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旷野无人-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记录的,不是我一个人的抑郁,是我们这代人所共有的抑郁。 
  认知日记中我不会添加什么,治疗过程中喃喃自语的车轱辘话也由着它来回说。在将负面
  思维扳正过来的时候,有些话必须重复说,甚至天天说。 
  日记中有三天谈到个人隐私,由于这涉及他人形象,必须整段删去。至于涉及到我父母的
  日记段落,经慎重考虑,保存原状。认知日记触及了儿女对父母的怨恨。这在中国传统文
  化里是忌讳的。 
  从小到大,我不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从小到大,我在心里跟父母是疏远的。 
  二十二岁那年,我住在广州中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内分泌病区,同层有肾科重病区,疑
  难杂症重
  病房。白天见病人死掉被运尸车推走是常有的事。我住的小病房靠窗的是一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个二十七岁的大姐姐。 
  大姐姐的父母在香港,每个周末会来看她一次。我父母在粤西,没有电话,没有书信。 
  十四岁开刀割血管瘤,我自己上手术台,自己在公路上拦军车,没拆线就回到了几百里外的
  家。
  十七岁我在广州部队医院一住半年,从国庆节到春节后,父母在粤北没有任何音讯。我没哭
  过,习惯了。九岁我就独立了。 
  在中山医附院病区,连着几天隔壁病房白天黑夜都死人。头一个半夜,凄厉的哭声
  骤然响起,是孤儿寡母的哭声,很揪心。我听见大姐姐翻了两次身。第二天早晨,阳光明媚
  ,大姐姐坐在窗前梳长发,她喜欢抹发乳。她本来长得很漂亮,但什么都不能吃,靠白蛋白
  输液活着,所以脸色发青,有气无力。 
  那天早晨大姐姐清瘦的脸上有两个黑眼圈。我以为她要抱怨夜里哭声扰人,她却叫我看她的
  头发多滑顺。 
  第二天更晚的夜里又有人哭。听起来是父母哭儿子,走廊有护士的说话声,说什么人哭得晕
第10篇认知日记(2)
过去了。黑暗中,大姐姐不知什么时候起来了,双手交叉紧抱肩膀站着听。透过蚊帐,看不
  到她脸上的表情。我轻声说:“大姐姐,你怕不怕?”过了好一会儿,大姐姐突然说:“他
  们都有
  人哭。我死了谁哭我?”我傻乎乎地说:“你有你爸爸妈妈哭啊。我才没人哭呢。”大姐姐
  不说话
  ,摸索着缩回蚊帐里。我呆望着窗外清淡的月光,忽然悲从心头涌起。我要是今晚死了,真
  的没有人哭我。我的爸爸妈妈在哪里?他们想过我吗? 
  鼻子发酸了,眼眶湿湿的。这对我来说是极其罕有的现象。我用手把眼泪揉了出
  来。那个夜
  晚我很需要哭一哭,我想流泪让心里别再堵得慌。但是眼泪只有一点点,仅够湿湿眼眶,不
  够攒成泪珠往下掉。我想起小孩子哭,都是叫着“妈妈呀”,越喊越是满脸泪。我无声地做
  了个口型“妈妈呀——”,感觉怪怪的,心里更加堵得不透气。我又试着无声呼唤“爸
  爸呀
  ”,感觉也不对,也哭不出来。心里很悲哀,找不出一个亲近的人。哭的时候我可以呼唤谁
  ?我能依靠谁?我能想念谁?我能哭着叫着谁来安慰我心壮我胆?在这样一个死神在病房走
  来走去的黑夜,我可以哭求谁庇护?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每一代儿女对父母都有怨结。时代不同,怨的内容也不同。可是每一代人都把深怨埋藏在心
  底。 
  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那也是“万人坑”啊。许多白骨化灰化烟,他们没有机会说,他
  们没有胆量说,他们说了没人听。
  此时,我可以摸着良心说,我对父母的怨恨已经化解了。因为我终于把长在心里的结石挖出
  来了。
  在我看过的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写的书中,不论是美国人、德国人、英国人,还是瑞
  士人、加拿大人、新西兰人、伊朗人,他们都提到了童年期心理创伤对抑郁症病人的影响。
  “迄今为止,我们还无法知道导致抑郁症的确切原因。但是,我们比较能肯定的是抑郁症的
  病因绝对不是单一的。我们认为,自然的和人为的双方面的种种因素都包含其中。” 
  我得老实承认,尽管翻过一些书,但我仍不明白我为什么会得抑郁症。抑郁症与童年有关,
  与家族遗传有关,与重病创伤有关,与生活紧张工作压力有关,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有关…
  …
  但是,在同样童年有阴影、有家族史、曾遭重创、压力紧张相似的十个人当中,为什么那九
  个没患抑郁症,而偏偏这一人重度抑郁呢? 
