再高的武学素养也不能够在一代的时间里创出这样的功夫来。也就是说,你使出的太极拳和太极剑,至少是几代人的结晶。今天,太师傅叫你来,就是想问问你实情。
  张三丰的话让我呆住了,愣在那里,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直到张三丰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无忌,是不是你有什么能言之隐?如若是那样,太师傅不知道也罢!我想了半天,才认真地说道:太师傅,你相信占卜术么?张三丰愣了一下,说道:无忌,你接着说,你说什么,太师傅都会相信的。我接着说道:这占卜术和我们中原的算命卜卦差不多。我的授业恩师就会这占卜术,而且几乎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老人家用占卜术算了一些几百年以后的事情,比如说这太极拳和太极剑。他说原本这太极拳就是太师傅所创,而且创出了十三招,太师傅的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5大派系,后世誉称为“五式太极拳”。
  在与灭绝师太比武的时候,无忌使出的太极拳法是源自陈式太极拳法,而剑法则是和式太极剑法,是由几百年以后的一个叫和兆元的人所创,他自幼习武,将“易经”、“中庸”和“理学”溶入太极,在原赵堡“腾挪架”和“领落架”的基础上创立了和式太极拳,又称赵堡“代理架”,它与广泛流传的各式太极明显不同。在“代理架”中,拳架功法、散手打法、技击、推手和十八般器械熔为一体,如双剑、双刀、双锤、棍、枪等均可按套路顺序得心应手地施展招势,无须另学器械套路。这套拳架是按照阴阳、八卦和五行的原理顺乎自然之道创编的,要求“手运八卦阴阳济、阴阳无偏是为真”。无论上下、左右、前后、顺逆、内外,都是圈、环组成,圈圈相连,有翻江倒海之气势,偃旗息鼓之幽静。身形轻灵,巧小紧凑,混然无漾,浑圆一体。动静、开合、虚实、阴阳、快慢相间,刚柔相济。圆圈环形成瞒天过海之势,在立圆圈的旋转中,全然是螺旋式缠丝劲,以顺制背,无往不复,故享有“圈太极”之称。过去该拳种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单线传宗观念的束缚而未能普及。直到最后才由和庆喜、和庆台拳师传入民间,后经郑伯英、郑悟清两位先生的进一步努力,才使该拳种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发展。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
  突然,我停止了说话。因为,此刻,张三丰他们都沉静深深的思索当中。整个屋子里静得可以清楚地听见每个人的呼吸声。大概有和个小时,他们才回到现实。张三丰疑惑地盯着我问道:无忌,你说的都是真的么?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样以来,我们岂不是有违天道么?我已经猜到了张三丰会有此说,于是,我解释说道:无忌的授业恩师也有此一说,只是他说天意既然让他知道了以后几百年的事情,那就有他的意义。七百年后,我中华已经没有什么武功之说了。就无忌所说的和式太极拳法几乎已经是完全失传了,而这些都是由于根深蒂固的门派之见造成的。张三丰面带遗憾地说道:我中华在七百年后当真是没有武功之说了么?你的授业恩师还说了什么?快快告诉太师傅!
  看到他们七人都已完全相信我了,我接着说道:原本,我的授业恩师是有一千年的寿命。他在占卜完我中华武学的根本后,没多久就仙世了。当时,他刚刚好三百岁。之前,他让我转告太师傅,日后,定要破除在武林中的门派之见,不管是恶人,还是好人,都可以传于他们,只要他们是我中华儿女。他老人家还说,恶人因心胸障碍,定不会练成真正至高无上的绝学。只是这些恶人的所学,定能残害那些弱小的善良之人。有了恶人的强大,善良的人才会加紧练功,一方面强身健体了,另外一方面也遏制恶人的壮大。近几百年,这五胡乱华,其实也是一件好事,这让我们汉人又多了生命的活力。我们武力完全消除邪恶的时候,中华的武学也就达到了一个极限。此乃太极的最高境界。
  张三丰和众弟子都陷入到了一种极为痛苦的思考中,我说的与他们所能够接受的有着很大的反差。就算是一个现代人,也未必能够想的这么透彻,何况是他们这些古代人呢。果然,张三丰的话就体现了这一点。无忌!太师傅不能不说你的授业恩师是一位心胸开阔的人。只是太师傅一时还不能够接受,如果太师傅把高深的武学都传入民间了,那些恶人和元人也定然能够学会这些武功。那时,我们汉人岂不是永远没有翻身之日了么?
  我微微一笑,说道:太师傅说的及是,无忌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们现在要加紧练功。等到推翻元人的统治后,我们再把这些高深的武学传与民间。那时虽有邪恶之分,也只是会激励那些安分守己的懒惰之人了。人的生命本身就是短暂的,无为思想的本身不就是一切顺乎自然么?这阴阳之说本身也就是自然发展的根本。我看了一下张三丰他们的表情,似乎是接受了我的看法。于是,我接着说道:我的授业恩师还说,太师傅的武功可以更上一层楼。他说武学有三个等级,那就是武技,武功和武道。太师傅现在还没有达到武功的最高境界,离武道也就更远了。
  张三丰立刻又来了兴趣,还来不及在心里抵制我刚刚的话,就连忙问道:无忌,何为武道?我认真地回答道:武道之说,无忌也不是很清楚。我的授业恩师已经达到了武道的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