  前些日子,几个朋友聚会。我说起童年烙印,没等我把话说完,众人纷纷声讨:你
  以为就你童年缺乏安全感啊?你看过当妈妈的就当着小孩子的面寻死吗?你知道幼年丧母
  的滋味吗?你懂得莫名其妙被父母憎恨的感觉吗? 
  认识多年,直到那天才知道,在座的几乎每人都有伤心的童年。
  2005年11月22—23日
  链
  接 
  《一百个饺子》摘录  
  小时候,不太明白什么叫“家”。军营里的孩子早早就适应了集体生活,从幼儿园开始
  我们就习惯了住校。那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1960年代,
  我们知道自己的身份:我们是军队的孩子,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当时住校,一学期
  只能回一次家。要是到了寒暑假,家里大人有军事任务,我们就继续留校。 
  我们从老师那儿得知:我们可能是最后
  一代与家庭保持联系的孩子。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小家庭即将取消,小孩子一生下来就要
  交给社会统一照管,全国人民合成一家,不分彼此。我们深受鼓舞,也有些困惑:是不是爸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爸妈妈很快也会被取消呢?或者,以后见到所有的叔叔阿姨都要叫爸叫妈? 
  我们无忧无虑地活在学校里。吃饭是统一到食堂吃,穿的衣服是学校发的制服,课本、
  铅笔、铅笔刀、作业簿、饼干、糖果、水果、毛巾、肥皂、脸盆统统由学校按时按量发,打
  针吃药有医疗包干,看电影统一排队去大操场。
  可是,有一天,中国闹起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看见老师们被批被斗、被赶出校门或遣送回乡,心里又慌张又激动。自由了
  !可是
  食堂里饭菜越来越差,越来越少,我们得
  抢饭吃,每顿都吃不饱。学校不发制服了,我们的衣服旧了烂了没人过问,周末再也吃不到
  糖果、饼干、水果了,也没有电影可看了。到了八一节、国庆节、元旦,也没有人张罗聚会
第10篇认知日记(3)
和晚会。夜里停电,宿舍里鬼哭狼嚎,学校荒凉得像一块久被遗忘的坟地。这时候,我们终
  于想起:家呢?——很久很久没有家的消息了。 
  一天中午,一辆吉普车接走了二年级一个鬈发的男生。第二个星期,又有幸运儿被接
  走。回家的渴望开始像霍乱一样蔓延。然而,由于军队干部奉命“支左”,父母们
  无暇顾及儿女,他们不知道军队的子弟小学也闹起了革命,不知道学校瘫痪了。 
  那个夏天,我想家想得头都快裂了。我不知道父母在哪里,为什么不来接我。我害怕地
  想:是不是“文革”把家取消了?是不是家把我取消了?就连在梦中,我也见不到爸爸妈妈
  ,我使劲回想他们的模样,可越使劲想,他们的形象越模糊。 
  那个夏天人人都在长痱子,又没有凉快的衣服穿,于是女生中开始流行用手绢做背心。
  我们把以前发的旧手绢找出来,缝接成一大块,剪一个洞,套在脖子上,就成了一件简单的
  背心。那天,我正在学着缝背心,一个陌生的军人突然出现在门口,嘴里叫着我的名字
  告诉我:“你爸爸托我接你回家。” 
  一听到“家”,我的头像被足球击中了似的,又麻又热,混沌一片,立刻成了“脑震
  荡”病人。我什么都没问,空着两只手,紧随那军人出了门。一路上,坐车坐船,我没问家
  如今在哪里——部队常常调防,军人的家也常常换地方。到了一个城市,名字怪怪的,叫
  “佛山”。但城里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